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物世界10 多种多样的微生物教案
展开课题: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泡菜变酸是由乳酸菌引起的。知道有些微生物被人类所利用,为人类服务。有些微生物会给在类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带来麻烦。知道蘑菇、木耳是能够用肉眼观察到的微生物。
科学思维:意识到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思维看待事物。
态度责任: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知道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教学难点:能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种泡菜的制作过程视频,用酵母菌发面制作馒头、面包、酿酒,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用青霉菌制作药品、生产各种疫苗资料,一些致病微生物的资料、大型微生物蘑菇和木耳的生长过程资料。
分组观察材料:有配料表的酸奶包装袋,有配料表的面粉包装袋,馒头、蘑菇和木耳等实物各一份。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泡菜制作方法,查阅各种微生物的资料,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填空: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切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2.提问:泡菜是人们餐桌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开胃食品。我们吃过哪些泡菜?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3.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泡菜为什么会变酸,泡菜变酸可能与哪种微生物有关。板书课题: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二、科学实践活动:研究泡菜为什么会变酸
1.播放一种泡菜的制作过程视频。了解泡菜的制作过程。
2.了解泡菜为什么会变酸?
学生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讲解:科学家对各种泡菜进行了研究。通过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泡菜变酸主要是是由乳酸菌引起的。
教师出示乳酸菌图片,讲述放大倍数,描述一下乳酸菌的大小和形状。
三、科学实践活动:调查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微生物
1.了解在生产、生活中应用了哪些微生物?
阅读书本第38面图文,说一说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微生物?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有益微生物 酵母菌 乳酸菌 青霉素钠 生产疫苗
教师讲解:青霉素钠又称青霉素、盘尼西林,是抗菌素的一种,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人们感冒后,有时所用的药就是青霉素。
2.查找一些致病的微生物的资料,初步了解致病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学生整理查找的资料,说一说致病微生物的知识。
阅读书本39面最上面的图文,说一说书中介绍了哪几种病毒?
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板书:有害微生物 炭疽病毒 黄曲霉 乙肝病毒
教师讲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环境中。当我们免疫力强时,不易生病,而免疫力下降时,就容易生病。
3.认识一些大型微生物。
教师讲解:蘑菇、木耳等的细胞与一大类被称为“真菌”的微生物的细胞很相似,因此,科学家将蘑菇和木耳等也称为微生物。
四、拓展与应用
1.阅读书本40面,请学生上台讲一讲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故事。
2.思考:巴斯德采用了什么方法,让啤酒不再变酸的?
五、板书设计 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有益微生物:酵母菌 乳酸菌 青霉素钠
有害微生物:炭疽病毒 乙肝病毒 黄曲霉
大型微生物:木耳、蘑菇
有益于酿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巴斯德:
令酒变酸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0 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0 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优秀教案,共4页。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7 改进与交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7 改进与交流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实践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4 彩虹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4 彩虹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