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天气的成因7 水到哪里去了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水到哪里去了(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认识:认识水的蒸发现象;知道温度是影响水蒸发的主要因素。
科学思维:能够基于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对“衣服里的水去了哪里”,提出有根据的猜测。
探究实践: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水到哪里去了,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解释。能够利用对比实验探究导致蒸发现象快慢的主要因素。
态度责任:对水的蒸发和水蒸发快慢因素表现出探究兴趣。在大胆猜测的同时,注重实证在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科学技术和人们生活的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认识水的蒸发现象,知道温度是影响水蒸发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能够具有控制变量的意识,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教学准备:A4复印纸、自封口的塑料袋、水槽、滴管、玻璃片、烧杯、试管夹、酒精灯、热水、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结合书本第27页插图提出问题:在晴朗的天气,潮湿的衣服在室外晾晒一段时间后变不干了。衣服里的水跑到哪里去了?“跑掉”的水还能“找回来 ”吗?
2.学生回答,提出猜想。
3.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衣服里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二、新课学习
(一)认识水的蒸发现象。
1.阅读书本第27面,了解实验方法。
2.学生汇报实验方法: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把它们浸泡在水中。过一会儿从水中取出这两张纸,一张就放在空气中,一张放入塑料袋中密封起来,预测并观察发生的现象。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5.讨论:通过对比实验说一说有你什么发现?
6.教师讲述:放在空气中的湿纸里的水进入了空气中,因此纸很快变干了。在平常温度下,水慢慢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这种现象就是水的蒸发。
7.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在晴朗的天气,潮湿的衣服在室外晾晒一段时间后变不干了。衣服里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二)探究影响水蒸发的因素。
1.提问:晾晒衣服时,衣服有时干得很快,有时干得很慢,这是为什么?
2.学生回答。
3.提问:哪些因素影响水的蒸发?怎样加快水的蒸发?
4.学生回答,提出猜想。
5.学生设计实验研究影响水蒸发的因素。
6.学生汇报实验设计方案。
7.教师分发实验材料,学生分组实验。
8.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9.全班一起总结:通过给水加热、增大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空气的流动性等方法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三)比较水蒸发和水沸腾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引导学生回顾四年级有关水沸腾的知识,再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比较水蒸发和水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相同点:都是从液态到气态的变化。不同点:水的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水沸腾一般在100℃发生;水沸腾比水蒸发更加剧烈。
三、拓展与应用
认识生活中的蒸发现象。
1、阅读书本第29面,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蒸发现象。
2、学生汇报并解释其中的原理。
3、教师小结: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无处不在,时刻都在发生。例如:雨过天晴,马路上的积水很快就变干了;用拖把拖地后,地面很快就变干了等。
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天气的成因7 水到哪里去了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天气的成因7 水到哪里去了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拓展与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7 水到哪里去了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7 水到哪里去了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拓展与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3 光的反射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3 光的反射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科学实践活动,拓展与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