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17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八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17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八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17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八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八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10页。
第十八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业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B.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使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C.本月首飞的C919大飞机是我国按照适航审定要求和主流市场标准自主研发的首款干线客机。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四书”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它们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B.鲁迅,字豫才,本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C.成语“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和“落英缤纷”都出自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D.陶行知,我国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B.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C.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D.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吞噬(shì) 伫蓄 强词夺理(qiáng) 顿开茅塞B.撺掇(chuān) 统筹 锲而不舍(qiè) 不折不饶C.娉婷(pīn) 闲暇 惟妙惟肖(xiào) 轻歌漫舞D.睥睨(pì) 浩瀚 人迹罕至(hǎn) 销声匿迹 二、基础知识综合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乡愁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思乡情结,不仅仅是文学书写的文化现象,它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构建自己精神家园的桥梁和杻带,通过唤醒过去生活中的种种短暂而美好的回忆,记载和传承一个民族共有的历史文化脉络。乡愁是慈母手中的那根丝线,缝缝补补的岁月还那么好看;乡愁是老家屋顶上的那缕炊烟,远远近近的呼唤还那么温暖;乡愁是老家树冠上的那个鸟窝,岁岁年年的梦里总能孵化春天;乡愁是 ,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短暂( ) 孵( )化 那 lǚ( )炊烟(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载”在现代汉语中有以下几个义项,文中“记载”的“载”意思应为( )A.年 B.记在书报上 C.用交通工具装 D.充满(4)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 三、综合性学习7.某校对八年级学生最希望家长关注的一项调查见下图示,请按要求作答。(1)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描述对男生、女生的调查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男女生在最希望家长关注方面的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上:统治者8.(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或异二者之为( ) ②乐民之乐者(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A.以刀劈狼首 B.以伤先帝之明 C.以我酌油知之 D.以其境过清9.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10.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12.【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网络文学作为当前大众文学的主要形态,它不只供娱乐和消遣,还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特别是在读者和作者都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下,必须更加重视网络文学影响人、塑造人的文化功能。因此,网络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的需求,是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核心举措。网络作家必须有文化,懂文化,拥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网络创作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获得驭文谋篇之大端。网络文学作家唐家三少说:“网络文学是一个性价比最高的精神文明载体,它的素材基本源自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蒋胜男在创作《芈月传》时,特意引用了一些教科书中的内容,比如完璧归赵、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商鞅变法等。同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网络作家拥有较强的文化辨识能力。传统文化既是一个丰厚的思想库,深邃厚重,又是巨大的素材库,内容驳杂,良莠并存,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科学智慧等,也潜沉了一些落后残余;既有自强不息、扶正扬善、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也有男尊女卑、因循守旧等思想糟粕因此,网络文学弘扬传统文化,需用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对其进行分辨、过滤,然后吸纳精粹,融入文学观念,成为创作素材。近年网络文学中那些备受好评之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自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理解。弘扬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贴近时代实现文学创新,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网络文学使命担当相一致。网络作家应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的创新性发展。阿耐的网络小说《大江东去》描写主人公的艰苦创业和自强不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互助友爱,作者将这些传统的文化品格放到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展现出历史转型期平凡人物的不同命运,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文明进步的足音。(摘编自欧阳友权《传统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作为大众文学的主要形态,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影响人、塑造人。B.第二段先引用唐家三少的话,再以蒋胜男的《芈月传》为例来证明观点。C.网络小说《大江东去》受到好评,论证了网络文学可以实现创新性发展D.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围绕网络文学发展的社会需求展开论证14.文章第三段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分析。15.网络文学要健康发展,对网络作家提出哪三个要求?请简要概括。 拓展训练片片蝶衣生镯耳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徙,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16.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17.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锌,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山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19.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六、作文20.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文题一:下次,你会做得更好文题二:“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请以“和谐之美,美在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1.C2.C3.D4.B5.D6.(1)zàn fū 缕(2)杻带 纽带(3)B(4)比喻 排比示例∶乡愁是故乡门前的那条小河 活蹦乱跳的童年还在心中撒欢7. (1)八年级男生和女生都希望家长多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对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方面他们要求父母的关注度不要那么密切。 (2)同:八年级男生女生都希望父母多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对身体和心理方面渴望的关注度要低。异:八年级男生在身体和心理这两方面,更希望父母多关心他们的身体。八年级女生在这两方面则更希望父母多关心她们的心理状况。8.(1)或:或许,也许。乐:以……为乐。(2)D 9.A 10.(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从来没有过啊。 11.C 12.第一问: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第二问:围绕有借鉴意义,言之有理即可。 13.A 14.①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两方面内容。②精华主要指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科学智慧和传统美德等;糟粕主要指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因循守旧等落后残余的思想。 15.①必须有文化,懂文化,拥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②需要拥有较强的文化辨识能力;③要贴近时代实现文学创新。 16.花瓣娇小不起眼;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17.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18.CE 19.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20.例文文题一下次,你可以做得更好曾经,我是一个自卑的女孩,干什么都小心翼翼,唯恐出了差错。上课时,同学们都在老师的引领下踊跃发言,漫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可我呢?却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一声不吭的思考着。我原本以为,生活会这样平淡下去,我将一辈子活在自卑的阴影里。可生活总是出其不意,在平淡无奇中,增添了一份惊喜。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语文老师满面春色,走进教室,高兴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下一个周五,学校要举行一次关于爱国情怀的演讲比赛,想参加的同学,今天可以跟我报名了,我期待着你们精彩的表现,加油哦。”教室里立即沸腾起来。唯独我,毫无表情,我一向都是自卑的,也从没想过要去参加什么演讲比赛。下课后,我依然像往常一样,躲在教室的角落里看书。读着读着,一首小诗深深的吸引了我。那是袁枚写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呀,苔终日生长在不见阳光的阴湿之地,可是它却从不自卑,不抱怨,反而自得其乐,我为什么要自卑呢?难道我还不如一丛小小的青苔吗?此时的我突然顿悟了:我应该去参加演讲比赛,况且老师一直都很欣赏我的作文,我应该像苔一样不自卑,尽情绽放,展现自己的努力和优秀。于是,我不再犹豫了,径直走向办公室报了名。语文老师很激动,鼓励我要认真准备,充满自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之后的几天,我认真写稿,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早早起床背诵,晚自习回家来,更是一遍又一遍地打磨。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周五的演讲比赛我获得了三等奖。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我努力了,我收获了一份更好的礼物——自信!我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自卑的小女孩了。演讲比赛结束,语文老师非常激动地把我叫到办公室,夸赞了我一番,最后总结道:“下次,你会做得更好!”是的,下次我会做得更好。苔能做到不自卑,不抱怨,拥有自信,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苔,像苔一样的自信,丢掉自卑,大大方方的展示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文题二和谐之美,美在互助小时候在农村爷爷奶奶家长大,村上三四百人没有我不认识的。可上学后来到城市,别说整个小区了,就连家对门儿是谁我都不知道。爸爸妈妈总是交代我别跟陌生人说话,放学就回家,别到处乱跑。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构建了现代化的都市,也隔绝了我渴望和睦邻里的幼小心灵。 一个冬天的傍晚,我放学回家,发现自己忘记带钥匙,只能在楼下单元门外,吹着瑟瑟寒风,焦急地等待爸爸妈妈回来。这时,楼上传来脚步声,是个不认识的阿姨下楼倒垃圾。她发现了我,笑着问我说:“小姑娘,怎么啦?忘记带钥匙了?”我点点头。她又问:“你是不是就住在楼上503呀?”我再次点点头。她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说:“来我们家坐一会儿吧!等你家人回来再回去。”我连忙推辞:“不,不用了,阿姨,我家人很快就回来了,谢谢您!”她看到了我眼中的谨慎,笑了笑,并没有再说什么。 我赶紧钻进了楼道,虽然还是一样的冷,好在没有了阵阵寒风。我在家门口等了十多分钟,爸妈还没有回来。下楼丢垃圾的阿姨回来了,原来她就住在我家对门儿。她再次邀我去她家里坐。看着她和蔼的笑容,我没有拒绝,第一次独自一人进了陌生人的家。 一进屋,就看到客厅沙发上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我笑着对她说:“奶奶好!”奶奶笑了,愉快地跟我聊了起来。 谈话中,我才知道刚才的阿姨是奶奶的儿媳妇,和奶奶的儿子一起在外地工作,只有春节才回来陪奶奶过年,平日里只有老奶奶一个人在家。听到这里,我和老奶奶做了一个约定:“只要我有空闲时间,我一定过来陪您!” 过了一会儿,妈妈回来了,我把今天发生的事告诉妈妈,妈妈高兴地对我说:“邻里间就是要这样守望互助,远亲不如近邻嘛!所以以后要遵守约定,多去陪陪奶奶。” 从此之后,每当放学我都会到对门儿坐坐,陪奶奶聊聊天。每当妈妈做了好吃的东西,也都会送到对门儿,就这样503室和504室成了互助互爱的好邻里。 正如《大道之行也》所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和谐之美,美在互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八周作业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8页。
这是一份第十八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9页。
这是一份第八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7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