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拼搏联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拼搏联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拼搏联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木炭燃烧
2.(3分)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闻气味
C. 称取10g食盐 D. 过滤液体
3.(3分)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D.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4.(3分)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关系。若有关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 选项中的概念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m
化合物
化合物
物理变化
分解反应
n
纯净物
单质
化学变化
燃烧
Q
单质
氧化物
缓慢氧化
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5.(3分)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6.(3分)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B.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该变化中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7.(3分)善于流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如表梳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描述实验现象
B.实验安全
①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②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③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实验室鉴别化学药品时不可以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节约实验时间
C.空气组成的研究
D.概念的分析
①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②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③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①元素是指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但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②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③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A.A B.B C.C D.D
8.(3分)某兴趣小组取一定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O2,试管内剩余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若MnO2质量分数为25%,则生成氧气的质量等于二氧化锰的质量
B.t2时,氯酸钾已经完全分解
C.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t3=t2≥t1
D.根据图中数据无法确定a的值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6分)
9.(4分)根据如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化学符号
2H2
②
Mg2+
④
符号的意义
①
2个氯原子
③
水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
10.(6分)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D是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 ;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序号);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4)A、B、C、D四种粒子跟氯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序号),跟氯元素在同一周期的是 (填字母序号)。
11.(5分)“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所示:(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
(1)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填字母。下同),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 。
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吸附色素和异味
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2)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B.“生命吸管”中使用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这个性质是物理性质
C.经过“生命吸管”净化的水是否得到软化可以用肥皂水来鉴别,这个过程是化学变化
D.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进一步净化,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
E.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又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
(4)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 方法。
12.(6分)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如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1)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程式: 。
(2)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3)以上两种方法中, 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4)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 。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13.(5分)如图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实验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 。
(3)实验C中集气瓶的体积为VmL,量筒中原有的水体积为V0mL,实验结束后剩余水的体积为V1mL,依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4)实验D中生成黑色产物落入水中被冷却,计算这种生成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 。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拼搏联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木炭燃烧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3分)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闻气味
C. 称取10g食盐 D. 过滤液体
【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3分)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D.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
D、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只是分子间隔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3分)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关系。若有关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 选项中的概念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m
化合物
化合物
物理变化
分解反应
n
纯净物
单质
化学变化
燃烧
Q
单质
氧化物
缓慢氧化
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燃烧不包含化合反应,有些化合反应常温下能发生。
【解答】解:A、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因此m、n不是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不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燃烧不包含化合反应,有些化合反应常温下能发生,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3分)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C.根据物质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正确;
C.由六氯苯的化学式C6Cl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故错误;
D.六氯苯是由六氯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较小。
6.(3分)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B.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该变化中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由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6H2C2H4+4H2O;
A、该反应由单质参加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分子,故错误;
C、该变化中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2:6=1:3,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3分)善于流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如表梳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描述实验现象
B.实验安全
①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②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③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实验室鉴别化学药品时不可以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节约实验时间
C.空气组成的研究
D.概念的分析
①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②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③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①元素是指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但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②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③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分析判断;
C、根据测定空气中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等分析;
D、根据元素的定义、物质的组成分析。
【解答】解:A、①铁丝在氧气中,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不是现象;②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③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故A错误;
B、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防止爆炸;②有的药品有毒、有腐蚀性等,实验室鉴别化学药品时不可以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容易引起失火,故B错误;
C、①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②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大约占21%;③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故C错误;
D、①元素是指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但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②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③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有利于解答本类题。
8.(3分)某兴趣小组取一定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O2,试管内剩余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若MnO2质量分数为25%,则生成氧气的质量等于二氧化锰的质量
B.t2时,氯酸钾已经完全分解
C.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t3=t2≥t1
D.根据图中数据无法确定a的值
【分析】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可采用假设的方法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假设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共100g,由图象可知,反应前,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0%,则其中含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00g×20%=20g,氯酸钾的质量为:100g﹣20g=80g。
A.t1时,若MnO2质量分数为25%,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g÷25%=80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0g﹣80g=20g,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等于二氧化锰的质量,故说法正确;
B.由图象可知,t2、t3时,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氯酸钾已经完全分解,故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而随着固体的加热会分解产生氧气,固体质量减少,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才不再增大,t1时,氯酸钾可能完全分解,也可能部分分解,所以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t3=t2≥t1,故说法正确;
D.设80g氯酸钾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则:
2KClO32KCl+3O2↑
245 96
80g x
x=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0g﹣g
则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9.1%,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学生应注意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利用假设的方法分析解答即可。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6分)
9.(4分)根据如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化学符号
2H2
② 2Cl
Mg2+
④ H2
符号的意义
① 两个氢分子
2个氯原子
③ 镁离子
水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
【分析】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2H2表示两个氢分子,故答案为:两个氢分子;
②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故答案为:2Cl;
③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表示镁离子,故答案为:镁离子;
④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水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H2,故答案为:H2;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和书写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6分)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5.45 ;
(2)D是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 8 ;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CD (填字母序号);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BC (填字母序号)。
(4)A、B、C、D四种粒子跟氯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C (填字母序号),跟氯元素在同一周期的是 D (填字母序号)。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2)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分析解答。
(3)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解答;
【解答】解:(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2)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18=2+x+8,x=8。
(3)ACD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B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A、B、C、D四种粒子跟氯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跟氯元素在同一周期的是D。
故答案为:
(1)35.45;
(2)8;
(3)ACD;BC;
(4)C;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5分)“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所示:(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
(1)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B (填字母。下同),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 C 。
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吸附色素和异味
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2)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CDE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B.“生命吸管”中使用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这个性质是物理性质
C.经过“生命吸管”净化的水是否得到软化可以用肥皂水来鉴别,这个过程是化学变化
D.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进一步净化,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
E.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又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
(4)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 加热煮沸 方法。
【分析】(1)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性质、是否生成新物质、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4)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②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它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故填:B;C;
(2)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中仍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3)A.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的,选项说法错误;
B.“生命吸管”中使用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这个性质是物理性质,选项说法正确;
C.经过“生命吸管”净化的水是否得到软化可以用肥皂水来鉴别,这个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D.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进一步净化,这个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E.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又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CDE;
(4)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加热煮沸方法;故填:加热煮沸。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12.(6分)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如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1)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
(2)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时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3)以上两种方法中, 排水 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4)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 ACD 。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
(3)根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纯度进行分析;
(4)根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1)在加热的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2KMnO4K2MnO4+MnO2+O2↑;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时,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已集满;故填: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时;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由以上数据信息中也可得到同样结论;故填:排水;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很多,如:氧气密度只是略大于空气,很容易出现排不净空气或少量混合的情况;当用带火星木条验满复燃时,只能说明瓶中的氧气浓度大,不能说明集气瓶内一点空气也没有;在收集氧气时,氧气与空气可能进行少量的扩散混合,这些都会造成氧气浓度的减小;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ACD。
【点评】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13.(5分)如图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H2↑+O2↑ ,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 。
(2)实验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或导管口处开始冒出气泡就立即收集) 。
(3)实验C中集气瓶的体积为VmL,量筒中原有的水体积为V0mL,实验结束后剩余水的体积为V1mL,依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4)实验D中生成黑色产物落入水中被冷却,计算这种生成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 56×3+16×4 。
【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原理与现象来分析解答;
(2)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3)根据题干数据以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a管连接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是氧气,则b管内产生的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故填:2H2O2H2↑+O2↑;1:2;
(2)这瓶氧气没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收集的氧气不纯,这可能是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或导管口处开始冒出气泡就立即收集造成的;故填: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或导管口处开始冒出气泡就立即收集);
(3)实验C中集气瓶的体积为VmL,量筒中原有的水体积为V0mL,实验结束后剩余水的体积为V1mL,则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为:(V0mL﹣V1mL);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所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故填:;
(4)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3+16×4;故填:56×3+16×4。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电解水以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的收集与性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等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9/15 20:22:22;用户:东西湖区轻松国文培训学校;邮箱:qsgwpx@xyh.com;学号:4487409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拼搏联盟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