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理解古文,感悟王戎的聪明,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王戎不取道旁李濉溪县新城中心小学 吕凯丽一、游戏导入1.句子接龙,我说前半句同学们后半句,好不好?2.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3介绍《世说新语》志人小说就是写人的小说,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叫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写“戎”5.请大家齐读课题,这个课题告诉我们什么呢?介绍王戎。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读课文,标出生字,课文中有几句话也标出来2指名教读生字 跟着节奏线读课文。师生合读。男女生合读。 三、理解古文1.学习文言文,除了会读,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也是我们学习古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现代“尝”是什么意思,古今异义不同,这样的词叫古今异义,“诸”是什么意思。猜测也是一种学习古文方法,他们都玩了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吧!2.正当小朋友玩的欢天喜地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呢?对李树长在什么地方呀?那多子折枝是什么样的?此时的情景可以用我们现代的哪个成语来概括?3.理解“竞走”“走”在古文中也有跑的意思。4.理解: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5.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同桌互相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对方听。6.练习背诵课文。 四、感悟王戎的聪明1.读了这个小故事,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聪明表现在什么地方?2.所有的的小朋友都是要和王戎做对比的,这样的对比在以前见过吗?“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诸儿皆未动,只有王戎动了,他动了什么?3.王戎仔细的观察,独立的思考。他想清楚后,当有人问他,他会怎么说呢?(坚定的说,自豪的说,不假思索地说,读)4.刚开始他们相信王戎的话吗?可是当他们摘来一尝,真是苦的,诸小儿会有什么反应呢?又会对王戎说什么呢?请大家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震惊,羞愧,夸他)5.所以说,王戎的不动是假的,只有他才是真正的动了,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板书)所谓的聪明。并不是爸妈给你生个最强大脑,而是比别人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如果你也能做到,你也是个聪明的孩子。 五、总结全文1.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后来也成了约定俗成的成语“道旁苦李”指路旁的苦李,路过的人不去摘取,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人或事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同时也要提醒自己,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2.布置作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课时目标,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