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103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103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103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11* 与朱元思书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1* 与朱元思书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下列句中红色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中红色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理解性默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万峰争雄,奇山飘出天籁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 与朱元思书一.基础积累1.下列各项中红色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缥碧(piāo) 急湍(tuān) 泠泠(líng) 皆生寒树(jiē) B.窥谷(guī) 鸢飞(yuān) 轩邈(miǎo) 直视无碍(ài) C.经纶(lún) 嘤嘤(yīng) 俱净(jǜ) 猛浪若奔(bēn) D.独绝(jué) 飘荡(dàng) 戾天(lì) 横柯上蔽(kē) 2.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1)从流飘荡( )(2)蝉则千转不穷( )(3)经纶世务者( )(4)鸢飞戾天( )(5)水皆缥碧( )(6)猛浪若奔( )(7)争高直指( )(8)猿则百叫无绝( )3.下列红色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 )A.长烟一空 B.水皆缥碧 C.风烟俱净 D.此人--为具言所闻 4.下列句中红色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负势竞上 2横柯上蔽 C.猛浪若奔 2上善若水 D.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5.下列句中红色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B.互相轩邈 C.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D.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6.下列句中加点数词不是虚指的一项是( )A.白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7.理解性默写(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点明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是 _自富阳至桐访一百 许里。
(3)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 _游鱼细石,直视无得。
(4)文中由景生情,因情明志的句子是 _飞康天者,二、课内阅读理解。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日张.脉络清晰。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恶之情。C.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鲜明、强烈。D.本文通过“水皆缥兽,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表现富春江水之湍急。9.下列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请你结合课文配上合适的上联。上联: 下联:千丈见底,异水呈现游鱼影11.请结合课文《与朱元思书》中的相关描写,写一段导游词。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与顾章书吴均仆去月谢病,还觅薜梦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茸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⑦。仁智所乐,岂捷语战![注释】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薛萝.都是植物名。②梅溪:山名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洞。⑤重:推崇⑥竹实:又名竹米,隐士所食之物。⑦办:具备。12解释红色词的意义。(1) 森壁争霞 (2) 蝉吟鹤唳 (3) 遂葺宇其上 (4)岂徒语哉 13.翻译下面的句子。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14.文中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15.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与解析 D【解析】缥碧(piāo)应读“piǎo”,窥谷(guī) 应读“kuī”,俱净应读(jù)2.(1)跟,随(2)同“啭”鸟呜,这里指蝉鸣(3)筹划,治理(4)至,到达(5)青白色(6)飞奔的马(7)笔直地向上, 直插云天(8)断,停【解析】准确识记课下注释,加强积累;结合语境分析;代入看是否通畅。3.D【解析】具:详细,详尽4.C【解析】A.独一无二;断,停 B.向上,在上面C.像,好像D.笔直,一直5.D【解析】A. 原意:东西,句中:向东向西 B.原意:高、远,句意:争着向高处、远处伸展C.原意:上面;句意:在上面。D.底部。6.A【解析】A不是虚指,其他是虚指。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自富阳至桐庐一白许里(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写句子。(1)总领全文(2)游览路线(3)侧面,水清(4)由景生情,因情明志8.D【解析】“水皆缥兽,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不是表现富春江水之湍急,而是表现水的清澈。9.D 【解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是作者的 所见,这种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有雄心壮志的游者也要产生隐居思想来衬托山水景物的魅力。10.万峰争雄,奇山飘出天籁音【解析】对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向协(古人把上声、去声归为仄,平声指阴平、阳平),“千丈见底”对“万峰争雄”,“异水”对“奇山”,“呈现”对“飘出”,“游鱼影”对“天籁音”。11.示例: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正管身于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美誉的富春江。瞧,那“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高山奇伟嶙峋, 令人心生敬畏,那“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碧水“千丈见底”“猛浪苦奔”,面对如此人间仙境,你是否已经陶醉其中,“窥谷忘返”了呢?【解析】有称呼,告诉游者所在的位置,结合课文,说出富春江山水最主要的特点。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特点,山的特点“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水的特点“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千丈见底”"猛浪苦奔”二、12.(1)崖壁(2)叫(3)修建(4)难道【解析】一方面平时加强课内积累,另一方面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把词语含义代入句子看是否恰当。13.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具备。【解析】资:物品;斯:这里;办:置办。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解析】“化静为动”把静景物写成动景物。“争、限、含、蓄”这几个词体现了“化静为动”的手法。15.抒发了喜爱大自然和避世隐居的高洁情趣。【解析】从写景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大自然,如“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从作者的议论抒情的句子“仁智所乐,岂捷语战!”也可以看出。“既素重幽居,遂茸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体现了作者隐居避世的情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课堂检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六句式为主,故也称四六文,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段分写 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1* 与朱元思书同步测试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课内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