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核心素养目标】第10课《雨和雪》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第10课《雨和雪》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10 雨和雪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0 雨和雪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实践活动,拓展与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观念:知道自然界雨、雪和冰雹的形成成因。
    科学思维:能够基于观察,运用比较、推理、概括的方法解释雨的成因,再基于雨的成因推导雪的形成。
    探究实践:能够小组合作做雨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态度责任:能够积极交流和分享自己对雨、雪和冰雹成因的观点和思考。能够大胆质疑,当与其他同学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事实为依据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探究结果。
    教学重点:能够基于观察,运用比较、推理、概括的方法解释雨的成因,再基于雨的成因推导雪的形成。
    教学难点:能够尝试制造“雨”并解释雨和雪的成因。
    教学准备:有盖的透明水槽、金属盒、冰块、雾化装置。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下雨、下雪的视频。
    2.提问:下雨、下雪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二、科学实践活动: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
    1.推测雨的形成原因。
    谈话:我们都经历过下雨的天气。下雨前的天气有什么特征?这和雨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2.设计实验模拟雨的形成。
    阅读书本第37面,了解实验方法。
    学生分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教师分发实验材料,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3.讨论:根据上面的实验和有关生活经验,说一说自然界的雨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全班一起总结:具有充裕水汽的云层遇冷后不断凝结成更大的水珠,或通过相互碰撞形成更大的水珠。这些大水珠就是较大的云滴。当空气托不住这些云滴时,它们就会落到地面,形成我们看见的雨。
    三、科学实践活动:探究雪的形成原因
    1.谈话:下雪时天气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与雪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汇报
    2.播放下雪时的视频。
    3.根据观看的视频,结合雨的形成,推测雪是怎样形成的。
    4.教师播放视频:雪的形成。
    5.讲述:当温度低于0℃时,云中的水汽遇冷会凝华成小冰晶。当这些小冰晶增大到空气托不住它们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雪。
    四、拓展与应用。
    1.阅读书本第38面,了解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讲述冰雹的形成原因。
    3.教师讲述冰雹的危害:冰雹可以毁坏农作物,砸坏建筑物、车辆,甚至砸伤身体。

    相关教案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10 雨和雪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10 雨和雪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实践活动,拓展与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6:雨和雪(第0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06:雨和雪(第02课时)教案,共4页。

    06:雨和雪(第0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06:雨和雪(第01课时)教案,共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