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作业
初中历史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学课件ppt,共18页。
知识点1 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例1】下图是1801—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D.“电气时代”的到来解析: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进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从而出现了题图的变化。答案:____
知识点2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例2】有学者描写19世纪英国的曼彻斯特: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城市的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另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旁,肮脏的下水道里淌出的却是足赤的黄金。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①工业化进程迅速 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 ④金矿业发达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由“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旁”可知,人们到工厂就业,工业化发展很快,故①正确;由“肮脏的下水道里”可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故②正确;由“城市的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另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可知,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故③正确;由“19世纪英国的曼彻斯特”可知,曼彻斯特是工业革命时期棉纺织业中心城市,“金矿业发达”不符合材料主旨,故④错误。故选A项。答案:____
对应练习 1.“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 800万。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口约为1 000万,到1914年,美国的人口已超过1亿。”这些史实说明工业革命( )A.使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B.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C.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D.加快了移民的速度
2.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5%;1900年英国初等学校在校生比1870年增加了5倍;1903年法国已婚男子和女子的文盲数量分别降至4.4%和6.3%。这主要是由于( )A.城市化的推动B.人口快速增长C.工业化的发展D.人口素质提高
3.19世纪以后,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的是( )A.环境污染严重B.贫富分化加剧C.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D.教育的普及
4.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痛苦”指的是( )A.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社会地位提高C.工业革命后,城市规模越来越大D.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1.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战争 B.工业化及城市化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到1.88亿,至1850年更是达到2.66亿。迅速增长的人口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为此欧洲国家开始( )A.普及大众教育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建立福利国家 D.加强国家间的联合
3.1851年,英国就业女性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性达3 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技术发展进步,妇女角色转变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社会分工细化,妇女思想解放D.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4.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1863—1947)出生的时候,只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居住在城市,而在他去世的时候,只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不居住在城市。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A.汽车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B.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C.城市提供了舒适方便的生活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
5.“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另一方面,广大工人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上述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是( )A.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矛盾激化,带来社会问题C.城市化进程加快D.促进人口增长
6.观察以下示意图,以“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课件ppt,共24页。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课件ppt,共18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