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动力能源。一种制H2的方法如图所示,该过程中
A.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不存在键的断裂与生成
C.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D.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能量变化与如图一致的是
A.NH4ClNH3↑ + HCl↑
B.HCl + NaOH = NaOH + H2O
C.2NH4Cl + Ba(OH)2·8H2O = 2NH3↑ + BaCl2 + 10H2O
D.CO2 + C2CO
3.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 C(g)+D(g)逆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右移动的措施是
A.减小C的浓度 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的浓度 D.增大A的浓度
4.已知H2(g)+Br2(g)=2HBr(g) ΔH =-102kJ·mol-1,1molHBr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369kJ的能量,1molBr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为200kJ,则1mol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A.436kJ B.218 kJ C.169kJ D.569kJ
5.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B.氯气和溴化钾溶液的反应
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室温下水结成冰
6.在水溶液中,CrO呈黄色,Cr2O呈橙色,重铬酸钾(K2Cr2O7)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Cr2O+H2O2CrO+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后,溶液呈橙色
B.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C.向该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浓硫酸,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后,氢离子浓度比原溶液大
D.向体系中加入少量水,平衡逆向移动
7.下列表示乙块(化学式为C2H2,燃烧热为1299.6kJ·mol-1)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
A.C2H2(g)+O2(g)=2CO2(g)+H2O(l) ΔH=-1299.6kJ·mol-1
B.2C2H2(g)+5O2(g)=4CO2(g)+2H2O(g) ΔH=-1299.6kJ·mol-1
C.C2H2(g)+O2(g)=2CO2(g)+H2O(g) ΔH=-1299.6kJ·mol-1
D.C2H2(g)+O2(g)=2CO(g)+H2O(l) ΔH=-1299.6kJ·mol-1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B.冰醋酸是弱电解质,但液态时不能导电
C.盐酸中加入固体NaCl,因Cl-浓度增大,所以溶液酸性减弱
D.硫酸钠是强电解质,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9.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ΔH=-24.8kJ/mol
Fe2O3(s)+CO(g)=Fe3O4(s)+CO2(g) ΔH=-15.73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ΔH=+640.4kJ/mol
则14g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Fe单质和CO2气体时对应的ΔH约为( )
A.-218kJ/mol B.-109kJ/mol C.+109kJ/mol D.+218kJ/mol
10.反应2A(g)+2B(g)=C(g)+3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mol·L-1·min-1 ②v(B)=0.6mol·L-1·s-1 ③v(C)=0.4mol·L-1·s-1 ④v(D)=0.5mol·L-1·s-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A.②>④>①>③ B.③>④>②>①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11.根据下表数据(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可得出弱电解质的强弱顺序为( )
酸
HX
HY
HZ
电离常数
7.2×10-4
1.8×10-6
1.8×10-8
A.HX>HY>HZ B.HZ>HY>HX
C.HY>HZ>HX D.HZ>HX>HY
12.一定量的铁粉和水蒸气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条件不能使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加铁粉的质量 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H2O(g)
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D.升温
13.一定温度下,将1 mol A和2 mol B放入5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 + 2 D(g) △H<0,经5 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 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A,反应速率加快
B.在5 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改变量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2mol/(L·min)
C.保持体积不变,向容器充入一定量氦气,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D.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加快
14.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反应逆向进行
B.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t3时刻,达到反应进行的限度
D.t4时刻,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反应停止
15.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c(H+)很小的溶液 B.c2(H+)=Kw
C.c(H+)=1×10-7mol·L-1 D.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16.向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无色气体)和NO2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N2O4(g)2NO2(g),反应吸热,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64s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到达化学平衡前,混合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深
C.若该容器与外界无热传递,则反应达到平衡前容器内气体的温度逐渐升高
D.前100s内,用NO2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0.008 mol·L-1·s-1
17.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下列条件的变化中,能使K发生变化的是
A.缩小容器体积 B.降低体系温度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O2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18.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①,;②,;则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A. B. C. D.
19.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25℃时水的离子积为:Kw=1.0×10-14,在35℃时水的离子积为:Kw=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 B.35℃时c(H+)<c(OH-)
C.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35℃时的水比25℃时的水电离程度小
20.在醋酸溶液中,CH3COOH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溶液显电中性 B.溶液中检测出CH3COOH分子、CH3COO-共同存在
C.c(H+)恒定不变 D.c(H+)=c(CH3COO-)
二、填空题
21.填空。
(1)完全燃烧生成和时,放出的热量,写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少量的存在会引起催化剂中毒。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用SO2将CO氧化,SO2被还原为S。
已知:①
②
③
则SO2氧化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工业上可通过天然气跟水蒸气反应制取,有关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_______(用含a、b、c的式子表示)。
22.完成下列问题。
(1)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开始至2min时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②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反应限度是一种平衡状态,此时反应已经停止
B.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C.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再改变
D.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E.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2)把气体和气体混合放入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经5min达到平衡,此时生成,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求:
①x的值_______,B的转化率_______。
②平衡时压强与初始时压强之比_______。
③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
23.完成下列问题。
(1)向水溶液中加入水,平衡将向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溶液中与原平衡时相比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与原平衡时相比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5℃时,三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
①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溶液中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
a.通入少量HCl气体 b.加入少量冰醋酸 c.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d.加入少量水
②常温下,的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
a. b. c. d.
三、计算题
24.某温度(t℃)时,纯水中c(H+)=1.0×10-6mol/L
(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_____;t℃_________25℃(填“>”、“<”或“=”)
(2)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1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将pH=3的H2SO4溶液和pH=12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10时,则所用H2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详解】A. 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选项A错误;
B. 水分解是化学变化,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选项B错误;
C. 制备氢气的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选项C错误;
D. 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2.D【详解】A. NH4ClNH3↑ + HCl↑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 HCl + NaOH = NaOH + H2O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B错误;
C. 2NH4Cl + Ba(OH)2·8H2O = 2NH3↑ + BaCl2 + 10H2O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C错误;
D. CO2 + C2C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是吸热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3.D【详解】A.减小C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不选A;
B.增大D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不选B;
C.减小B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故不选C;
D.增大A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选D;
选D。
4.A【详解】设1mol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为x,则x+200kJ-2×369kJ=-102kJ,解得x=436kJ,A满足题意。
答案选A。
5.D【详解】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是自发进行的过程,故A不选;
B.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强,氯气能够与KBr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属于自发进行的过程,故B不选;
C.铁生锈为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放热,常温下可自发进行,故C不选;
D.室温下冰会自发的融化,室温下水结成冰不是自发进行的过程,故D选;
故选D。
6.C【详解】A.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后,消耗氢离子,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呈黄色,A错误;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向该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浓硫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于只能是减弱这种改变,所以再次达到平衡后,氢离子浓度比原溶液大,C正确;
D.向体系中加入少量水,相当于稀释,平衡正向移动,D错误;
答案选C。
7.A【详解】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a时,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乙炔完全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为CO2(g)和H2O(l),所以乙炔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O2(g)=2CO2(g)+H2O(l) ΔH=-1299.6kJ·mol-1,故答案选A。
8.B【详解】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故A错误;
B.醋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在液态时不发生电离,所以液态时不能导电,故B正确;
C.盐酸中加入固体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由于HCl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变,酸性不变,故C错误;
D.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的溶解性无关,硫酸钡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错误;
答案选B。
9.B【详解】已知:①Fe2O3(s)+3CO(g)=2Fe(s)+3CO2(g) ΔH=-24.8kJ/mol
②Fe2O3(s)+CO(g)=Fe3O4(s)+CO2(g) ΔH=-15.73kJ/mol
③Fe3O4(s)+CO(g)=3FeO(s)+CO2(g) ΔH=+640.4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3-②×3-③×2)×即得到FeO(s)+CO(g)=Fe(s)+CO2(g) ΔH=-218 kJ·mol-1,因此14 g 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时对应的ΔH约为-109 kJ·mol-1;
答案选B。
10.C【分析】比较反应速率大小,两个相同:单位相同和物质相同,单位都转化成mol • L-1 • min-1 ,物质都转化成A,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把四个选项中物质的反应速率都转化成物质A的反应速率,则
①v (A) = 0.45mol • L-1 • min-1 ②v (A) = 36 mol • L-1 • min-1
③v (A) = 48 mol • L-1 • min-1 ④v (A) = 20 mol • L-1 • min-1
所以反应速率大小为: ③>②>④>①,故本题答案C。
11.A【详解】在同一情况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则酸性越强,故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电离常数:HX>HY>HZ,则酸性:HX>HY>HZ,答案选A。
12.A【详解】A.铁是固体,增加铁粉的质量,不能增大反应速率,A符合;
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H2O(g),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
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
D.升温,反应速率加快,D不符合。
答案选A。
13.B【详解】A.固体的浓度为定值,增加固体的量,反应速率不变,则加入少量固体A,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
B.由容器内反应物B的浓度减少了0.2 mol/L可知,生成物C增加的浓度为0.2 mol/L×=0.1 mol/L,则在5 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改变量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2mol/(L·min),故B正确;
C.保持体积不变,向容器充入一定量氦气,容器的压强增大,但参加反应的气体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
D.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故D错误;
故选B。
14.B【详解】A.t1时刻,υ(正)>υ(逆),反应正向进行,故A错误;
B.t2时刻,υ(正)>υ(逆),故B正确;
C.t3时刻,υ(正)>υ(逆),反应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即平衡状态,故C错误;
D.t4时刻,υ(正)=υ(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但υ(正)=υ(逆)0,反应没有停止,故D错误。
本题答案B。
15.B【详解】A.如果酸的浓度很小,则c(H+)很小,但溶液仍呈酸性,故A错误;
B.c2(H+)=Kw,Kw=c(H+)c(OH-),则c(H+)=c(OH-),溶液一定显示中性,故B正确;
C.c(H+)=10-7的溶液,pH=7,常温下pH=7,溶液显中性,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当温度高于常温,如95℃,pH=7,溶液显碱性,故C错误;
D.等物质的量的强酸和强碱溶液所得混合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如等物质的量的硫酸和NaOH混合后溶液呈酸性,等物质的量的NaOH和HCl混合溶液呈中性,等物质的量的HCl和氢氧化钡混合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16.B【详解】A.64s时,N2O4、NO2的物质的量相等,但随反应的进行,N2O4的物质的量在减小,反应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说法错误;
B.到达化学平衡前,体积不变,NO2的物质的量增大,则混合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深,B说法正确;
C.若该容器与外界无热传递,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降低,C说法错误;
D.前100s内,用NO2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0.004mol·L-1·s-1,D说法错误;
答案为B。
17.B【详解】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其它外界条件无关,故在上述变化中能使K发生变化的是降低体系温度,故合理选项是B。
18.C【详解】由题干方程式可知,,反应的平衡常数,故选C。
19.A【详解】A.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说明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A正确;
B.35℃时水仍然为中性,c(H+)=c(OH-),故B错误;
C.根据A项分析,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水电离出的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
D.根据A项分析,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则35℃时的水比25℃时的水电离程度大,故D错误;
答案选A。
20.C【详解】A.不管CH3COOH电离是否达到平衡,CH3COOH溶液均显电中性,故A不是CH3COOH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
B.不管CH3COOH电离是否达到平衡,溶液中CH3COOH分子、CH3COO-总是共同存在,故B不是CH3COOH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
C.c(H+)恒定不变,表明CH3COOH电离达到平衡,故C是CH3COOH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
D.c(H+)与c(CH3COO-)之间的比值与CH3COOH的电离平衡之间没有一定关系,故D不是CH3COOH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
故选C。
21.(1)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2)SO2(g)+2CO(g)=S(s)+2CO2(g) ∆H=-237.4kJ/mol
(3)
【解析】(1)
0.5molCH4完全燃烧放出445kJ的热量,所以1molCH4完全燃烧放出890kJ的热量,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2)
由盖斯定律可知,2×②-2×①–③得SO2(g)+2CO(g)=S(s)+2CO2(g) ∆H=2∆H2-2∆H1-∆H3=-237.4kJ/mol;
(3)
由图可知:
Ⅰ.;
Ⅱ.;
Ⅲ.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Ⅲ-3×Ⅱ-Ⅰ得
。
22.(1) A
(2) 2
【解析】(1)
①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且△n(X):△n(Y):△n(Z)=0.6mol:0.2mol:0.4mol=3: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开始至2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A.当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此时反应没有停止,故A错误;
B.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反应的限度,故B正确;
C.达到平衡状态时,物质消耗的反应速率等于生成的反应速率,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故C正确;
D.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化学平衡理论才可以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从而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故D正确;
E.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也就是提高原料转化率,这是化学平衡所研究的问题,故E正确;
故选A。
(2)
5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已生成2molC,若测知以D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2mol/(L•min),则平衡时生成2L5min=2mol物质D,由转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2,则列出“三段式”为:
①B的转化率为=20%;
②平衡时压强与初始时压强之比===;
③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23.(1) 正反应方向 减小 增大
(2) d a
【解析】(1)
向水溶液中加入水,氢离子浓度、醋酸根浓度都减少,因此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由于农业体积增大占主要,因此溶液中与原平衡时相比减小,溶液的酸性减弱,根据离子积常数得到溶液中与原平衡时相比增大;故答案为:正反应方向;减小;增大。
(2)
①a.通入少量HCl气体,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b.加入少量冰醋酸,醋酸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但由于醋酸浓度增大占主要,因此电离程度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c.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醋酸根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d.加入少量水,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
②a.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但由于溶液体积增大占主要,因此减小,故a符合题意;b.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铵根离子浓度减小,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c.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氢氧根浓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增大,则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
24. 1.0×10-12 > 6 1.0×10-6mol/L 9:1【详解】(1)该温度下,纯水中c(H+)=c(OH-)=1.0×10-6mol/L,KW=c(H+)∙c(OH-)=1.0×10-6mol/L×1.0×10-6mol/L=1.0×10-12;25℃时,Kw=1.0×10-14,则t℃时,Kw更大,由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故t℃>25℃;
(2)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中,c(H+)=1.0×10-11mol/L,c(OH-)===0.1mol/L;pH=1的HCl溶液中,c(H+)=0.1mol/L;由于两种等体积的溶液中,H+和OH-的浓度相等,故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即混合后溶液中H+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c(H+)=1.0×10-6mol/L,pH=6;
(3)设H2SO4溶液体积为V1 L,NaOH溶液的体积为V2 L;室温下,pH=3的H2SO4中,c(H+)=0.001mol/L,pH=12的NaOH溶液中,c(H+)=1.0×10-12mol/L,c(OH-)===0.01mol/L;两种溶液混合后,pH=10,说明NaOH的物质的量过量,且溶液中c(OH-)===0.0001mol/L,故有=0.0001mol/L,化简得V1:V2=9: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Zn-65,09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乐山沫若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乐山市沫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乐山市沫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原理综合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