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雪梅》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158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雪梅》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158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雪梅》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158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雪梅》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1584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雪梅》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1584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雪梅》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1584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雪梅》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1584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雪梅》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1584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雪梅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雪梅图文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整体感知,作者简介,品读诗句,同“搁”放下,明诗意,梅雪争春图,不及比不上,析古诗,梅逊雪三分白,雪输梅一段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梅雪/争春/未肯,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钺 又名卢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
读完了这首诗,我们知道了梅和雪的长处分别是: 和 。
梅花和雪到底谁更美?看看诗人是怎么说的。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诗意: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诗人放下手中的笔,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
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拟人 诗人将雪和梅都拟人化,写雪和梅为了“争春”而相持不下,谁都不肯服输。生动地写出了梅、雪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
诗歌的前两句,给我们展现了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思考:梅花和雪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其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又输给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
学完古诗,想一想: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
从比较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雪相争,将梅花与雪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了出来。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只好停下笔来思索。后两句写诗人对梅与雪的评价,寥寥数语,既点明了梅与雪各自的优缺点,又阐明了事物各有所长的道理,读来妙趣横生。
梅雪争春——难以评判高下
《雪梅》展现了一幅梅花傲雪迎春图,写出了梅和雪的各自特点, , 。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世上要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读《雪梅》,完成练习。1.“骚人阁笔”的“阁”读 (gē gé),“骚人阁笔费评 章”的原因是“ , ”。2.“梅雪争春未肯降”一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 了梅、雪的情态、3.雪和梅各有千秋,雪的 胜过梅,而梅的 胜过雪。诗 人借此告诉我们 。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取长补短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 _____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的感觉。
《暮江吟》的作者是( ),诗中表现红日西沉时景色的诗句是( ),表现新月东升的诗句是( )。
cè miàn lú shān yuán ɡù( ) ( ) ( ) lànɡ fèi bì xū xùn sè ( ) ( ) ( )
给加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可怜九月初三夜( )A.可惜 B.同情 C.可爱 D.怜爱(2)只缘身在此山中( )A.沿着 B.缘故 C.缘分 D.因为
《暮江吟》这首诗描绘了从傍晚到夜幕降临后江面上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热爱,对大好秋色的无限喜爱之情。《题西林壁》是诗人游览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了庐山雄奇壮观、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告诉我们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雪梅》这首诗写法新颖别致,诗人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这三首古诗,读出画面美。
《暮江吟》,边读边想象画面,前两句读得平缓一些;后两句读得轻松愉悦,表现夜晚的美好宁静。《题西林壁》,前两句边读边想象,连绵起伏的“岭”可把语音延长,读出连绵之意;高耸入云的“峰”则要语调上扬,读出山峰之高。后两句写的是诗人游山之后的感悟,可以通过重读“真面目”,再在“只缘”后稍作停顿,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
《雪梅》开篇所写的梅雪争春的景象,可以用轻快上扬的语调,读得热闹一点儿;后两句则要把语调降下来,着重读“逊”和“输”字,体会二者的各有所长。
第一首可边看图片边回忆诗句;第二首可抓住表示角度的关键词,体会先景后理的特点,以帮助记忆;第三首可通过对比体会梅、雪的特点,加强对诗意的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夕阳西下,一道余晖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青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为我正身处庐山之中。
读了这两句诗,我感到诗人表面上是说自己身在庐山之中,视野狭窄,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貌,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一个人生哲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我们想要全面地看问题,就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进行观察。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其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又输给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道出了梅与雪的长处和不足,借雪、梅的争春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雪 梅[宋]卢钺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诗意: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俗气。冬天的傍晚夕阳西下,此刻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赏析:首句写梅与雪之间的关系,次句写雪与诗之间的关系。后两句写梅、雪与诗之间的关系,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赏雪、赏梅、吟诗的痴迷精神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
1.把这三首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2.课外收集哲理诗,同学之间相互交 流读后感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 做成书签。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雪梅宋卢钺,成果展示,探究活动,三分白,一段香,诵读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