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水循环》知识点整理(共4课)(2022秋)
展开第二单元 水循环
5.雾和云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2.深秋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雾。在高山上能看到云海。
3.
【实验名称】模拟雾的形成
【实验目的】模拟雾的形成
【实验材料】烧杯、温水、冰块、镊子。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倒入半杯不冒“白气"的温水。
(2)用镊子夹取一块冰块,接近烧杯口,观察现象。
(3)把冰块移开,观察现象。
(4)重复上述步骤几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冰块接近烧杯口,烧杯口有“白气”(“雾”)出现;把冰块移开;“白气”会逐渐消失。
【实验结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4.云和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云与雾形成的相同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都会遇冷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同点是云在高空,雾距地面较近。
实验任务单
实验名称 | 模拟雾和云的形成 | 实验分类 | 演示/模拟实验 | ||
班级 | 五年级 | 姓名 |
| ||
实验目的 | 探究雾和云的成因 | ||||
实验材料 | 烧杯、温水、冰块 | ||||
我的猜想 | 雾和云的形成与温度有关 | ||||
实验步骤 | 1.烧杯里倒入温水。 2.用镊子夹起冰块靠近杯口,观察现象。 3.把冰块移开再观察,反复多次,观察现象。 | ||||
实验现象
| 当冰块靠近杯口时,瓶口有“白气”出现,把冰块移开则“白气”消失。 | ||||
实验结论 | “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许许多多的小水滴。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他们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更加冰冷的桶外壁变出来霜。 | ||||
拓展思考 | 雾和霾的区别。 | ||||
6.露和霜
1.秋季清晨,草叶上的小水滴是露。冬天的草坪上有霜。冬天的窗户玻璃上会出现“露”或“霜”。
2.桶的外壁上的小水珠就是桶外壁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露”。
3.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更低。
4.桶的外壁会形成一层“霜”,这是由桶外壁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5.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6.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实验任务单
实验名称 | 露和霜模拟实验 | 实验分类 | 模拟实验 | ||
班级 | 五年级 | 姓名 |
| ||
实验目的 | 探究露和霜的成因 | ||||
实验材料 | 小水桶、冰块、盐 | ||||
我的猜想 | 桶的外壁会有水珠 | ||||
实验步骤 | 1.小桶外壁擦干,不留水珠,把冰块放桶里降温,观察桶的外壁。 2.小桶外壁擦干,不留水珠,往冰块上放些盐之后再放桶里降温,观察桶的外壁。 | ||||
实验现象
| 当水桶内有冰块时,杯壁会出现小水珠,再加入食盐会出现小冰晶。 | ||||
实验结论 | 当温度下降但仍高于0摄氏度时,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露。 当温度下降并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蒸气遇冷会形成小冰晶,形成霜。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更加冰冷的桶外壁变出来霜。 | ||||
拓展思考 | 了解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 ||||
7.雨和雪
1.根据事这产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或假定性解释,就是在假设。(假设是一种科学探究技能)
2.雨来自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雨。
3.云中的小冰晶遇到强大的上升气流时,会反复被抬升。在这个过程中,小冰晶会吸附遇到的小水滴或其他小冰晶,体积会像滚雪球一样变得越来越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落下来。如果到达地面时,它们没有完全融化成水,仍呈固态,就是冰雹。
4.雪和雨的形态不同。雨以水的液态形式存在,雪以水的固态形式存在。如果气温低到水的凝结点,水蒸气可能就会变成雪。
5.下雪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答:下雪会对我们的出行造成不便:车辆在布满雪的路面上行驶时,轮子会打滑,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下雪会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一定的促作用。因此,雪对人和农作物来说有利有弊。
实验任务单
实验名称 | 雨的形成模拟实验 | 实验分类 | 演示实验/模拟实验 | ||
班级 | 五年级 | 姓名 |
| ||
实验目的 | 探究雨的形成 | ||||
实验材料 | 酒精灯、火柴、三脚架、铁架台、石棉网、装半杯水的平底烧瓶、烧杯、冰块等。 | ||||
我的猜想 | 雨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形成的。 | ||||
实验步骤 | 1.组装好实验器材,在平底烧瓶中放入一些水。 2.在烧杯底上部放一个冰袋,让烧杯底部温度更低。 3.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平底烧瓶中的水。 4.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 ||||
实验现象
| 加热烧瓶中的水,水蒸发,水蒸气在烧杯底部受冷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不断增多汇成水滴降落下来。
| ||||
实验结论 | 雨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形成的。 | ||||
拓展思考 | 雪是怎样形成的? | ||||
8.小水滴的旅行
1.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断循环。
2.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循环的?(水循环的一般路线)
答: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会遇冷凝结成许多小水滴,这些小水滴不断聚集,在高空便形成了云,在低空便形成了雾。当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增大,随着空中气温的变化落到地面,形成雨或雪等。落到陆地上的水,有的经过蒸发变成水蒸气又上升到空中,有的则根据地表气温的不同以霜或露的形式存在。当地表的水越积越多,有的会流入地下成为地下径流,有的会在地表形成江、河、湖等,最终汇入海洋。
3.水循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水循环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对人们生产、生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水循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节约用水,保护淡水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有利的一面:(1)“瑞雪兆丰年”: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作物起到保护作用,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适量的降雨能够缓解庄稼的旱情,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3)雨后清新的空气使人身心愉悦。
不利的一面:造成水灾、干旱、冻坏动植物等。
实验任务单
实验名称 | 水循环 | 实验分类 | 模拟实验 | ||
班级 | 五年级 | 姓名 |
| ||
实验目的 | 探究自然界的水是怎样循环的 | ||||
实验材料 | 酒精灯 火柴 支架 烧杯2个.玻璃片2块. 水.细沙 水袋. | ||||
我的猜想 |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落到陆地上,循坏往复,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到空气中 | ||||
实验步骤 | 1.取烧杯A盛2/3水,放到支架上,放好酒精灯。 2.取玻璃A上面放置一冰袋,成45度角置于烧杯上方。 3.取破璃B上面覆一层细沙,置于玻璃A下方,且稍微倾斜。 4.玻璃B低的一端下方放一个烧杯B。 5.酒精灯加热 | ||||
实验现象
| 1.烧杯A里的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遇冷玻璃A变成小水滴。 3.小水滴落到玻璃B上越积越多。 4. 玻璃B上的水流进烧杯B。 | ||||
实验结论 |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循环 | ||||
拓展思考 | 雨是怎样形成的 | ||||
实验任务单
实验名称 | 小水滴的旅行 | 实验分类 | 模拟实验 | ||
班级 | 五年级 | 姓名 |
| ||
实验目的 | 探究水是可以循环的 | ||||
实验材料 | 一个大容器 、一个小容器 、透明纸 、沙子 、皮筋 | ||||
我的猜想 | 容器顶部有水滴生成并滴入沙子里。 | ||||
实验步骤 | 1. 用一个较大的容器底部放些水,再把一个盛有沙子的小容器放在水中,然后用透明纸盖紧。 2. 强光照射,观察结果。 | ||||
实验现象
| 透明纸上出现了水珠。 | ||||
实验结论 | 水可以循环。 | ||||
拓展思考 | 水循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