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展开一、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饮用水导入,把学生置于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过程的真实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探究水净化方法的欲望,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巩固水净化的原理和常用方法。由水壶中产生水垢的现象引出硬水和软水的概念,及其简单的检验方法。由水壶盖上凝聚的水引出了蒸馏水的制备方法。通过学生利用家用物品自行设计简易净水装置,可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装置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水,了解水的净化方法,让学生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从而理解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化学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本课题中的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重点学习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不溶性杂质和细菌,但不太清楚水中有可溶性的杂质;对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了解,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知道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比如活性炭是怎样吸附有颜色的物质的;听说过软、硬水,但对软、硬水的区别和净化水的过程与方法不太了解。
学生听说过过滤,接触生活中的过滤,但并不太清楚过滤能除去难容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虽然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由于本课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应处于兴奋和好奇的状态。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问题以及常见的错误有:
1、将自然界中的水与纯水混淆,认为经自来水厂净化后的水为纯水。
2、在过滤操作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将玻璃棒的下端靠近滤纸非三层滤纸处,这样易将滤纸弄破,导致实验不成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净化水的四种方法,并能够区分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2)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技能及注意事项;
(3)了解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方法;知道硬水软化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用对比的学习方法区分软、硬水的区别;
(2)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由易到难不断拓展;
(3)通过过滤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倡导“低碳”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过滤操作的实验技能;
2.净化水的四种方法的优缺点;
3.硬水软化的方法,以及各方法的优点及缺点。
难点:1.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明矾净水与活性炭净水的原理。
五、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启发学生们的思维;
3.通过阅读书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六、课时计划:2课时
七、实验准备:
八、教学过程
准备<一>:带铁圈的铁架台1台;烧杯(250mL)2只,漏斗1只,滤纸若干;玻璃棒1根;蒸馏水(盛于烧杯中);胶头滴管(盛于烧杯中)
准备<二>:蒸馏水、硬水各1杯(分别盛于两只烧杯中);肥皂水(置于滴瓶中);试管2只(Φ15mm)(置于试管架上)
学以致用:
1.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2、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 漏斗、试管、玻璃棒 D 试管、坩埚钳、烧杯
3.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 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活性炭的作用是
4.原水(未经过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在水中撒些明矾,可除去水中的泥沙、悬浮物,使水变澄清;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1)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和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 (填编号)
(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___。
5.某化学科技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请完成操作中的有关问题:
(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________,使杂质________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再进行过滤液体:
①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
A.烧杯 B.酒精灯 C.铁架台(带铁圈) D.试管 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盘天平 H.蒸发皿
②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玻璃棒下端接触的部分是 层滤纸处。
③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
(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作用
6.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其中常用作除去臭味的试剂是( )
A.漂白粉B.活性炭C.氯气D.明矾
7.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8.小海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进行净化处理。
(1)他首先在浑浊的湖水中加入明矾粉末,其作用是 ,静置一会儿后,他将得到的湖水过滤,过滤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2)过滤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是 。
(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 、
。
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看法你满意吗? (填“是”或“否”),若要制取纯水,还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
教学过程
备注栏
一、情景导入
1、蒸馏水
通过观察蒸馏水,分析得出水的物理性质
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
体,在4℃时密度最大,为1g/cm3。水在4℃时密度最
大,是水的反膨胀现象。
分别向两杯蒸馏水中加入食盐,泥沙,比较观察得出结
论。当水中含有可溶的物质时,水是澄清透明的。当水中
含有不可溶的物质时,水是浑浊的。天然水中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的杂质
3、当你流落野外,只能取到一些“脏水”导入水的净化
[板书]:二、水的净化:
新课探究
1、看书74页,75页,小组合作完成书上小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通过让学生从课本P74页,了解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
思考:1、自来水厂处理水一共分为哪几步进行?
①取水 ②沉淀 ③过滤 ④吸附 ⑤消毒 ⑥配水
2、自来水厂用的主要的净水方法有哪些?
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变化)
吸附沉淀的讲解,实验4-1,由于眼看见现象耗用时间较长,故不做演示实验,只展示实验后的图片。
现象
加过明矾的浑浊水样比未加的要澄清
结论
说明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
知识延伸:明矾净水原理
明矾在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的物质使之沉降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常说的是吸附沉降的过程,所以常认定此过程是物理变化。)
2、过滤(把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分离)
作用:把不溶于水的固体分离出来。
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和玻璃棒相靠,
玻璃棒的下端与三层滤纸的一边相靠,
漏斗下端的尖嘴和烧杯的内壁相靠。
强调注意事项:
知识巩固,让学在课本图4-16标明,并在书本做好勾画。
通过折叠滤纸让学生理解“三层滤纸”的意义!
知识再次巩固,以提问的方式,回答,可以全班同学回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很容易”。
[思考]:可以用什么物品代替滤纸和漏斗?
3、吸附
讲解:活性炭(或者木炭)可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和臭味,除去可溶性、不可溶性杂质。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
家庭小实验,要求学生回家后,自制一个简易净水器。
[为下节课提问]: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到的澄清的水是不是纯水?
为什么?
如何得到纯净水?
要知结果如何,请听下节讲解!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分析归纳能力,注意化学用语的简洁与准确。
让学生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
抽问:检查学生刚才看书的效果。
(让学生小组之间相互讨论自己找的答案)
抽问:让学生学会归纳。
*考试常考点
让学生笔记直接填写于课本上。
讲解过程中,先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详细讲解,通过抽问,一起朗读等方式,加深对重点知识的记忆。争取达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笔记!
培养学生动手及思维能力。
增强知识的记忆。
强调:吸附性物理性质。
家庭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以抽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的好奇性,增加探索知识的兴趣。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2 水的净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2 水的净化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实验及学习,学生小组实验,找出问题,反馈检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课题2 水的净化免费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2 水的净化免费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教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