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8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含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分)涡虫生活在清澈的溪流中,它捕捉食物的“工具”和消化食物的场所分别是( )
A.触手、消化腔 B.触手、肠
C.咽、肠 D.咽、消化腔
2.(2分)蚯蚓运动主要依靠的结构是( )
A.身体上的环带
B.体壁的肌肉和身体腹面的刚毛
C.体节两侧的疣足
D.身体各个独立的环形体节
3.(2分)缢蛏是水中生活的软体动物。下列不属于缢蛏特征的是( )
A.身体柔软 B.有外套膜
C.运动器官是足 D.用肺呼吸
4.(2分)下列有关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苍蝇、蚊子、鼠妇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两对翅和三对足
C.昆虫依靠触角辨别方向,依靠气门感觉外界气味
D.无脊椎动物中有翅能飞都是昆虫
5.(2分)鱼用鳃呼吸,以下特征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是( )
①有鳃盖
②水由鳃盖流入,由口排出
③鳃由许多鳃丝构成
④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6.(2分)壁虎、蜥蜴、海龟等动物的身体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其意义是( )
①保护身体 ②辅助呼吸 ③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④保温,有助于维持恒定体温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2分)如图为哺乳动物的牙齿结构,下列关于图中动物食性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食肉动物,②为食草动物
B.①为食草动物,②为食肉动物
C.①、②均为食肉动物
D.①、②均为食草动物
8.(2分)失去幼仔的犬妈妈,会把小猫当作自己的后代给予抚爱、哺乳,这种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 )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
9.(2分)科学家把蚂蚁和大白鼠放入终点有食物的迷宫(如图1)中进行走迷宫训练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白鼠和蚂蚁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走迷宫实验中,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蚂蚁
C.该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训练次数越多,蚂蚁和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越多
10.(2分)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11.(2分)在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可用手直接移动“桥”
B.实验用的蚂蚁要使它处于饥饿状态
C.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大致要一致
D.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再做实验
12.(2分)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C.生态平衡
D.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
13.(2分)农民在大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提高了棚内农作物的结果率,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农作物传播种子
D.帮助农作物传粉
14.(2分)下列仿生技术搭配有错误的是( )
A.红外线报警器﹣﹣蝙蝠 B.冷光灯﹣﹣萤火虫
C.直升飞机﹣﹣蜻蜓 D.太空服﹣﹣长颈鹿
15.(2分)下面关于菌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的菌落较小,霉菌的菌落较大
B.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C.细菌菌落的特点是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D.细菌、真菌必须被培养成菌落才能被肉眼观察和检测到
16.(2分)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是( )
①高温灭菌 ②接种 ③配置培养基 ④恒温培养.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17.(2分)霉菌最容易生长的环境是( )
A.干燥的皮鞋 B.潮湿的沙地
C.潮湿的粮食堆 D.煮沸后密封的牛肉汁
18.(2分)细菌的发现者是( )
A.施旺和施莱登 B.达尔文
C.列文虎克 D.巴斯德
19.(2分)如图为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的结论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繁殖需要充足的氧气
B.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C.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
D.细菌由肉汤中原有的细菌产生
20.(2分)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请据表分析,本实验设计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A.二组,温度、空气 B.二组,温度、消毒棉球
C.二组,温度、细菌 D.三组,温度、空气、细菌
21.(2分)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个( )
A.12800 B.25600 C.1600 D.无法计算
22.(2分)下列关于动物学习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与遗传因素无关
B.一般都有学习经历
C.受环境因素影响
D.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23.(2分)栽培平菇通常用富含有机物的棉子壳,这是因为平菇细胞结构中没有(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细胞质 D.线粒体
24.(2分)蘑菇的整个地上部分叫( )
A.子实体 B.菌盖 C.菌柄 D.菌丝
25.(2分)下列疾病中,不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是( )
A.扁桃体炎 B.手癣 C.棉花枯萎病 D.水稻稻瘟病
26.(2分)下列食品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牛奶﹣罐装法 B.咸鱼﹣烟熏法
C.香肠﹣真空包装法 D.蘑菇﹣渗透保存法
27.(2分)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生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B.抗生素是某些真菌所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C.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
D.不同抗生素适于治疗不同的疾病,因此要大力宣传、推广使用
28.(2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者,他们揭示了丙型肝炎是由于丙肝病毒侵染肝脏细胞造成的,同时这项发现也使确诊该病和研发抗病毒新药成为可能,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关于丙型肝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单细胞生物
B.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C.在肝脏细胞中寄生生活
D.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29.(2分)人们接种牛痘疫苗是用来预防( )
A.天花 B.肺结核 C.脊髓灰质炎 D.流感
30.(2分)人们使用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的感染。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 )
A.细菌 B.抗生素 C.动物病毒 D.细菌病毒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10分)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以上生物,C没有细胞结构,由 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A与D的结构相比,A的特征是 ,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大多数真菌的繁殖方式是 。
(3)在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A类生物还能形成 以度过不良环境。
(4)根瘤菌与图中的 同属一类(填字母),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是 。
32.(10分)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滑雪项目成为许多人体闲娱乐的新选择。但是,热身活动不充分或姿势不当,容易在滑雪过程中出现各种运动损伤。研究者对某地10家滑雪场进行调查,对278名滑雪受伤者损伤部位进行统计(如表)。
损伤部位
膝关节
踝关节
腰部
腕关节
头颈部
人数
98
63
47
38
32
比例%
35.25
22.66
16.91
13.67
11.51
(1)滑雪运动是以速度、控制、平衡为主要特点的运动,这需要在 系统的调节下,由骨、关节和 协调配合完成,除此之外, 、 等系统也参与其中。
(2)由表可知, 关节在滑雪运动中最容易受伤。
(3)“十字韧带”是膝关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韧带兼具刚性和韧性,能限制骨的活动范围,其功能与关节结构中的 相似,使膝关节更加牢固。在滑雪运动过程中,由于高度、速度与方向的反复急剧变化,膝关节需在一定范围内反复屈伸、扭转,有时会出现 从 中滑脱的现象,即脱臼。
(4)充分的热身活动能使关节囊分泌的 增加,同时,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的关节软骨能更好地缓冲骨与骨之间的撞击,从而减少损伤比例。
33.(10分)麻雀,又叫树麻雀,体长约为14厘米左右,是我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一种鸟类。
(1)麻雀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其身体呈流线型,这种体形可以 ,胸骨有高耸突出的 ,其上附着发达的胸肌,有利于扇动双翼飞行。
(2)如果你注意观察麻雀,会发现它们总在不停的找食物吃。它们吃进去这么多东西,为何不会增加体重,影响飞行呢?(写出一点即可) 。
(3)麻雀在飞翔时,速度甚快,需依靠独特的呼吸方式来供给充足的氧气。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气体交换 次。
(4)麻雀在全球大范围内都有分布,因为它们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研究高温环境对树麻雀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多只体重相近的麻雀在实验室常温(25℃)条件下饲养一周,预处理备用。选用的树麻雀应“体重相近”的原因 。
②如表所示,将预处理过的树麻雀随机分为4组,表中a处应填写 。
③将分组后的树麻雀转移至相应的培养箱中,处理相应的时间后,统计各组的摄食量和饮水量,结果如表:
组别
处理方式
单位时间摄食量(克/小时)
单位时间饮水量(克/小时)
甲
a
0.28
0.55
乙
高温2小时
0.26
1.42
丙
高温4小时
0.16
1.28
丁
高温6小时
0.12
1.15
由上结果可知,麻雀在高温环境刺激下,单位时间摄食量和单位时间饮水量均发生了变化,推测其原因是为 热量的产生而降低对食物的摄取,高温情况下可以通过呼吸道水分的蒸发而 散热。(均填“增加”或“减少”)
34.(10分)天津独流老醋与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醋。其酿造工艺独特,将黍米和高粱等蒸煮、冷却后,添加优质大曲,经糖化、酒化、醋化、陈酿、淋醋等四十多道工序历时3年酿造而成。
(1)独流老醋的制作选用特制的独流大曲(以小麦、大麦、豌豆自然发酵制成),含有曲霉、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等至少13种微生物。从生物类群的角度看,曲霉和酵母菌属于 (选填“细菌”或“真菌”)。
(2)在糖化阶段,黍米和高粱等经蒸煮、冷却后添加独流大曲,蒸煮和冷却的目的分别是 、 。独流大曲中的曲霉等微生物可以分泌 酶等酶类,将黍米、高粱等原料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3)在酒化阶段,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微生物是 。在酒化过程中,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因为该微生物在此过程中还会产生 。
(4)在醋化阶段,采用独特的分层发酵工艺,发酵30天,工艺如图所示。按照图中所示进行翻动,可以保证醋酸菌将酒精转化为醋酸。同时,发酵缸的 (选填“上”或“下”)层有利于乳酸菌的生命活动,积累乳酸。独流老醋独特的风味主要是由醋酸和乳酸的含量及比例决定的。
(5)独流老醋的制作于春分时节开始,采用多菌种混合发酵工艺,通过控制 、 等环境条件,使各种微生物菌群依次不断消长演替,赋予其独特风味。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含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分)涡虫生活在清澈的溪流中,它捕捉食物的“工具”和消化食物的场所分别是( )
A.触手、消化腔 B.触手、肠
C.咽、肠 D.咽、消化腔
【分析】扁形动物是两侧对称,身体背腹扁平,无体腔,有口无肛门,据此解答。
【解答】解:涡虫属于扁形动物,口内有一个管状咽,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涡虫有专门的消化器官,如口、咽和肠等,其中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扁形动物的特征。
2.(2分)蚯蚓运动主要依靠的结构是( )
A.身体上的环带
B.体壁的肌肉和身体腹面的刚毛
C.体节两侧的疣足
D.身体各个独立的环形体节
【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内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解答】解:蚯蚓体表有刚毛,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就这样蚯蚓慢慢向前蠕动,因此,蚯蚓运动主要依靠体内的肌肉和刚毛协调配合进行蠕动。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的运动方式。
3.(2分)缢蛏是水中生活的软体动物。下列不属于缢蛏特征的是( )
A.身体柔软 B.有外套膜
C.运动器官是足 D.用肺呼吸
【分析】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解答】解:缢蛏是水中生活的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大多数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运动器官是足。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软体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4.(2分)下列有关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苍蝇、蚊子、鼠妇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两对翅和三对足
C.昆虫依靠触角辨别方向,依靠气门感觉外界气味
D.无脊椎动物中有翅能飞都是昆虫
【分析】节肢动物分为蛛形纲、昆虫纲、甲壳纲、多足纲等。
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等.
【解答】解:A、苍蝇、蚊子、蝗虫都属于昆虫,而鼠妇属于多足纲,错误;
B、昆虫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有的昆虫无翅,如蚂蚁。错误;
C、昆虫依靠触角感觉外界气味,气门是呼吸的通道。错误;
D、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故无脊椎动物中有翅能飞都是昆虫。正确。
故选:D。
【点评】知道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5.(2分)鱼用鳃呼吸,以下特征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是( )
①有鳃盖
②水由鳃盖流入,由口排出
③鳃由许多鳃丝构成
④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分析】鱼用鳃进行呼吸,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分析作答。
【解答】解: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鳃丝呈鲜红色,因为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并且每一片鳃由既多又细的鳃丝构成。当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鱼在水中呼吸。当水由口进入流经鳃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知道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和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6.(2分)壁虎、蜥蜴、海龟等动物的身体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其意义是( )
①保护身体 ②辅助呼吸 ③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④保温,有助于维持恒定体温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答】解:壁虎、蜥蜴、海龟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属于爬行动物,角质鳞片或甲可保护身体、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故选:A。
【点评】掌握爬行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7.(2分)如图为哺乳动物的牙齿结构,下列关于图中动物食性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食肉动物,②为食草动物
B.①为食草动物,②为食肉动物
C.①、②均为食肉动物
D.①、②均为食草动物
【分析】与哺乳动物的食性相适应,哺乳动物的牙齿出分化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的在上下颌的中央,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具有犬齿的动物是肉食性的,如狼;具有门齿和臼齿,而没有犬齿的动物是草食性的,如家兔;有些动物虽然具有犬齿,但它们是杂食性的。
【解答】解:①所代表的动物,没有犬齿,只有门齿和臼齿,臼齿发达,用于磨碎食物,这是与草食性生活相适应的。②所代表的动物,除了具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发达的犬齿,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因此是肉食性的。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哺乳动物的牙齿出现了分化与生活食性相适应。
8.(2分)失去幼仔的犬妈妈,会把小猫当作自己的后代给予抚爱、哺乳,这种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 )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失去幼仔的犬妈妈,会把小猫当作自己的后代给予抚爱、哺乳”,犬妈妈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9.(2分)科学家把蚂蚁和大白鼠放入终点有食物的迷宫(如图1)中进行走迷宫训练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白鼠和蚂蚁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走迷宫实验中,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蚂蚁
C.该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训练次数越多,蚂蚁和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越多
【分析】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捕食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动物的绕道取食。
【解答】解:A、“大白鼠和蚂蚁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错误
BC、由图2看出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明显低于蚂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B错误,C正确
D、训练次数越多,蚂蚁和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越少,D错误
故选:C。
【点评】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的实验。
10.(2分)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行为的特征。
【解答】解:动物营群体生活,绝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动物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还有靠的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动物语言。
故选:C。
【点评】关键知道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存在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
11.(2分)在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可用手直接移动“桥”
B.实验用的蚂蚁要使它处于饥饿状态
C.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大致要一致
D.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再做实验
【分析】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分泌物的气味,据此答题.
【解答】解:A、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分泌物的气味,所以实验时,不可用手直接移动“桥”,以免影响实验结论,A错误。
BD、实验所用的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使它处于饥饿状态,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BD正确。
C、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大致要一致,以免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过程.
12.(2分)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C.生态平衡
D.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
【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兔,兔多了草就少,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13.(2分)农民在大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提高了棚内农作物的结果率,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农作物传播种子
D.帮助农作物传粉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蜜蜂不但可以采蜜,在采蜜的同时把身体粘附的花粉带到了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为花粉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蜜蜂的传粉,能大幅度的增加草莓的产量。这充分利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帮助植物传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理解认识,难度一般。
14.(2分)下列仿生技术搭配有错误的是( )
A.红外线报警器﹣﹣蝙蝠 B.冷光灯﹣﹣萤火虫
C.直升飞机﹣﹣蜻蜓 D.太空服﹣﹣长颈鹿
【分析】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据此作答.
【解答】解:A、对温度敏感,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当感应到环境中存在高出背景强度的辐射时,就触发反警,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对应故选不正确,A错误;
B、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造了冷光灯,B正确;
C、飞机利用蜻蜓仿生学,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于是人们效仿蜻蜓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C正确;
D、模仿长颈鹿的皮肤﹣宇航服,属于仿生的例子,D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常见的关于仿生技术应用的例子,注意搜集相关的资料.
15.(2分)下面关于菌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的菌落较小,霉菌的菌落较大
B.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C.细菌菌落的特点是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D.细菌、真菌必须被培养成菌落才能被肉眼观察和检测到
【分析】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主要是从形态、大小和颜色上来区分.
【解答】解:A、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B、细菌菌落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形状: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C、细菌菌落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D、单个微小的细菌或真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为了便于观察与研究,常将其培养成菌落,但可以检测到,很多的真菌在自然状态下能看到它的,如我们吃的蘑菇。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特点.
16.(2分)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是( )
①高温灭菌 ②接种 ③配置培养基 ④恒温培养.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分析】细菌、真菌的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恒温培养.
【解答】解: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实验步骤:(1)配置培养基,首先要配置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原因细菌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而不是琼脂,琼脂是一种沸腾冷却后能胶化成固体的物质。
(2)高温灭菌,对配置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防止其他细菌侵入影响实验。
(3)冷却后为它接种。
(4)在恒温箱中培养,细菌在温度适宜的地方繁殖速度比较快。 注意:定期观察并组详细记录。
所以在实验室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培养。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培养方法.
17.(2分)霉菌最容易生长的环境是( )
A.干燥的皮鞋 B.潮湿的沙地
C.潮湿的粮食堆 D.煮沸后密封的牛肉汁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绿脓杆菌
【解答】解:A、干燥的皮鞋上缺乏水分,故霉菌不容易生长;
B、潮湿的沙地,缺少营养,故霉菌不容易生长;
C、潮湿的粮食堆上既有水分和空气又有营养物质,故霉菌最容易生长;
D、煮沸但密封的肉汤缺乏充足的空气,故霉菌不容易生长。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霉菌的生活条件。
18.(2分)细菌的发现者是( )
A.施旺和施莱登 B.达尔文
C.列文虎克 D.巴斯德
【分析】细菌的发现者是荷兰人列文•虎克。
【解答】解:A、施旺和施莱登创立了细胞学说,A不符合题意;
B、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B不符合题意;
C、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C符合题意;
D、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是世界上第一位揭开细菌奥秘的人,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
19.(2分)如图为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的结论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繁殖需要充足的氧气
B.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C.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
D.细菌由肉汤中原有的细菌产生
【分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
【解答】解:上图是巴斯德设计的鹅颈瓶实验的装置图,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肉汤未腐败,说明没有微生物进入。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的相关内容。
20.(2分)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请据表分析,本实验设计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A.二组,温度、空气 B.二组,温度、消毒棉球
C.二组,温度、细菌 D.三组,温度、空气、细菌
【分析】此题是关于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探究题,结合题意,分析作答.
【解答】解:本题考查对照实验的设计。此实验设计中一共两组对照实验,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甲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温度;甲的瓶口不做处理,有细菌进入,丙的瓶口用消毒棉球塞住,无细菌进入,可见甲和丙只有有无细菌这一个条件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细菌;乙和丙的温度不一样,有无细菌也不一样,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条件,不是一组对照试验。
故选:C。
【点评】此题综合性强,只有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才能避免知识的遗漏,正确解答与教材相关的各种问题.
21.(2分)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个( )
A.12800 B.25600 C.1600 D.无法计算
【分析】细菌以分裂分式生产新的个体,1个变2个,2个变4个,假如细菌30秒分裂一次,3分钟后,共分裂了6次,由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可总结公式为:细菌个数×2的t次方(t为分裂次数).
【解答】解: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分裂了4次,因此100个细菌,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100×24=1600(个)。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一个细菌分裂N次后细菌的个数是1×2N.
22.(2分)下列关于动物学习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与遗传因素无关
B.一般都有学习经历
C.受环境因素影响
D.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分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解答】解:AC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A错误;CD正确;
B、动物学习行为是后天通过学习得到的,一般都有学习经历,B正确。
故选:A。
【点评】动物越高等,学习的本领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23.(2分)栽培平菇通常用富含有机物的棉子壳,这是因为平菇细胞结构中没有(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细胞质 D.线粒体
【分析】根据自养和异养的定义进行分析,异养生活方式是由于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能自养的生物细胞内有叶绿体,据此答题。
【解答】解: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这种生活方式为自养。
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这种生活方式为异养。
根据题意,栽培平菇通常用富含有机物的棉子壳,因此是利用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故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故选:B。
【点评】明确平菇的生活方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2分)蘑菇的整个地上部分叫( )
A.子实体 B.菌盖 C.菌柄 D.菌丝
【分析】蘑菇菌属于多细胞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
【解答】解:蘑菇是由地下菌丝体和地上部分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像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象伞柄)、菌褶(菌盖的下面)部分组成。
故选:A。
【点评】真菌的形态结构是考查的重点,掌握蘑菇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25.(2分)下列疾病中,不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是( )
A.扁桃体炎 B.手癣 C.棉花枯萎病 D.水稻稻瘟病
【分析】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解答】解: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从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并使生物患病。如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臂癣、足癣等皮肤病。有的真菌寄生在小麦、棉花、水稻等植物的体内,使之患小麦叶锈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人的扁桃体炎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的炎症,不是真菌引起的。
故选:A。
【点评】知道臂癣、足癣等皮肤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解题的关键。
26.(2分)下列食品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牛奶﹣罐装法 B.咸鱼﹣烟熏法
C.香肠﹣真空包装法 D.蘑菇﹣渗透保存法
【分析】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其中防腐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亚硝酸盐及二氧化硫是常用的防腐剂之一.对于不同的食品特点有不同的贮存出方法.
【解答】解: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A.袋装牛奶使用了巴氏消毒法;B.咸鱼采用的是腌制法(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C、香肠使用了真空包装法;D.蘑菇使用了脱水法。
故选:C。
【点评】本知识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
27.(2分)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生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B.抗生素是某些真菌所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C.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
D.不同抗生素适于治疗不同的疾病,因此要大力宣传、推广使用
【分析】有的真菌或放线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据此解答.
【解答】解:A、抗生素是真菌产生的,A错误;
B、有些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我们把这些物质叫抗生素,B正确;
C、使抗生素变质的微生物很多,不止细菌,C错误;
D、抗生素能治疗细菌性疾病。滥用还会引起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以及杀死正常的有益菌等副作用,D错误。
故选:B。
【点评】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要好好理解和掌握.
28.(2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者,他们揭示了丙型肝炎是由于丙肝病毒侵染肝脏细胞造成的,同时这项发现也使确诊该病和研发抗病毒新药成为可能,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关于丙型肝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单细胞生物
B.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C.在肝脏细胞中寄生生活
D.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不属于单细胞生物,A错误;
B、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B错误;
C、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C正确;
D、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病毒能够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丙型肝炎病毒属于病毒,寄生在肝脏细胞中,D错误。
故选:C。
【点评】病毒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应注意。
29.(2分)人们接种牛痘疫苗是用来预防( )
A.天花 B.肺结核 C.脊髓灰质炎 D.流感
【分析】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疫苗失去了致病性,但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解答】解: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用接种牛痘疫苗的办法,预防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疫苗及其作用。
30.(2分)人们使用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的感染。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 )
A.细菌 B.抗生素 C.动物病毒 D.细菌病毒
【分析】根据病毒侵染细胞的不同,可以把病毒分为:专门侵染动物的病毒称为动物病毒,专门侵染植物的病毒称为植物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称为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解答】解:根据病毒的分类可以得知,绿脓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是一种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因此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细菌病毒。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病毒的分类,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又叫噬菌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10分)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以上生物,C没有细胞结构,由 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
(2)A与D的结构相比,A的特征是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大多数真菌的繁殖方式是 孢子繁殖 。
(3)在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A类生物还能形成 芽孢 以度过不良环境。
(4)根瘤菌与图中的 A 同属一类(填字母),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是 共生 。
【分析】图中的A是细菌,B是酵母菌,C是病毒,D是青霉菌。
【解答】解:(1)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2)图中D霉菌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A与D的结构相比,A的细胞内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3)在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A细菌还能形成芽孢以度过不良环境。
(4)根瘤菌是细菌,与A是同属一类,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因此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共生关系。
故答案为:(1)蛋白质;遗传物质。
(2)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孢子繁殖。
(3)芽孢。
(4)A;共生。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微生物的特征。
32.(10分)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滑雪项目成为许多人体闲娱乐的新选择。但是,热身活动不充分或姿势不当,容易在滑雪过程中出现各种运动损伤。研究者对某地10家滑雪场进行调查,对278名滑雪受伤者损伤部位进行统计(如表)。
损伤部位
膝关节
踝关节
腰部
腕关节
头颈部
人数
98
63
47
38
32
比例%
35.25
22.66
16.91
13.67
11.51
(1)滑雪运动是以速度、控制、平衡为主要特点的运动,这需要在 神经 系统的调节下,由骨、关节和 骨骼肌 协调配合完成,除此之外, 消化系统 、 循环系统 等系统也参与其中。
(2)由表可知, 膝 关节在滑雪运动中最容易受伤。
(3)“十字韧带”是膝关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韧带兼具刚性和韧性,能限制骨的活动范围,其功能与关节结构中的 关节囊 相似,使膝关节更加牢固。在滑雪运动过程中,由于高度、速度与方向的反复急剧变化,膝关节需在一定范围内反复屈伸、扭转,有时会出现 关节头 从 关节窝 中滑脱的现象,即脱臼。
(4)充分的热身活动能使关节囊分泌的 滑液 增加,同时,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的关节软骨能更好地缓冲骨与骨之间的撞击,从而减少损伤比例。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关节主要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解答】解:(1)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由表中数据可知,膝关节在滑雪运动中最容易受伤,所占比例为35.25%。
(3)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的现象,称为脱臼。
(4)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充分的热身活动能使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增多。
故答案为:(1)神经;骨骼肌;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或呼吸系统)
(2)膝
(3)关节囊;关节头;关节窝
(4)滑液
【点评】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3.(10分)麻雀,又叫树麻雀,体长约为14厘米左右,是我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一种鸟类。
(1)麻雀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其身体呈流线型,这种体形可以 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胸骨有高耸突出的 龙骨突 ,其上附着发达的胸肌,有利于扇动双翼飞行。
(2)如果你注意观察麻雀,会发现它们总在不停的找食物吃。它们吃进去这么多东西,为何不会增加体重,影响飞行呢?(写出一点即可) 鸟的消化能力强,食物经消化后形成的残渣很快就随粪便排出 。
(3)麻雀在飞翔时,速度甚快,需依靠独特的呼吸方式来供给充足的氧气。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气体交换 两 次。
(4)麻雀在全球大范围内都有分布,因为它们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研究高温环境对树麻雀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多只体重相近的麻雀在实验室常温(25℃)条件下饲养一周,预处理备用。选用的树麻雀应“体重相近”的原因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确保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
②如表所示,将预处理过的树麻雀随机分为4组,表中a处应填写 常温 。
③将分组后的树麻雀转移至相应的培养箱中,处理相应的时间后,统计各组的摄食量和饮水量,结果如表:
组别
处理方式
单位时间摄食量(克/小时)
单位时间饮水量(克/小时)
甲
a
0.28
0.55
乙
高温2小时
0.26
1.42
丙
高温4小时
0.16
1.28
丁
高温6小时
0.12
1.15
由上结果可知,麻雀在高温环境刺激下,单位时间摄食量和单位时间饮水量均发生了变化,推测其原因是为 减少 热量的产生而降低对食物的摄取,高温情况下可以通过呼吸道水分的蒸发而 增加 散热。(均填“增加”或“减少”)
【分析】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据此作答。
【解答】解:(1)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利于飞行动作。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2)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也很强,这是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鸟类的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只有获得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能量,才能满足飞行的需要。所以麻雀和家鸽总在不停的找食吃是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所以不但不会影响飞行,而且有助于飞行。
(3)鸟的呼吸器官是肺,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一种呼吸方式,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才能分解更多的有机物,释放出较多的能量,满足飞行的需要。
(4)①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因此选用的树麻雀应“体重相近”的原因是控制单一变量。
②将预处理过的树麻雀随机分为4组,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表中a处应填写:常温。
③由表中数据可知:树麻雀在高温环境刺激下单位时间摄食量和单位时间饮水量均发生了变化,推测其原因是为减少热量的产生而降低对食物的摄取,高温情况下可以通过呼吸道水分的蒸发而增加散热。
故答案为:
(1)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龙骨突。
(2)鸟的消化能力强,食物经消化后形成的残渣很快就随粪便排出。
(3)2。
(4)①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确保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②常温; ③减少;增加。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34.(10分)天津独流老醋与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醋。其酿造工艺独特,将黍米和高粱等蒸煮、冷却后,添加优质大曲,经糖化、酒化、醋化、陈酿、淋醋等四十多道工序历时3年酿造而成。
(1)独流老醋的制作选用特制的独流大曲(以小麦、大麦、豌豆自然发酵制成),含有曲霉、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等至少13种微生物。从生物类群的角度看,曲霉和酵母菌属于 真菌 (选填“细菌”或“真菌”)。
(2)在糖化阶段,黍米和高粱等经蒸煮、冷却后添加独流大曲,蒸煮和冷却的目的分别是 高温杀菌 、 防止高温杀死曲霉等微生物 。独流大曲中的曲霉等微生物可以分泌 淀粉、麦芽糖 酶等酶类,将黍米、高粱等原料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3)在酒化阶段,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微生物是 酵母菌 。在酒化过程中,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因为该微生物在此过程中还会产生 二氧化碳 。
(4)在醋化阶段,采用独特的分层发酵工艺,发酵30天,工艺如图所示。按照图中所示进行翻动,可以保证醋酸菌将酒精转化为醋酸。同时,发酵缸的 下 (选填“上”或“下”)层有利于乳酸菌的生命活动,积累乳酸。独流老醋独特的风味主要是由醋酸和乳酸的含量及比例决定的。
(5)独流老醋的制作于春分时节开始,采用多菌种混合发酵工艺,通过控制 温度 、 氧气 等环境条件,使各种微生物菌群依次不断消长演替,赋予其独特风味。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解答】解:(1)曲霉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没有叶绿体,都属于真菌。
(2)在糖化阶段,黍米和高粱等经蒸煮、冷却后添加独流大曲,蒸煮的目的是高温杀菌,然后冷却下来加入添加独流大曲,冷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杀死曲霉等微生物。独流大曲中的曲霉等微生物可以分泌淀粉酶、麦芽糖酶等酶类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3)在酒化阶段,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4)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乳酸发酵是乳酸菌进行的无氧呼吸,因此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颠倒前、后都是下层处于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5)独流老醋的制作于春分时节开始,采用多菌种混合发酵工艺,通过控制温度、氧气等环境条件,使霉菌、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等微生物消长演替,赋予独特的味道。
故答案为:(1)真菌;
(2)高温杀菌;防止高温杀死曲霉等微生物;淀粉、麦芽糖;
(3)酵母菌;二氧化碳;
(4)下;
(5)温度;氧气。
【点评】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9/19 10:01:42;用户:山东省北镇中学;邮箱:bzzx001@xyh.com;学号:4483852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广东省江门市中考生物试卷,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虎岭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