







2021学年3.1 别了,“不列颠尼亚“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3.1 别了,“不列颠尼亚“图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闻知识,学习目标,新闻的基础知识,什么是新闻,新课讲授,军舰瞩目殖民汽艇,写作背景,别了不列颠尼亚,英国撤离香港,细节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掌握新闻各个部分的基本特点。2.学习新闻报道简洁有力的语言特点。3.掌握运用现场景物表情达意的写法。4.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什么是新闻?把社会上新近发生的重要事情及时地、如实地报道出来叫做新闻2、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 及时性、准确性、意义性 3、新闻的分类?广义: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狭义:消息
4、新闻的体裁分类?四大类:消息报道、特写、通讯和报告文学5、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1)标题:是文章的核心,包括引标、正标、副标。(2)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3)主体:是导语之后,对新闻事实的具体叙述。(4)结尾:新闻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比较发人深思。(5)背景: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起补充作用。
观看视频,感受香港政权交接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dūchè yǎnjīng
jiàn zhǔ zhítǐng
《别了,“不列颠尼亚”》选自《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对外新闻选》。作者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它是由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人的名字各取一部分组成的。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新华社记者周树春等四人由此写了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了查尔斯王子代表英国参加中英交接仪式并与末代港督彭定康离开香港的具体情况。这篇新闻特写,通过对告别仪式的现场描述和156年的沧桑回顾,体现出香港回归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为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录,这篇报道笔法灵活,感情深沉,语言精当,内涵丰富,是一篇新闻特写的佳作。
解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1.“不列颠尼亚”是什么?2.是和什么作别?3.句式上有何特点,突出什么情感?
1.“不列颠尼亚”号轮船:英国王室游艇,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2.和“不列颠尼亚”号轮船告别;和英国的殖民统治告别;别了曾经的屈辱告别。3.倒装句,突出“别了”这一内容,能更好地表达情感,彰显文章主题。
研读课文,根据新闻知识填写下表:
具体叙述了英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从海上去
细读课文,主体部分描写了哪五个场景?
晚6:15分,举行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40:30分,彭定康告别,降下港督旗帜
晚7:45分,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0: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文中三次描写英国降下米字旗有何意义?
第一次降旗是末代港督离任的降旗仪式,在“日落余音”的号角中降下港督旗帜
标志着今后香港再不由港督来管治。
第二次降旗是当天香港岛的每天一次的降旗。
标志着被英国管治了15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三次降旗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标志着英国结束了对香港的管治,
标志着中国从此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文中写了四次背景介绍,有何作用?
第一次: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每一位港督离任都会举行降旗仪。
第二次:156年前,英国士兵占领港岛,升起英国国旗,英国管治开始
第三次: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长达一个半世纪
第四次:米字旗插上港岛的时间,英国管治香港的精确时间,大英帝国从海上来
对事件做了必要的补充,使得每一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厚度,表现出民族回归的自豪感
为什么把英国的告别仪式说成“日落仪式”?
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喻其强大,其殖民地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回归,其在东方最后一块殖民地的太阳终于落下。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有何亮点?
运用对比手法,包含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国统治,回归祖国。
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把时间精确计算到“156年5个月零4天”?
①作者用精确的时间告诉人们,这一段刻骨铭心的漫长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②表明这段历史终于成为过去,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突出这一历史节点的意义表达出对香港回归的渴盼和此时此刻难以抵制的激动和喜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3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3.1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配套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了解香港及其历史,文体知识,基本特征,六要素,必不可少,积累重要字词,读准字音,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3.1 别了,“不列颠尼亚“示范课ppt课件,文件包含31《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33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1《别了“不列颠尼亚”》mp3、1997年香港回归中英防务交接仪式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3.1 别了,“不列颠尼亚“示范课课件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