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预防犯罪2课件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5152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预防犯罪2课件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5152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预防犯罪2课件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5152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预防犯罪2课件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51524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预防犯罪2课件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51524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预防犯罪2课件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51524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预防犯罪2课件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51524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预防犯罪2课件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51524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预防犯罪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预防犯罪备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严重违法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罚处罚性,刑事违法性,★犯罪的特征,最本质特征,法律标志,必然后果,主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了解罪与罚加强自我防范课堂小结随堂练习
刑法的作用犯罪的含义及特征犯罪的后果刑罚的种类
北京五名未成年少女因校园欺凌被判刑
议一议:北京五名未成年少女因校园欺凌被判刑,他们被判刑依据的是哪部法律?可见,这部法律有何作用?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寻衅滋事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P52)
北京五名未成年少女已构成寻衅滋事罪
法院认为,被告人朱某伙同另外四名被告人无故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二人轻微伤,辱骂他人情节恶劣,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严重影响公民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秩序,已构成寻衅滋事罪,且系共同犯罪,依法应予惩处。鉴于五名被告人实施犯罪时均未满十八周岁,在被羁押后均能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并考虑到五名被告人的父母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且取得了被害人谅解,依法对五名被告人从轻处罚。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赵某、李某、霍某、高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
议一议:从这个案件中,可以看出犯罪行为具有怎样的特征?需要承担怎样的后果?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P53)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P53)
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首先看他的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只有对社会危害达到触犯刑法的严重程度时,这种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
5名花季少女承担法律责任
五名花季少女因为校园欺凌被判刑,耽误学业,影响前程,法院为什么不对其加强教育,而是选择判刑呢?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法官 肖志勇:第一是想通过刑罚,想让本案的被告人真诚悔罪,希望他们能真诚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光嘴上说认错没有用,只有说真的认识到自己错了,才能真正的去改正。第二个希望通过这个案子也让其他有相似想法的孩子,也给他们敲一记警钟,不要随意去欺负他人,这样会导致自己的行为偏离轨道,最后犯罪,等待你的就是刑罚。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试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P54)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P54)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P54)
怎样加强犯罪的自我防范?
“五名未成年少女因校园欺凌被判刑”警示录
合作交流:从北京这五名未成年少女实施侵害到最后被判刑的过程,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要求:小组讨论3分钟,每个小组要有一名记录员记录观点,然后指派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发言。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P56)
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P56)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3.怎样加强犯罪的自我防范?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P55)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P55)
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P56)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P56)
知法 尊法 守法 用法
这堂课,你学习到了哪些内容?
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增强法治观念,杜绝不良行为
★怎样加强犯罪的自我防范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
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1.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刘某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1 000万元;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有( )A.有期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B.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死刑C.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D.有期徒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近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2个省份的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下降,但低龄化、暴力化趋势却很明显,14至18周岁未成年人罪犯中,14周岁人群所占比重已达20.11%,而在2001年这一比例仅为12.3%,这警示我们( )A.社会戾气在影响,消除犯罪无良方B.少年犯罪危害大,全民执法重处罚C.问题少年有问题,家校合力全解决D.道德法律进课堂,防微杜渐助成长
3.中学生小刚沉迷网络游戏,无心向学,经常参与打架斗殴,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后因在网吧玩游戏时与他人发生冲突,造成对方重伤,被法院依法判刑。这告诉我们( )①有错不改必然走上犯罪的道路 ②玩游戏属于严重不良行为③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④要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2017年3月28日,《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首播,引起了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于3月31日评论:“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该剧彰显了党和国家严惩腐败的决心,这体现了(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犯罪的法律标志是严重社会危害性C.违法行为必受刑罚处罚D.法律的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示范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预防犯罪,自学导航,合作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预防犯罪,自主学习,犯罪与刑罚,刑法的作用和内容,盗窃罪,非法拘禁罪,销售伪劣产品罪,都受到刑罚处罚,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犯罪的基本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预防犯罪授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导航,了解罪与罚,我看罪与非罪,附加刑,知识拓展,加强自我防范,课堂小结,作业设计,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