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课文 414 要下雨了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课文 414 要下雨了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要下雨了 【教学要求】1.认识“腰、坡、沉、伸、潮、湿、呢、空、闷、消、息、搬、响”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呀、边、呢、吗、吧、加”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学习分角色朗读。3.知道“燕子低飞、鱼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对话。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文题目1.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哗哗的雨声、轰隆隆的雷声)2.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了什么?3.下雨了,自然界有变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变化呢?学习了《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会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识。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2.同桌互查生字读音。3.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抽读。4.分段接读,纠正字音。“沉、伸、潮、湿”是翅舌音,“搬、闷”是前鼻音,“响”是后鼻音。“空”是多音字,文中就有两种读音组成的词语“空气、有空”,读“kōng”时,组词为“空气”,读“kòng”时,组词为“有空”。三、分析字形并记忆1.小组交流,运用什么方法记忆这些生字。2.说说识记方法。(1)“闷、息”与心有关,可通过汉字溯源,知道它们的构字特点,再联系生活体验理解识记。(2)还可以通过组词回顾,复现生字词:弯腰、山坡、阴沉沉、伸腰、潮湿、闷热、消息、搬东西、响起。3.猜字游戏。四、指导书写1.描红,寻找关键笔画。2.老师出示字帖,学生说出关键笔画,老师示范。“直”的书写关键是摆好“横”的位置。“直”宇不能写得太宽,中间的三个短横间隔均匀,且不能碰到横折末笔长横要长而稳;“口”字在左和右边的区别。“呀呢、吗、吧”左边小口在左上格,封口横压横中线;“加”右边小口略大,位置居中。3.学生临写。4.同桌互换课本再写。5.展示评价。6.读读写写【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成词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白兔到山坡上割草时,都遇到了谁?(遇到了小燕子、小鱼、小蚂蚁)他们都说了些什么?2.燕子、小鱼、蚂蚁都说了什么?分别请扮演这些角色的同学来朗读。三、精读课文,重点突破1.走进故事情境,初读对话。请学生做做小白兔,读一读。2.学习“潮湿”3.联系生活,深入理解“潮湿”。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阴雨天的时候哪些地方看到了小水珠?小结现象:出现小水珠的原因就是——出示词条“空气很潮湿”。放回句子,再读一读。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5.创设交际情景,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燕子低飞的原因。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6.大家替他们想一想:这时候小鱼、蚂蚁是什么心情。请其他的扮演者再读课文。出示:小鱼的话:“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了,小心淋着雨。”7.联系生活,深入理解“闷得很”。想一想,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感到“闷”?四、课后延伸,练习背诵1.同学们,要下雨了,自然界会发生变化,那么要晴天了,自然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去读课外书,找一找答案。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后反思】优点:导入时采用大家熟悉的雨声、雷声呈现,选取学生知晓的生活常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引入情境,又能引出本课的课文题目,同时向学生渗透认识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才能领悟课文。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以情境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使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了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又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老师创设的情境里面,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不足之处:设计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3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14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14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引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入学习二,复习巩固,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