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ppt课件
展开知识点1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例1】(北京中考)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应由欧洲列强分摊责任,德国不是战争的唯一发动者。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迅速发展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扩军备战C.交战国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D.战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世界局势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故选B项。答案:____
知识点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例2】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 )
知识点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例3】(贵港中考)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
A.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B.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C.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D.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解析:根据表格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4年多,参战国家30多个,伤亡人数3 000多万,经济损失3 400亿美元”,这些都说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带来了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表述与表格信息不相符,故选A项。答案:____
对应练习 1.战争的爆发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萨拉热窝事件C.德国闪击波兰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德、意、奥匈帝国组成的是( )
3.(辽阳中考)突发事件威胁人类和平。1914年,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A.同盟国军事集团的形成B.萨拉热窝事件C.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协约国军事集团的形成
4.战争是残酷的,发生在1916年的战役,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因此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此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C.凡尔登战役 D.滑铁卢战役
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B.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C.参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D.英、德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激化而引发战争
1.诺曼·安吉尔在1909年出版的《大幻影》一书中写道:“目前欧洲军事竞赛的动机是什么?即国家为了给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找到出路,就必须推动地域扩张,对他国实施政治压力;作为竞争单位,国家的最终优势总归功于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的一方……”欧洲军事竞赛最根本的目的是( )A.给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找到出路B.为了正当地竞争C.瓜分世界,争夺霸权D.加强本国的国防力量
2.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下面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示中①②处对应正确的是( )
3.1918年结束的这场战争中,英国男性的死亡率是和平时期的7~8倍,法国是10倍;最适宜服役的19~22岁年龄组的男性减少了35%~37%。材料反映出( )A.英国和法国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失败B.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有“地狱”之称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D.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4.大战爆发后,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战争宣言中虚伪地说:他“做了一切努力”来促进和平谈判,只是由于德国突然向俄国宣战,不得已卷入战争。英国首相宣称:维护“不能听任强国不顾国际信义蹂躏弱小国家”。材料反映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A.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B.结束了欧洲的对外殖民C.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D.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6.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A.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B.1862年,美国废除黑奴封建身份制度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D.日本明治维新时,提出富国强兵的政策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探战争之源】材料一 1870—1913年,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材料二 在19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里,西方列强掀起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海外扩张狂潮,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列强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情况如下:英国居第一位、法国居第二位、德国居第四位、美国居第五位。材料三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怎样的发展状况?这种状况将预示着怎样的斗争?状况: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经济实力较强的美、德所占殖民地较少。斗争:列强要求按照实力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2)根据材料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两个集团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导致什么战争的爆发?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析战争之况】材料四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材料五 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3)材料四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萨拉热窝事件。(4)材料五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战役:凡尔登战役。说明:战争的残酷性(或惨烈性)。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教学课件ppt,共16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课件ppt,共29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教学课件ppt,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