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原卷+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原卷+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第1页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原卷+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第2页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原卷+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原卷+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原卷+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共14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
    第三单元检测题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绝(yǎn) 襄陵(xiāng) 飞漱(sù) 泠泠作响(líng)
    B.轩邈 (miǎo) 属引(shǔ) 驱犊(dú) 素湍绿潭(tuān)
    C.缥碧(piāo) 横柯(kē) 沿溯(sù) 鸢飞戾天(yān)
    D.曦月(xī) 戾天(lì) 藻荇(xìng) 经纶世务(lún)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从流飘荡 芳草萋萋 疏条交映 林寒涧蔌 嘤嘤成韵
    B.急湍甚箭 东皋薄暮 沉粼竞跃 重岩叠障 横柯上蔽
    C.在昼犹昏 大漠孤烟 五色交辉 沿溯阻绝 晓雾将歇
    D.风烟俱净 日暮乡关 负势竟上, 互相轩邈 清荣峻茂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东皋薄暮望(单薄) 晓雾将歇(消散)
    B.清荣峻茂(茂盛) 盖竹柏影也(覆盖)
    C.夕日欲颓(坠落) 天山共色(共同)
    D.泉水激石(冲击,撞击) 晴川历历汉阳树(平野、平地)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5.下列各组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沿溯阻绝 天下独绝 B.自非亭午夜分 自康乐以来
    C.春冬之时 山川之美 D.不以疾也 自以为大有所益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人称“山中
    宰相”。作品有《陶隐居集》等。
    B.《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画家,字摩诘,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
    教,有“诗佛”之称。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D. 《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全集》传世。
    7.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绝 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B.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C.三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啼三声泪沾裳 D.其间 其间千二百里 飞漱其间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蝉则千转不穷
    C.窥谷忘反 D.怀民亦未寝
    9.下列对句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和鸟杂乱地鸣叫。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庭院中的月光像清澈透明的积水,水中还有藻类、荇菜等水生植物纵横交错,那些大概是竹和柏的影子。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译: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辽远无际的荒原。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传来猿猴叫声的回响,使人悲哀到极点。
    10.学习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1)阅读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3)写出带“月”的连续两句古诗句。

    11.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一分)
    ①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②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③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
    ④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
    ⑤曹植在《梁甫行》中借家园荒芜、动物出没的景象抒发对下层百姓困苦生活的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黄鹤楼》中使用叠词,描写了江上美景反衬出诗人内心清冷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
    (一)诗歌鉴赏(6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 从修辞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一句的妙处。(3分)
           
    13.尾联中“怜”的意思是什么?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5分)
    【甲】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属引凄异 属: (2)鸢飞戾天者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 (4)经纶世务者
    15.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沿溯阻绝/猿则百叫无绝 B.回清倒影/清荣峻茂
    C.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D.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奔
    16.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在写三峡的水时先写夏季,原因是本文重点在于写水,而水以夏季最大。
    B.(乙)文写“奇山”,用“负”“竞”“争”等字,将崇山峻岭化动为静,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C.(甲)文第②段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写景,抓住了春冬之时三峡的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三峡的幽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D.(乙)文中的“鸾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1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描写水的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水的共同特点。(3分)
       
       
    (三)阅读选文,完成问题。(14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方山子传(节选 ) 苏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9.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遂至承天寺( ) (2)相与步于中庭( )
    (3)余告之故( )
    20.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2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22.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2020年春,新冠疫情肆虐,国人奋起,全力抗疫:专家院士义无反顾,医护人员无惧生死,外卖小哥顶风冒雨,他们是前线的“最美送行者”;单位社区周密排查,千万家庭居家防控,莘莘学子线上学习,他们是后方的“最铁防疫员”。“冲在前”是担当,“宅在家”是贡献,做好自己,是大家共同的信念……其实,任何人,任何时候,只要做好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
    请以“做好自己”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
    第三单元检测题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绝(yǎn) 襄陵(xiāng) 飞漱(sù) 泠泠作响(líng)
    B.轩邈 (miǎo) 属引(shǔ) 驱犊(dú) 素湍绿潭(tuān)
    C.缥碧(piāo) 横柯(kē) 沿溯(sù) 鸢飞戾天(yān)
    D.曦月(xī) 戾天(lì) 藻荇(xìng) 经纶世务(lún)
    答案:D
    A项“漱”读音为shù,B项“属”读音为zhǔ,C项“鸢”读音为yuān。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从流飘荡 芳草萋萋 疏条交映 林寒涧蔌 嘤嘤成韵
    B.急湍甚箭 东皋薄暮 沉粼竞跃 重岩叠障 横柯上蔽
    C.在昼犹昏 大漠孤烟 五色交辉 沿溯阻绝 晓雾将歇
    D.风烟俱净 日暮乡关 负势竟上, 互相轩邈 清荣峻茂
    答案:C
    A项中“催”应为“摧”,C项中“瞭”应为“缭”,D项中“泻”应为“泄”。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东皋薄暮望(单薄)    晓雾将歇(消散)
    B.清荣峻茂(茂盛) 盖竹柏影也(覆盖)
    C.夕日欲颓(坠落) 天山共色(共同)
    D.泉水激石(冲击,撞击) 晴川历历汉阳树(平野、平地)
    答案:D
    A项“薄”是“接近”的意思;B项“盖”是副词“大概是”的意思;C项“共”是“同样的”的意思。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答案:B
    B项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应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故选B。
    5.下列各组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沿溯阻绝 天下独绝 B.自非亭午夜分 自康乐以来
    C.春冬之时 山川之美 D.不以疾也 自以为大有所益
    答案:C
    A.断/绝妙; B. 以为,认为/从;C.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
    D.如/与“为”连用,意思是“认为”。故选C。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陶隐居集》等。
    B.《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画家,字摩诘,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D.《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全集》传世。
    答案:.C
    C.错误。王维不是边塞诗人,他的作品多数是抒写山水田园之作,并且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成就最高的诗人。故选C。
    7.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绝 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B.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C.三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啼三声泪沾裳 D.其间 其间千二百里 飞漱其间
    答案:D
    A项中“绝”,都是“断”的意思。B项:在/如果;C项:确数/虚数;D项:从白帝城到江陵之间/指山峰间,都指两者之间。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蝉则千转不穷
    C.窥谷忘反 D.怀民亦未寝
    答案:D
    A项“阙”通“缺”,B项“转”通“啭”,C项“反”通“返”。
    9.下列对句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和鸟杂乱地鸣叫。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庭院中的月光像清澈透明的积水,水中还有藻类、荇菜等水生植物纵横交错,那些大概是竹和柏的影子。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译: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辽远无际的荒原。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传来猿猴叫声的回响,使人悲哀到极点。
    答案:D
    D项中“哀转久绝”是指“猿猴的叫声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故选D。
    10.学习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1)阅读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3)写出带“月”的连续两句古诗句。
    答案:(1)中国有悠久的“月文化”。
    (2)示例一:月,传悠久文化;月,寄人间真情。
    示例二:月,你如一位翩翩仙子,款款走进多少文人墨客的梦中。
    (3)示例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示例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11.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一分)
    ①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②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③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
    ④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________________。(《三峡》)
    ⑤曹植在《梁甫行》中借家园荒芜、动物出没的景象抒发对下层百姓困苦生活的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黄鹤楼》中使用叠词,描写了江上美景反衬出诗人内心清冷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长河落日圆 ② 白云千载空悠悠 ③ 岂不罹凝寒 ④ 略无阙处
    (5)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6)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7)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阅读(40分)
    (一)诗歌鉴赏(6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从修辞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一句的妙处。(3分)
        答案:本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明月映入江水的状态比作飞下的明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
    13.尾联中“怜”的意思是什么?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怜的意思是喜爱。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喜爱、思念之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5分)
    【甲】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属引凄异 属:____(2)鸢飞戾天者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____(4)经纶世务者
    答案:(1)连接 (2)至、到达 (3)快 (4)筹划、治理
    15.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沿溯阻绝/猿则百叫无绝 B.回清倒影/清荣峻茂
    C.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D.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奔
    答案:D A断绝/停止B清波/清澈C向上/在上面D都是动词,飞奔的马
    16.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在写三峡的水时先写夏季,原因是本文重点在于写水,而水以夏季最大。
    B.(乙)文写“奇山”,用“负”“竞”“争”等字,将崇山峻岭化动为静,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C.(甲)文第②段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写景,抓住了春冬之时三峡的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三峡的幽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D.(乙)文中的“鸾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答案:B 【乙】文段写“奇山”,用“负”“竞”“争”等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1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治理国家大事的人,望见这清幽的山谷,也会流注忘返。
    18.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描写水的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水的共同特点。(3分)
       
    答案:.清、疾、奇。
    (三)阅读选文,完成问题。(14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9.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遂至承天寺( ) (2)相与步于中庭( )
    (3)余告之故( )
    答案: (1)遂:于是,就 (2)相与:一同,共同 (3)故:缘故,原因
    20.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答案:.(1) (我)脱了衣服想要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高兴地动身出门。
    (2)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或陈慥),为什么在这里?
    2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答案: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22.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苏轼:被贬官; 方山子:“不遇”。②苏轼:寻友、赏景: 方山子:隐居
    三、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2020年春,新冠疫情肆虐,国人奋起,全力抗疫:专家院士义无反顾,医护人员无惧生死,外卖小哥顶风冒雨,他们是前线的“最美送行者”;单位社区周密排查,千万家庭居家防控,莘莘学子线上学习,他们是后方的“最铁防疫员”。“冲在前”是担当,“宅在家”是贡献,做好自己,是大家共同的信念……
    其实,任何人,任何时候,只要做好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
    请以“做好自己”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