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拔高练习试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116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拔高练习试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116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拔高练习试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116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拔高练习试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拔高练习试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共7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拔高练习试题 一、积累(共30分)1.(本题6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记叙了他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2.(本题6分)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3.(本题6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B.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乡野村夫的脸孔。C.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D.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4.(本题6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责(jí) 和蔼(ǎi) 禁锢 鹤立鸡群B.黝黑(yǒu) 私塾(shú) 躁热 意趣盎然C.吹嘘(xū) 畸形(qí) 溺死 藏污纳垢D.窒息(zhì) 炽热(chì) 愚钝 油光可鉴5.(本题6分)下面句子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主要表现了地主富人家的为富不仁和作者对他们奢华生活的蔑视。】B.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比喻、夸张: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的文章语言犀利,具有很强的剖析能力。】C.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这些爱国青年指热爱日本的青年学生,他们认为托尔斯泰的信其语言没有对皇帝的应有礼貌。】D.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不含”指不包括九江在内,消息准确地反映当时九江尚未攻占的实际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5分)6.(本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sǒng qǐ),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yóu guāng kě jiàn),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1)加点字注音。①绯红__________ ②发髻_________(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sǒng qǐ_________ ②yóu guāng kě jiàn_________________(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标致: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20分)7.(本题20分)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感情,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恩、回报母亲,在今年母亲节前,我校八年级准备开展“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1)[营造氛围]下面是本次活动主题词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品味无私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活动]为了让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为了让同学们能多角度地感受母爱的伟大,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形式。活动一:活动二:(3)[仿写母爱]根据材料提供的情景,仿照前半句,把后半句补充完整。每天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梁晓声《母亲》)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35分)(本题21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各题。(1)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2)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4)“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5)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我的意见却变化了。8.(4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前两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两件事,分别体现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9.(3分)选文(3)——(5)段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10.(5分)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11.(4分)用波浪线划出选文中议论性语句,试体会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12.(5分)阅读选文,请你试着谈谈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 (本题14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枝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我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来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13.(4分)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14.(3分)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人物的心理状态。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15.(4分)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16.(3分)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1.D2.C3.B4.D5.D6.(1) fēi hóng fà jì(2) 耸起 油光可鉴(3)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7.(1)(示例)感恩无限亲情(2)(示例)母爱歌曲我来唱 母爱诗文我来诵(3)(示例)母爱是黑暗微光下细密的针线,那份关爱伴随我们成长8.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9.看电影事件改变了“我”的观念。(或看电影事件致使我弃医从文) 10.前一个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11.中同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运用了反语,更能体现作者在遭受屈辱之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情感。 12.原因: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中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13.树下唤孙、送饭,糊纸袋,补花,洗菜,扫院子,灯下学习。 14.对奶奶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奶奶对有一份有尊严的工作的渴望和对孩子不理解自己的不满。 15.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做铺垫。 16.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