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 单元测试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5160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 单元测试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5160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 单元测试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5160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单元检测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2·河北沧州一中高一上月考]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B.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C.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如图所示,一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xAB∶xBC等于( )A.1∶1 B.1∶2 C.1∶3 D.1∶43.[2022·上海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结果同时到达地面,下列选项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 )4.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m),则它在前3 s内的位移是( )A.12 m B.18 m C.24 m D.30 m5.[2022·安徽池州名校高一上期中联考]2020年国庆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坐着高铁看中国”,8天8条主线,带你走遍大好河山,聆听中国故事.设列车在某段高铁线上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总位移为s,总时间为t0,最大速度为vm,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段铁路上的平均速度小于 B.在该段铁路上的平均速度等于C.加速度运动时间为-t0 D.匀速运动时间为-t06.以从塔顶由静止释放小球A的时刻为计时零点,t0时刻又在与小球A等高的位置处由静止释放小球B.若两小球都只受重力作用,设小球B下落时间为t,在两小球落地前,两小球间的高度差为Δx,则 t0图线为下图中的( )7.[2022·福建泉州高一上期末]蹦极是一项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如图所示,弹性长绳一端固定在塔台上,另一端绑在蹦极者踝关节处,蹦极者从塔台上由静止自由下落.在弹性绳绷紧前,蹦极者下落前半程和后半程速度的增加量分别为Δv1、Δv2,令=k,将蹦极者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k满足( )A.1<k<2 B.2<k<3 C.3<k<4 D.4<k<5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一名航天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大小为20 m/s B.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6 m/sC.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 m/s2 D.小球在5 s内的位移大小是50 m9.有四个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像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和B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A、B的间距逐渐增大C.t=3 s时,物体C、D的位移相同D.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C与D的间距逐渐增大10.[2022·浙江杭州高一上期中]甲、乙两车同时自左向右运动,现记录下两辆车每隔10秒所处的位置,一共记录了40秒,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40秒内( )A.甲车可能做匀速运动,乙车可能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0.5 m/s2B.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C.若在20 s与30 s之间,甲车做匀速运动,乙车做匀加速运动,则某时刻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在计时之初,两车速度都为零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6分)[2022·洛阳市八中高一联考]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 Hz).(1)实验时下面步骤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A.释放纸带B.启动打点计时器(2)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3)已知纸带上记录的点为打点计时器打的点,所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4)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 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8分)一同学利用气垫导轨测定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 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 =0.10 s,则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v1=0.1 m/s,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v2=0.3 m/s.(1)若已知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4.0 s,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2)若已知两光电门间距为L=80.00 cm,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m/s2.(3)为了减小误差,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A.增大遮光板的宽度 B.减小遮光板的宽度C.增大两光电门的间距 D.减小两光电门的间距13.(8分)为了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时的加速度(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 s曝光一次,轿车车长为4.5 m,则其加速度约为多少? 14.(10分)公交车已成为现代城市很重要的交通工具,它具有方便、节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许多作用.某日,某中学黄老师在家访途中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从身旁平直的公路驶过,此时,他的速度是1 m/s,公交车的速度是15 m/s,他们距车站的距离为50 m.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25 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时间10 s.而黄老师因年龄、体重、体力等关系最大速度只能达到6 m/s,最大起跑加速度只能达到2.5 m/s2.(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试计算分析,黄老师是应该上这班车,还是等下一班车. 15.(10分)如图甲所示,在道路某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加速度.一辆汽车正从A点迎面驶向测速仪B,若测速仪与汽车相距355 m,此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车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汽车运动到C处与超声波相遇,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止于D点,且此时汽车与测速仪相距335 m,忽略测速仪安装高度的影响,将此情境简化为图乙所示(已知超声波速度为340 m/s).(1)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a的大小;(2)此路段有80 km/h的限速标志,分析该汽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是否超速? 16.(12分)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预选着陆区.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过程可简化为:在一定的高度上调整姿态使探测器竖直向下运动,当速度为240 m/s时打开巨大的降落伞,利用火星上稀薄的大气减速,探测器以4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35 s后,立即抛掉降落伞,同时反推发动机点火使探测器继续做匀减速运动,发动机工作40 s速度降为2.4 m/s时探测器开始接触地面,最后利用减震腿实现软着陆.求:(1)抛掉降落伞时探测器的速度大小;(2)抛掉降落伞后落地前探测器加速度的大小;(3)打开降落伞时探测器距离火星表面的高度H. 1.答案:A解析:根据Δv=at可知,a不变,可知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A正确;若规定初速度为正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为负值;若规定初速度的反方向为正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为正值,故B错误;根据速度公式v=v0+at可知,当v0≠0时,v与t不成正比,故C错误;对于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若加速度不变,也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2.答案:C解析:由v2-v=2ax得xAB=,xBC=,故xAB∶xBC=1∶3.3.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初速度为零,同时到达地面说明两球不是同时下落,且高度大的小球应先下落,则其在v t图像中图线与t轴所包围的图形面积应大一些;在下落过程中两者的加速度相同,则图像斜率相同,两图线应平行,则A、B错误;高度大的小球运动时间长,则末速度要大一些,而D中二者末速度相同,故D错误,C正确.4.答案:C解析:对比公式x=v0t+at2可得v0=24 m/s,a=-12 m/s2,到汽车静止所需时间为t==2 s,所以前3 s内的位移等于前2 s内的位移,故x=24×2 m-×12×22 m=24 m,C正确.5.答案:D解析:设匀速运动时间为t,因为图像的面积代表位移,故总位移s=(t+t0)vm,平均速度==·>,所以t=-t0,故A、B、C错误,D正确.6.答案:B解析:t0时刻小球A的速度为gt0,小球B的速度为0;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小球B释放后,两小球下落的高度分别为hA=gt0t+gt2和hB=gt2,则Δx=hA-hB=gt0t,选项B正确.7.答案:B解析:假设自由下落的距离为h,则前一半路程有2g×=v=(Δv1)2,得Δv1=,对全程有2gh=v,得v2=,则Δv2=v2-v1=-=(-1),所以==+1=2.414,故选B.8.答案:CD解析:小球第5 s内的位移为前5 s内的位移与前4 s内的位移之差,故有g′(5 s)2-g′(4 s)2=18 m,解得g′=4 m/s2,故小球在2 s末的速度大小为v=g′t=8 m/s,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8 m/s,小球在5 s内的位移大小为x=g′(5 s)2=50 m,故C、D正确.9.答案:BD解析:由甲图可以看出,物体A和B的位移—时间图像都是倾斜的直线,斜率都不变,速度都不变,说明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甲图可以看出,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且从图像上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大,故B正确;由乙图可以看出,C、D两物体的图线在t=3 s交于一点,此时速度一定相同,但是由于在0~3 s内物体D的速度大于物体C的速度,所以位移不相同,故C错误;由乙图可以看出,前3 s内,D的速度较大,C、D间距离逐渐增大,故D正确.10.答案:BC解析:甲车在连续的四个10 s内的位移均为300 m,所以甲车有可能做匀速运动;乙车在连续的四个10 s内的位移依次为200 m、250 m、300 m、450 m,即位移差并不相等,所以乙车不是匀加速运动,故A错误;由题知,甲、乙两车在40 s内的位移都为1 200 m,平均速度为甲=乙= m/s= 30 m/s,故B正确;在20 s与30 s之间,可得甲车的速度v甲= m/s=30 m/s,乙车的平均速度乙= m/s=30 m/s,若乙车做匀加速运动,其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乙车在20~30 s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甲车的速度,故C正确;甲、乙两车的运动性质不确定,无法断定计时之初两车速度都为零,故D错误.11.答案:(1)BA (2)左 (3)9.75(4)重物受到空气阻力(其他合理即可)解析:(1)实验时要先接通电源启动打点计时器,然后释放纸带,即正确的顺序是B、A.(2)因为纸带做匀加速运动,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左端.(3)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75 m/s2.(4)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 m/s2,则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重物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12.答案:(1)5×10-2 (2)5×10-2 (3)BC解析:(1)根据v2=v1+aΔt得a=5×10-2 m/s2.(2)根据v-v=2a′L得a′=5×10-2 m/s2.(3)遮光板的宽度越小,瞬时速度的测量误差越小;两光电门的间距越大,测量L的相对误差越小.13.答案:2 m/s2解析:T=2 s,由于车身长4.5 m,从图中可以看出车长约为3个格的长度,因此,图中每一格约代表 m=1.5 m.以车后沿为基准点,可以从图中读出车的两段位移:x1=8.0×1.5 m=12.0 m,x2=13.4×1.5 m=20.1 m.所以轿车的加速度a== m/s2=2.025 m/s2≈2 m/s2.14.答案:(1)4.5 m/s2 (2)黄老师应该上这班车解析:(1)公交车刹车的加速度a1== m/s2=-4.5 m/s2,故其加速度的大小为4.5 m/s2.(2)公交车从与黄老师相遇处到开始刹车用时t1== s= s.公交车刹车过程用时t2== s黄老师以最大加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用时t3== s=2 s.黄老师加速过程中的位移s2=t3=7 m,以最大速度跑到车站的时间t4== s=7.2 s,t3+t4<t1+t2+10 s,所以黄老师应该上这班车.15.答案:(1)10 m/s2(2)车速在规定范围内未超速解析:(1)根据题意,设超声波往返的时间为2t,汽车在2t时间内,刹车的位移为s=a(2t)2=20 m当超声波与汽车相遇后,汽车继续前进的时间为t,位移为s2=at2=s=5 m则超声波在2t内的路程为2×(335+5) m=680 m由声速为340 m/s,得t=1 s解得汽车的加速度a=10 m/s2(2)由汽车刹车过程中的位移s=解得刹车前的速度v0=20 m/s=72 km/h车速在规定范围内未超速.16.答案:(1)100 m/s (2)2.44 m/s2 (3)7 998 m解析:(1)根据v1=v0-a1t1代入数据解得:v1=100 m/s(2)a2== m/s2=2.44 m/s2(3)降落伞打开阶段:h1=v0t1-a1t解得:h1=5 950 m反推发动机点火后落地阶段:h2=t2=2 048 m打开降落伞时探测器距离火星表面的高度H=h1+h2=7 998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