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图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王昌龄,贬谪降职,字词梳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本诗。2.理解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意境,学习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写法。3.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珍惜朋友之间纯真的友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 荒远的地方,王昌龄这次是被贬为龙标尉。所以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代表作有《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王昌龄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边塞诗和送别诗,其诗以七绝见长,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送别诗不重伤离重慰别,格调高昂爽朗大气。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在京城长安做官,天宝年间他被贬到龙标做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被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用“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绝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题材,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它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柳絮。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啼:叫。龙标: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与:给。夜郎: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
暮春时节,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流。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赏析“杨花落尽子归啼”
“杨花”即“柳絮”,杨花飘落会满天飞舞,漂泊无定。 寓意为“漂泊无定”。“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常在夜间啼叫,声音凄苦。这里写子规,实际上借以抒发作者当时对王昌龄被贬的悲哀与同情。——写景兼点时令。抒发作者当时对王昌龄被贬的悲哀与同情。
赏析“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道”写出了诗人得知自有被贬时的惊愕,痛惜之情。“过五溪”可见迁谪之地的荒远,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直叙其事。流露出他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
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两句诗是送别友人千古名句,由前两句的写景言事转为抒情寄慨。紧扣诗题中“遥有此寄”四字。诗人用拟人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把他看成是能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借月亮把自己的忧愁和思念遥寄给友人,抒发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与关切。——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赏析的方法:从写作角度去赏析:炼字、修辞方法、抒情方式、写作手法等。从写作内容去赏析:画面描绘(景)、感情抒发(情)、哲理(意)表达。答题的一般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方法或者写法。2、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3、归纳这种手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或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即:指明写法+阐释句意+归纳效果
如赏析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诗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B诗的意思是:我要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着风伴随您奔赴到夜郎之西。C诗人发挥的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寄愁心的载体,托明月以传情。构思新巧,想象美妙,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对现实的愤慨不平自身心情无人理解,深感愁苦
如何理解诗中“愁心”?
全诗就事写景,借景抒情,特别是运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十分恰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关切与同情,从而使这首诗成为友情诗中的名篇。
杨花:漂泊无定(友人的现状)子规啼:离愁别恨(诗人的心情)闻道:震惊,痛惜过五溪:偏远,艰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愁心:同情,牵挂,关切明月:千里可共(客观事物人格化)随君:时刻相伴直:不停留——急切夜郎西:更加偏远之地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背景简介,标题解说,〖注释〗,合作学习,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课外知识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示范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思维导引,文学常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结构梳理,主旨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课ppt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杨花即柳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