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卷(一)《机械运动》一、单选题1.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B.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C.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D.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关于木块长度的读数,正确的一组是( ) A.5.2cm,5.18cm B.3.2cm,3.18cm C.3.20cm,3.18cm D.3.2cm,3.2cm3.小明来到武乡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参加“丹心向党·红色研学”活动。如图所示,是他在体验活动中,身着八路军军服庄严地吹响“冲锋号”的情景。根据图片信息,请你估测“冲锋号”的长度约为( )A.20cm B.50cm C.120cm D.150cm4.2020年12月17日凌晨2点,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kg月壤样品成功在内蒙古着陆。对于嫦娥五号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如果你认为嫦娥五号是静止的,那么所选参照物是( )A.月壤样品 B.地球 C.月球 D.太阳5.有关下列四幅图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飞行员能够抓住子弹,因为子弹的速度很慢B.乙图是空中加油的情景,加油机和受油机要保持相对静止C.丙图描述接力赛传递接力棒的情景,前面那个同学相对于接力棒是运动的D.丁图中,司机相对于树木是运动的,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6.对下列诗句中划线部分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 )A.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 —— 船上乘客 B.孤帆一片日边来 —— 日C.轻舟已过万重山 —— 万重山 D.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 牛7.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B.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再乘以车轮的周长C.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D.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丝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和圈数,则直径8.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 )A. B. C. D.9.关于测“平均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缓的坡度B.用刻度尺和秒表一起测量出物体的速度,用到了等效替代法C.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D.用算出的平均速度,可以粗略表示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C.第4s~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二、多选题1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C.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D.运动的速度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12.图中可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3.2021年12月9日下午,航天员王亚平老师给我们上了一次太空直播课,对全国青少年进行了一次太空科普。关于这次上课和神舟十三号的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射升空时,地球表面相对神舟十三号是向上运动的B.发射升空时,神舟十三号相对火箭是静止的C.环地飞行时,太空舱相对地球球是静止的D.以空间站为参照物,正在站立讲课的王老师是静止的14.秋季运动会上,“4×100”是一个展现团队合作水平的重要项目,参赛组成员的速度整齐与否是一个影响胜利的重要因素。我们将模型简化成“2×100”,若第一小组两位同学跑前、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均为v;而第二小组两位同学跑前、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和v-a(a>0)。则跑完全程( )A.第二小组的平均速度为 B.第二小组的平均速度为C.两个小组完成比赛的时间之差与a成正比 D.水平整齐的参赛组更容易赢得比赛三、填空题15.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直径是___________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 s。 16.一本200页的书,厚度为8mm,每张纸厚度是___________mm,某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只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的铜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cm。17.甲、乙两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则0~8s内,甲的平均速度 _____ 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平均速度,0~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 ___ ______(选填“向前运动”、“向后退”或“静止”)的。18.5月22日,以“中流击水,百年龙腾”为主题的中国龙舟大赛四川遂宁站的比赛在美 丽的观音湖举行。在一场小组赛中,四个龙舟队沿200米赛道由北向南争先划行。当安居区龙舟队奋力超越旁边队伍时,以安居区龙舟队为参照物,旁边的队伍向____ ___(选填“南”或 “北”)运动;最终安居区龙舟队以40秒的成绩取得小组第一名,则该队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 ___m/s。19.甲、乙两人从矩形跑道的A点同时开始沿相反方向绕行,在O点第一次相遇,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速度为4m/s,乙的速度为2.4m/s,跑道OC段长度为50m,两人经过______s后第一次相遇。如果他们从A点同时开始都沿A→B→C→D同向绕行,则第一次相遇时甲比乙多走了______m,此时经过了______s。 四、实验题20.图甲为“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在内径约为0.8cm、长为100cm的玻璃管中注水近满,上端留一小段空气柱,再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从0点开始计时,每隔20cm记录一下时间。(1)如图甲所示,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这是为了______;(2)测得的数据如表,负责记录的同学漏记一次的时间,你认为这个数据可能是______;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02040608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24 8(3)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的气泡运动的s-t图像;(4)由图像可知:在计时的这段时间里气泡做______运动,其速度为______m/s;(5)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小华提出把80cm分成16段,每段5cm进行研究。请对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______。21.小强利用带有刻度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图中数字钟显示的是小车在A、B、C三个位置对应的时间(显示时间的单位是“时:分:秒”)。 (1)由图可知,小车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通过小强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3)小强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 ___________(选填“A”或“B”)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4)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小车的运动时间较短,不便于计时,可以通过使斜面的倾斜程度变 ___________(选填“陡”或“缓”)的方式改变小车的运动时间,达到便于测量时间的目的。五、计算题22.李明同学平时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要经过一十字路口,他家到该路口的路程约为1200m,该路口到学校的路程约为2.8km。某天他从家中出发4min后到达该路口,恰好直行和左转的红灯亮起,在斑马线前等了80s后,左转绿灯亮起,他又继续骑车以4m/s的速度到达学校。求:(1)李明骑车从家到该路口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李明骑车从该路口到学校用的时间是多少?(3)李明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3.“坐上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京台高铁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一条国家级高铁主干线,北起北京,途经合肥等地,至台北。已经建成通车的商合杭高铁是其中的一段路线,一列长200m的动车与07:56从合肥西站发车,上午11:36到达杭州站。若全程为924km。(1)则该列动车从合肥到杭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途中以这个速度匀速经过一长度为1000m的山洞,则这列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时间是多少? 六、综合题24.暑假,小明准备去上海参观世博会,顺便去南京看外婆。他在网上搜索到了北京至上海的一系列车次,最终决定乘坐和谐号动车组D231次列车,该车的部分经停车站的信息如下表所示。站名到达时刻发车时刻停留时间运行时间里程北京南 09∶45 0公里兖州14∶0614∶071分4小时21分642公里南京18∶0018∶022分8小时15分1 153公里苏州19∶3719∶392分9小时52分1 370公里上海20∶21 10小时36分1 454公里(1)北京南到上海的路程为___________km;(2)动车组从北京到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___________ 。25.小明每天沿同一路线出行,查询信息如图甲,三种方式都是匀速直线运动;(1)图乙是三种出行方式大致的s-t图像,与乘坐地铁对应的是图线______(填序号);(2)第一天,他乘坐地铁,测出车速如图丙,用时与图甲所示信息相同,求此过程中行驶的路程______;(3)第二、三天,他打车出行,第二天用时与图甲所示信息相同,第三天用时3min。请通过分析,比较这两天车速的大小______;(4)第四天,他试着步行,果然需要24min,在图丁中画出v-t图像(步行速度v=3.5km/h)______。 甲 乙 丙 丁
参考答案:1.C2.B3.B4.A5.B6.D7.A8.C9.B10.C11.AD12.BC13.BD14.AD15. 1.20 337.516. 0.08 0.1817. 小于 静止18. 北 519. 50 320 16020. 使气泡运动趋于稳定或便于计时 6 匀速直线 0.1 (5)[6]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把80cm分成16段,每段5cm进行研究,要想更加准确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区间分得多些好;但从实验操作来看,时间难以准确测量,误差较大。21. 0.03 小于 A 缓22.解:(1)李明家到路口的路程s1=1200m,从家中出发后到达路口的时间是t1=4min=240s李明骑车从家到该路口的平均速度(2)路口到学校的路程是s2=2.8km=2800m李明骑车从路口到学校的速度v2=4m/s,由可知,李明骑车从该路口到学校用的时间(3)李明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路程s=s1+s2=1200m+2800m=4000m李明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t=t1+t2+t3=240s+700s+80s=1020s李明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1)李明骑车从家到该路口的平均速度是5m/s;(2)李明骑车从该路口到学校用的时间是700s;(3)李明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92m/s。23.解:(1)已知从合肥到杭州的路程为s=924km所用时间为则该列动车从合肥到杭州的平均速度为(2)动车的速度v=252km/h=70m/s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路程为s′=L车+L洞=200m+1000m=1200m由可知,这列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时间为答:(1)该列动车从合肥到杭州的平均速度是252km/h;(2)这列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时间是17s。24. 解:(1)[1]由表中数据可知,从北京南站到上海站的路程为1454km。(2)[2]北京南站发车时刻为09∶45,到达南京站的时刻为18∶00,所用时间为t=8hl5min=8.25h从北京南站到南京站的路程s=1153km,所以从北京南站到南京站的平均速度为答:(1)北京南到上海的路程为1454km;(2)动车组从北京到南京的平均速度为140km/h。25. ① 1.4km 【详解】(1)[1]因为乘坐地铁用时最短,所以应选择图乙中相同路程时间最短的图线,即①。(2)[2]由图乙可知v=28km/ht=3min=0.05h根据速度公式可知(3)[3]由于小明每天沿同一路线出行,所以第二天、第三天的路程s相同,t1=5min,t2=3min,第二天用时大于第三天用时,由可得v1<v2。(4)[4]因为步行速度不变,所以在v-t图像中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同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4节 升华和凝华精品课堂检测,文件包含第1章机械运动B卷·能力提升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docx、第1章机械运动B卷·能力提升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