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武钢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武钢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下表所示,变化的曲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武钢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盐酸 B.酒精
C.稀有气体 D.过氧化氢溶液
2.(3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
B.加热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氢氧化钠
3.(3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两个氖分子:2Ne2
B.铜单质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C.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2﹣
D.两个铁离子:2Fe2+
4.(3分)为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化学式为C2H5SH).乙硫醇在燃气燃烧的过程中也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6H2O+2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硫醇是由四种元素组成
B.X物质的化学式是SO3
C.乙硫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D.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酸和碱中都含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或碱
②我们把pH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
③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就必须注明“↑”符号
④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⑤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⑥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⑦化学式中各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A.②④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①③⑦
6.(3分)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7.(3分)已知常温下NaOH、Na2CO3、NaCl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如下表所示:
NaOH
Na2CO3
NaCl
17.3
<0.01
0.1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在教师的指导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乙中的小纸条为湿润的
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条。
I.将CO2通入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直至装置甲的试管中产生沉淀物;
Ⅱ.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稀盐酸缓缓滴入装置甲的试管中;
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有少量的水
②装置甲的试管中产生的沉淀物为碳酸钠
③装置甲的试管中产生的沉淀物为碳酸钙
④步骤Ⅱ可观察到装置甲的试管中有气泡冒出
⑤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装置乙的试管中有沉淀产生
⑥步骤Ⅱ装置乙中的小纸条变蓝色
⑦该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④⑤⑦ D.④⑤⑥⑦
8.(3分)某固体样品含有木炭、氧化铜、氧化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部分生成物省略,且已知气体B具有可燃性。
(提示:1.木炭不能还原氧化钙2.Cu+2FeCl3═2FeCl2+CuCl2)
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
①原固体样品中肯定含有木炭和氧化铁
②原固体样品中肯定含有木炭和氧化铁、碳酸钙
③步骤Ⅳ中操作X是过滤
④溶液C中的溶质最多有5种
⑤若将固体D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仍有黑色固体则固体D中一定只含有铜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6分)
9.(4分)2020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日常清洁消毒的重要性。医用酒精、84消毒液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消毒用品。
(1)已知75%的医用酒精的消毒效果最佳,该医用酒精的溶质是 。
(2)根据化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可以一边用燃气灶做饭,一边喷洒医用酒精在屋内消毒
B.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且使用时应戴手套
C.已知84消毒液呈碱性,洁厕灵呈酸性,所以两者不能混合使用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与Cl2反应制取,除生成NaClO同时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4分)如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
(1)t1℃时,M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2)比较M、N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
(3)将0℃时等质量的M、N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 N(填“大于”“等于”“小于”)。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想从N的纯溶液中获得固体N,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B.t1℃时,用60g M固体配制饱和溶液,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烧杯、量筒(250mL)
C.t1℃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D.80g N放入120g水中配成饱和溶液,则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不高于t1℃
E.100g 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1℃后析出5g晶体,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11.(5分)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是黑色固体,D为无色无味气体,E为一种可溶性的盐,B、C、D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C中不含B、D中的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 ;A的用途 ;(填一种)
(2)B转化为D时所需要的一种化合物是 ;
(3)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
12.(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甲烷与水蒸气经高温催化反应得到的混合气体(以下简称“合成气”)中含有生成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同时检验“合成气”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甲烷和水蒸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查阅资料知,氧化铁与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氧化铁与甲烷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二氧化碳和水。
(1)请写出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催化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前要先通一会儿“合成气”,然后再点燃B处的酒精喷灯,目的是 ;
(3)装置A的试剂是 ;
(4)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A的质量不变,装置C、D的质量均增加且完全吸收了相关物质,其中装置C增加了3.6g,装置D增加了3.3g。则该“合成气”的组成物质为 (写化学式),其分子个数比是 (假设加热时在装置B中“合成气”反应完全);
(5)若实验时B中“合成气”未完全反应,上述实验装置 (填“是”或“否”)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13.(6分)实验室配制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上述配制好的溶液分成5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稀硫酸,随着稀硫酸的滴加,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C点溶液中的阴离子是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武钢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盐酸 B.酒精
C.稀有气体 D.过氧化氢溶液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最少有两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盐酸中含有氯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故A错;
B、酒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2.(3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
B.加热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氢氧化钠
【分析】A.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试管内液体的加热方法来分析;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来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来确定pH,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且易潮解,所以称量时应放在小烧杯中,而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3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两个氖分子:2Ne2
B.铜单质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C.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2﹣
D.两个铁离子:2Fe2+
【分析】A、氖气由原子直接构成。
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C、根据结构示意图分析。
D、铁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
【解答】解:A、氖气由原子直接构成,没有氖分子,故A错误。
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铜单质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0,表示为,故B错误。
C、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为16,电子数为18,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表示为S2﹣,故C正确。
D、铁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表示多个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4.(3分)为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化学式为C2H5SH).乙硫醇在燃气燃烧的过程中也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6H2O+2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硫醇是由四种元素组成
B.X物质的化学式是SO3
C.乙硫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D.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分析】A、根据乙硫醇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乙硫醇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4CO2+6H2O+2X,反应前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2、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硫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硫醇中碳、硫、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32:(1×6)=12:16:3,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酸和碱中都含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或碱
②我们把pH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
③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就必须注明“↑”符号
④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⑤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⑥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⑦化学式中各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A.②④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①③⑦
【分析】①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②根据正常雨水的pH为5.6,进行分析判断。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④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⑤根据燃烧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⑥根据不显电性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⑦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酸和碱中都含氢元素,但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或碱,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②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③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不一定注明“↑”符号,若反应物中有气体,则不需要注明“↑”符号,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Cu+CO2,故选项说法正确。
⑤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⑥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也可能是中子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⑦化学式中各原子质量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②④⑥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雨的范畴、酸和碱的特征、置换反应的特征、燃烧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3分)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分析】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C、稀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解答】解:A、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导致水的质量减小,部分氢氧化钙析出,冷却至室温时部分氢氧化钙溶解,但是总体上溶质氢氧化钙质量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时,溶液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2,更不能小于2,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时,最终产生氢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为8:1,该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3分)已知常温下NaOH、Na2CO3、NaCl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如下表所示:
NaOH
Na2CO3
NaCl
17.3
<0.01
0.1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在教师的指导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乙中的小纸条为湿润的
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条。
I.将CO2通入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直至装置甲的试管中产生沉淀物;
Ⅱ.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稀盐酸缓缓滴入装置甲的试管中;
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有少量的水
②装置甲的试管中产生的沉淀物为碳酸钠
③装置甲的试管中产生的沉淀物为碳酸钙
④步骤Ⅱ可观察到装置甲的试管中有气泡冒出
⑤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装置乙的试管中有沉淀产生
⑥步骤Ⅱ装置乙中的小纸条变蓝色
⑦该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④⑤⑦ D.④⑤⑥⑦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和反应情况可以判断相关方密度问题;
显碱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①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不含有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装置甲的试管中产生的沉淀物为碳酸钠,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装置甲的试管中产生的沉淀物不是碳酸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④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步骤Ⅱ可观察到装置甲的试管中有气泡冒出,该选项说法正确;
⑤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装置乙的试管中有沉淀产生,沉淀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该选项说法正确;
⑥步骤Ⅱ装置乙中的小纸条变红色,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⑦该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够对各种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
8.(3分)某固体样品含有木炭、氧化铜、氧化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部分生成物省略,且已知气体B具有可燃性。
(提示:1.木炭不能还原氧化钙2.Cu+2FeCl3═2FeCl2+CuCl2)
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
①原固体样品中肯定含有木炭和氧化铁
②原固体样品中肯定含有木炭和氧化铁、碳酸钙
③步骤Ⅳ中操作X是过滤
④溶液C中的溶质最多有5种
⑤若将固体D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仍有黑色固体则固体D中一定只含有铜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间的转化、反应的实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固体样品隔绝空气高温加热产生的气体A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可以由碳酸钙高温分解产生,也可以是木炭还原氧化铁或是氧化铜生成,剩余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B,则一定有氢前的金属铁存在,而要生成铁,必须有氧化铁和碳;
①原固体样品中肯定含有木炭和氧化铁,正确;
②原固体样品中肯定含有木炭和氧化铁,不一定含有碳酸钙,错误;
③步骤Ⅳ中操作X是过滤,正确;
④反应一定生成铁,则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若是含有碳酸钙,则高温生成的氧化钙与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若是反应后氧化铁剩余,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若是含有氧化铜,则反应生成的铜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还含有剩余的盐酸,故溶液C中的溶质最多有5种,正确;
⑤若将固体D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仍有黑色固体则固体D中不一定只含有铜,还可能由剩余的碳,错误;
故说法正确的是3个;
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反应考查了物质的成分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6分)
9.(4分)2020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日常清洁消毒的重要性。医用酒精、84消毒液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消毒用品。
(1)已知75%的医用酒精的消毒效果最佳,该医用酒精的溶质是 酒精 。
(2)根据化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填字母)。
A.可以一边用燃气灶做饭,一边喷洒医用酒精在屋内消毒
B.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且使用时应戴手套
C.已知84消毒液呈碱性,洁厕灵呈酸性,所以两者不能混合使用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与Cl2反应制取,除生成NaClO同时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l2=NaClO+NaCl+H2O 。
【分析】(1)根据75%的医用酒精,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酒精具有可燃性、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84消毒液呈碱性、洁厕灵呈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3)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与Cl2反应制取,除生成NaClO同时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75%的医用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酒精是溶质。
(2)A、酒精具有可燃性,不能一边用燃气灶做饭、一边喷洒医用酒精在屋内消毒,以防发生火灾,故说法错误。
B、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则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且使用时应戴手套,故说法正确。
C、已知84消毒液呈碱性,洁厕灵呈酸性,两者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两者不能混合使用,故说法正确。
(3)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与Cl2反应制取,除生成NaClO同时还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O+NaCl+H2O。
故答案为:
(1)酒精;
(2)BC;
(3)2NaOH+Cl2=NaClO+NaCl+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和溶剂的判别方法、酒精具有可燃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4分)如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
(1)t1℃时,M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0% 。
(2)比较M、N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M 。
(3)将0℃时等质量的M、N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 大于 N(填“大于”“等于”“小于”)。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若想从N的纯溶液中获得固体N,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B.t1℃时,用60g M固体配制饱和溶液,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烧杯、量筒(250mL)
C.t1℃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D.80g N放入120g水中配成饱和溶液,则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不高于t1℃
E.100g 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1℃后析出5g晶体,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质量;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1)t1℃时,由图像可知M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M;
(3)0℃时等质量的M、N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M>N;升温到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变大,都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升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大于N;
(4)A、由于N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若想从N的纯溶液中获得固体N,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A正确;
B、t1℃时,M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设溶解60g,需要水的质量为x则:=解得x=90g,即需要90mL水,需要量筒(100mL),故B错;
C、t1℃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g:60g=2:3,故C错;
D、80g N放入120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由图示可知:t1℃N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40%,所以80g N放入120g水中配成饱和溶液,则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不高于t1℃,故D正确;
E、100g 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1℃后析出5g晶体,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故E错。
故选:AD。
故答案为:(1)40%;
(2)M;
(3)大于;
(4)A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5分)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是黑色固体,D为无色无味气体,E为一种可溶性的盐,B、C、D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C中不含B、D中的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 HCl ;A的用途 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填一种)
(2)B转化为D时所需要的一种化合物是 CO ;
(3)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
【分析】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是黑色固体,所以B可能是氧化铜,A能与B反应,所以A是碳;D为无色无味气体,能由氧化铜转化生成,所以D可能是二氧化碳;E为一种可溶性的盐,B、C、D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C中不含B、D中的元素,而C能与氧化铜反应,且能生成二氧化碳,还不含有B、D中的元素,所以C可能是盐酸;E为一种可溶性盐,所以E可能是碳酸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是黑色固体,所以B可能是氧化铜,A能与B反应,所以A是碳;D为无色无味气体,能由氧化铜转化生成,所以D可能是二氧化碳;E为一种可溶性的盐,B、C、D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C中不含B、D中的元素,而C能与氧化铜反应,且能生成二氧化碳,还不含有B、D中的元素,所以C可能是盐酸;E为一种可溶性盐,所以E可能是碳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的化学式为HCl;A的用途是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2)B转化为D时所需要的一种化合物是CO;
(3)D转化为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1)HCl;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2)CO;
(3)CO2+2NaOH═Na2CO3+H2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2.(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甲烷与水蒸气经高温催化反应得到的混合气体(以下简称“合成气”)中含有生成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同时检验“合成气”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甲烷和水蒸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查阅资料知,氧化铁与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氧化铁与甲烷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二氧化碳和水。
(1)请写出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催化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 CH4+H2O3H2+CO ;
(2)实验前要先通一会儿“合成气”,然后再点燃B处的酒精喷灯,目的是 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
(3)装置A的试剂是 浓硫酸 ;
(4)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A的质量不变,装置C、D的质量均增加且完全吸收了相关物质,其中装置C增加了3.6g,装置D增加了3.3g。则该“合成气”的组成物质为 H2、CO、CH4 (写化学式),其分子个数比是 6:2:1 (假设加热时在装置B中“合成气”反应完全);
(5)若实验时B中“合成气”未完全反应,上述实验装置 否 (填“是”或“否”)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分析】(1)根据已知题目信息进行解答;
(2)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探究目的进行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5)根据实验装置中E的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甲烷和水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4+H2O3H2+CO;故答案为:CH4+H2O3H2+CO;
(2)合成气中的气体均为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实验前要先通一会儿“合成气”,然后再点燃B处的酒精喷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答案为: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3)实验探究过程需要检验“合成气”中是否含有未反应的水蒸气和甲烷,A装置的目的是检验“合成气”中是否含有水蒸气,故A中试剂为浓硫酸;故答案为:浓硫酸;
(4)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A的质量不变,说明“合成气”中不含水蒸气,装置C增加了3.6g,为反应生成水的质量,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g×=0.4g,装置D增加了3.3g,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3g×=0.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合成气”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0.9g:0.4g=9:4,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3:1,根据甲烷与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2:1≠9:4,由此可知实验中的“合成气”的成分为:H2、CO、CH4;该合成气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16,甲烷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甲烷与水蒸气生成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6,则合成气中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6:2:1;故答案为:H2、CO、CH4;6:2:1;
(5)B中的“合成气”未完全反应会导致一氧化碳剩余,剩余的一氧化碳不能与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也不溶于水,气体进入装置E中,将E中的水排出被收集到装置E中,因此上述实验不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故答案为:否。
【点评】本题对反应后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涉及了初中化学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考查,难度较大,需要学生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组成。
13.(6分)实验室配制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上述配制好的溶液分成5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稀硫酸,随着稀硫酸的滴加,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C点溶液中的阴离子是 硫酸根离子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
【分析】(1)根据C点时稀硫酸过量来分析解答;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B点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C点时稀硫酸溶液过量,故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故C点溶液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故填:硫酸根离子;
(2)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8%=8g;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30g
设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142
8g 30gx
x=47.3%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7.3%。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9/16 15:11:44;用户:东西湖区轻松国文培训学校;邮箱:qsgwpx@xyh.com;学号:4487409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武钢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武钢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武钢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