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19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19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19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9页。
第十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动物笑谈》一文的作者是英国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其代表作是《所罗门王的指环》。B.《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C.“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意思是记述,“异”指的是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这本书虽然写的多是鬼怪故事,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现实生活。D.《猫》一文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以及内心的痛苦和自责之情。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凛冽 头衔 怪涎不经 拈轻怕重B.分歧 温驯 见异思迁 迫不急待C.决别 眩晕 骇人听闻 大相径庭D.坍塌 鉴赏 混为一谈 神采奕奕3.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缥缈(piāo) 滑稽(jī) 御聘(pìn) 疲倦不堪(kān)B.中伤(zhònɡ) 澄澈(chè) 庇护(bì) 杞人忧天(qǐ)C.较量(jiāo) 女娲(ɡuō) 蓬勃(bó) 随声附和(hé)D.头衔(xián) 凯歌(kǎi) 呈报(chénɡ) 骇人听闻(hài)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棱镜(líng) 花苞(bāo) 吝啬(sè) 端庄(duān)B.池畦(wā) 睫毛(jié) 化妆(zhuāng) 掩饰(shì)C.高邈(mào) 干涩(sè) 凄冷(qī) 莅临(lì)D.静谧(mì) 绿茵(yīn) 娇媚(mèi) 粗犷(guǎng) 二、基础知识综合6.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小题。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páo,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油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yá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1)将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①旗páo( ) ②妇孺( ) ③大抵( ) ④yá门( )(2)上文语段中有一个有错别字的词语,请你找出来并改正。____改为____(3)本段文字选自散文集《______》,作者_____。(4)这本书最初在《莽原》杂记发表时,总题目为《_____》。在作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 三、综合性学习7.班级要举行“走近鲁迅”专题学习活动,要求至少结合两篇课文确定—个研究专题。请参考示例,简要介绍你的研究活动。示例:【专题名称】鲁迅小说中的“小人物”【研究依据】《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故乡》中的闰土【我的发现】他们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既老实善良,叉愚昧落后。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对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深入思考。我的研究:【专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①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选自《吕氏春秋》,北京出版社,2006年7月版)【注】①己亥:中国农历用“天干”“地支”来纪年。60 年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己亥是 其中的一年。8.请用“/”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各划一处)(1)得一人之使 (2)夫“己”与“三”相近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__ (2)丁氏对曰_____________(3)子夏之晋_______________ (4)是己亥也__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有闻而传之者。(2)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11.两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共同的道理? 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它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鸣”,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叙写了“我”第三次养猫的经历。B.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愤怒→悔恨→无奈→悲痛。C.猫的含冤受屈与“我”的狂暴武断形成对比,为后文写“我”的难过与后悔作铺垫。D.选文表达了对人类虐待动物的批判之情,希望全社会都能保护、关爱小动物。13.结合全文,说说文中原句比改句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原句)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改句)我以为真是“畏罪潜逃”了。14.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观秦兵马俑季羡林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地方。看到半坡,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走过灞桥,我怎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①”,我仿佛亲眼目睹当年世界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交官。……③总之,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将军俑、铠甲武士俑、骑马俑等等,好像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身体笔直,纹丝不动。兵俑中间间杂着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制出来的,千篇一律。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颔,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一个愁眉苦脸的。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⑦我的思潮又腾涌起来,眼前幻象浮动,心头波浪翻滚。我仿佛看到前排坑道里的兵俑和马俑一齐跳动起来。兵俑跑在前面,马俑紧紧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骑上马俑,他们都在将军俑的率领下,奋勇前进。后排坑道里那些还没被完全挖出来的兵俑和马俑,有的只露出了头,有的露出了半身,有的直着身子,有的歪着身子,也都在那里活动起来。那高低不平的地面此时在我眼中忽然变成了海浪,汹涌澎湃。兵俑和马俑正从海浪中挣扎出来,奋勇地向前奔去。他们一飞出大厅,看到河山大地花团锦簇,人们意气风发,都大为惊诧与兴奋。他们边说边飞,浩浩荡荡,飞向骊山,飞向天空。⑧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几千年来,我们多少代人在这里胼手胝足②,辛勤耕耘,才收拾出如今这样的锦绣河山。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超过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⑨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秦俑馆。此时天色渐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静。那浩浩荡荡的兵马俑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伴随我的心飞掠那八百里秦川。(摘自《季羡林散文选》,有删改)【注】①冕旒(miǎn liú):这里代指古代帝王。②胼手胝足:手脚上因劳作而结满了老茧。15.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游踪所见(所想)所感(1)丰富的历史遗迹,灿烂的诗歌文化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秦兵马俑馆小厅(2)骄傲的意味浓烈起来了秦兵马俑馆大厅规模宏大,形态各异,飞奔向前(3) 16.简要分析第④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17.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18.文章标题为“观秦兵马俑”,但作者为何一开始详写了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而并没有直接写“观秦兵马俑”?请结合文章主旨做简要阐释。19.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的景物描写为全文定下了充满活力、兴奋昂扬的情感基调。B.第②段末尾的省略号隐含的意思是:在西安,引发思古幽情的历史遗迹与脍炙人口的诗歌还有很多。C.第⑥段末尾画线句强调的意思是“不知道到底要怎么称呼、评价那些兵马俑才恰当”。D.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与第②段画线诗句表达的意境是不同的。 六、作文20.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感受、见闻和想法吧?请任选一个方面,自拟题目,把它写下来,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1.A2.D3.C4.D5.D6.(1) 袍 rú dǐ 衙(2) 油手好闲 游手好闲(3) 朝花夕拾 鲁迅(4) 旧事重提 长妈妈(阿长) 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 7. 示例:鲁迅散文的特点 《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的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他的散文写作题材广泛,如《藤野先生》中既写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又写了自己留学的感慨,还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但都被怀念线和爱国线紧紧聚在一起;《阿长与<山海经>》零零碎碎写了阿长的诸多讨厌,又写了她买《山海经》,一条怀念与敬仰线将诸多素材一线串珠,体现了鲁迅先生散文形散神聚、有的放矢的特点。8.(1)得/一人之使(2)夫/“己”与“三”相近 9. (1)等到 (2)回答 (3)去 (4)是,表判断 10.(1)有听到这个消息并且传播它的人(2)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11.无论读书还是做事,都不能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凡事须亲自调查,这样才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12.D 13.示例:原句把“我以为”放在后面,构成倒装句,突出强调了“我”的武断和自以为是,为后文揭示真相埋下伏笔,比改句表达效果更好。 14.内容上:“我”妄下断语,冤枉了第三只猫,致使它含冤而死,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表现了“我”的愧疚和忏悔。“永不”表现了“我”决绝的态度。结构上:以永不养猫结尾,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15.(1)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 (2)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 (3)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更加强烈 16.①承上启下的作用;②承接上文在驶向秦俑馆路上的情形,引出下文对秦兵马俑的所见所感。 17.①该句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朗朗上口。②同时从听觉等多种感官描写。③表达了作者对秦俑馆的期待和即将见到它的激动和兴奋。 18.①先写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内心的激动与崇敬;②渲染了肃穆、庄严的气氛;③由所见所感引出下文对秦俑的描写;④能更好地表达作者对秦俑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情感逐步加深。 19.C 20.我理想中的校园生活校园,是人才的摇篮,是除了家之外的第二个处所。人们提起校园时,往往想起书声琅琅,想到学生在课堂全神贯注地听课,老师娓娓地讲课。但是,我理想中的校园可不尽如此,它更多承载的是学生的欢歌笑语,充溢着师生的快乐。我爱校园,它培育一代代的莘莘学子。我理想的校园生活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不是老师在讲台上的谆谆教诲。那还有老师任职吗?那是当然,老师的作用是在于一旁的提醒与指点迷津,当然还有至关重要的督导。那么学生干嘛呢?除了学习以外,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呢?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老师牵引式学习,而是自主性学习,课程不再有界限,课题自己钻研,以兴趣为主。让学生的探索与创新被充分地挖掘。校园不仅仅是学习园地,更是文化娱乐的传播地。学校每周二晚为电影之夜,让学生也作为影评人来观赏电影。每两周举办厨师才艺大比拼,同学们在品尝食物的同时也要学习如何自创招牌。每天都有课程班充实同学的学识。每月都有科技文化节,将科技与文化汇聚舞台,让学生的每月的探索得以展示。丰富的娱乐节目,使校园生活便不再单调。每一学期,各位同学的学习成果经同学投票,老师审查,评出校园的学期奖,有丰厚的奖品,鼓励同学再接再厉。我理想中的校园生活是否让你心动呢?让我们努力奋斗,将这理想中的生活变成真实的生活,让梦想走进现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6页。
这是一份第十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11页。
这是一份第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