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试题(前两单元)(二)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试题(前两单元)(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试题(二) 一、选择题(共15分)1.(本题3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B.从体裁上看,《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主要通过盼春、绘春、领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C.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运用抒情和说明的表达方式,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D.“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2.(本题3分)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B.颔联写诗人在岸边所见的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C.颈联诗人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拟人化的语言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D.尾联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3.(本题3分)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首联是对偶句,先写“客路”再写“行舟”,开篇就流露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思。B.“潮平两岸阔”中“阔”字传神地表现了潮水涨满,江水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C.颈联描写景物、节令,蕴含着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的哲理。D.尾联写作者想要借归雁传递家书,表达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4.(本题3分)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5.(本题3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5分)6.(本题5分)字词积累。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票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qiáo cuì的脸现出yāng qiú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①qiáo cuì( ) ②yāng qiú( )③絮叨( ) ④仿膳( )(2)“絮叨”在文中的意思是 (3)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修改。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7.(本题5分)大型文化类情感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节目组邀请了各个领域颇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网友跟帖:个别嘉宾读音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效果。你的跟帖: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共9分)(本题9分)瑰丽雄奇意境美,雄心逸志壮思飞。请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甲】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乙】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8.(3分)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1)东临碣石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9.(2分)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怒而飞 心花怒放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匠心独运C.志怪者也 歌以咏志 D.亦若是则已矣 是可忍,孰不可忍10.(2分)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1.(2分)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选文写法作用观沧海借助奇特的 ①___情言志或塑造形象画线句勾勒出大海②______的壮丽景象,表现诗人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北冥有鱼描绘出一幅大鲲变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塑造了大鹏③____的形象。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本题10分)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材料一】①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②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③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④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材料二】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土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后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打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12.(3分)下列对材料一内容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提到的分歧,指的是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B.材料一中“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责任主要源于“我”是当家人,关键时刻要能有自己的主见。C.材料一中反复提到菜花、桑树和鱼塘,主要是为了突出“小路有意思”。D.材料一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13.(4分)下列对材料二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二第②、③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插叙 ,其作用是说明“我家”与荷花有很深感情。B.材料二第④段关于天气的描写为后文写大雨埋下伏笔,烘托心境,渲染气氛。C.材料二第⑤段“我不敢下阶去”主要是因为“我”十分牵挂雨中的红莲,怕它被那密密的雨点打坏。D.材料二第⑨段主要采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点明和深化了主题。14.(3分)简要说说材料中哪些内容体现了母亲是孩子的“荷叶”? (本题16分)阅读《春风》,回答各题春风老舍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草色、石层,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可是被清凉的蓝空给开拓出老远,平日看不见的小岛清楚的点在帆外。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一种无目的的思虑,要思虑而心中反倒空虚了些。③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我不知应当爱哪个。④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⑤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记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干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的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⑥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15.(4分)通读全文,内容填空。 不同点相同点夏天冬天 春天多风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济南很热____________________青岛____________________较温暖 16.(4分)品味语言。(1)品读课文要重视朗读,请你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哪个词应该重读,理由是什么。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17.(5分)文章的标题是“春风”为什么却要从两地的秋天写起?18.(3分)文章最后一句说“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你觉得作者是否真的想要到苏杭去“避风”呢?请结合上下文,再联系《济南的冬天》谈谈你的理解。 六、作文(共60分)19.(本题60分)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感受、见闻和想法吧?请任选一个方面,自拟题目,把它写下来,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1.C2.B3.D4.B5.D6.(1) 憔悴 央求 xù shàn(2)形容说话啰嗦。(3) 票 飘 忘 望 7.示例一:我认为不必苛求于此。并不是所有嘉宾都是播音员或者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一篇文章最能打动听众的是真挚的情感,如果朗读者通过深情演绎感染了我们,使我们产生了共鸣,我觉得读音不准、吐字不清都可以被包容。示例二:我认为嘉宾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朗读,这样既能体现文章的美感,还能推广普通话。8.①jié; ②tuán。 9.D 10.①(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②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11. 想象; 吞吐日月星辰(吞吐日月、包蕴万千); 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12.B 13.D 14.材料一中“我”的母亲不想“我”为难,选择走小路;材料一中“我”的妻子背起胖胖的儿子,慢慢地,稳稳地,孩子在她心里就是整个世界;材料二中母亲唤“我”进屋避雨。(答满2点即可) 15. 长而晴美 冷 避暑胜地(凉爽) 16.(1)“都”或者“两地”应该重读,因为它特出济南和青岛两地春风的共同特点,总领或引出下文对两地春风的具体描写。“毁”字应该重读 “毁”是毁坏的意思,因为它突出了两地的春风粗猛、破坏力之大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春风的厌恶之情或对春被风吹毁的惋惜之情。(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晃动的脑袋比作怒海里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在春风中的不适感,表现出我内心的痛苦和无法避免。 17.写济南、青岛两地秋天的美丽,是为了反衬春风的粗猛和寒冷,突出两地春风的令人不快。 18.作者不是真的想去避风。因为尽管两地的春风让老舍痛苦与无奈,但两地秋天是美丽的,他依然没有逃避,而是“死受着苦”,并且从《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看出作者对济南的无比热爱。 19.我理想中的校园生活校园,是人才的摇篮,是除了家之外的第二个处所。人们提起校园时,往往想起书声琅琅,想到学生在课堂全神贯注地听课,老师娓娓地讲课。但是,我理想中的校园可不尽如此,它更多承载的是学生的欢歌笑语,充溢着师生的快乐。我爱校园,它培育一代代的莘莘学子。我理想的校园生活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不是老师在讲台上的谆谆教诲。那还有老师任职吗?那是当然,老师的作用是在于一旁的提醒与指点迷津,当然还有至关重要的督导。那么学生干嘛呢?除了学习以外,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呢?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老师牵引式学习,而是自主性学习,课程不再有界限,课题自己钻研,以兴趣为主。让学生的探索与创新被充分地挖掘。校园不仅仅是学习园地,更是文化娱乐的传播地。学校每周二晚为电影之夜,让学生也作为影评人来观赏电影。每两周举办厨师才艺大比拼,同学们在品尝食物的同时也要学习如何自创招牌。每天都有课程班充实同学的学识。每月都有科技文化节,将科技与文化汇聚舞台,让学生的每月的探索得以展示。丰富的娱乐节目,使校园生活便不再单调。每一学期,各位同学的学习成果经同学投票,老师审查,评出校园的学期奖,有丰厚的奖品,鼓励同学再接再厉。我理想中的校园生活是否让你心动呢?让我们努力奋斗,将这理想中的生活变成真实的生活,让梦想走进现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试题(前两单元)(一),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试题(前两单元)(四),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试题(前两单元)(十),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