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答案】B
【详解】A、通过地里隔离形成两个种群a1和a2,有分别演化出b、c、d三个种群,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A错误;
B、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所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
C、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的物种,但是产生生殖隔离了的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变化,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b和d由于地理隔离存在,所以可能不是同一物种,C错误;
D、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不存在生殖隔离他们仍是同一物种,D错误。
故选B。
【点睛】
2.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两地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它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
【答案】B
【分析】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1)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有可能有害;
(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具有有利变异个体的相应基因频率会增加,具有不利变异个体的相应基因频率会减少,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3)隔离导致物种形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仅有地理隔离不能产生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才是物种形成的关键。
【详解】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因为自然选择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即具有有利变异个体的相应基因频率会增加,具有不利变异个体的相应基因频率会减少,最终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B正确。
故选B。
【点睛】
3.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答案】C
【详解】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存在于图中⑥红细胞中,若某人为缺铁性贫血,则会影响图中⑥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A正确;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会使图中②组织液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图中①毛细血管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并非血液,C错误;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由②组织液形成的,D正确。
4.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答案】C
【详解】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兴奋可沿神经纤维传到其他神经元,甲、乙均发生两次偏转,A错误;
B、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B错误;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C正确;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可以测到电位变化,D错误。
故选C。
5.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HCl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
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
D.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
【答案】D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详解】A、实验设计要符合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A正确;
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充分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B正确;
C、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故实验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C正确;
D、实验结果反映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维持相对恒定,变化幅度很小,D错误。
故选D。
【点睛】
6.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答案】C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据此答题。
【详解】(1)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即其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
(2)肌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3)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C正确。
故选C。
【点睛】
7.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体液是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考点:内环境
点评:内环境的概念和意义是重点内容,考查很多,所以要求学生必需熟练掌握。
8.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A.75% B.50% C.42% D.21%
【答案】C
【分析】解答该题的基本思路是先计算出两个种群合并成一个种群后的基因频率,然后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自由交配后代特定的基因型频率。
【详解】种群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80%×80%=64%,Aa的基因型频率为2×80%×20%=3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20%=4%;种群2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60%×60%=36%,Aa的基因型频率为2×60%×40%=48%,a的基因型频率为40%×40%=16%。两个非常大的种群合并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Aa的基因型频率为,aa的基因型频率为,合并后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a基因的频率为30%。种群中的个体随机交配,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遗传平衡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对于遗传平衡定律的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9.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答案】D
【详解】A.基因突变是进化的原材料,所以A正确;
B.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表现型相同,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同,也可能表现型不同,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B正确;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C正确;
D.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10.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变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答案】B
【详解】A、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但不是只有突变能引起基因频率改变,A错误;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进化的标志为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时间可长可短,不论变化的大小如何,引起性状改变与否,只要基因频率改变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范畴,B正确;
C、变异是不定向的,产生的性状并不是都适应环境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变异中的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C错误;
D、种群是生物生存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的对象不是个体而是种群,D错误。
故选B。
11.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来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经常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尺蛾工业黑化的现象是因为尺蛾受到煤油烟污染被熏黑的
C.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它们的个体都能产生定向的白色变异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详解】长颈鹿经常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变得颈和前肢都要很长为用进废退的观点,为拉马克的进化学说,A错误;尺蛾工业黑化的现象是因为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北极熊的体色为白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属于共同进化,D正确。
12.下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在②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
【答案】B
【分析】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突触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中的突触和传出神经。
【详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②是传入神经,所以在②中兴奋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A错误;
B、③是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B正确;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④是传出神经,所以在④中兴奋传导可以是双向的,C错误;
D、由于AC错误,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以及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区分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解题的关键。
13.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某人大脑皮层H区受损,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
B.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C.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D.学习和记忆中枢位于下丘脑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
【答案】D
【详解】A、大脑皮层H区与听懂说话有关,受损后,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A正确;
B、学习和记忆都属大脑的高级功能,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
C、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分为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C正确;
D、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人脑的高级功能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答案】B
【分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营养物质经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后,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内环境,由内环境直接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据此解答。
【详解】外界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然后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最后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需要,所以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营养物质经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后,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内环境,由内环境直接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下图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图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C.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答案】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若没有地理隔离,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仍可完成基因交流,A正确;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生殖隔离,则进化为不同的物种,故物种2与物种1相比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
C、由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常见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C错误;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故种群1和种群2都发生了进化,D正确。
故选C。
16.导致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细胞的代谢活动 B.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细胞代谢
【答案】D
【详解】ABD、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会不断发生变化,A和B描述不全面,D正确,A、B错误;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C错误。
故选D。
17.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D.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A
【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
B、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形成新物种时种群基因频率一定改变,B错误。
CD、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进化,C、D错误。
故选A。
点睛: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变化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②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肯定进化了。
18.下列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坐骨神经中有许多条神经纤维
B.神经系统中有支持(胶质)细胞
C.突触后膜受前一个神经元树突末梢的支配
D.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
【答案】C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短而多,轴突长而少。
【详解】A、坐骨神经中有许多条神经纤维,相互之间不干扰,A正确;
B、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B正确;
C、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突触后膜受前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C错误;
D、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属于低级中枢,D正确。
故选C。
19.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不是大脑皮层。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组织最集中的部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等。所以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A正确;
B、大脑皮层没有呼吸中枢,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它们都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B错误;
C、反射是实现机体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正确;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的调节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
故选B。
20.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答案】C
【分析】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根据突触小泡的移动方向可以判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甲→乙→丙,根据分析回答。
【详解】A、乙酰胆碱和5一羟色氨属于不同的神经递质,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同,A错误;
B、乙神经元兴奋,释放5-羟色胺,5-羟色胺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抑制丙神经元兴奋,B错误;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只能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C正确;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乙酰胆碱不能正常释放,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突触的结构和兴奋的传递,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同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和图文转化的能力。
21.下图表示人体对刺激的反应,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刺激可能来自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或外界环境的变化
B.①②③和①④均表示神经调节
C.内环境中血糖和pH调节均主要与⑥⑤途径有关
D.剧烈运动时,①②③、①④⑤和⑥⑤途径共同发挥作用维持内环境稳定
【答案】C
【详解】刺激可能来自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如体温升高等)或外界环境的变化(如寒冷环境),A正确;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所以图中①②③和①④均表示神经调节,B正确;内环境中血糖主要与⑥⑤途径有关,而PH调节主要依赖血液中的缓冲物质,C错误;人体内环境稳定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确定①②③表示神经调节、①④⑤表示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⑥⑤表示体液调节。
22.下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A.解旋酶、限制酶、DNA聚合酶 B.DNA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D.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答案】C
【详解】在DNA复制的过程中,解旋酶的作用是将连接两条DNA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将DNA中螺旋的双链解开,因此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①(氢键);限制酶能特异性地切断DNA链中的磷酸二酯键,作用部位是②;DNA连接酶是将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在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作用部位是③;DNA聚合酶主要是连接DNA片段与单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在DNA复制中发挥作用;DNA酶催化DNA水解。故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C正确。
故选C。
【点睛】
23.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
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尿素上升
B.干渴时尿量明显增多
C.人组织细胞受损后,通过再生产生新的细胞
D.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
【答案】D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其实质是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详解】A、剧烈运动时,细胞代谢增强,代谢废物尿素和尿酸增多,随尿液排除体外,血液中尿素不会上升,A错误;
B、干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明显减少,B错误;
C、内环境指细胞外液,主要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所以再生产生新的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性质,C错误;
D、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量增加,出汗是增加散热,从而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属于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关的生理活动,D正确。
故选D。
24.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表示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②表示氧气进入内环境、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需要通过呼吸系统才能完成;③表示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需要泌尿系统来完成;④表示养料和氧气进入细胞; ⑤表示代谢废物排出细胞;⑥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通过内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A、①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但③通过泌尿系统来完成,A错误;
B、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B错误;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是养料和氧气,⑤是细胞的代谢废物和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C正确;
D、⑥应表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通过内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故选C。
【点睛】
25.下列关于内环境组成及物质成分的选项,正确的是
①钙离子、葡萄糖 ②血红蛋白、呼吸酶 ③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 ④CO2、激素
A.甲;①②④ B.乙;①②③
C.丙;①③④ D.丁;②③④
【答案】C
【详解】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返回血浆,因此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丙所示;内环境含有水、无机盐(Ca2+等)、血液运送的物质(葡萄糖、血浆蛋白、氨基酸、尿素等代谢废物、CO2、激素等),因此①③④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参与有氧呼吸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即②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综上分析,A、B、D均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
26.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
B.若图中箭头表示兴奋的传导方向,A、B、C、D处的箭头表示的方向都正确
C.刺激图中②③任一部位,都不能引起反射
D.当图中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
【答案】B
【分析】图中①是效应器,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④是感受器;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A、在图示反射弧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元,即③为传入神经元,②为传出神经元,④为感受器,①为效应器,因此,兴奋的传递方向为④→③→②→①,A正确;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由前一神经元的胞体传递到下一神经元的轴突,C处的箭头表示的方向错误,B错误;
C、反射活动离不开完整的反射弧,刺激②③任一部位,都不能引起反射活动,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当④(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兴奋能传到神经中枢,从而使人体在大脑皮层产生感觉,D正确。
故选B。
【点睛】
27.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答案】A
【分析】1、组织液生成: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
2、组织液回流:组织液可从毛细血管静脉端重吸收回到毛细血管。
【详解】A、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而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会消耗部分氧气,导致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比生成组织液中的低,A错误;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
C、血浆中大部分小分子物质均可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正确;
D、组织液中大部分小分子物质均可以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D正确。
故选A。
【点睛】理解血浆、组织液之间的动态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C.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答案】B
【详解】A、受到刺激后,兴奋部位由于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A正确;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错误;
C、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C正确;
D、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正确。
故选B。
29.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答案】B
【详解】A、C、D均是观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果反射活动异常就有可能与神经中枢受损有关。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与神经中枢没有关系,故选B。
30.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
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答案】C
【详解】切段②传入神经,反射弧的结构被破坏,不能完成反射活动,A项错误;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B项错误;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C项正确;③是脊髓的神经中枢,是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区在脑,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认清反射弧的结构。根据②上具有神经节可推知②是传入神经则①是感受器、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
31.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分析】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跑步过程需要有平衡中枢参与、呼吸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等参与。小脑有保持平衡功能,大脑能控制低级中枢,脑干有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脊髓是低级运动中枢,下丘脑有血糖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等。
故选D。
32.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 ④二氧化碳 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乙酰胆碱 ⑧尿素 ⑨维生素
A.②③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⑦ D.③⑤⑥⑧⑨
【答案】B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都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中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详解】①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①正确;
②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错误;
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发生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③正确;
④二氧化碳属于代谢废物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④错误;
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或消化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⑤正确;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主要是通过血浆运输,是内环境都组成成分,⑥错误;
⑦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⑦错误;
⑧尿素是代谢废物,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⑧错误;
⑨维生素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⑨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睛】
33.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应把化验结果的误差考虑在内
【答案】D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所谓相对稳定,是指在某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生理指标是变动的,而在长时间的范围内,生理指标总体是恒定的。
【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相对的,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正确;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正确;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C正确;
D、该变化范围是机体容许存在的波动范围,属于正常现象,不是考虑化验室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D错误。
故选D。
34.“神舟”七号上搭载了一些生物,利用太空特定的物理环境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的幼苗在太空失去了所有的应激性 B.育成新品种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
C.出现的新性状都对人类有益 D.此育种方法不可能产生新的基因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以太空诱变育种为背景考查基因突变;生物在太空环境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出现新的性状;但是大多数的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植物幼苗在太空中会失去向地性等应激性,但是依然会保持向光性的特点。
【详解】植物幼苗进入太空处于失重状态,但仍具有应激性,A错误;生物在太空环境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太空育种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正确;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太空培育的新品种对人类不一定是有益的,C错误;太空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利用失重和宇宙射线诱发基因发生突变,因而可能会产生新的基因,D错误;故正确的选B。
35.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b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引起e处反应
B.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
C.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
D.I处释放的神经递质将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
【答案】C
【详解】A、据图分析,Ⅰ表示突触前神经元,Ⅱ表示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传向突触后神经元,故在b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不能引起e处反应,A错误;
B、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电信号或化学信号的方式单向传递,B错误;
C、据图分析,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形成两个突触结构,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C正确;
D、Ⅰ处释放的神经递质将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D错误。
故选C。
36.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这一生理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甘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引起膜外侧所带正电位更高
B.甘氨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C.直接参与氨基酸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以胞吐方式迅速、大量地释放甘氨酸,有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感性
【答案】C
【分析】试题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以抑制膜内变为正电,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
【详解】A、分析图示并结合题意可知,突触小泡内的甘氨酸经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相关受体结合,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内膜的负离子数量更多了则膜内外离子浓度差更大了,A正确;
B、甘氨酸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关受体结合后膜电位没有发生反转,所以属于甘氨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B正确;
C、直接参与某物资的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该物资是分泌蛋白,氨基酸不是分泌蛋白,C错误;
D、以胞吐方式迅速、大量地释放甘氨酸,有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感性,D正确。
故选C。
37.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B.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答案】A
【详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A正确;神经元接受到刺激,但只有当这种刺激满足其引起兴奋的最低值时,才会产生反应,释放神经递质,B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但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神经元细胞外的钾离子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D错误。故本题的答案选择A。
38.图是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 )
A.都是由左向右
B.都是由右向左
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答案】C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详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即膜外由右向左;在膜内则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即膜内由左向右。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
39.图是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abcd的波形可判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从右向左传导的
B.a处神经细胞膜内的钾离子浓度因钾离子大量外流而低于膜外
C.b处发生的变化,其机理是钠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钠离子大量内流
D.c处发生的变化,其机理是钾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钾离子外流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图中a点之前为静息电位,由K+外流所致,而此时膜外Na+高于膜内,K+低于膜内,曲线上升过程是因为Na+内流所致,下降过程是因为K+外流所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中,细胞内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经离子通道跨膜流动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属于被动运输;而离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需要离子泵,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由曲线图可知,左侧去极化过程是由负电位变正电位,因此是膜内电位变化,右侧是复极化过程,兴奋是由右侧向左侧传导,A正确;
B、 a处为静息电位,神经细胞膜内的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B错误;
C、 b处发生去极化,其机理是钠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钠离子大量内流所致,C正确;
D、c是复极化过程,由钾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钾离子外流引起,D正确;
故选B。
40.科学家利用微电极插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研究兴奋的传导。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兴奋产生后沿神经纤维双向传导
B.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并沿树突传到其它细胞
C.当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测得膜内电位低于膜外的电位
D.当刺激神经纤维膜上某一点时,此处膜内电位高于膜外电位
【答案】B
【分析】神经纤维上某一位点(非端点)兴奋后,兴奋会双向传导,在正常机体内,兴奋的传导一般是单向的。神经纤维各位点未兴奋时维持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强度的刺激后,刺激位点转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详解】A、体外实验中,刺激神经纤维中间任意位置,兴奋都是双向传导的,A正确;
B、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兴奋会传导至整个神经元所有部位,而轴突末梢可以膨大形成突触小体,继而将兴奋传递至其它细胞,所以兴奋会沿着轴突传到其它细胞,B错误;
C、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保持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即膜内电位低于膜外的电位,C正确;
D、当刺激神经纤维膜上某一点时,该位点由静息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使膜内电位高于膜外电位,D正确。
故选B。
二、综合题
41.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EMS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 请回答:
(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_____育种技术。
(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为_____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_____。
(3)采用自交法鉴定F2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_____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
(4)拟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通常从其它物种获得_____,将其和农杆菌的_____用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然后借助_____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培养细胞中,经筛选和培养等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
【答案】(1)单倍体
(2) 抗性非糯性 3/16
(3)非抗性糯性
(4) 抗虫基因(或目的基因) Ti质粒 DNA连接酶
【分析】分析题文: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ttGG(非抗非糯性),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不可能两个t基因同时突变为T基因,因此突变后的乙的基因型为TtGG;甲的花粉为tG,因此可以通过诱变形成tg,再进行加倍处理,因此丙植株的基因型为ttgg。
(1)
在培养丙的过程中,经过了EMS诱变处理和花粉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加倍,用到了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技术。
(2)
由丙的培育过程中知,丙为纯合子,丙的基因型为ttgg。乙与丙杂交,F1中既有抗性非糯性又有非抗性非糯性个体,所以乙的基因型为TtGG;要培育抗性糯性品种,需要从F1中选择抗性非糯性个体进行自交。由乙和丙的基因型可推测出F1中抗性非糯性的基因型为TtGg,其自交后代中抗性糯性个体(T_gg)占的比例为3/4×1/4=3/16。
(3)
F2中抗性糯性个体的基因为Ttgg或TTgg,其中Ttgg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出现非抗糯性,因此自交后代中没有非抗性糯性时,则为纯台子。
(4)
拟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通常要从其它物种获得抗虫基因(或目的基因),基因工程中,用限制酶对含目的其因的片段和质粒(如农杆菌中的Ti质粒)进行切割,然后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
42.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3种地雀,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们的祖先属于同一个物种.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加拉帕戈斯群岛地雀的进化过程及原因。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在地雀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变异,为地雀进化提供了___________.
(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地雀因为有___________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___________,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4)若某地雀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_____.若该种群中aa个体不适应新环境遭到淘汰,其它基因型个体随机交配一代,没有自然选择,则该种群性状分离为显性:隐性=___________。
【答案】 种群 原始材料 地理 生殖隔离 60% 8:1
【详解】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在地雀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变异,为地雀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地雀因为有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生殖隔离,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4)若某地雀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30%+1/2×60%=60%.由于该种群中aa个体不适应新环境遭到淘汰,只有AA和Aa,比为1:2,所以下一代中基因A的频率=1/3+1/2×2/3=2/3,基因a的频率为1/3,隐性性状aa占1/9,显性性状占8/9,则该种群性状分离比是显性:隐性=8:1。
点睛:计算种群的基因频率公式:A的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同理,a基因频率=1-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
43.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2)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3)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
(4)图乙中,B液为_______,其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______等离子有关。
(5)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 降低(或下降) NaHCO3 神经—体液—免疫 5 血浆 HCO3-、HPO42- 内环境
【分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图甲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内环境通过a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a是呼吸系统;外界的养料通过b系统进入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代谢废物由c排出,c是泌尿系统。图乙是内环境各成分及关系图,分析可知其中的A液是组织液,B液是血浆,C液是淋巴。
【详解】(1)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乳酸会使血浆中PH降低,血浆中NaHCO3可以与乳酸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
(3)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具体穿过的膜路径是:进出肺泡壁细胞需穿过2层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需穿过2层膜→进红细胞需穿过1层膜。
(4)由以上分析知,图乙中的B液是血浆,血浆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5)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
【点睛】注意外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如肝细胞)被利用所穿过的膜路径和膜层数:肺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红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肝细胞→线粒体(凡是穿过壁细胞则计2层膜,进入细胞则计1层膜,线粒体计2层膜),所以累计共穿过11层膜。
三、实验题
44.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伊犁可克达拉镇江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新疆伊犁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新疆伊犁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阜新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辽宁省阜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阜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阜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