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三(解析版)

    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三(解析版)第1页
    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三(解析版)第2页
    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三(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三(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三(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J,8×107焦,15×105J, 重力势 ,2J; 60%;6W,5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8月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列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可以省距离的是( )
    【答案】A
    【解析】
    A.食品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但省距离,符合题意;
    B.裁纸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C.钢丝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D.核桃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如图是起重机用四种方案将地面上的一棵大树扶起的瞬间,其中拉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如图是起重机用四种方案将地面上的一棵大树扶起的瞬间,以树根为支点,树的重力不变、重心一定,则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支点与动力作用点的连线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图C中动力作用点离支点最远,F3与树干垂直,则可知F3最小,故C正确。
    现给出结论:一个杠杆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杠杆支点左侧力与力臂乘积之和等于杠杆支点右侧力与力臂乘积之和。如图所示,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AO=OC,在A、C两点分别挂有两个和三个相同的钩码,木棒处于水平平衡.如在木棒的A、C两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木棒( )
    A.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B.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
    C.仍保持平衡 D.平衡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
    【答案】C
    【解析】设木板 AO 段重力 G 1 ,重心离 O 点 L 1 ,木板 BO 段重力 G 2 ,
    重心离 O 点 L 2 , AO =OC=l ,
    由条件: G 1 L 1 +2 Gl = G 2 L 2 +3 Gl ,
    G 1 L 1 - G 2 L 2 =Gl ,
    当两边各挂一个钩码后: 左端有G 1 L 1 +3 Gl 右端有G 2 L 2 +4 Gl ,
    G 1 L 1 +3 Gl -(G 2 L 2 +4 Gl )= G 1 L 1 - G 2 L 2 - Gl = Gl - Gl =0
    所以G 1 L 1 +3 Gl = G 2 L 2 +4 Gl 表明木棒能平衡。选项C正确。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在4s内将一重为9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了10cm,拉力为4N,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滑轮重力为5N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C. 拉力所做的功为0.4J
    D. 拉力的功率为0.4W
    【答案】B
    【解析】A.三股绳子与动滑轮接触,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4N,则对动滑轮和物体的总拉力为
    4N×3=12N
    物体重9N,则动滑轮重
    12N-9N=3N
    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物体向上移动了10cm,拉力做的功为
    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拉力的功率为

    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上各处粗糙程度相同。对木箱施加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如图甲);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木箱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第一个2s内木箱所受摩擦力为2N
    B.在第二个2s内木箱所受摩擦力为3N
    C.在第一个2s内推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2J
    D.在第三个2s内推力F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8W
    【答案】D
    【解析】先由速度﹣时间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根据由F﹣t图象求出物体受到的拉力,然后由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根据W=Fs可求功;由P=Fv可求功率。
    A、由图象可知,第一个2s内,物体没有推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推力等于摩擦力,等于1N,故A错误;
    B、由v﹣t图象可知,在4s~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F﹣t图象可知在4s~6s即在第三个2s内拉力F=2N,由平衡条件可得滑动摩擦力f=F=2N,由v﹣t图象可知,物体在第二个2s内做匀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是2N,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反,即向左;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第一个2s内,物体没有推动,由W=Fs可知,推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0;故C错误;
    D、在第三个2s内推力F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
    P=Fv=2N×4m/s=8W.故D正确。
    如图所示是荡秋千的简化模型,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D点后返回,B、C两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在B、C两点动能相等
    B. 球在A、D两点的机械能相等
    C. 球从B点到O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D. 球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答案】C
    【解析】A.B、C两点等高,重力势能相等,小球从B点到C点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机械能减小,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所以C点的动能减小,球在B、C两点的动能不相等,故A错误;
    B.球从A点到D点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
    C.球从B点到O点的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机械能减小,故C正确;
    D.球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在某次演习中,解放军在海拔6000米的高空空投重达8吨的新型履带式伞兵战车,如图。空投下来的战车在后阶段可认为与降落伞一起匀速竖直掉向地面。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伞兵战车出机舱后在水平方向仍会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战车受到惯性的作用
    B. 后阶段匀速下降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 空投战车后,若飞机仍在原高度水平飞行,则飞机的势能比空投前减小
    D. 伞兵战车从出机舱到地面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4.8×107焦
    【答案】C
    【解析】A、伞兵战车出机舱后在水平方向仍会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战车具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后阶段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动能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
    C、空投战车后,若飞机仍在原高度水平飞行,由于飞机的质量减小了,故飞机的势能比空投前减小,故C正确;
    D、伞兵战车从出机舱到地面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W=Gℎ=mgℎ=8000kg×10N/kg×6000m=4.8×108J,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B. 燃料的热值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答案】D
    【解析】没有发生热传递,就不能谈热量,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根据热值概念可得热量公式Q=mq,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可知燃料放出的热量与质量和热值有关;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温度高低、吸放热多少都没有关系;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种类不同,状态不同,比热容一般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如图,小明沿水平地面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动,此过程( )。
    A.小明对箱子没有做功;
    B.重力对箱子做了功;
    C.小明对箱子的推力大于地面对箱子的阻力;
    D. 箱子所受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解析】做功包括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小明对箱子用了力且箱子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小明做了功,故A正确。
    箱子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故B错。
    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所以小明对箱子的推力等于地面对箱子的阻力,故C错。
    重力和压力和方向是相同的,它们不是平衡力,故D错;应选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松软多孔的海绵可以被压缩是因为海绵分子之间有间隙
    B.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较大这一性质
    C.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八月桂花香飘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答案】A
    【解析】
    A.松软多孔的海绵可以被压缩是因为海绵里的空隙很大,非常松软,这只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错误;
    B.水比热容较大,与相同质量的其他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较多,所以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故B正确;
    C.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制成。故C正确;
    D.桂花盛开时,桂花的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所以香飘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故D正确。
    故选BCD。
    小李家使用的燃气热水器,将30kg的水从20℃加热到45℃,消耗了0.15m3的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则下列与该过程有关的计算结果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末温成正比
    B. 水吸收的热量是3.15×105J
    C. 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是52.5%
    D. 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与环境温度无关
    【答案】C
    【解析】由Q吸 =cm(t-t0)知道,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成正比,故A错误;根据题意知道,将30kg的水从20℃加热到45℃,水吸收的热量是:Q吸=cm(t-t0)=4.2×103 J/(kg•℃)×30kg×(45℃-20℃)=3.15×106 J,故B错误;根据题意知道,完全燃烧0.15m3天然气放出热量是:Q放=V天然气 q=0.15m3 ×4×107 J/m3=6×106 J,所以,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是:η=Q吸/Q放×100%=3.15×106J/6×106J×100%=52.5%,故C正确;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与环境温度有关,因为环境温度越低,加热的时间越长,其散失的热量就越多,则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越低,故D错误,故选C。
    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关于其四个冲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吸气冲程中,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
    B.压缩冲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小
    C.做功冲程中,燃料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D.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的能量的极少部分
    【答案】A
    【解析】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还有压缩冲程有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根据气门的状态、活塞运动的方向确定冲程的种类。
    A.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故A正确;
    B.在压缩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气体的内能变大,此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B错误;
    C.在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大部分需要克服摩擦、发生热传递而散失,只有一少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在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的能量的大部分,故D错误。 故选:A。
    目前长沙城区的老居民小区正在进行水路改造,改造中用到了一种打孔工具———冲击钻.冲击钻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如图所示.冲击钻在工作过程中,其能量转化关系是( )
    A.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内能转化为电能
    C. 只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D. 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冲击钻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带动下,先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当钻头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墙壁时,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冲击钻在工作过程中,其能量转化关系是: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高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
    C.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
    D.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
    【答案】C
    【解析】
    A.根据Q吸=cmt,甲乙吸收热量相同,质量相等,t甲>t乙,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故A不符合题意;
    B.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根据Q放=cmt,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所以甲放出热量小于乙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
    C.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说明乙的吸热本领强,用乙液体作冷却剂更合适,故C符合题意;
    D.比热容跟物质的熔点没有关系,根据比热容关系不能判熔点高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转动,当物体C浸没在水中时杠杆恰好水平静止,A、B两端的绳子均不可伸长且处于张紧状态。已知C是体积为1dm3、重为80N的实心物体,D是边长为20cm、质量为20kg的正方体,OA:OB=2:1,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400cm2(g=10N/kg),则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物体C的密度为8×103kg/m3
    B.杠杆A端受到细线的拉力为70N
    C.物体D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3Pa
    D.物体C浸没在水中前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2×103Pa
    【答案】D
    【解析】A.物体C的质量:mC===8kg;物体C的密度:ρC===8×103kg/m3,故A正确;
    B.物体C排开水的体积:V排=VC=1×10﹣3m3,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10﹣3m3=10N;
    杠杆A端受到的拉力:FA=GC﹣F浮=80N﹣10N=70N,故B正确;
    C.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得:FA×OA=FB×OB,则杠杆B端受到细线的拉力:FB=×FA=×70N=140N,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杠杆B端对D的拉力:F拉=FB=140N,D对地面的压力:F压=GD﹣FB=mDg﹣F拉=20kg×10N/kg﹣140N=60N,D对地面的压强:p===1.5×103Pa,故C正确;
    D、物体C浸没在水中前后,水的深度变化:△h====2.5cm=0.025m,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值:△p=ρ水g△h=1×103kg/m3×10N/kg×0.025m=2.5×102Pa,故D错。
    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如图,AB是能绕B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中点C处用绳子悬挂重为100 N的物体(不计绳重)在A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____N。若保持拉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将A端缓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在提升的过程中,拉力F将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50. 减小
    【解析】第一个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很容易求出。保持拉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将A端缓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在提升的过程中,重力不变,重力的力臂减小,力F的力臂始终不变,则力F减小。
    滑板车是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玩具,使用时一只脚站在滑板上,另一只脚蹬地,滑板车就能载着人前进。蹬地时人对车 (选填“做功”或“不做功”);蹬地的脚离地后,人和车由于 一起继续向前滑行,滑行时以人为参照物,滑板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做功、惯性、静止。
    【解析】滑板车使用时一只脚站在滑板上,另一只脚蹬地,滑板车就能载着人前进,有力有距离,所以蹬地时人对车做功;蹬地的脚离地后,人和车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一起继续向前滑行;滑行时以人为参照物,滑板车与人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滑板车是静止的。
    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水平推力以0.5m/s的速度匀速推动重500N的物体,使它沿水平方向移动10m,该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_J,水平推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_W。
    【答案】0 50
    【解析】[1]因为物体水平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 J。
    [2]根据可知,推力做功的功率
    水平推力的功率是50W。
    如图所示,小朋友在玩荡秋千时,当从最高位置向下荡的过程中,小朋友的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答案】 (1). 重力势 (2). 动
    【解析】[1][2]当从最高位置向下荡的过程中,高度减小,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减少;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的温度高,最高温度超过2000℃。如果得不到有效冷却,将影响其正常工作。为此,常使用水冷式冷却系统对汽车发动机降温。水冷的原理是通过流动的冷却液(由水、防冻剂、添加剂组成)包裹缸套和缸头,通过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使发动机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冷却液的特点是比热容____、凝固点低。
    【答案】 (1). 热传递 (2). 大
    【解析】[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分别是做功和热传递,由题意知,水冷的原理是通过热传递使发动机内能减少的。
    [2]比热容反应的是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由题意知,冷却液的选择是比热容大的物质,变化相同的温度能吸收更多的热量。
    2019年6月5日,我国首次用固体燃料运载火箭把“文昌物联一号”卫星成功送上太空。火箭发射时要选用热值 的固体燃料(选填“大”或“小”),燃料的质量减少,热值 (选填“变小”或“不变”)。
    【答案】故答案为:大;不变。
    【解析】火箭发射时要选用热值大的固体燃料,原因是热值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时,可放出更多的热量;
    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质量、是否燃烧和燃烧是否充分无关,所以在燃料的质量减少时热值不变
    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棉花被点燃。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某效率为25%的汽油机在一次工作中消耗了4kg汽油,该汽油机对外做的机械功为 J.(汽油热值为4.6×107J/kg)
    【答案】压缩;4.6×107。
    【解析】(1)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棉絮燃烧起来;说明压缩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压缩过程中,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故该过程中,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同;(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4kg×4.6×107J/kg=1.84×108J;
    输出的机械能为:E=ηQ放=25%×1.84×108J=4.6×107J。
    (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汽油机的转速为3000r/min,则1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______次,活塞往复运动______次
    【答案】 (1). 25 (2). 50
    【解析】[1][2]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2周,活塞往复运动2次,完成4个冲程,对外做功1次,该汽油机的转速为表示飞轮每秒转动的圈数为50,则曲轴转动50周,活塞往复运动50次,每秒完成25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25次。
    学校教室朝正南窗户的气窗,窗框长L=0.8米,宽D=0.5米,气窗的总质量为6千克,且质量分布均匀。某同学用一根撑杆将气窗撑开,使气窗与竖直墙面成37°角,并且撑杆上端与窗面相垂直,撑杄下端在窗口的下边沿,不计撑杆重,如图所示。现有股迎面吹来的水平南风,设其风压为p=50牛/米2。已知:sin37°=0.6,cs37°=0.8,g=10牛/千克)
    试求:(1)气窗窗面受到的风的压力大小为______牛;
    (2)撑杆受到的压力大小为______牛;
    (3)在无风的日子里,不考虑摩擦阻力,则把此气窗推开37°角至少需做功大小为______焦。

    【答案】16 24.4 3
    【解析】(1)[1]气窗的面积S=LD=0.8m×0.5m=0.4m2气窗在竖直方向的等效面积S′=Scs37°=0.4m2×0.8=0.32m2
    则气窗窗面受到的风的等效水平压力F风=pS′=50N/m2×0.32m2=16N
    (2)[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杆D=F风cs37°+mgsin37°2F杆=16N×0.8+6kg×10N/kg×0.6 F杆=24.4N
    (3)[3]当气窗竖直时,重心离窗框上边缘的距离h1==0.25m当把此气窗推开37°角时,重心离窗框上边缘的竖直距离h2=cs37°=×0.8=0.2m所以重心上升的高度h=h1-h2=0.25m-0.2m=0.05m则需要做的功W=Gh=mgh=6kg×10N/kg×0.05m=3J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绳受的拉力为F2,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1的示意图,并作出F2的力臂l2。
    【答案】
    【解析】由图可知,力F1作用在B点时,以OB为动力臂时L1最大,此时力F1最小,力F1示意图如图所示;过支点作力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可做出力臂L2,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如图所示。
    一个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从地面提升到楼顶,要求绳子的自由端要向下拉,请你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要使滑轮组最省力,需要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所以要从动滑轮绕起,依次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下面的动滑轮。
    解答探究题(计算型问题解答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过程,直接写出结果不能得分)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某学校开设了“实验拓展课”。如图(甲)是某一学习小组设计的“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物体上升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物体的重力G=36N,不计绳重及摩擦,手对绳自由端施加的拉力F=20N,求:
    (1)0~2s内,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0~2s内,拉力F的功率。
    【答案】(1) 7.2J;(2) 60%;(3)6W
    【解析】
    【解析】(1)由图乙可知,2s时,物体上升0.2m,有用功
    W有=Gh=36N×0.2m=7.2J
    (2)滑轮组的动滑轮绕3段绳,总功
    W总=Fs=F×3h=20N×3×0.2m=12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0%
    (3) 0~2s内,拉力F的功率
    =6W
    在“测量提升物体所做的功”的实验中,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长木板、木块组装了一个斜面,进行如下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拉动木块至高度h处,测量并计算拉力F对小车所做的功;
    (2)沿竖直方向_____提升小车,使之上升高度h,测量计算拉力F(克服重力G)做的功。
    (3)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____移动(左/右);
    实验中三次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①将表格补充完整,分析数据能得出结论为:_____;
    ②这个实验装置还可以用来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表格中的_____就是总功。根据表格,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
    【答案】匀速 匀速 左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利用斜面做的功W/J
    38.5 0.75 53.3
    【解析】
    (1)[1]匀速直线拉动时,二力平衡,拉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2]匀速直线拉动时,二力平衡,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3)[3] 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即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大,因此应将木块向左移动一定距离;
    [4]由表格数据可知,将相同重力的物块提升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5]实验中通过使用斜面提升物体,因此做的总功为利用斜面做的功;
    [6] 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7] 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

    [8] 第②次实验中机械效率为: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求:
    温度/℃
    时间/min
    0
    2
    4
    6
    20
    50
    70
    80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答案】(1)6×107J(2)2.52×106J(3)4.2%。
    【解析】根据热值公式能直接求出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在图像获得信息是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80℃,也就是温度升高了60℃.根据吸热公式很方便求得水所吸收的热量;根据热效率公式求得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
    Q放=m煤q=2kg×3×107J/kg=6×107J
    (2)水所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水∆t=4.2×103J/(kg·℃)×10kg×60℃=2.52×106J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为
    η=Q吸/Q放=(2.52×106J/6×107J)×100%=4.2%
    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示意图。
    (1)原理:运动的钢球A碰上木块B后,能将B撞出一段距离s。在同样的水平面上,B被撞得越远,A对B做的功就越多,A的动能就越大,通过B被撞的远近来反映物体A动能大小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属于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步骤:
    ①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______,木块B被撞得越远;
    ②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___ (选填 “同一”或“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质量越大的钢球将木块B撞得越远。
    (3)结论:通过多次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________。
    【答案】 (1). 转换法 (2). 大 (3). 同一 (4). 越大
    【解析】(1)[1]动能与距离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物理量,物体A动能大小用木块B被撞的远近来反映,属于转换法。
    (2)[2]钢球A在斜面上做的是加速运动,高度h越高,钢球A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
    [3]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使用不同质量的钢球进行实验,控制不同钢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即控制不同钢球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木块B被撞得距离远近。
    [4]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质量有关,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甲乙丙三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完成下面两个热学实验。
    (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的大小,他应选择______(选填“甲、乙”、“乙、丙”或“甲、丙”)两套装置;
    ①实验应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初温相同,分别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小明通过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来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②经过实验得出了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丁 a、b 所示,根据图丁可判断出______(选填“水” 或“煤油”)的吸热能力强,若不计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根据丁图信息可以得到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J/(kg⋅℃);
    (2)为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小明选择了甲、乙两套装置,他分别在加热器中放入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同时点燃后对质量和初温相等的同种液体加热,直至燃料完全燃烧。
    ①除了甲、乙两套装置所示器材之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②实验通过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来比较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少;
    ③小明按正确方法进行实验,发现用燃料 2 作为燃料的水升高的温度∆t1 是用燃料 1 作为燃料的水升高的温度∆t2 的 2 倍,由此他得出“燃料 2 的热值是燃料 1 的 2 倍”的结论,同组的小贝则不同意小明的结论,小贝不同意原因是:______;
    (3)我们知道固体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仍需吸热。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人们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熔点时从固态完全变为液态需要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熔解热,用字母λ表示。已知质量 5kg 冰由-10℃全部熔化成 0℃的水所需的热量是 1.78×106J,则冰的熔解热λ为______J/kg(其中冰的比热容 2.1×103J/(kg•℃))。
    【答案】甲、丙 加热时间 水 4.2×103 天平 温度计上升的示数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并不是全部被水吸收,只能粗略得出:燃料2的热值比燃料1的热值大 3.35×105
    【解析】
    (1)[1]要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应用相同的热源分别给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所以应选择甲、丙两套装置。
    ①[2]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水和煤油加热,则相同时间内酒精灯放出的热量相同,那么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所以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水和灯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②[3]由图丁知,a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b是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而加热相同时间时,b图线温度上升快,c图线温度上升慢,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
    [4]在实验中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由图丁知,水的温度由10℃升高到30℃用时6min,此过程吸收的热量Q吸,而煤油温度变化相同时,用时3min,即此过程煤油吸收的热量为。所以煤油的比热容是
    (2)①[5]经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需在加热器中放入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而且加入烧杯的的液体质量也要相同,所以除了甲乙两套所示器材之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用来测量燃料和液体的质量,以确保两种燃料和烧杯中液体的质量相同。
    ②[6]实验通过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来比较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因为燃烧燃料时会放出热量,这些热量被烧杯中的质量和初温相同的同种液体吸收,其温度会上升,而放出的热量越多,液体温度上升越高。通过温度变化可知,哪种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③[7]在实验中发现:用燃料2作为燃料的水升高的温度是用燃料1作为燃料的水升高温度的2倍,于是得出:燃料2的热值是燃料1的2倍,这样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因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并不是全部被水吸收,只能粗略得出:燃料2的热值比燃料1的热值大。
    (3)[8]5kg冰温度由-10℃升高到0℃,吸收的热量
    Q吸1=cm(t-t0)=2.1×103J/(kg⋅℃)×5kg×10℃=1.05×105J
    则5kg的冰完全熔化吸收的热量
    Q吸2=Q吸总-Q吸1=1.78×106J-1.05×105J=1.675×106J
    那么冰的熔解热

    相关试卷

    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版docx、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原卷版docx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三(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三(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三解析版docx、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三原卷版docx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二(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二(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