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图1
1.2021年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发掘出了黄金面具残片,其质量大约是280 g。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280 g的是( )
A.一罐可乐 B.一个鸡蛋
C.一头蒜 D.一个大西瓜
2.“力拔山兮气盖世”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真实写照。这段历史故事已被搬上银屏,为了让演员能够很轻松地举起大鼎(如图1所示),最适合制作剧中大鼎道具的材料是( )
A.铜 B.铁
C.石头 D.泡沫塑料
3.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的体积逐渐变大,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V/×10-3m3
0
m/kg
1
2
3
4
1
2
a
b
图2
4.两个实心物体a、b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密度是a的密度的2倍
B.a的密度是b的密度的2倍
C.a的密度是0.5×103 kg/m3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5.一个质量为500 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 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的质量是2.5 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1.0×103 kg/m3 B.1.33×103 kg/m3
C.1.5×103 kg/m3 D.2×103 kg/m3
6.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过后,小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50 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踩成冰,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40 mm。则这场大雪的降雪量最接近(ρ水=1×103 kg/m3、ρ冰=0.9×103 kg/m3)( )
A.9 mm B.15 mm
C.140 mm D.150 mm
7.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
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8.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盐水的密度;②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③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④测定一大堆回形针的数目。
A.①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ρ铁<ρ铜),则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
B.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
C.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小
D.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
10.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现铸塑一尊模特的铜合金雕像,所选模特儿的高度为1.7 m,质量为60 kg,若铸塑的雕像尺寸只有模特的一半,已知人的密度约为1.0×103 kg/m3,铜合金的密度约为8.0×103 kg/m3,则这尊铜合金雕像的质量约为( )
A.30 kg B.60 kg C.120 kg D.240 kg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1.一根质量分布均匀地铅笔芯,用去三分之一后,其质量 ,密度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2.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强按如图3甲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他在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再次调节天平平衡,重新测量,此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g。
甲 乙
图3
13.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 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 g,体积为20 cm3,则样本的密度为 g/cm3;课桌的体积为 m3。
图4
14.如图4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为了减轻飞机质量,将一质量是7.9 kg钢制零件改用等体积的铝锂合金替换,那么该零件的体积是 m3,用铝锂合金制成的新零件质量为 kg。(ρ钢=7.9×103 kg/m3,ρ铝锂=2.4×103 kg/m3)
15.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很重。若一根“如意金箍棒”的体积约为0.2 m3,其密度为33.75×103 kg/m3,则该棒的质量约为 kg。用这种材料制成一根长和直径都为“如意金箍棒”十倍的棒,其质量为 kg。
16.如图5所示是某办公室所用打印纸外包装上的部分参数,其中“面密度”表示每张打印纸每平方米的质量。已知该打印纸的密度为0.7×103 kg/m3,忽略外包装厚度。则一张打印纸的厚度是 mm,该打印纸的面密度是 g/m2。若将其中一张打印纸剪去一半,则剩下半张纸的面密度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名 称:多功能打印纸
长×宽:195mm×270mm
总厚度:5cm
总张数:500张
面密度: ▲ g/m2
图5
三、实验探究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6分,共40分)
17.(10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图6
(1)(2分)在图6所示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6分)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 。
(3)(2分)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
甲 乙 丙
1
0
2
3
4
5g
50g
10g
10
20
30
40
50
mL
18.(14分)小艳去长江三峡旅游时,买了一个古铜色的工艺品,为了检验工艺品是否由纯铜制成的,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
(1)(2分)将天平放到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后,小艳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7甲所示,此时她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2分)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工艺品质量时,通过加减砝码后,天平的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此时小艳应 ,使天平横梁平衡。
(3)(6分)测量工艺品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用细线系住的工艺品放入装有30 mL水的量筒内,量筒中水面如图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 g,工艺品的体积为 cm3,工艺品的密度为 kg/m3。
(4)(4分)由此可判断小艳购买的工艺品 (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是由纯铜制成的,判断依据是 。
19.(16分)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103 kg/m3的盐水,为检测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进行了如下实验(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甲 乙 丙 丁
图8
mL
100
80
20
60
40
mL
100
80
20
60
40
0
1
2
3
4
5
g
20g
5g
20g
(1)(4分)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8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2分)将质量为24 g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取适量的食盐倒入烧杯中,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乙所示,则食盐的质量是 g。
(3)(4分)用量筒量取适量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的食盐全部倒入量筒中,待食盐完全溶解后,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丁所示,盐水的体积是 cm3,配制盐水的密度是 kg/m3。
(4)(2分)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 (选填“加盐”或“加水”)。
(5)(4分)若图乙中5 g的砝码磨损了,则测得的盐水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判断的理由是 。
四、计算题(第20题8分,第21题9分,共17分)
甲 乙
图9
20.3D打印常在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图甲是打印用的ABS塑料,已知体积为20 cm3的该材料质量为21 g。图乙是用该材料打印出来的质量为63 g的作品。求:
(1)这种材料的密度。
(2)该作品的体积。
21.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倡议,小明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出行,他学完密度知识后,测出一辆公共自行车的总质量为34.2 kg,并得知该车所用钢材质量为31.6 kg,其中橡胶和钢材各占自行车总体积的一半(ρ钢=7.9×103 kg/m3)求:
(1)该自行车所用钢材的体积。
(2)该自行车上橡胶的密度。
(3)若将所用的钢材换为体积相等的、密度为3.0×103 kg/m3的某合金材料,则该自行车的质量是多少?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B 5.D
6.A 7.D 8.C 9.D 10.B
二、填空题
11.减小;不变
12.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52.4
13.0.72;0.02
14.1×10-3;2.4
15.6.75×103;6.75×106
16.0.1;70;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17.(1)如图所示
(2)相同;不同;密度
(3)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得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8.(1)左;(2)取下最小砝码,调节游码;(3)61.2;8;7.65×103;(4)可能;工艺品可能是空心的
19.(1)游码;右;(2)24.6;(3)50;1.292×103;(4)加水;(5)偏大;砝码磨损了,所测食盐的质量偏大,使配制盐水的质量偏大,导致测得的盐水密度值偏大
四、计算题
20.解:(1)这种材料的密度:ρ===1.05 g/cm3,
(2)该作品的体积:V作===60 cm3。
21.解:(1)钢材的体积:
V钢===4×10-3 m3;
(2)自行车的总体积:V总=2V钢=2×4×10-3 m3=8×10-3 m3,
橡胶的质量:m橡=m总-m钢=34.2 kg-31.6 kg=2.6 kg,
橡胶的体积:V橡=V总=V钢=4×10-3 m3,
橡胶的密度:ρ橡===0.65×103 kg/m3;
(3)将所用的钢材换为体积相等、密度为3.0×103 kg/m3的某合金材料时,其合金的质量:
m合金=ρ合金V钢=3.0×103 kg/m3×4×10-3 m3=12 kg,
则自行车的质量m总2=m合金+m橡=12 kg+2.6 kg=14.6 kg。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煤油
0.8×103
干冰
0.4×103
酒精
0.8×103
冰
0.9×103
水
1.0×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实验序号
蜡块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①
10
9
10
5
②
20
18
20
10
③
30
27
30
15
④
40
36
40
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质量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质量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质量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