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小兔运南瓜〞是部编教材第一册最后一个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有三幅图。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里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回了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是怎么运回来的,小兔平静地告诉了妈妈。第二幅图空缺,那么,小兔终究是怎样运南瓜的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一次的教学就以第二幅图为重点,它为我们提供了空白点,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丰富的想象,加以填充,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设计理念
创设交际情境,激发交流欲望,激活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在此根底上,促进学生多向交流,屡次交流,自由交流,清楚表达,个性表达,从而促进学生倾听、表达与应对才能的进步。
教学目的
1.动脑筋想出小兔运大南瓜回家的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方法进展评论。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小兔运南瓜的方法,并说出什么方法好,好在哪里。
教学难点
能对别人的方法进展评论。
教具准备
课件、小兔头饰、南瓜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孩子们,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一般情况下,谁给你们讲故事呀?你们自己会讲故事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自己讲故事,好吗?
如今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送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小兔贝贝出场:
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大家如何答复〕我是小兔贝贝,见到大家,我很快乐!〔怎么说〕我是小兔贝贝,我还不知道你是谁呢?欢送大家走进我的故事课堂。
二、理解故事起因
1.导入
小兔贝贝今天遇到难题了〔出示课文插图一〕提问:你们瞧,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南瓜?
从小兔子站在南瓜旁边你看出了什么?
2.〔出示课件〕小兔看着这大南瓜,着急得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动作。你们如今就是小兔,快想一想你会想什么?大家快帮帮小兔吧!〔先自己说说,再同桌互相说说,要认真倾听,说的不好的地方可以作补充。〕
请同学上讲台来说说第一幅图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三、开动脑筋想方法
1.小兔刚刚打来 ,说是妈妈让他到菜园里去摘南瓜,可是南瓜太大,他搬不动。他知道我们班同学既聪明又热情,想请大家来帮助想个方法。他还在菜园里等着呢,大家愿意帮这个忙吗?
2.考虑问题:小兔会用什么方法运南瓜?先每个同学独立考虑,再把想出的方法与同桌的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
谁愿意帮小兔,(把手机递给手举得最早的孩子)你亲自跟小兔说吧。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听他的方法跟你的一样吗。
学生对着手机说出自己的方法。
老师接过手机,〔假装跟小兔通话〕小兔,这个方法行吗?〔转过来对刚刚发言的同学说〕小兔让我谢谢你,还夸你真聪明。
小兔还想给别的同学一次时机,谁还想帮帮小白兔?
小白兔说,大家的方法都很好,可是他不知道终究用哪种方法更好。我们来讨论一下,拿出最正确方案,好让小兔早点把南瓜运回家。
4.讨论评议:哪种运南瓜的方法好?为什么?
什么是好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断定。假如有人顺路带回,请人帮助这个方法好;假如路平好走,自己推着滚回家这个方法好;假如路上有障碍,说不定用小车推也好。在讨论中,老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只要能说清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以培养学生喜欢讨论、多角度地考虑问题的习惯。
四、理解结果,增强学生探究过程的愿望
1.(出示第三幅图)小兔把这么大的南瓜运回了家,我们来看你从图上你看出了什么?〔观察兔妈妈和小兔的表情〕兔妈妈的眼睛瞪得很大它问话时用的是什么语气?小白兔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同桌分角色练说。
2.同桌表演〔要求边说边做出动作,还要有表情〕
3.表演完毕后,引导学生评一评小兔和兔妈妈之间口语交际的过程。可以评语言表达,也可以评神态、动作,说说他俩的表演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学生通过评判,对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有了一个比拟深入的认识。
过渡:小兔运回了大南瓜,又得到了妈妈的夸奖,听得心里美滋滋的。你们觉得小兔贝贝,聪明吗?他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我们班的同学也都很聪明,如今老师请大家把三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有问题吗?〔指名上台说〕
五、作业
1.在小兔运南瓜的方法中选一种,画一幅画。
把故事编好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 4口语交际 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 4口语交际 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小兔运南瓜教案: 这是一份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小兔运南瓜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全班交流,展示表达,讨论评议,注重表达,拓展延伸,学科综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导入,说一说,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