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丙烯醇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某化学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 乙醇必备知识基础练 1. 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与醋酸发生中和反应B.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取代反应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D.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羟基与氢氧根有相同的化学式和电子式B.乙醇是含—OH的化合物C.常温下,1 mol乙醇可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11.2 L H2D.已知乙醇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则乙醇催化氧化时断裂的化学键为②③3.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加成 ②氧化 ③燃烧 ④加聚⑤取代A.仅①② B.仅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 D.仅①④4.(2022全国高一同步练习)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到乙醇迅速生成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A.②④ B.②③C.①③ D.①④5.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A.硝酸 B.无水乙醇C.石灰水 D.盐酸6.某化学反应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物是乙醛B.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C.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7.(1)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实验步骤:向试管中加入3~4 mL无水乙醇,浸入50 ℃左右的热水中,以保持反应所需温度。将铜丝烧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观察铜丝颜色并感受乙醇气味的变化。实验现象:铜丝先变 ,后变 ,有 气味的物质生成。 实验结论:铜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是 。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铜丝在反应中起 作用,反应中乙醇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煤油是多种烷烃的混合物,乙醇也是一种有机物,那么,钠能否保存在乙醇中?实验验证步骤:观察钠的保存方法,并向1~2 mL 无水乙醇中投入一小粒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金属钠能保存在煤油中,但不能保存在乙醇中,因为乙醇能与钠反应生成 和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思考:乙醇和水都能与钠反应,它们的反应有何不同?为什么? 。 关键能力提升练以下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8.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 B.6种C.7种 D.8种9. 芳樟醇在食品、医药、日化等领域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芳樟醇的分子式为C10H16OB.芳樟醇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碳碳双键C.芳樟醇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D.1 mol芳樟醇完全燃烧消耗313.6 L O210.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CO的质量 ( )A.为4.4 gB.为2.2 gC.为1.4 gD.在2.2 g与4.4 g之间学科素养创新练11.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等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先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关闭活塞a、b、c,在铜网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而有节奏(间歇性)地通入气体。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以下问题:(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的作用是 ;C中热水的作用是 。 (2)M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 (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还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 。
参考答案1.D 2.B 3.C4.C 乙醇沸点低,易挥发,可以随呼吸呼出,故易被检测;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自身被还原生成Cr3+,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与①③有关,C项正确。5.C Cu在酒精灯上加热会生成CuO。若插入硝酸中,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的Cu(NO3)2,使固体质量减少,A错误。若插入无水乙醇中,发生反应CuO+CH3CH2OHCu+H2O+CH3CHO,铜片质量不变,B错误。若插入石灰水中,由于温度升高,Ca(OH)2溶解度减小,析出附着在铜片上,同时CuO与Ca(OH)2也不发生反应,故铜片的质量增加,C正确。若插入盐酸中,CuO+2HClCuCl2+H2O,铜片的质量减少,D错误。6.B 题图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H2O+Cu,反应过程中Cu与O2生成CuO,紫红色的铜变为黑色;乙醇与CuO反应,固体又由黑色变为红色,A、C、D正确。反应过程中乙醇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7.答案 (1)黑 红 刺激性 Cu→CuO→Cu重复出现 催化剂 2CH3CH2OH+O22CH3CHO+2H2O(2)钠粒不熔化,有气泡产生,沉于液体乙醇的底部,然后慢慢上升,并逐渐消失。收集产生的气体,做爆鸣实验时有爆鸣声 乙醇钠 H2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水与金属钠反应比乙醇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得多。钠与水和乙醇反应的实质均是钠置换了羟基(—OH)中的氢生成氢气,由于乙基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性减弱,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解析 (1)铜丝灼烧时被氧化成黑色的氧化铜,热的CuO与乙醇反应生成红色的Cu和乙醛,在此反应前后Cu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变化,Cu起催化作用。(2)Na与乙醇能发生化学反应可置换出H2,同时生成乙醇钠,此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因为乙醇中—OH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8.D 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分子中含有—OH,该物质为含5个碳原子的醇,可以看作羟基取代戊烷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的醇,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CH3CH2CH2CH2CH3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被—OH取代得到3种醇;CH3CH2CH(CH3)2分子中有4种氢原子,被—OH取代得到4种醇;C(CH3)4分子中有1种氢原子,被—OH取代得到1种醇;所以该有机物的可能结构有8种。9.AD 根据有机物中碳原子形成4个键,判断芳樟醇中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从而确定芳樟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A错误;芳樟醇所含的官能团为羟基、碳碳双键,B正确;芳樟醇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1 mol 芳樟醇完全燃烧,消耗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10+)×22.4 L=313.6 L,D错误。10.C n(H2O)= mol=0.6 mol,根据氢原子守恒,则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2 mol,设CO的物质的量为x,CO2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碳原子守恒,x+y=0.4 mol,依据题意得:28 g·mol-1 x +44 g·mol-1 y=27.6 g-10.8 g,解得x=0.05 mol,y=0.35 mol,因此CO的质量为0.05 mol×28 g·mol-1=1.4 g,故选项C正确。11.答案 (1)2H2O22H2O+O2↑ 干燥O2 使D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参加反应(2)2CH3CH2OH+O22CH3CHO+2H2O(3)受热部分的铜网由于间歇性地鼓入氧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 参加 温度解析 结合题意及装置图可知,A装置为氧气的简易制备装置,发生的反应为2H2O22H2O+O2↑;由B装置内装浓硫酸可知其作用为干燥O2;C装置为热水中浸泡着盛有无水乙醇的圆底烧瓶,可使D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中参加反应;M装置中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或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受热部分的铜丝由于间歇性地鼓入氧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其中铜为催化剂。催化剂要起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5 ml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下列转化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 ℃),5mlH2,D错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5 ml H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