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 马说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202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 马说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第1页
    202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 马说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第2页
    202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 马说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第3页
    202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 马说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第4页
    202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 马说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第5页
    202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 马说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第6页
    202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 马说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第7页
    202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 马说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第8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马说习题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马说习题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结构图解◄,淳朴善良无私友爱,托物寓意手法,和普通马一同死,同“饲”喂,同“现”表现,犹尚且,理解性默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反面议论: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反面论证:食马者不知,千里马 被埋没——谴责点明主旨:其真无马邪?其真不 知马也——嘲讽
    ►主题解说◄本文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和控诉,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托物寓意是一种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它借客观事物或景物来抒发主观的情思,蕴含文题的主旨,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运用此法应注意物的选择,这个喻理之物应该是人们熟悉的、常见的、具体可感的,而且物、理之间应有某种本质上的联系。如《马说》一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1)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   )lì(   )之间。(2)马之千里者,一食(   )或尽sù(   )一石。(3)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4)才美不外见(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________________(2)骈死于槽枥之间 ________________(3)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__________(4)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______(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6)才美不外见 ________________
    同“衹(只)”,只,仅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8)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9)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 __________(10)执策而临之 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B.安求其能/千里也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B.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C.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D.虽有千里之能  虽席地不容间也
    • •
    • •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1)本文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学习了《马说》之后,八年级(1)班拟开展与马有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中,策划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几种栏目形式,请你按照已给出的栏目示例,将其补充完整。栏目一:一马当先——汉语字词中的马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历史传说中的马栏目三:走马观花——________________栏目四:龙马精神——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诸多英雄豪杰,也有许多宝马良驹,你知道下列名马分别是谁的坐骑吗?①赤兔马:______________②乌骓马:______________③的卢马:______________④黄骠马: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图》。请仔细观察,并用简洁的语句描绘图中马的姿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骏马精神抖擞,四蹄张弛有力,马尾随风飘舞,鬃毛劲拔,如一阵风般向前奔跑。
    阅读《马说》,回答问题。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3)安求其能千里也 (        )(4)执策而临之 (        )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千里马鸣叫,(喂马的人)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10.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将有着怎样的命运?(用课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1.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就其根本原因谈谈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揭示了统治者昏庸无道,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乙】三闾祠①[清]查慎行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②背城开。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③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注释】①三闾(lǘ)祠:位于湖南汩罗。②漠漠:这里形容荒凉寂寞。③岁时:节令。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是马也(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湘兰沅芷年年绿(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况且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都不可能得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被放逐就能消除亡国之恨吗?每到年节,楚地的人们仍要祭祀屈原表达哀思!
    14.用“/”划分朗读节奏。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平江远山极目回。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A.问所从来,具答之。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孔子云:“何陋之有?”
    16.“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这两句是化用屈原《离骚》中的“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请结合【乙】文,赏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运用对偶(或对仗)的修辞手法,触景兴怀,联想到屈原因谗言所陷而尽忠无路、报国无门的悲惨结局,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劝勉与同情。
    17.【甲】【乙】两文都在谈人才问题,甲文指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现实,造成了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终被埋没、摧残;【乙】文中,诗人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了屈原终被放逐的命运。(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019·临沂)猫 说
    [明]薛瑄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铦①且利。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以其未驯也,絷维②以伺,候其驯焉。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有能者;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既而以其驯也,遂解其维絷。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③起而捕之。比④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勿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
    雏,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遂释之。已则伈伈⑤泯泯⑥,饥哺饱嘻⑦,一无所为。群鼠复潜视,以为彼将匿形致己⑧也,犹屏伏不敢出。既而鼠窥之益熟,觉其无他异,遂历穴相告曰:“彼无为也。”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余之家人执之至前,数⑨之曰:“天之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真天下之弃才也哉!”遂笞而放之。
    【注释】①铦(xiān):锋利。②絷维:系缚。③遽(jù):突然。④比:等,待。⑤伈(xǐn)伈:恐惧。⑥泯泯:茫然无知。⑦饥哺饱嘻:饥则吃食,饱则嬉闹。⑧匿形致己:意为故意躲藏以捕获自己。⑨数(shǔ):责备,斥责。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  相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 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 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C.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猫“类有能”的一组是(  )
    ①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 ②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 ③遽起而捕之 ④已则伈伈泯泯,饥哺饱嘻 ⑤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 ⑥又亟往捕之而走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正感到很奇怪,可是又有小鸡经过堂下,(猫)又急速去捉住它然后逃跑了,仆人追过去时,小鸡已被吃了一半多了。
    22.《猫说》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①上天创造人总是不完美,有才能的总是在某些方面有缺点;②人如果没有才能,而缺点不少,那就成了废物了。启示:我们应当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克服自己的缺点,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家老鼠肆虐,向别人求讨,得到一只猫。身形魁梧高大,爪子和牙齿锋利。我私下认为鼠灾(的事)不必再担心了。因为它还未曾驯服,(就)用绳子绑着,等候它驯服。众老鼠听到它的声音,一起窥视它的样子,像是有本事的家伙;害怕它吃了自己,(都)屏息不敢出洞有一个多月。后来猫被驯服了,就解掉了绑它的绳子。正好看见出壳的小鸡,啾啾叫着,(猫)突然跃起抓到了它。等仆人追到(猫),(小鸡)已经被吞下喉咙了。仆人想抓住打它,我说:“不用。有本事的必定有缺点。吃小鸡,这是它的缺点;难道就没有捕鼠的本事吗?”便放了它。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图文课件ppt

    语文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字词积累,读字音,写字形,分析文段一,新课讲解,分析文段二,食马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马说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马说习题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同“饲”喂,同“现”表现,shí吃,sì同“饲”喂,用马鞭驱赶,调整音节无实义,结构助词的,代词代千里马,表猜测大概,即使表假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