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诗歌鉴赏,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绿色经过一个春天的酝酿,日益丰满起来。郁郁葱葱的树木,像洋溢着美丽青春的少女,愈发清秀;一望无际的菜畦,像造物主在地上铺了一件长长的绿衣,______(A.花团锦簇 B.美不胜收 C.桃红柳绿 D.鲜艳夺目)。浅浅的夏风,吹过绿油油的棉田,荡起一道一道的绿波。风儿飞出棉田,挽着树梢,欢乐地跳起摇摆舞,轻快的乐曲如溪水般激荡、流淌。寄情山水只是文人雅士的专利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狭ài的。当我们真正走进故乡田园,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顿时觉得被名利所累的人生是那么的滑jī可笑。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 ) 菜畦( ) 滑jī( ) 狭ài( )
    (2)从括号里选择词语填写在横线上,最恰当的是(只填字母)( )。
    (3)下列解说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浅浅的夏风,吹过绿油油的棉田,荡起一道一道的绿波。
    解说:加点词的词性依次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B.风儿飞出棉田,挽着树梢,欢乐地跳起摇摆舞,轻快的乐曲如溪水般激荡、流淌。
    解说:这句话中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
    C.绿色经过一个春天的酝酿,日益丰满起来。
    解说:“丰满”在本句中的语境义是“胖得匀称好看”
    D.寄情山水只是文人雅士的专利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狭ài的。
    解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具有寄情山水的情怀
    二、选择题
    2.下列对作品内容或相关常识的陈述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集中笔力依次描绘了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等五幅春天的图画,热情赞美了春天万物勃发的生命力;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用充满温情的笔调,抓住了济南冬天的阳光、白雪、山、水,突出了另一种独特的、纯净的美。
    B.亲情,是人世问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史铁生的叙事散文《秋天的怀念》,笔下的北海菊花“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浪漫”,这些菊花象征着母亲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都要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而冰心的抒情散文《荷叶·母亲》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通过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表现动人的母爱和童真。
    C.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的故事,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自欺欺人的丑行,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愚蠢;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突出了女娲的神性、人性和母性,使这个古老的神话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D.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心愿。法国作家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通过一个男人植树、牧羊的故事,让人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只要满怀无私的大爱,只要具有不懈的毅力和精神,就能把荒凉的土地变成牛羊成群的牧场。
    三、句子默写
    3.请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观沧海》曹操 )
    (2)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3)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4)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秋词(其一)》刘禹锡)
    (5)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6)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李白)
    (7)___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潼关》谭嗣同)
    (8)康拉德·劳伦兹不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的古怪行为而放弃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刘禹锡被贬谪多年,丝毫不在意旁人的讥讽,总是充满豪迈的诗情。当一个人因为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而忧愁的时候,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从《十二章》中选句填写)
    四、综合性学习
    4.语文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就让我们漫步其中,与优秀的文学作品对话,丰富人生体验,提高审美品位,让自己变得纯净、高贵而深刻。
    (1)【创立班刊】班刊编辑部向全班同学征集班刊的栏目设置,其中已有“美文欣赏”“教师寄语”“流行风”等板块,请你再设计三个板块。要求:板块内容不能重复,名称不超过4个字。
    (2)【布置文学角】班级决定在教室后面布置一块文学展示墙,用于各文学小组展示近期的阅读成果。你所在的“文学部落”近期专题阅读了“故事、成语中的交友之道”,请你以“伯牙绝弦”或“割席断交”为展示对象,写一段话介绍这个故事或成语内容,并揭示其中蕴含的交友之道。
    (3)【读书讨论会】在探讨中学生应该读哪些书时,同学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4)【活动感悟】你心目中的“文学”是什么?请仿照下面划线句子的格式,再续写一句。
    文学是一座充满了智慧的知识宝库:孤独的时候,文学是你最忠实的朋友,让你有了精神的伙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5.阅读选段,完成题目。
    ……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地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行者道:“老孙一生不会弄术,都是些真手段,实本事,已在尊嫂尊腹之内耍子,已见你肺肝矣。我知你也饥渴了,我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却就把脚往下一登。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行者道:“拿扇子我看了出来。”罗刹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执在旁边。……行者化原身,拿了扇子,叫道:“我在此间不是?谢借了!谢借了!”拽开步,往前便走,小的们连忙开了门,放他出洞。
    上面的选段选自于《西游记》第61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请问:选段是第几调芭蕉扇?请从本回目情节中列举具体的例子,分别说说孙悟空的神性、猴性和人性。
    6.《西游记》中,孙悟空曾经有三次离开和回到取经队伍,请选择其中的一次,简述一下孙悟空离开的原因以及如何归队的。
    7.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既有对童年生活感性的描述与记叙,也有对封建社会旧制度、旧道德、旧思想的理性批判。请从《五猖会》或《父亲的病》中列举一个理性批判的例子,简述一下内容,并指明批判的对象。
    六、诗歌鉴赏
    8.古诗阅读。
    寒夜
    宋·杜来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围成的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诗句“竹炉汤沸火初红”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夜的“寒”?从中你感到诗人的心情怎样?
    (2)因为有“梅花”,窗前月也就不同寻常了。那么,诗中的“梅花”还喻指什么呢?
    七、课外阅读
    文言文阅读。
    好沤①鸟者
    《列子》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②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③。齐智之所知,则浅矣。
    【注释】①沤(ōu):同“鸥”,海鸥,水鸟名。②百住:数以百计,泛指很多。③意思是,最好的语言是没有语言,最高的作为则是没有作为。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每旦之海上( ) (2)吾闻沤鸟皆从汝游( )
    10.给文中画线句子用“/”标出朗读停顿。(限2处)
    海 上 之 人 有 好 沤 鸟 者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1)沤鸟舞而不下也。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
    (3)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诚子书》)
    12.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八、现代文阅读
    实用文本阅读。
    【材料一】
    秦统一六国后,以秦国文字为标准实行“书同文”制度,文字统一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俗用的隶书开启了汉字隶变楷化的规范之路。秦汉以来汉字的形体样式基本定型,文书行政制大体确立,汉字成为大一统格局的文化支撑。几千年来,汉字体系前后相继,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到计算机处理的现代汉字,其方块样态、线条构型、表意原理一脉相通。如此的汉字体系,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正如瑞典汉学室高本汉所言:“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很少能看懂三百年前的本国文献……对于中国人来说,数千年的文献都能了解。”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9月25日)
    【材料二】
    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象,再到隶书楷书,汉字的结构数千年来没有改变。但伴随着字形字体的演变,汉字又形成了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也成为美的载体;汉隶的生动流畅、魏碑的雄浑大气、唐楷的法度庄严……。中国人特有的人格风范、性情志趣尽显其中。
    (摘编自《人民网》2020年9月26日)
    【材料三】
    我们熟知的甲骨文是成系统的中国文字,代表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高峰,而在此之前,中国文字已经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从诸多考古发现中,能够寻绎出中国文字起源的大量线索。如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遗址陶缸和良渚文化陶器上的不少刻画符号相同或近似,体现了南北文化的密切交流,文字意义更是十分明显。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的骨耜上有个刻划符号,是农具的象形,明显是甲骨文“辰”字的前身,体现了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字有着较早的起源,并成为中华文明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体现。
    (摘编自《学习时报》2020年12月7日)
    13.【我归纳】“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很少能看懂三百年前的本国文献……对于中国人来说,数千年的文献都能了解。”请你归纳瑞典汉学室高本汉这么说的原因。
    14.【我整合】文字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什么作用?请至少概括两点。
    15.【我探究】甲骨文是不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呢?请用具体的例子谈一谈你探究的结果。
    文学文本阅读。

    ①天一直雾着,从上往下看,楼下那片树林顶端的叶子,都晶莹如泪人的眼,水光水光的。我用手摸摸房间里的被子,湿漉漉的,不想再躺下去,便走出来,坐电梯下楼,寻那片树林来。
    ②走出宾馆,过一个拐角,就找到了那片树林——它们是一些很大很茂密的榕树,有的长在宾馆楼下,有的长在林荫道的两边。空气很潮湿,走在树下,虽不见有水滴落下来,地上却湿漉漉的。林荫道上,有几位老人漫步。我不禁为他们担忧起来:这么湿的地面,他们这么大年纪,一不小心滑倒,就不好了。不过,我很快就发现,这担忧是多余的。在这里漫步的,都是本地的老人。他们习惯了这雾天,也习惯了湿地,走在上面悠闲自在,一点儿都不担心滑倒。
    ③唉!万事就怕遇到像我这样倒霉的人。当我从一个拄着拐棍的老太太身边路过,准备走向不远处的长条椅时,这老太太却竞然出了状况。“咣当”一声,拐棍滚落地上,老太太则像落叶一样,飘落在了地上——就倒在我左脚的脚尖边。
    ④我想伸手扶一把,意念刚动,许多看到老人摔倒好心扶一把、反而惹一身麻烦的镜头,像马蜂一样向我涌来。就在几个月前,我的家庭也“摔跤”了。丈夫由于工作出了点问题,不但受到处分,还被冤枉地赔了几十万元。家庭就这样陷入困境。眼前这位因病倒下的老人,扶了,没事还好,若真遇上碰瓷的,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更何况,儿子正在这个城市的考场中紧张地考试,我怎么能出事呢?可不扶——我低头看向倒下的老人,她脸如纸白,额头浸着虚汗,似乎已不能动弹。没人管的话,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⑤阿姨,你是心脏病犯了,是吗?我想救老人,却不敢去碰她。因曾见过邻居大姨心脏病发作,情况大致相同,便这样问。老人家勉强点了点头。我便喊起来,快来人啊!这位阿姨犯病了!这时,前面漫步的几位老人已赶过来。有个人笃定地说,她这是心脏病犯了,得赶紧给弄药吃。我一听,立刻慌忙地从口袋取出速效救心丸,倒出几粒就朝她嘴里喂去。速效救心九对我晕车很有缓解作用。久而久之,每出远门口袋里便总备着它。我刚喂阿姨吃下速效救心九,就有一位老先生说,她脖子上不是有钥匙和电适号码吗? 还是给她家人打个电话好此。我想也是。打通电话,是个中年男子接的,是阿姨的儿子。他说他这就过来。
    ⑥大概几分钟的样子,阿姨脸色缓过来了,人也精神些了,看来不再有生命危险。我小心扶她到不远的长条椅上坐下,正要离开,她却一把攥紧我的手嚷起来。她舌头已不当家,透过含糊不清的声音,我听出她在喊,你不能走,你得等我儿子来!天哪!我刚救了她的命,她就来讹我?我想,她要非说是我把她碰倒的,还真有口说不清,其他几位老人当时都走在前面。我的头轰地一下就大了。我的家庭刚遭困境,如果再被讹一把……情急之下,我用力一拧胳膊,挣脱阿姨,拔腿就逃之夭夭了。后来阿姨的儿子打来电话,我赶紧关了手机。儿子一下考场,我们就赶紧收拾收拾,离开了那个潮湿的城市。回到家,为了保险起见,我换了个新手机号。
    ⑦半年后,因我罗锅上树——钱(前)紧,无力出书,一帮文友也不知谁挑的头,就为我搞起了募捐出书的宣传活动。可宣传海报刚贴出不久,就有个中年男子给我打来电话。他说,嘿,我还是找到你了吧?我的心不由咯噔一下,再看看手机号码属地,我仿佛感觉索命的无常来到了眼前。我说,你、你是……。中年男子就像终于捉到了要捉的兔子,欣喜地笑着说,你忘了,我母亲摔倒的事?你怎么跑了呢?
    ⑧我啪嗒挂断电话,愤愤地想,明明我做了好事,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就是不赔钱,也没有钱赔!心口怦怦地跳着正要关机,对方却发来短信;“我已经了解你的全部情况,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就算你再换手机号,我也能找到你。”我一看,紧张得手都发抖,想想还是硬着头皮拨通电话:你、你、你到底想怎样?
    ⑨他依然欣喜地笑。他说:“当初,我妈犯病倒在地上,你能冒着风险给她喂药,扶她到椅子上休息。如今,你出书经济有困难,我为什么不能扶你一把,完成你的心愿呢?”
    ⑩我仰望苍天,不知为什么就流出两行热泪。
    (出处:《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1期 作者:晴月)
    16.根据提示,概括文章故事情节。
    ①_____________→路遇老人跌倒→②___________→逃脱人家追踪→③_________
    17.小说善于借助“误会”来推动情节,制造波澜。请从文中找出一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18.结合前后语境,解释第④段中加引号的“摔跤”的意思,并谈一谈这样用词的表达作用。
    19.小说以“扶”为标题,你能读出“扶”的表层意思是什么?深层意思又是什么?
    九、作文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我们已经度过了六分之一。一学期以来,我们一直风雨兼程,满怀豪情和信心,孜孜以求,努力成一个大写的人,努力成一个合格的才。流过汗水甚至泪水,得过表扬甚至表彰;与同学合作,和师长交流;经历困难,战胜挫折,享受成功……我们的脚步踏踏实实地走在路上。
    请根据你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历,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思考,不得抄袭或套作;(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4)不少于600字;(5)认真书写。
    参考答案:
    1.(1) niàng qí 稽 隘
    (2)B
    (3)C
    2.C
    3. 山岛竦峙 岐王宅里寻常见 不知何处吹芦管 便引诗情到碧霄 何当共剪西窗烛 思君不见下渝州 终古高云簇此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4.(1)示例:班级新闻 插图欣赏 社会看台
    (2)合乎题意即可
    (3)示例一:我赞同第一种观点。流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具有实用价值,读起来既轻松、又快速,而且优秀流行作品还能够为写作提供素材;
    示例二:我赞同第二种观点。因为经典作品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内涵更丰富,文化底蕴更深,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和积淀,能够开拓视野,陶冶人的情操。
    (4) 示例:苦闷的时候, 文学是你最好的释怀, 让你的心灵天空布满了霞光
    5.第一调。孙悟空能够随意变小,变成小虫子,钻到罗刹女的肚子里,体现了他神通广大的神性;孙悟空骗得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只顾记住变大的口诀,却忘记了问变小的口诀,体现了他急躁、粗心、毛手毛脚的猴性;孙悟空和牛魔王拜过兄弟,所以一直尊称铁扇公主“嫂嫂”,体现了他有礼貌、通人情的人性。
    6.示例:第一次,孙悟空打死了六个强盗,唐僧埋怨孙悟空残害生灵,孙悟空受不了抱怨,一气之下离开唐僧,返回花果山;在路上到东海龙宫做客,在东海龙王的劝说之下主动回到了唐僧的身边。
    第二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一再埋怨,孙悟空据理力争,唐僧认为孙悟空不服管教,一怒之下,赶走了孙悟空;后来唐僧在宝象国遇难,猪八戒智激美猴王,请回了孙悟空。
    第三次,真假美猴王中,六耳猕猴冒充孙悟空,要打唐僧,并且抢走了行李,唐僧不明真相,赶走了孙悟空;后来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之下,消除了师徒间的误会,返回了取经团队。
    7.示例一:《五猖会》中,父亲在赛会之前检查“我”背诵《鉴略》;以此批判了封建教育内容枯涩难懂、学习方式死板、教育方式不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
    示例二:《父亲的病》中,给父亲治病的“神医”开出了奇特的药引子,最终也没有挽救父亲的生命,批判了所谓“神医”们为了钱财,医道丧失、草菅人命。
    8.(1)“汤沸”“火初红”等词语写出了夜的“寒”,可以感觉到诗人因客人的到来而十分欣喜、激动。
    (2)梅花是高雅的象征,诗中还喻指友人和自己是志同道合、具有高雅志趣的人。
    9. 早晨 听说 10.海 上 之 人 / 有 / 好 沤 鸟 者 11.(1)海鸥只在高空飞舞盘旋却不落下来了。
    (2)广泛的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的发问求教并且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3)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2.示例一:为人处事只有以真诚相待,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友谊。
    示例二:心怀鬼胎别人就不会和你亲近,背信弃义将永远失去朋友。
    13.英国文字没有中国文字那样的悠久历史,没有传承性;而中国从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到现代汉字,其方块样态、线条构型、表意原理都一脉相通。 14.示例:文字统一(书同文)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字成为大一统格局的文化支撑,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文字(书法)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人格风范、性情志趣;文字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高峰。 15.甲骨文是成系统的中国文字,并非中国文字的起源。比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的骨耜上有个刻划符号,是农具的象形,明显是甲骨文“辰”字的前身。
    16. 雾天下楼散步 好心出手施救 明白人家善意 17.示例:听到老太太喊“你不能走”,“我”误会她要讹“我”而不许我离开;第一次接到中年男子的电话,“我”误会他要“我”赔钱,关了电话,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那座城市,并且换了手机号;第二次接到男子的电话,“我”误会是索命的无常来了,又要赔钱,啪嗒挂断电话;接到男子的短信,“我”立马紧张的发抖,误会他一定要把我怎么样……
    作用:使文章情节一波三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18.本指摔倒在地上,这里的意思家庭突然遭遇变故,由好的境地一下子变得很糟糕。如此用词,赋予平常词以另外的意思,表意明白又新颖、奇巧,耐人品读。 19.“扶”表层意思有两点:“我”好心地“扶”犯病老太太,老太太的儿子“扶我一把”,帮助“我”完成出书的心愿。“扶”深层的意思是:“我”扶老太太,老太太的儿子扶“我”,这两个人的行为“扶”起了人心,让人们不再心存芥蒂、相互提防。
    20.例文:
    在路上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的远方。每个人都在为了那个远方而前行,春秋冬夏,年复一年。大家都似乎忘记了去欣赏追梦道路上沿途灿烂的风景,停下脚步,去看看那些我曾丢失的珍珠,我们会发现,成功和快乐与路程的长短没关系。我们都有梦想的远方,我们都会努力。这,就够了。
    很多人认为,只有获得真正的成功,才能获得所谓的幸福生活。其实不然,有梦想是好事。“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这个“元帅”岂是那么好当。当我们追梦失败后,许多人选择了消极、一蹶不振的做法,仿佛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阳光。换个角度,看看我们走过的追梦路,多么美好啊!在这其中,我们收获了坚固的友谊,感受了父母的温情,或收获了一份甜美的爱情。学会了宽容,懂得了感恩,学会了讲诚信,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学会了待人接物的方式。这是比成功更大的收获,我们不一定要在山顶享受成功的喜悦。在路上,吹着如母亲的手一般温柔的风,听着鸟儿们为你欢歌送行,看着宛如仙境般的满目星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大家一定听过“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作为一名短跑运动员,他不因先天缺陷而自暴自弃,而是用“丁”型假肢踏上跑道,艰苦的训练,只为踏上奥运赛场。终于,他站在了奥运赛场上,将自己的自信与拼搏展现在他人面前。虽然他最终无缘领奖台,但如花一般的笑容依然绽放在他的脸上,赛后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微笑着羞答道:“我虽然没有获奖,但对我来说,这就是我的金牌。”他也因此被誉为“征服冠军的冠军”。
    衣着土气的“大衣哥”朱之文凭借扎实的唱功唱响中国。追梦路上享受的单纯快乐,似乎已被所谓荣誉光环渐渐消磨殆尽。于是,他毅然决定回归音乐本身,与路上的美景重逢。
    史蒂文森说过:“怀着希望去旅行,比达到目的地更有趣味。”即便是顶峰之景也无法取代路上风景所具备的美。理查德痴心于汉字,乐此不彼;姬十三剥科学松果,满怀激情……
    最美的风景,不是顶峰的手可摘星辰,而是在于路上的披星戴月,风雨兼程与我们邂逅的那一抹阳光。

    相关试卷

    [语文]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语文]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题目,鉴赏诗歌,回答问题,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1,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1,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计20大题,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