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第2单元 8世说新语二则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50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第2单元 8世说新语二则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50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第2单元 8世说新语二则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50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第2单元 8世说新语二则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509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第2单元 8世说新语二则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509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第2单元 8世说新语二则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509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第2单元 8世说新语二则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509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第2单元 8世说新语二则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509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教学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久一会儿,不如不及,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南朝宋,刘义庆,寒雪日,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很十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加点字注音。(3分)太傅( ) 雪骤( ) 柳絮( )2.重点词语解释。(5分)(1)俄而雪骤(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 )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与儿女讲/论文义C.公大笑/乐D.未若/柳絮因风起
【解析】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与儿女/讲论文义;C.公/大笑乐。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
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5.用课文原句填空。(4分)(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雪进行描述的两个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6.文学常识填空。(5分)《世说新语》是 ________(朝代)的_______组织编写的一部____小说集,主要记载______至______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一、课内阅读咏 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极其精练地交代了咏雪的时间(________)、场所(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等要素。(4分)
示例一:我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团状的,与雪花相似,“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灵动的美感。示例二:我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在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直落,看不见雪花轻盈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2.用“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谈谈理由。(3分)
3.文中把纷纷扬扬的大雪比作“盐”和“柳絮”,你还可以把雪比作什么?用“……差可拟”或“未若……”的句式写一个咏雪的比喻句。(2分)
还可以把雪比作“糖”或“鹅毛”。 撒糖空中差可拟;未若鹅毛因风起。
二、比较阅读【甲】《咏雪》【乙】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①。孔君平②诣③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惠:同“慧”。②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会稽山阴人,为人方直,有名望。③诣:拜见。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甚聪惠 甚:_________________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未若柳絮因风起。(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
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6.下列句子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B.为设果果/有杨梅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析】A.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B.为设果/果有杨梅;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7.请你结合“兄子”“兄女”“杨氏之子”的回答,分析他们语言的精妙之处。(4分)
示例:“兄子”“兄女”将雪花比作盐和柳絮,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雪纷飞给人的不同感受。“杨氏之子”则用类比的方法,委婉地反驳了孔君平,显得幽默又不失礼节。(或: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以否定的形式婉转地回答,显得幽默有礼貌。)
【乙参考译文】在梁国,杨家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恰巧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他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1.给加点字注音。(3分)舍去( ) 尊君在不( ) 非人哉( ) 2.重点词语解释。(6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太丘舍去( )(3)去后乃至( ) (4)相委而去( )(5)下车引之( ) (6)元方入门不顾(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2)待君久不至,已去。(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父亲)等待您很久(您)没来,已经离开了。
(你)到正午还不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那位)朋友感到惭愧,从车里下车来拉他。元方走进家门,也不回头看。
4.用课文原句填空。(6分)(1)交代客人发怒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2)元方指出父亲友人两点错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辞,哪些属于谦辞?(只填序号)(4分)①尊君 ②家君 ③敝人 ④卑职 ⑤陛下⑥令尊 ⑦阁下 ⑧足下 ⑨犬子 ⑩老朽敬辞:____________ 谦辞:______________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一、课内阅读1.从全文看,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2分)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3分)3.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友人:无信无礼,缺乏修养,然而知错能改。元方:聪明直率。
示例:失礼。友人毕竟是长辈,应该尊重他,且他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 (或:不失礼。友人毕竟有错在先,元方义正而词严,表现了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品格。)
为人处事要讲信用,懂礼貌。
二、课外阅读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③,了④无遽容⑤。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⑥,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⑦至。【注释】①孔融被收:孔融被逮捕。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②中外惶怖:朝廷内外非常惊恐。中外,指朝廷内外。③琢钉戏:一种小孩玩的游戏。④了:完全。⑤遽容:恐惧的脸色。⑥冀:希望。止:同“只”。⑦寻:不久。收:差役。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融谓使者曰( )(2)二儿可得全不( )(3)冀罪止于身( )(4)寻亦收至(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2)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父亲难道见到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
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
6.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说明它的比喻义。(3分)7.有位同学看了本文之后,联系到《咏雪》,心有所感,想写一副对联,可惜只完成了一半。请你根据本文的内容写出下联。(2分)上联:谢家女才情可叹 下联:
示例:覆巢无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不能幸免。
8.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元方和孔融之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示例:相同点:都机智聪慧。元方能够巧妙指出友人有错在先,孔融之子能够懂得覆巢无完卵的道理。不同点:元方爱憎分明,为人方正。元方针对对方“无信”“无礼”,针锋相对,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孔融之子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孔融之子在父亲被捕之时,仍然在玩琢钉游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精品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课件PPTppt、精品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doc、精品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 济南的冬天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45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济南的冬天》,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