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湛江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湛江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能力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湛江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45分)
1.(3分)下列各组变化中,全部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纸张燃烧
B.镁条燃烧、电解水
C.水的蒸馏、粮食酿酒
D.动物的呼吸作用、水分蒸发
2.(3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倾倒液体
C. 检查气密性 D. 加热液体
3.(3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过氧化氢(H2O2) B.二氧化锰(MnO2)
C.二氧化碳(CO2) D.空气
4.(3分)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混合物:空气、雪碧、冰水
B.非金属:磷、汞、硅
C.单质:液氧、氮气、氦气
D.氧化物: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水
5.(3分)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总类没变
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6.(3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7.(3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水是单质
8.(3分)从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9.(3分)从水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氢气是单质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10.(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
11.(3分)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实验说明水由 H2和O2组成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D.a 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12.(3分)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物质的构成
B、性质与用途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活性炭吸附性﹣﹣﹣﹣﹣作净水剂
C化学之最
D化学与生活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
减少酸雨发生﹣﹣﹣﹣使用新型能源
A.A B.B C.C D.D
13.(3分)下列各图中不同的圆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4.(3分)通过化学式“CO2”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44;
⑤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⑥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⑦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⑧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④⑥⑦⑧
15.(3分)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下列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23分)
16.(5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②+2价的镁元素 。
③硫酸根离子 。
④氧化铁 。
⑤氢氧化钙 。
17.(7分)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的质子数为8,单质C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的原子核无中子。根据以上条件回答:
(1)写出由A、D元素分别与B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
(2)写出A元素的离子符号 ;由B元素组成的气体单质的化学式是 。
(3)写出单质C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反应表达式: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18.(6分)氢气在燃烧时发出 色火焰,放热,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壁上有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由于氢气中混有空气或氧气会发生爆炸,因而在点燃氢气前,必须要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咆声表示 。
19.(5分)甲、乙分别是A、B两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含义是 ,y的含义是 。
(2)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若A中x=12,则用A、B表示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 。
三、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包折3小题,共15分)
20.(4分)A、C无色液体,B、E为黑色固体,D、F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中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上述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推出下列物质:A ;B ;D ;F 。
21.(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
(2)硫在空气中燃烧 。
(3)电解水 。
22.(5分)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
(1)操作 (填序号)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也可以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漏斗下端管口未靠在烧杯内壁
B.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来
(3)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四、实验题(共11分)
23.(11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请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从A﹣F中选择),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制取时还需加入一种黑色粉末,其作用是 。
(4)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长颈漏斗添加药品的名称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与B装置做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 。
(5)若要用G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先在G装置中装满水,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a”或“b”);从而将水排出。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A﹣F中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 ,若改用G装置收集氨气,则应从 口进(填“a”或“b”)。
五、计算题(6分)(相对原子质量:0=16,Ca=40,C=12)
24.(6分)如图是“XXX”儿童咀嚼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每片咀嚼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g。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湛江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45分)
1.(3分)下列各组变化中,全部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纸张燃烧
B.镁条燃烧、电解水
C.水的蒸馏、粮食酿酒
D.动物的呼吸作用、水分蒸发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水的蒸馏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再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动物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分蒸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3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倾倒液体
C. 检查气密性 D. 加热液体
【分析】A.根据过滤操作注意事项解答;
B.液体药品的取用注意事项解答;
C.根据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方法解答;
D.加热试管中液体药品的方法解答。
【解答】解:A、过滤要有玻璃棒引流液体,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内,A不对;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应倒放,标签对着掌心;故B不对;
C.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
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手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此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液体药品的取用,了解一些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不要因为不规范的操作而引起事故。
3.(3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过氧化氢(H2O2) B.二氧化锰(MnO2)
C.二氧化碳(CO2) D.空气
【分析】根据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中必须含有氧气单质,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二氧化碳中都不含氧分子,只含有氧原子,只有液态空气含有氧气,即含有氧分子。进行解答。
【解答】解:A.过氧化氢中只含有过氧化氢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B.二氧化锰是一种纯净物,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C.二氧化碳只含有二氧化碳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D.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大量的氧分子,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方面的知识,掌握空气的成分、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3分)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混合物:空气、雪碧、冰水
B.非金属:磷、汞、硅
C.单质:液氧、氮气、氦气
D.氧化物: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水
【分析】A、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进行分析;
B、根据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区别进行分析;
C、根据单质的特点进行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冰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汞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
C、液氧、氮气、氦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C正确;
D、高锰酸钾中含有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分类,知道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区别。
5.(3分)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总类没变
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组成、方程式的意义等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O2CO2+H2O。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A说法错误;
B.物质乙是氧气,属于单质,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B说法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和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总类没变,故C说法正确;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6.(3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判断.
【解答】解: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不要说明固体是四氧化三铁,所以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色烟雾,所以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蓝紫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是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错误。
D、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二者体积比约为1:2,所以正确。
故选:D。
【点评】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要注意反应条件,要能区分叙述产物与描述现象的不同,“烟”与“雾”,“光”与“火焰”的不同,白色与无色的不同等.
7.(3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水是单质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B、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C、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解答】解:A、自然界中的水中均含有杂质,都是混合物,说法正确;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说法正确;
C、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会生成沉淀,因此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说法正确;
D、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8.(3分)从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分析】图片苯分子图象反映了分子间存在间隔;图片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表示物质由原子构成;图片NaCl晶体模型表示物质可由离子构成;图片水受热蒸发,可体现出受热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还表示出分子间存在间隔。
【解答】解:A、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都可以表示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隔;故A正确;
B、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中的文字是移走原子后所形成的,此图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可以进行移动但却不能说明原子的内部构成;故B不正确;
C、水受热蒸发前后相比,加热后扩散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明显增加,可说明受热能使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C正确;
D、食盐晶体模型图片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而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可表示物质由分子构成;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则可以表示物质由原子构成;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三种;氯化钠等物质由离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其它物质则由分子构成。
9.(3分)从水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氢气是单质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在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气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因此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前后原子没有改变,只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过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前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反应生成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则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变,可确定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对分子、原子及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用微粒的变化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明确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10.(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
【分析】A、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
B、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进行分析;
C、根据原子可以再分进行分析;
D、根据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
【解答】解: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A说法正确;
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故B说法正确;
C、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说法错误;
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元素的概念,知道原子的特点。
11.(3分)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实验说明水由 H2和O2组成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D.a 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的宏观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D、a试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电解水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能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a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2.(3分)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物质的构成
B、性质与用途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活性炭吸附性﹣﹣﹣﹣﹣作净水剂
C化学之最
D化学与生活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
减少酸雨发生﹣﹣﹣﹣使用新型能源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性质和用途以及元素的含量和减少污染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A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于切割或焊接金属;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用于净水吸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
C、地壳中含有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C错误;
D、使用无磷洗衣粉能减少水污染,使用新能源能减少酸雨的发生,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常见化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3.(3分)下列各图中不同的圆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解:A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错;
B中的物质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B错;
C中的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
D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错。
故选:C。
【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14.(3分)通过化学式“CO2”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44;
⑤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⑥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⑦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⑧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④⑥⑦⑧
【分析】化学式的意义:宏观表示一种物质或表示该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表示一个分子中有多少个原子.从质量方面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表示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表示物质中各种元素的质量比.
【解答】解:
通过化学式“CO2”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宏观表示正确的有①③⑥,
微观表示正确的是:②,
从质量方面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正确的:④,
表示物质中各种元素的质量比正确的:⑦;
⑤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不正确。
⑧中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而非一个氧分子。
故选:A。
【点评】熟悉化学式的意义并会应用,这是常考的知识.
15.(3分)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下列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可知,氧气要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成,而且氧气产生一定量后,不在生成.
【解答】解: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氯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氧气要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成,而且氧气产生一定量后,不再发生变化,为一定值。
A、此图象符合氧气要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成,而且氧气产生一定量后,不再发生变化,为一定值。故正确;
B、氧气不是从刚开始加热就生成 的,故错误;
C、氧气不是从刚开始加热就生成的,而且也不是生成的量一直不发生变化的,故错误;
D、氧气的量不是越来越少的,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完全反应的概念,通过观察图象,确定正确答案的能力.
二、填空题(共23分)
16.(5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N2 。
②+2价的镁元素 。
③硫酸根离子 S 。
④氧化铁 Fe2O3 。
⑤氢氧化钙 Ca(OH)2 。
【分析】①根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进行分析;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
③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④根据化合物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⑤根据化合物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化学式为:N2;
②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2价的镁元素表示为:;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硫酸根离子表示为S;
④在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Fe2O3;
⑤在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离子显﹣1价,化学式为:Ca(OH)2。
故答案为:①N2;
②;
③S;
④Fe2O3;
⑤Ca(OH)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7分)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的质子数为8,单质C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的原子核无中子。根据以上条件回答:
(1)写出由A、D元素分别与B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Al2O3 ; H2O 。
(2)写出A元素的离子符号 Al 3+ ;由B元素组成的气体单质的化学式是 O2 。
(3)写出单质C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反应表达式: P+O2P2O5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化合反应 。
【分析】根据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的质子数为8,则A是铝,B是氧;D的原子核无中子,则D为氢;单质C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则C是磷进行分析。
【解答】解: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的质子数为8,则A是铝,B是氧;D的原子核无中子,则D为氢;单质C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则C是磷。
(1)上述分析可知,A是铝,B是氧,D是氢,则由A、D元素分别与B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分别是氧化铝和水,则二者的化学式分别为Al2O3和H2O;故答案为:Al2O3和H2O;
(2)A元素是铝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为3,可知其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故其离子符号为Al 3+;B是氧,则由元素组成的气体单质是氧气,其化学式为O2;故答案为:Al 3+;O2;
(3)C是磷,单质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P+O2P2O5;化合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元素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叙述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18.(6分)氢气在燃烧时发出 淡蓝 色火焰,放热,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壁上有 水雾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2H2O ,由于氢气中混有空气或氧气会发生爆炸,因而在点燃氢气前,必须要 验纯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咆声表示 氢气不纯 。
【分析】根据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氢气在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水雾,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由于氢气中混有空气或氧气会发生爆炸,因而在点燃氢气前,必须要验纯,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咆声表示氢气不纯。
故答案为:淡蓝;水雾;H2+O2H2O;验纯;氢气不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氢气的化学性质,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5分)甲、乙分别是A、B两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含义是 质子数 ,y的含义是 最外层电子数 。
(2)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a (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若A中x=12,则用A、B表示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2 。
(3)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 7 。
【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解答;
(2)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3)根据原子中的质子数=电子数分析解答。
【解答】解:(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y表示最外层电子数;
(2)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10,故选a,A=12为镁元素,B为氯元素,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镁;
(3)原子中的质子数=电子数,故y=17﹣2﹣8=7;
答案:(1)质子数(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或第三层电子数); (2)a; MgCl2; (3)7。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三、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包折3小题,共15分)
20.(4分)A、C无色液体,B、E为黑色固体,D、F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中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上述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推出下列物质:A H2O2(过氧化氢) ;B MnO2(二氧化锰) ;D O2(氧气) ;F CO2 (二氧化碳) 。
【分析】根据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D是氧气;C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K和D,则C是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则K是氢气;A和B能反应生成C和D,A是液体,B黑色固体,B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说明B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气体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D能与E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F,E为黑色固体,则E为碳进行分析。
【解答】解: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D是氧气;C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K和D,则C是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则K是氢气;A和B能反应生成C和D,A是液体,B黑色固体,B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说明B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气体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D能与E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F,E为黑色固体,则E为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由上述分析可知,A是H2O2(过氧化氢),B是MnO2(二氧化锰)D是O2(氧气),F是CO2 (二氧化碳);故答案为:H2O2(过氧化氢);MnO2(二氧化锰);O2(氧气);F是CO2 (二氧化碳)。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21.(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Fe+O2Fe3O4 。
(2)硫在空气中燃烧 S+O2SO2 。
(3)电解水 H2OH2+O2 。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注)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Fe3O4。
(2)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S+O2SO2。
(3)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H2+O2。
故答案为:
(1)Fe+O2Fe3O4;
(2)S+O2SO2;
(3)H2OH2+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符号表达式的能力,符号表达式的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写条件等。
22.(5分)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
(1)操作 ③ (填序号)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也可以通过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BC (填序号);
A.漏斗下端管口未靠在烧杯内壁
B.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来
(3)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4)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填序号)。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分析】(1)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过滤操作中滤液浑浊的原因来分析;
(3)根据仪器的作用来分析;
(4)根据蒸发过程中水分子的变化来分析。
【解答】解:(1)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得到蒸馏水,此过程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在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③;煮沸;
(2)A.漏斗下端管口未靠在烧杯内壁可以导致滤液溅出,不会导致滤液浑浊;
B.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会导致滤液浑浊;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
故答案为:BC;
(3)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答案为:引流;
(4)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不断运动;水分子大小不发生改变;水分子不会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水分子只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水的物理性质;故答案为:A。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四、实验题(共11分)
23.(11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请写出仪器名称① 酒精 ,② 锥形瓶 。
(2)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从A﹣F中选择),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制取时还需加入一种黑色粉末,其作用是 催化作用 。
(4)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长颈漏斗添加药品的名称是 过氧化氢溶液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氧化氢水+氧气 ;与B装置做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
(5)若要用G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先在G装置中装满水,气体应从 a 口进入(填“a”或“b”);从而将水排出。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A﹣F中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A 、 E ,若改用G装置收集氨气,则应从 a 口进(填“a”或“b”)。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内气压的变化进行分析;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
(4)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5)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6)根据反应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仪器②的名称是锥形瓶;故答案为:酒精灯;锥形瓶;
(2)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故答案为: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此采用A作为发生装置,装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时还需加入一种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其作用是催化作用,故答案为:A;气密性;催化作用;
(4)B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若用来制取氧气,则长颈漏斗添加药品的名称是过氧化氢溶液,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与B装置做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通过注射器可以控制加入液体的量,进而控制反应速率,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氧化氢水+氧气;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5)氧气不易溶于水,若要用G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气体应该从a进,故答案为:a;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采用A作为发生装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采用E进行收集,若改用G装置收集氨气,则应从a进入。故答案为:A;E;a。
【点评】发生装置确定时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确定时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
五、计算题(6分)(相对原子质量:0=16,Ca=40,C=12)
24.(6分)如图是“XXX”儿童咀嚼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 。
(2)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3 。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
(4)每片咀嚼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0.496 g。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学式进行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化合物的质量=该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16×3+16=100;故答案为:100;
(2)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3;故答案为:1:1:3;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故答案为:40%;
(4)每片咀嚼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24g×40%=0.496g;故答案为:0.496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9/19 9:59:14;用户:山东省北镇中学;邮箱:bzzx001@xyh.com;学号:4483852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经开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二中学港城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实验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