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1 小数除法 北京版 (5)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165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1 小数除法 北京版 (5)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165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1 小数除法 北京版 (5)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165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五年级上册二 小数除法1.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二 小数除法1.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利用旧知,引出课题,验证猜测,探究规律,回顾,总结学习方法,课后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基本信息课名除法中的秘密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数学学段高段年级五年级授课日期2016年10月教材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 五年级 上册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年 7 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最大特点,以引导学生总结被除数和除数交换位置,它们的商的变化规律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验证交流 —— 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以及规律探求新知的能力。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除法的秘密学生情况: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并能独立进行小数除法,独立使用计算器的基础上进行此次课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并能完整、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见解。教学方式:以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总结、交流辨析为主教学手段:教师讲授 小组合作 课堂讨论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 计算器 实物投影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数据,探索并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均不为0)交换位置后,所得的商与原商相乘,积都等于1,并能用语言描述;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明确计算器是计算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具体的数据,探索并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均不为0)交换位置后,所得的商与原商相乘,积都等于1,并能用语言描述。难点:结合具体的数据,探索并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均不为0)交换位置后,所得的商与原商相乘,积都等于1,并能用语言描述。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复习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提出问题,引发猜想 独立计算,探索规律 小组交论,得出结论 自己出题,验证规律 总结概括,用字母表达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启发学生结合刚刚学习的小数除法引发猜想:除法中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呢?交换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商和原来的商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通过学生独立计算,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索出商隐含的规律,并能用抽象、严谨的文字和字母表达规律,为后面倒数的概念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创设情境一、利用旧知,引出课题回忆旧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回答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内容 通过复习让学生结合刚刚学习的小数除法引发学生的猜想ppt1分温故知新出示课题:通过复习你们能联想到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除法了解除法中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探索——除法中的秘密说出自己的联想 1分新课讲解 二、验证猜测,探究规律1、猜测: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被除数和除数交换位置后,商和原来的商会有什么关系呢?想要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怎么办呢?猜测 ppt1分实践操作2、验证: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吧!(1)请同学们读题目要求(2)独立计算(3)小组内交流(4)汇报:谁来给大家汇报一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汇报结果,在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你们组说的,你们同意吗? 谁还想在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2:汇报自己的总结(5)谁的说法更准确一些呢?你能像他这样在说一说吗?3、那么,小数除法中时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这时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呢?让我们一起去验证一下吧! (1)读题目要求(2)小组内用计算器计算并交流(3)汇报:你是否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呢?4、同学们可真棒,通过你们的努力,发现了除法中存在的秘密,那么,你们对于今天总结的规律还有什么问题吗? 读要求独立计算组内交流 说出自己组内的发现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读要求 用计算器进行验证汇报交流 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解决 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初步感知商隐含的规律。 通过利用计算器计算让学生体会商隐含的规律。 计算器和实物投影 10分 10分 分享交流1、我们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仅仅靠这6组数学够不够?请同学们自己出一组除法算式进行验证。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除法中还有没有特殊的情况存在呢?像“0÷75”交换位置后,还存在这样的规律吗?2、学到这里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概括一下我们发现的规律吗?3、用字母表示:数学讲究要简练,我们能不能也向其他运算定律一样用字母表示出来呢?谁来试一试!有的时候为了交流方便,我们都会用统一的字母来表示:如果a÷b=m, b÷a=n(a、b均不为0)。用字母公式表示:那么m×n=1 自己出一组除法算式进行验证 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用一句完整的话概括规律 尝试用字母来表达规律 在学生感知、体会的基础上自己举例验证,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引导学生用抽象、严谨的文字和字母表达规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学科的特点。 ppt 4分 2分 5分效果评价同学们可真棒,不仅总结出了除法中的规律,还用字母的形式表示了出来 归纳总结三、回顾,总结学习方法1、课上到这里我们应该回顾一下我们的探究过程,请你思考我们是怎样探究这个规律的,可以先和同桌尝试交流一下。2、总结学习方法:提出问题——猜想——验证(交流)——得出结论实际上这是我们学习数学非常重要的过程,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运用这样的学习过程主动地去学习知识! 和老师一起回顾总结学习、总结的过程 此环节中引导学生回顾找规律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ppt5分拓展提高四、课后延伸:通过今天我们探索除法中的秘密,你还能联想到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可能会想到:被减数和减数交换位置后,其差和原来的差会有什么关系呢? 说出自己的联想并提出问题 1分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主要采取:课堂观察、口头检测的评价方式。 评价量规课堂观察:1、 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是否全神贯注倾听、是否积极参与,敢于质疑、是否有自己的观点。2、 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能否运用交流、讨论的方法进行交流合作、是否有平等、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口头检测:是否能叙述出本节课的概况的规律,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一、通过复习运算动律,引发学生的猜想。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启发学生结合刚刚学习的小数除法引发学生猜想:除法中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呢?交换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商和原来的商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积累活动经验。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切实经历独立计算、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当被除数和除数交换位置后,所得的商和原来的商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举例出除法算式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三、小组合作交流,建立模型。小组合作交流是在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基础上进行,汇报时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再引导学生“回头看”检验结论的正确性,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最后引导学生回顾总结,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学生租借规律时,引导学生交流探索发现规律,并用抽象的字母表示出来,建立这类规律的模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二 小数除法1. 小数除法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背景分析,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与学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版五年级上册1. 小数除法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完成问题导学单,做好复习准备,导入新知,巩固发展,全课小结,5分钟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小数除法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