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水的运动过关检测B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第四章过关检测(B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读我国某地河流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甲河的最主要补给水源是(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2.乙河下游河水只能补给地下水的原因是该河下游( )
A.始终处于丰水期
B.主要流经山区,地势高
C.形成“地上河”,河床高悬,河水水位高
D.河床下切较深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甲河源头是靠祁连山的冰川融水补给的。第2题,乙河为黄河,其下游为“地上河”,只能河水补给地下水。
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中洞庭湖入湖径流量和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 )
①乙之前 ②乙→丙 ③丙→丁 ④丁之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同样的一次洪水过程中,洞庭湖入湖径流量( )
A.高峰值提前
B.高峰值增大
C.总量变大
D.高峰值减小
答案:3.D 4.D
解析:第3题,当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时,长江补给洞庭湖,当入湖径流量小于出湖径流量时,洞庭湖补给长江。读图可知,乙→丙和丁之后符合题意。第4题,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植被调蓄洪水的能力增强,汇入长江的地表径流减少,同样一次洪水过程中,入湖径流量高峰值减小;植被增加,地表径流速度减慢,入湖径流量高峰值延后;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增强,蒸腾也增加,入湖径流总量不会变大。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灌溉工程。读图,完成第5~6题。
5.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雨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人工提水
6.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
A.2—6月
B.5—9月
C.8—12月
D.11月至次年4月
答案:5.C 6.D
解析:第5题,柬埔寨所在的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季变化,受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大。图中显示在丰水期湖泊水位超过地上水库坝高,当湖泊处于丰水期时,湖水淹没地上水库,自动实现蓄水;在枯水期时,湖泊水位下降,水库放水用于灌溉。第6题,当地处于旱季时,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
下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
A.地下水补给
B.雨水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
D.湖水补给
8.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融水多
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
D.夏季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少锋面雨
答案:7.B 8.A
解析:第7题,我国季风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且集中在夏秋季节,故①为雨水补给。第8题,②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快,冬季山地积雪大量融化,到夏季时,山地积雪量减少。
下图示意某海域8月表层水温(单位:℃)分布。读图,完成第9~10题。
9.图中③处洋流流向主要取决于( )
A.地转偏向力
B.水温特征
C.盛行风向
D.陆地轮廓
10.图中①处等温线分布比②处明显密集的原因是( )
A.①处寒、暖流相向流动
B.①处寒流流经
C.②处寒、暖流相向流动
D.②处暖流流经
答案:9.C 10.A
解析:第9题,依据图中海陆轮廓可判断,③位于北半球的信风带,受盛行风(东北信风)影响,洋流自东向西流动。第10题,海洋中等温线密集,说明水温变化大,结合图中①②位置可判断,①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单位距离的海水温度变化大;②处受单一的寒流影响,单位距离的海水温度变化小。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由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 )
A.南太平洋
B.北大西洋
C.南印度洋
D.北太平洋
12.按洋流的性质划分,属于寒流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答案:11.C 12.C
解析:第11题,根据图中洋流的分布及流向可知,该半球只有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应为南半球的洋流分布图。从图中经纬度可知,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东经90°附近的南印度洋。第12题,该图为南半球的洋流分布图。①表示南半球西风漂流,属于寒流;②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是西澳大利亚寒流;③表示南赤道暖流;④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厄加勒斯暖流。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该海域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低纬度
C.北半球中高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14.图中洋流( )
A.①沿岸地区有荒漠分布
B.②是在西风作用下形成的
C.③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D.④是在信风作用下形成的
答案:13.B 14.A
解析:第13题,由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直接判断出该海域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第14题,①洋流为本格拉寒流,其流经的沿岸地区有荒漠分布;②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其形成与东南信风有关;③洋流为巴西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④洋流为西风漂流,是在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的。
厄尔尼诺现象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下图为某地区海水运动和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
甲
乙
丙
丁
15.四幅图中能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是( )
A.甲、丁 B.乙、丁
C.甲、丙 D.乙、丙
16.厄尔尼诺现象反映了海—气相互作用。下列关于大气对海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运动引起风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
B.大气降水与蒸发的强弱影响海水的盐度
C.大气温度的高低与海冰的分布范围无关
D.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海面增温
答案:15.C 16.B
解析:第15题,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美洲大陆西侧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加,对应图甲和图丙。第16题,潮汐不是大气运动形成的,与天体引力有关,A项错误;大气降水与蒸发强弱可以影响海水的水盐比例,从而影响海水盐度,B项正确;海冰分布范围的大小可以影响大洋吸收的太阳辐射总量,从而影响大气温度,C项错误;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会使海面降温,D项错误。
下图为长江入海口附近海域水深及水流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7~18题。
17.图中虚线方框内台湾暖流的流动特点是( )
A.向东南方向下沉流动
B.向西南方向抬升流动
C.向东北方向下沉流动
D.向西北方向抬升流动
18.推测长江入海口附近台湾暖流强度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7.D 18.B
解析:第17题,读图可知,台湾暖流向西北方向流动;根据海底等深线可知,向北水深逐渐变浅,因而台湾暖流出现抬升流动。第18题,台湾暖流向西北方向流动,与东南季风风向相同,因此夏季时台湾暖流强度最强。
读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9~20题。
19.图中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纬度带是( )
A.0°~20°N B.0°~20°S
C.40°S~50°S D.40°N~60°N
20.该纬度带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原因是( )
A.纬度低,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B.纬度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少
C.寒流的作用明显
D.暖流的作用明显
答案:19.D 20.D
解析:第1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40°N~60°N处大西洋热量收入和支出的差值最大。第20题,大西洋40°N~60°N处热量收入(太阳辐射)远小于支出(海水蒸发),主要是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本地区水温较高,蒸发较强。
二、综合题(共60分)
21.(16分)读我国东北、西北内陆和南部沿海地区三条河流各月流量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所示河流位于我国的 地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2)图乙所示河流的丰水期出现在夏季,枯水期出现在冬季,其中1、2月份出现断流,其断流的原因是 。
(3)分析图丙所示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成因,填写下表。
季节 | 河流径流特点 | 形成原因 |
春季 |
|
|
夏季 | 流量大,形成夏汛 |
|
秋季 | 流量逐渐减小 | 冬季风势力强盛,使雨带迅速南撤,降水减少 |
冬季 | 河道结冰,流量小 |
|
(4)图中三条河流径流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该特点对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是易发生 灾害,解决的措施是 。
答案:(1)南部沿海 雨水
(2)该河流主要由冰川融水补给,1、2月份气温在0 ℃以下,冰川无法融化,造成断流
(3)
季节 | 河流径流特点 | 形成原因 |
春季 | 流量增加, 形成春汛 | 春季气温升高后, 季节性积雪融化 |
夏季 | — | 雨带推移至东北地区, 降水多,补给量大 |
秋季 | — | — |
冬季 | — | 气温降至0 ℃以下 |
(4)径流季节变化大,夏季有汛期 旱涝 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
解析:第(1)题,读图甲可知,该河汛期为4—9月,故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主要是雨水补给。第(2)题,图乙所示河流位于西北地区,1、2月断流的原因为气温低,冰川无法融化。第(3)题,图丙所示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春季因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夏季雨带移至东北,降水增多形成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道结冰,流量小。第(4)题,三条河流都具有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的特点,易发生旱涝灾害,可以通过修建水利工程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少旱涝灾害。
22.(14分)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向偏北方向运动的原因。
(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判断依据。
(3)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答案:(1)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
(2)寒流。依据: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 ℃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夏季盛行西南风,为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解析:第(1)题,该地西南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受风力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偏北方向运动。第(2)题,图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的海区,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所以为寒流。第(3)题,从风向分析,该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为离岸风,较为干燥,降水少;冬季该地盛行东北季风,从内陆吹来,较为干燥,降水少。从气温分析,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从洋流分析,该地沿岸有寒流,降温减湿,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23.(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磷虾集中分布于南冰洋的南聚合带。这个聚合带位于55°S~80°S,海水温度为-1.3~3℃,是由西风漂流与沿岸环流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两大洋流之间,出现了大旋涡,如威德尔海。南极磷虾聚集在这个海域,形成了南极洲的一大族群,为其他海洋生物和鸟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南极磷虾数量巨大,且营养丰富,被称为“海上粮仓”。多年来,世界渔业大国一直在进行南极磷虾的商业捕捞活动。下图中小旗代表我国某渔业集团在南极捕捞磷虾的海域,阴影代表磷虾集聚区。
(1)说明南极沿岸环流的形成过程。
(2)分析南极环流辐合区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船员在威德尔海海域捕捞作业面临的风险。
答案:(1)自极地高压辐散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极地东风(东南风),极地东风吹拂海水自东向西环绕南极大陆运动。
(2)西风漂流与南极沿岸环流流经,扰动底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磷虾、鱼类丰富,吸引海鸟和大型海洋生物前往捕食。
(3)南极沿岸寒流受南极半岛阻碍,形成大洋旋涡,洋面不稳定;南极大陆冰川崩塌入海,形成冰山,威胁作业船舶安全;大型海洋生物出没,对作业人员直接构成威胁;终年受极地东风控制,多暴风。
解析:第(1)题,南极沿岸环流的形成过程与当地的盛行风向有关。自极地高压辐散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极地东风,极地东风吹拂海水自东向西环绕南极大陆运动,形成南极沿岸环流。第(2)题,南极环流辐合区生物资源丰富与该海域的洋流有关,该海域内有西风漂流与南极沿岸环流流经,扰动底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磷虾、鱼类丰富,吸引海鸟和大型海洋生物前往捕食。第(3)题,捕捞作业风险主要来自洋流、冰山、海洋生物及暴风。南极沿岸寒流受南极半岛阻碍,形成大洋旋涡,洋面不稳定;南极大陆冰川崩塌入海,形成冰山,威胁作业船舶安全;大型海洋生物出没,对作业人员直接构成威胁;终年受极地东风控制,多暴风。
24.(14分)读正常年份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单位:℃)分布图和厄尔尼诺年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单位:℃)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说明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部海域降水 (填“多”或“少”),海面水温 (填“高”或“低”),请说明原因。
(2)厄尔尼诺年,秘鲁西岸海域受 (填洋流名称)的影响,海洋表层水温 ,可能盛行 气流,出现 等异常天气现象。
(3)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的渔业资源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多 高 盛行上升气流。
(2)赤道逆流 升高 上升 多雨
(3)秘鲁西海岸上升流减弱,鱼类的饵料减少,鱼类减少。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部海域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海面水温较高。第(2)题,厄尔尼诺年,秘鲁西岸海域受赤道逆流的影响,海洋表层水温升高,可能盛行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第(3)题,厄尔尼诺现象可减少秘鲁的渔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