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四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四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第1页
    第四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第2页
    第四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四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共8页。
    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一、积累(共25分)1(本题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yín),坦荡如底,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B.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yān)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C.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juè)强挺立的种树!哪怕只有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D.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wǎn)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2(本题5)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赋闲   晶莹   游逛   触目伤怀B.避邪   苔痕   墓年   妙手偶得C.视野   贱视   挺拔   积雪初溶D.卑微      蔓延   纵横决荡3(本题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考考生众多,而大学录取名额有限,能否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关键要靠考生平时努力。(将名额改为人数B.通过互联网多向化的传播模式,让资讯已变为公共资源。(删去通过C.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引领世界潮流,为各国民众带去便利的生活。(在生活后面加上方式D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提供1400余万种作品,并拥有日均逾1.5亿以上文字量的更新。(删去以上4(本题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5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5(本题5)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到:感谢您的厚爱。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5分)6(本题15)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qiú(   )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   )(     )”或“旁(     )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婆娑(    )(     )        qiú(    )          (     )斜出2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与挺拔都是赞美白杨树的,请指出这些词语中赞美白杨树外在美的是:________________,赞美白杨树内在美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20分)7(本题20)语言的实际运用周末,王涛和几个同学相约骑自行车去郊外踏青。但不幸的是,回家途中刘明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王涛向120 急救中心拨打电话求助,然后电话告知刘明的父亲,王涛应该怎么说?1)对120 急救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刘明的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40分)(本题1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笼子里的花①遇见那只笼子的时候,正是春末,在我们小兴安岭深处,温暖才刚刚开始。我走在一个小小的山坡上,稀稀疏疏的林木正吐出崭新的叶,满眼是一片片嫩嫩的绿。那个笼子就在一棵树下不远处,竹制,底部已经散碎,直插入泥土里。它可能是曾经挂在树上,里面曾经困囿着一只美丽的鸟,然后忽然坠落,鸟儿飞向了高空。②然后我看到笼子里的地面上,有一棵小小的植株。纤细柔弱,一阵风来都会摇曳得很剧烈。似乎有笼子的阻挡,它才不至于倒下。笼子不寂寞,在失去了一只鸟儿后,又有这样的一株植物自投罗网。植物没有翅膀,没有腿脚,也许这样的桎梏对它并没有什么限制,反而会是一种保护和陪伴。③再次去那里的时候,已是半个月后。这一次,我改变了原来的看法。此时草木已经繁茂,覆盖了天空也覆盖了大地。那个笼子几乎淹没于杂草间。笼子里的那棵植物高大粗壮了许多,顶部的细干和周围的枝丫,纷纷从笼子栅栏的间隙钻出来,或旁逸斜出,或扭曲向上,看起来像是它把笼子缠绕围困起来。④可是即使如此,我也觉得那个偶然的笼子限制了这株植物的生长,使它不能恣意于风雨之中尽情舒展。它身畔的那些花草草,都已经蹿得老高,仿佛争相努力着,去抢从高树间泄落的阳光。⑤于是我心里便有了一份牵念。总是在不经意间,想起山坡上笼子里那株不知名的植物。再见它时,已是十多天后。夜里一场雨悄悄地路过,把山色濯洗得清亮无比。踩着一地的微滑与松软,来到那棵树下,一眼看去,竟然没有发现那个笼子。⑥用目光细细地梳理过去,才在一丛绿色中发现那个笼子。它比原来高了许多。那棵植物已经更高大粗壮,而且枝繁叶茂,像许多只臂膀,把笼子拖离了地面。笼子就像它腰间的一条短裙,被枝枝丫丫托举着,被密密层层的叶子遮掩着,身形完全被植物包裹住。枝丫间结了许多细小的花蕾,向着四面八方,自由而奔放。在风行雨过中,植物越发茁壮,而笼子却越发破败了。⑦再次去的时候,那株植物的花儿已经竞相绽放,在林间斑斑点点的阳光下,花儿虽不十分鲜艳,但是攒攒簇簇,也很惹人注目。笼子依然可怜地吊在植物的身上,已经松松散散,仿佛是想拼命抓住那一缕芬芳。“笼里开花笼外香”,而此刻,花与香都在笼外。笼子破败无比,只是仗着一些细竹条勾挂在花枝上;一些花儿已经开败,可更多的花儿还在开放的过程中。淡香氤氲,让人几乎会忘了笼子的存在。此后,我仿佛放下了一份心事。那一株不知名的花儿,终是打破了牢笼,在无人的山间尽情地释放美丽与芳香。于是我便不再想起它。生活重复而匆匆,我的心刚刚伸出樊笼一角,便又收了回来,继续在尘世里辗转奔波。⑨再次与那株植物相遇,已是秋日。也是无意间散步,就到了旧处。想起春夏里的种种,目光依然细细抚过熟悉的地方。那株植物依然存在,更高大了一些,叶片已经稀疏黯淡,花儿也早已谢落。那个笼子已经没有了踪影,我蹲下来,看着地上,笼子已散碎成一些竹条,半入尘埃,和它们在一起的,还有花谢后成熟脱落的种子。笼子终会被泥土所化,而种子,明年依然会破土而出。(来源:《意林》,有删改)8(4)文章写了和笼子及一株植物的几次遇见?第四次遇见时,作者看到的笼子和植物的状态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9(5)段中此后,我仿佛放下了一份心事,句中的心事指什么?10(4)请从修辞手法和写作意图两方面比较第段划线句与链接材料有什么不同?链接材料: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济南的冬天》老舍)11(3)请说说你对结尾段笼子终会被泥土所化,而种子,明年依然会破土而出的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本题24)阅读韩石山的《想起母亲就想哭》,完成下列小题。 想起母亲就想哭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④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ra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地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⑧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⑨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选自《文艺报》2018年9月10日,有删改)12(4)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写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心疼母亲、心生愧疚。 13(5)文中多次提到母亲讲的学好,甭惹事,通读全文,分别说说学好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14(5)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一见面,她冲我笑笑,眼里就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着,低头往我怀里15(4)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16(6)试比较下面这段话与文中画线句在写法和表达效果上的相同之处。 我心里暗笑他迂腐;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参考答案:1D2A3A4B5B6     1     suō               2)外在美:挺拔、伟岸     内在美: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7     1)示例:120吗?在西山路段有人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请求支援。     2)叔叔,您好,我是刘明的同学王涛,刘明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并已经打120急救中心。8.笼子:松松散散,破败无比。植物:花儿已经竞相绽放。    9.担心花会因为笼子的束缚而死亡。    10.第四段划线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对比中突出了笼中花的孱弱。链接材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山坡雪景的喜爱之情。    11.理解: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而希望与信心将永存。感悟:在学习中,我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去解决,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总能战胜困难。12①“不怎么看得起母亲。写母亲多次给钱,只问够不够。写母亲患失语症后的种种表现。    13.(1学好一是要学好知识,二是要走正道,做好人;   2甭惹事主要指安分守己,不招惹人,平安成长。    14.通过写母亲见到时的一连串动作,写出了母亲的高兴与激动,以及因自己犯病而说不出话的悲伤与着急等情感。    15少言寡语,性格内向: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②任劳任怨:在家里虽只有做饭的份儿,但也毫无怨言。心地善良,思想淳朴:儿子骗了她的钱,她一点也不相信,还反问: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④关心和爱护孩子:母亲总是叮嘱我学好,甭惹事和得失症后提醒父亲给我做饭。    16.这两段文字,都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都写出了的年少无知、自傲自大,以及对父母良苦用心的不理解不认同,从而反衬出父母真挚而细腻的爱。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