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卷20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卷
展开
这是一份检测卷20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卷,文件包含检测卷20氯溴碘及其化合物-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卷解析版docx、检测卷20氯溴碘及其化合物-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检测卷二十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答案】 D
【解析】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因此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A正确;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氯化银,这说明氯水中含有Cl-,B正确;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气体是CO2,这说明氯水中含有H+,C正确;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反应中有氯化铁生成。由于氯气也能把氯化亚铁氧化生成氯化铁,因此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D不正确。
答案选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B.“84消毒液”能漂白棉、麻、纸张
C.“84消毒液”与酸性洁厕剂混用会产生Cl2
D.“84消毒液”久置失效,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解析】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所以“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A项正确;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84消毒液”能漂白棉、麻、纸张,B项正确;ClO-和Cl-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84消毒液”与酸性洁厕剂混用会产生Cl2,C项正确;“84消毒液”久置,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3.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和水蒸气
C.用装置丙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S
D.用装置丁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答案】 B
【解析】在装置乙中,混合气体先经过浓硫酸,水蒸气被除去,再经过饱和NaCl溶液,气体中又混入了水蒸气,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B项错误。
4.鉴别NaCl、NaBr、Na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①碘水、淀粉溶液 ②氯水、CCl4 ③溴水、苯 ④硝酸、AgNO3溶液 ⑤氯水、苯 ⑥氯水、己烯
A.①②④B.②③⑥
C.②④⑤D.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①加入碘水、淀粉溶液,因碘和三种物质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错误;②加入氯水,可生成Br2和I2,在四氯化碳中的颜色不同,可鉴别,故正确;③加入溴水,不能鉴别NaCl、NaBr,故错误;④AgNO3溶液分别与NaCl、NaBr、NaI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浅黄色沉淀、黄色沉淀,并且不溶于稀硝酸,可鉴别,故正确;⑤加入氯水,可生成Br2和I2,与苯发生萃取后在苯中的颜色不同,可鉴别,故正确;⑥加入氯水,可生成Br2和I2,Br2和I2都能与己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鉴别,故错误;所以②④⑤可以鉴别。
5.KIO3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为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产生22.4L(标准状况)Cl2时,反应中转移10mole-
B.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
C.可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Cl2制备漂白粉
D.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IO的存在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I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5价,转移电子数为6×5×2=60,所以产生标准状况下22.4L即1mol氯气需消耗2mol碘单质,转移20mole-,A说法错误;该反应中I2为还原剂,KClO3为氧化剂,故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B说法正确;工业上常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C说法正确;酸性条件下,I-与IO反应生成I2,淀粉遇I2变蓝色,故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IO的存在,D说法正确。
6.向KOH溶液中通入8.96L(标准状况)氯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三种含氯盐:0.6molKCl、0.1molKClO和X。则X是( )
A.0.1molKClO4 B.0.1molKClO3
C.0.1molKClO2 D.0.2molKClO
【答案】 B
【解析】8.96L(标准状况)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4mol,因为生成:0.6molKCl、0.1molKClO,根据氯守恒,所以X的物质的量为:0.4×2-0.6-0.1=0.1mol,由电子得失守恒分析可知:0.6×1=0.1×1+0.1a,即a=5,所以X中氯的化合价为+5价,故选B。
7.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一种含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浓硫酸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亚硫酸钠溶液 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作用。气体通过甲瓶后不能使布条褪色,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甲瓶溶液将Cl2干燥,二是甲瓶的溶液能吸收Cl2。浓H2SO4吸水,Na2SO3溶液能吸收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饱和NaHCO3溶液能与Cl2发生反应生成CO2。
8.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 )
A.碳酸钙粉末B.稀硫酸
C.氯化钙溶液D.二氧化硫水溶液
【答案】 A
【解析】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若要增强溶液漂白能力,则需使溶液中HClO浓度增大。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生反应:2H++CaCO3===Ca2++H2O+CO2↑,使上述可逆反应平衡向右移动,c(HClO)增大,故选A项;加入稀硫酸,溶液中c(H+)增大,上述可逆反应平衡向左移动,c(HClO)减小,故不选B项;加入氯化钙溶液,溶液中c(Cl-)增大,上述可逆反应平衡向左移动,c(HClO)减小,故不选C项;加入二氧化硫水溶液,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且生成H2SO4,电离出大量H+,使上述可逆反应平衡向左移动,c(HClO)减小,故不选D项。
9.把浓盐酸分别滴入点滴板上的各种溶液中,现象如下:
实验
现象
①中溶液变蓝
②中溶液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③中生成沉淀
④中产生黄绿色气体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变蓝,体现了浓盐酸的氧化性
B.②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2H++SiO===H2SiO3↓
C.③中产生沉淀的原因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D.④中产生黄绿色气体:ClO-+Cl-+2H+===Cl2↑+H2O
【答案】 A
【解析】 ①HCl遇KI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生成I2,A项错误;由于酸性HCl>H2SiO3,所以浓盐酸遇Na2SiO3溶液会发生反应2HCl+Na2SiO3===H2SiO3↓+2NaCl,由于硅酸是白色难溶性的物质,所以会产生白色胶状沉淀,B项正确;在饱和NaCl溶液中存在平衡NaCl(s)Na+(aq)+Cl-(aq),HCl溶于饱和NaCl溶液,使溶液中Cl-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降低了NaCl的溶解度,因此会析出NaCl固体,即产生白色沉淀,C项正确;HCl溶于NaClO溶液中,会发生反应2HCl+NaClO===NaCl+Cl2↑+H2O,离子方程式是ClO-+Cl-+2H+===Cl2↑+H2O,因此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项正确。
10.制备(NH4)2Fe(SO4)2·6H2O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I2。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3+与Fe2+至少有一种
B.一定不存在CO,可能存在Na+和Cl-
C.一定存在Fe2+、I-、Cl-
D.该溶液中一定存在Fe2+、I-,可能含Cl-
【答案】 B
【解析】c(H+)=0.1mol/L溶液中的H+可以与CO反应,故溶液中不存在CO;向溶液中通入氯气分液后得到紫色溶液,说明有I2生成,则原溶液中含有I-, Fe3+能够氧化I-,则一定不存在Fe3+;2.54g为碘单质,物质的量为=0.01mol,原溶液中含有I-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水层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固体,剩余离子中能与NaOH生成沉淀的离子只有Fe2+,该固体为Fe(OH)2,灼烧固体得到的1.60g为Fe2O3,则溶液中一定存在Fe2+,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0.02mol,0.02mol Fe2+带有正电荷为0.04mol,H+带有正电荷为0.1mol/L ×0.1L=0.01mol,0.02mol I-带有负电荷为0.02mol,根据电荷守恒,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其物质的量至少为0.04mol+0.01mol -0.02mol=0.03mol,由于不能确定是否存在Na+,故Cl-含量≥0.03mol。
A.根据分析,原溶液中不存在Fe3+,A错误;
B.根据分析,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可能存在Na+,一定存在Cl-,B错误;
C.根据分析,溶液中一定存在Fe2+、I-、Cl-,C正确;
D.根据分析,溶液中一定存在Cl-,D错误;
故选C。
15.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再滴加0.1 mol·L-1的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点所示的溶液中c(H+)=c(Cl-)+c(HClO)+c(OH-)
B.b点所示的溶液中c(H+)>c(Cl-)>c(HClO)>c(ClO-)
C.c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HClO)+c(ClO-)
D.d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ClO-)>c(Cl-)>c(HClO)
【答案】 B
【解析】A.a点溶液呈酸性,根据电荷守恒得c(H+)=c(Cl-)+c(Cl0-)+c(OH-),故A错误;B.b点溶液酸性最强,根据电荷守恒得c(H+)=c(Cl-)+c(Cl0-)+c(OH-),所以c(H+)>c(Cl-),酸性越强,次氯酸的电离程度越小,所以c(HClO)>c(ClO-),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H+)>c(Cl-)>c(HClO)>c(ClO-),故B正确;C.c点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Cl-)+c(Cl0-)+c(OH-),所以c(Na+)=c(Cl-)+c(ClO-),根据物料守恒得c(Cl-)=c(ClO-)+c(HClO),所以c(Na+)=c(HClO)+2c(ClO-),故C错误;D.d点溶液呈碱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Cl-)+c(Cl0-)+c(OH-),所以c(Na+)>c(Cl-)+c(Cl0-),根据物料守恒得c(Cl-)=c(ClO-)+c(HClO),所以c(Cl-)>c(ClO-),故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题,55分)
16.(10分)下面三个方法都可以用来制氯气:
①4HCl(浓)+MnO2MnCl2+Cl2↑+2H2O
②KClO3+6HCl(浓)===3Cl2↑+KCl+3H2O
③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未配平)
根据以上三个反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请将反应③配平:________KMnO4+________HCl(浓)===________KCl+________MnCl2+________Cl2↑+________H2O。
(4)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③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
(5)已知反应④:4HCl+O22Cl2+2H2O(g),该反应也能制得氯气,则MnO2、O2、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反应②KClO3+6HCl(浓)===3Cl2↑+KCl+3H2O的离子方程式为ClO+6H++5Cl-===3Cl2↑+3H2O。
(2)反应②中只有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l元素化合价分别由+5价、-1价变化为0价。氯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其中6 mol HCl中有5 mol HCl被氧化,1 mol KClO3被还原,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5∶1。
(3)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部分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部分Cl元素化合价不变,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确定KMnO4的化学计量数为2,Cl2的化学计量数为5,结合原子守恒配平得到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4)制得氯气的质量相等,即物质的量相等,假设制得的氯气都是1 mol,反应①中生成1 mol氯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2=2 mol;反应②中生成1 mol氯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反应③中生成1 mol氯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2=2 mol,则三个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mol∶ mol∶2 mol=6∶5∶6。
(5)反应③不需要特定的反应条件,反应①的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④的反应条件是加热和催化剂,根据反应条件越简单,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发生,越容易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可知,氧化性最强的是高锰酸钾,其次是二氧化锰,最后是氧气。
【答案】(1)ClO+6H++5Cl-===3Cl2↑+3H2O
(2)5∶1
(3)2 16 2 2 5 8
(4)6∶5∶6
(5)KMnO4>MnO2>O2
17.(15分) 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 ,a中的试剂为 。
(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 。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 。
(3)d的作用是 ,可选用试剂 (填标号)。
A.Na2S B.NaCl C.Ca(OH)2 D.H2SO4
(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 , ,干燥,得到KClO3晶体。
(5)取少量KClO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 色。可知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 NaClO(填“大于”或“小于”)。
【答案】(1)圆底烧瓶(1分) 饱和食盐水(1分) (2)水浴加热(1分) Cl2+2OH-ClO-+Cl-+H2O(2分) 避免生成NaClO3(2分)
(3)吸收尾气(Cl2)(1分) AC(2分) (4)过滤(1分) 少量(冷)水洗涤(1分) (5)紫(1分) 小于(2分)
【解析】 (1)由题图可知,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为圆底烧瓶;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制备的氯气中会混有HCl气体和水蒸气,a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2)根据题图可知,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c中氯气与冷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氯气和热的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氯酸钠,所以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避免生成NaClO3。(3)氯气有毒,能污染空气,d的作用是吸收尾气(Cl2)。Na2S可将氯气还原成氯离子,可用Na2S溶液吸收氯气;氯气不与氯化钠反应,且氯气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NaCl溶液吸收氯气;氯气可与Ca(OH)2浊液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可用Ca(OH)2浊液吸收氯气;氯气与硫酸不反应,且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会降低氯气的溶解度,不能用H2SO4溶液吸收氯气。故选A、C项。(4)冷却结晶后要进行过滤,使晶体和液体分离,过滤得到的晶体要用少量(冷)水洗涤(减少KClO3的溶解损失),洗涤后干燥得到KClO3晶体。(5)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说明1号试管中氯酸钾没有氧化碘离子,2号试管中次氯酸钠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即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小于NaClO;碘单质更易溶于CCl4,所以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
18.(14分)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回答下列问题:
(1)KIO3的化学名称是 。
(2)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KIO3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KH(IO3)2、Cl2和KCl。“逐Cl2”采用的方法是 。“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 。“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图2
(3)KIO3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2所示。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②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 ,其迁移方向是 。
③与“电解法”相比,“KClO3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有 (写出一点)。
【答案】(1)SO32-+I2+H2O2I-+SO42-+2H+(3分) 使CCl4中的碘进入水层(2分) (2)分液(2分) (3)使氯气在溶液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I2升华或防止I2进一步被氧化)(2分) NaOH溶液(2分) (4)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 mL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含有I-;若溶液不变蓝,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2分)另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 mL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Na2SO3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含有IO3-;若溶液不变蓝,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O3-(2分)
【解析】 (1)该反应为Na2SO3、I2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32-+I2+H2OSO42-+2I-+2H+。含碘废液中碘以I-、I2的形式存在,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的目的是使CCl4中的碘进入水层。(2)操作X为分液。(3)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是为了使氯气在溶液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I2升华或防止I2进一步被氧化。锥形瓶中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Cl2,故锥形瓶中盛放的溶液为NaOH溶液。(4)检验I-,可以利用I-的还原性,先加入淀粉溶液,再加盐酸酸化,最后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变蓝,则说明废水中含有I-,若溶液不变蓝,则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检验IO3-,可以利用IO3-的氧化性,先加入淀粉溶液,再加盐酸酸化,最后滴加Na2SO3溶液,若溶液变蓝,则说明废水中含有IO3-,若溶液不变蓝,则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O3-。
19.(16分)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1774年,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气体。1810年,戴维确认这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并命名为chlorine(中文命名“氯气”)。
(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干燥Cl2时,净化与收集Cl2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3)某氯水久置后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推测氯水中________已分解。检验此久置氯水中Cl-存在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实验任务 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探究温度对AgCl溶解度的影响。
②查阅资料 电导率是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5℃时,Ksp(AgCl)=1.8×10-10。
③提出猜想 猜想a:较高温度的AgCl饱和溶液的电导率较大。
猜想b: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S(45℃)>S(35℃)>S(25℃)。
④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取试样Ⅰ、Ⅱ、Ⅲ(不同温度下配制的AgCl饱和溶液),在设定的测试温度下,进行表1中实验1~3,记录数据。
表1
实验序号
试样
测试温度/℃
电导率/(μS·cm-1)
1
Ⅰ:25℃的AgCl饱和溶液
25
A1
2
Ⅱ:35℃的AgCl饱和溶液
35
A2
3
Ⅲ:45℃的AgCl饱和溶液
45
A3
⑤数据分析、交流讨论 25℃的AgCl饱和溶液中,c(Cl-)=________mol·L-1。
实验结果为A3>A2>A1。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可以证明③中的猜想a成立,但不足以证明猜想b成立。结合②中信息,猜想b不足以成立的理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优化实验 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b,在实验1~3的基础上完善方案,进行实验4和5。请完成表2中内容。
表2
实验序号
试样
测试温度/℃
电导率/(μS·cm-1)
4
Ⅰ
________
B1
5
________
________
B2
⑦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1~5的结果,并结合②中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b也成立。猜想b成立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答案】(1)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cdbae
(3)HClO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几滴AgNO3溶液,若有AgCl白色沉淀生成,则该久置氯水中存在Cl-
(4)⑤×10-5(或1.34×10-5) 存在两个变量(温度与浓度),温度升高的同时,溶液的浓度也在增大
35
Ⅱ
45
⑥
⑦A3>B2;A2>B1
【解析】(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实验室制得的Cl2中含有HCl、H2O,可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浓硫酸分别除去HCl、H2O,再收集Cl2并进行尾气处理,因此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cdbae。(3)氯水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是HClO,氯水久置后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推测氯水中HClO已分解。检验Cl-存在的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几滴AgNO3溶液,若有AgCl白色沉淀生成,则该久置氯水中存在Cl-。(4)⑤由于AgCl饱和溶液中c(Ag+)=c(Cl-),因此25℃时,c(Cl-)==mol·L-1=×10-5mol·L-1≈1.34×10-5mol·L-1。由于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同,因此实验1、2、3中,存在两个变量(温度与浓度),因此不足以证明猜想b成立。⑥需要设计实验证明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S(45℃)>S(35℃)>S(25℃),则需要控制变量。由实验4与实验2对比,温度均为35℃,若溶液浓度:试样Ⅱ>试样Ⅰ,则电导率:A2>B1,则可验证S(35℃)>S(25℃);同理,要验证S(45℃)>S(35℃),则需要由实验5与实验3对比,温度均为45℃,若溶液浓度:试样Ⅲ>试样Ⅱ,则电导率A3>B2,即可验证猜想b。⑦猜想b成立的判断依据是A3>B2;A2>B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7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2·北京卷]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7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2·北京卷]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4讲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讲义)(原卷版)-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必做提升讲义(夯基础·再突破),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氯气的有关性质,次氯酸及其盐、二氧化氯,Cl2的实验室制法,卤素性质及X-检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