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
展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1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读下图(A、B、D、E在晨昏线上),完成第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点将进入白昼
B.C点地方时为0时
C.D、E正值日落
D.AB是昏线
2.下列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
C.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
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AB是晨线;D位于晨线上,将进入白昼,地方时为6时,C地方时为2时;E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第2题,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
家住上海的贾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完成第3~4题。
3.贾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其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该岛的经度为( )
A.160°E B.40°E
C.160°W D.80°W
4.该岛所在的时区为( )
A.东十一区 B.东三区
C.西十一区 D.西五区
答案:3.C 4.C
解析:第3题,由题意知,当120°E为6时40分时,当地时间为12时,可计算出两地时差为5时20分,经度差80°,由此可知该岛经度为160°W。第4题,由160°W可计算出该岛所在时区为西十一区。
下图为太阳光照图,图中120°W此时为12月22日。据此完成第5~6题。
5.A地的时间是( )
A.12月22日2时
B.12月23日2时
C.12月21日2时
D.12月22日22时
6.此时12月23日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 )
A.一半 B.1/3
C.2/3 D.一半以上
答案:5.B 6.B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太阳光线垂直照在120°W,再结合题意可知此经线的地方时为12月22日12时,故60°E的地方时为12月22日24时,即12月23日0时;读图可知,A点所在经线为90°E,则A点的地方时为12月23日2时。第6题,日期的分界线是180°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0时所在经线为60°E,从60°E向东到180°经线的经度差为120°,日期为12月23日,它占全球的范围为120°/360°=1/3。
下图表示我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岛。读图,完成第7~8题。
7.该沙岛的变化情况是( )
A.最终与M岸连接在一起
B.最终与N岸连接在一起
C.沙岛将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
D.不能确定
8.地球上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水平运动的物体偏转的方向均为(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答案:7.B 8.A
解析:第7题,在我国,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向向右偏,所以泥沙将沉积在N岸,该沙岛最后将与N岸连接在一起。第8题,地球上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但都是向东偏转。
9.某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做了如下实验:当拔下水槽下的木塞,水下漏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在赤道以北可观察到花朵顺时针转动
B.在赤道以南可观察到花朵顺时针转动
C.在赤道上可观察到花朵逆时针转动
D.在赤道上可观察到花朵顺时针转动
答案:B
解析:当木塞被拔下,水下漏时,四周水体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形成逆时针运动的水流,南半球向左偏形成顺时针运动的水流,赤道上不发生偏转。
10.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晨昏圈与 重合,图中是 (填“晨线”或“昏线”),经度是 。
(2)此时,地方时为12时的点为P、Q两点中的 ,其经度是 ;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
(3)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所属的时区为 。
(4)如果此时全球分别处于9月22日和9月23日,地方时为9月23日的经度范围是 。
答案:(1)经线圈 昏线 60°E
(2)P 30°W 22
(3)东十区
(4)150°E向东至180°
解析:从图中可知,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随地球自转,M点正值日落,故为昏线;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昏线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即M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从图中经线数可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据此可推算出P点地方时为12时,其经度为30°W;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西二区区时为12时,计算可知北京时间为22时;东八区为22时,所以地方时为0(或24)时的经线为东十区中央经线,即150°E,故自150°E向东至国际日界线(180°经线)的区域为9月23日。
能力提升
下图中阴影部分既表示黑夜,又表示西半球,P地日期为某月22日。据此完成第1~2题。
1.昏线所在的经线是( )
A.0°经线 B.160°E经线
C.180°经线 D.20°W经线
2.此刻,北京时间为( )
A.23日15时20分
B.23日15时40分
C.21日15时40分
D.22日15时20分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昏线以东为西半球,则昏线所在的经线为160°E经线。第2题,昏线所在经线为160°E,与P点同处于22日,故160°E的地方时为22日18时,则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22日15时20分。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165°E上空时,跨过了昏线。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四幅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可能是( )
注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若该飞机飞越165°E上空时,当地时间为8日19时,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六区的芝加哥,到达时芝加哥的区时是( )
A.8日14时 B.9日2时
C.9日20时 D.8日8时
答案:3.D 4.D
解析:第3题,四幅图中只有②④表示的是昏线。第4题,芝加哥与该地的区时差为17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求出到达时芝加哥的区时是8日8时。
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某校同学在学习中自制如图所示的日期钟,其中,短针代表国际日界线,长针代表零时变更线。据此完成第5~6题。
5.日期界线长指针变动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D.四季的变化
6.当地球自转一周时,图中M、N两点处在同一日期内的时间最长约( )
A.12小时 B.20小时
C.6小时 D.24小时
答案:5.B 6.B
解析:第5题,地球自转引起地方时的变化,造成0时所在经线变化。第6题,M、N两点经度相差60°,为4小时。当长指针过N点向M点移动期间,N处于新的一天,M为旧的一天,M、N两点处在不同日期的时长约为4小时。当长指针过M点向N点运动期间,M、N两点处在同一日期,时间最长约20小时。
7.读地球光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在N点的 方向,P点地方时为 时。
(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
(3)为 线,其中是 线,是 线。图中晨昏线相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是 时针。
(4)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
答案:(1)南 东南 0(24)
(2)画图略(水平,从右侧照射)。
(3)晨昏 晨 昏 逆
(4)17
解析:第(1)题,根据箭头所示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此图为南半球光照图;P点相对N点位置偏东、偏南,应为东南方向;P点在夜半球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0(24)时。第(2)题,根据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的特点及图中昼半球的分布,可知太阳光线应从右侧水平照射。第(3)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分布,过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为晨线;过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为昏线;图中晨昏线相对于地球运动方向相反,因此为逆时针方向。第(4)题,根据0°经线及自转方向可知,P点为135°W,为0时,45°E为12时,由此可计算北京时间为17时。
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图中65°的地方时是,图中时刻,北京时间是,该段河流位于,P点所属时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堂检测,共6页。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测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