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1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2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3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0分)默写。
    (1)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三章》)
    (4)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郦道元《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   ,   。
    (6)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画面的句子是:   ,   。
    (7)杜甫《春望》中,触景生情,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   ,   。
    2.(13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蝉的蛴螬,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点脱掉身上的皮——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苹叶,或者一技滋木枝——找到后,它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握住,丝毫不动。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萍。当时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翅膀。此时,除掉身体的最后尖端,身体已完全tuì出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徘徊    tuì    出
    (2)“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握住”这句话的谓语是    
    A.用
    B.紧紧
    C.爪
    D.握住
    (3)下列对《昆虫记》的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童话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
    B.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
    C.作者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D.《昆虫记》不仅仅浸淫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
    (4)《昆虫记》是一部科普巨作,作者    、   (国籍)人,作者用了    年的时间创作这部作品,享有“   ”的美誉。
    3.(6分)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 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三(1)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4.(6分)下面这段相关文字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①使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②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很受大家欢迎。③赵亮同学也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①滥用介词,删去“   ”。
    ②成分残缺,请你修改。
    ③语序不当,请你修改。
    二、阅读(55分)
    5.(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一束光
    李朝德
    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
    车窗外,最后一抹余晖落下,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糊轮廓。
    火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早就黑了,那么晚让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
    火车在夜色中呼啸、望着车窗外的阑珊灯火,我一路忐忑。
    那天,我从昆明乘火车去一个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城际列车要穿过家乡的村庄。我家离铁路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五六百米。
    火车夜过家乡,最熟悉的景致与最亲近的人就在窗外一闪而过,兴奋激动转眼间成远离失落,那种感觉难以描述。
    十多分钟前,我打电话告诉母亲我要坐火车去宣威,要路过村里。母亲很是高兴:“去宣威做什么?大概几点钟到?“我一一回答,但有些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这句,电话里一阵沉默。
    我理解这时的沉默,我与母亲都不太善于表达感情,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
    父亲在世时,彼此都习惯这种沉默,即便一句话不说,却也温暖而坦然。但现在的沉默却让我内心紧缩,父亲过世后,母亲常说,时间过得慢,太阳总不落山,天黑后,天又总也不亮。
    近些年,我隔三岔五总要打个电话问问,很多时候不为别的,就为听听母亲的声音。
    如果不是假期或者有特殊事情,我一般很少回家,母亲总是说:“你哥你姐就住在村里,我身体好好的不用挂念: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么远,跑来跑去浪费车费!”
    我理解母亲的本意:儿子好不容易在城里立足,她希望我小心翼翼走好每一步路,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要有半点闪失,因此,她不愿意耽搁儿子的时间,在母亲眼里,总是把孩子看得重于泰山,却把自己看得轻于鸿毛。
    但是,车过村庄,母子相距几百米却不能相见,对我来说终究是一个大大的遗憾。于是,我打破沉默:“妈,要不火车快到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的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会向你招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了。”
    这个突然的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为难,夜色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算怎么一回事?但是母亲很高兴,一口答应下来。
    我们都知道那个路口,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由单线变成复线后,铁路沿线早在十多年前就全线封闭了。
    小米田路口虽然还在,但已被栅栏隔断,现在只剩下几米宽的道口。火车通过那个道口需要多长时间呢?估计就是一闪而过吧,我与母亲相互能看见吗?
    火车一过沾益县城,我就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去道口等着。沾益县城离老家松林村不到二十公里,估计不到十分钟我就可以看见母亲。
    此时一明一暗,车里车外仿佛两个世界。我把脸贴在7号车门的玻璃上,努力寻找熟悉的山川轮廓。
    窗外模糊一片,夜色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不能看见熟悉的村庄。
    焦躁中,却看见远远的公路上有车流的灯光,黑夜中流光溢彩。
    正纳闷这是哪一条路呢,远远的路上放着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白色大字突然出现了。我心里一阵酸楚,“施家屯”已是隔壁村庄,火车刚在一分钟前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村庄与站在路口的母亲。
    我颓然地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还没等看见你,火车就已经到了施家屯了。”
    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了。”
    我为自己的粗心愧疚不已,说不出话来,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和空欢喜一场。
    我不甘心,对母亲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个小时就到家了,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
    电话里,母亲慌忙阻止,语气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如果这样做,都是因为她引起的。我没有办法,告诉母亲,那明晚还是在这个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个车厢的车门旁招手,我们一定可以看见对方。
    翌日返程,我早早地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漂移,伏在玻璃上我把眼睛使劲睁大,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任何景物。
    这时候,我又看见了“施家屯”这几个字。
    车内外温差大,窗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遮挡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我终于能看见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还看见了如萤火样的村庄里的昏黄灯光。
    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火车却又过了!
    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了。
    母亲在电话里说:我也看见你了。
    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做小米田的道口,不过只有三四米宽,而站在路口等我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
    (选自《意林》2020年第1期,有删改)
    (1)文章第四自然段“火车在夜色中呼啸。望着车窗外的阑珊灯火,我一路忐忑。”作者“忐忑”的是什么?请用文章中的原句回答。
    (2)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父亲过世后,母亲常说,时间过得慢,太阳总不落山,天黑后,天又总也不亮。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作用?
    (4)本文在选入《散文选刊》(2020年第2期)时,题目为《黑夜的火车》,《那一束光》和《黑夜的火车》这两个题目,你喜欢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6.(19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芦苇花的精魂
    扶云

    ①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
    ②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真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秋菊还是带有些艳的颜色,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
    ③芦苇花内里,最深邃的那份情感,魂系着芦苇荡的仁心雄魄。细想下去,天地造芦苇,这苇却不尽是干瘪,虽然它腹中空洞,却诠释了“空也是富有”的极妙哲理。这也许有些难懂,“空”与“有”本是相反的两极,怎么能搞在一起?但及待芦苇抽出了芦苇之花,我才真正懂得芦苇的气质﹣﹣心那般空,爱是这般厚。
    ④芦苇的心间呀,盛着一片天,它怕这个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满质感的芦苇花。这花似人生的彻悟,在黄叶与绿叶中间绽放一种白发苍苍的弧度美。
    ⑤我心中不由一惊,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画面更让人感受到冬野之真味了……有什么植物能把毛茸茸的花,撑过一个又一个清冷的黄昏,与寒冬深情地去握手,你来说一说?请不要讲,潇潇冷雨打沧桑,呼呼寒风吹断肠。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
    ⑥我想起一个女性朋友,在遭遇身体误诊、丈夫背叛、失去女儿的苦难后,她的心没有灰暗甚至死去,却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一个又一个孤儿。她说,在爱中学会爱,自己很像一捧芦苇花。我听后,在泪眼模糊中,突然感到了芦苇花人性的甜美。
    ⑦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坚守,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得哭了。”当时,分身乏术的张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宇却没有半点害怕。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得哭了,心里怕失去她。所幸,妻子感染后已经康复。
    ⑧就像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一样,张定宇的双腿已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他对时间特别敏感,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冻”住。他曾说,自己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一定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⑨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一点地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着、写着,像慢镜头一样。每年三月烧芦苇做草木灰,触目即是的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
    ⑩有人说,秋天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射,那便是高峰闪现。内心质朴的人们,一直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不断透过指缝进入瞳孔,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地生长。
    (选自《意林》,有删改)

    (1)文章以芦苇花贯穿全文,为何在第②段写到菊花?请简要分析。
    (2)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
    (3)作者为什么要把张定宇比作“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请结合文本分析。
    (4)本文题为《芦苇花的精魂》,请简要概括芦苇花的“精魂”体现在哪些方面。
    (5)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空也是富有”的理解。
    7.(16分)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救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干心,衡千虑,而后作;征于色发千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挑七,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苏泰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窃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①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围,不亦宜乎!”苏鑫闻之而做,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②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泰,皆少之。弗信。乃西至泰,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
    (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注】①什二:十分之二的盈利。②说:劝说,说服。③少:轻视,贬低。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夫
    饿:
       
    ②衡于虑
    衡:
       
    ③出游数岁
    游:
       
    ④期年,以出揣摩
    期: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两文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是    ;【乙】文是    。
    (4)【乙】文苏秦的经历能否作为【甲】文论点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三、写作(55分)
    8.(55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你在动手做事的经历中,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你学会了坚韧;遭受到误解和委屈时;你学会了宽容;经历了失落和离别后,你懂得了珍惜。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以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发表你的见解,抒发你的感受,文中要有一些景物描写。
    【提示和要求】
    (1)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0分)默写。
    (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三章》)
    (4)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郦道元《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 自非亭午夜分 , 不见曦月 。
    (6)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画面的句子是: 天接云涛连晓雾 , 星河欲转千帆舞 。
    (7)杜甫《春望》中,触景生情,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悠然见南山
    (2)黑云压城城欲摧
    (3)地利不如人和
    (4)东风不与周郎便
    (5)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注意“曦”的书写)
    (6)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7)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13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蝉的蛴螬,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点脱掉身上的皮——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苹叶,或者一技滋木枝——找到后,它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握住,丝毫不动。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萍。当时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翅膀。此时,除掉身体的最后尖端,身体已完全tuì出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徘徊 huái  tuì  蜕 出
    (2)“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握住”这句话的谓语是  D 
    A.用
    B.紧紧
    C.爪
    D.握住
    (3)下列对《昆虫记》的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  A 
    A.作者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童话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
    B.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
    C.作者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D.《昆虫记》不仅仅浸淫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
    (4)《昆虫记》是一部科普巨作,作者  法布尔 、 法国 (国籍)人,作者用了  20余 年的时间创作这部作品,享有“ 昆虫世界的荷马 ”的美誉。
    【分析】《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解答】(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掌握。根据对汉字的积累以及语境可知,“徘徊”的“徊”应读作“huái”,“tuì出”写作“蜕出”。
    (2)本题考查句子成分的理解。“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握住”这句话的谓语是“握住”。
    故选:D。
    (3)本题考查名著的掌握。
    A错误,应该是用“散文”形式记录。
    BCD.正确。
    故选:A。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根据积累可知,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身为现代昆虫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闻名,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被世人誉为“科学界的诗人”“昆虫界的维吉尔”。
    答案:
    (1)huái 蜕
    (2)D
    (3)A
    (4)法布尔,法国,20余,昆虫世界的荷马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6分)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 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三(1)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材料的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1)做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如材料一中可提取“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材料二中可提取“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材料三中可提取“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通过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2)表述自己的观点看法要注意:①开门见山,观点明确;②有理有据,说服力强;③有条有理,主次分明;④用词恰当,言简意赅。
    做此题要联系学习实际情况,做出深刻分析,得出利弊结论。
    答案:
    (1)作业软件种类之多,操作之简便(1分)。所以他备受众多学生青睐(或”它已成为众多学生使用的快捷学习方式“)(1分)。(共2分)
    (2)参考示例:
    利: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题方案。(2分)(答到其中两点得全分)
    弊: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产生依赖性;对于自觉性(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2分)(答到两点得全分)
    【点评】多个材料比较提取信息的方法:①看这多个材料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或是围绕什么共同话题,从不同侧面阐述举例。②围绕话题分析题目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赞同赞扬还是否定批判,最后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组织语言。③回答时必须要依靠准确的归纳和恰当的表达。因此做此类题,还应该按照题目的要求(包括字数),把捕捉到的规律、信息,用恰当的词语和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做到没有错别字,语言准确、简洁、连贯,符合客观实际。
    4.(6分)下面这段相关文字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①使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②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很受大家欢迎。③赵亮同学也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①滥用介词,删去“ 使 ”。
    ②成分残缺,请你修改。
    ③语序不当,请你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①滥用介词,应删去“使”;
    ②成分残缺,应在“很受大家欢迎”前加“他”;
    ③语序不当,应将“也”放在“最近”后。
    答案:
    ①使
    ②常与同学交流阅读,他很受大家欢迎。
    ③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二、阅读(55分)
    5.(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一束光
    李朝德
    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
    车窗外,最后一抹余晖落下,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糊轮廓。
    火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早就黑了,那么晚让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
    火车在夜色中呼啸、望着车窗外的阑珊灯火,我一路忐忑。
    那天,我从昆明乘火车去一个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城际列车要穿过家乡的村庄。我家离铁路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五六百米。
    火车夜过家乡,最熟悉的景致与最亲近的人就在窗外一闪而过,兴奋激动转眼间成远离失落,那种感觉难以描述。
    十多分钟前,我打电话告诉母亲我要坐火车去宣威,要路过村里。母亲很是高兴:“去宣威做什么?大概几点钟到?“我一一回答,但有些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这句,电话里一阵沉默。
    我理解这时的沉默,我与母亲都不太善于表达感情,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
    父亲在世时,彼此都习惯这种沉默,即便一句话不说,却也温暖而坦然。但现在的沉默却让我内心紧缩,父亲过世后,母亲常说,时间过得慢,太阳总不落山,天黑后,天又总也不亮。
    近些年,我隔三岔五总要打个电话问问,很多时候不为别的,就为听听母亲的声音。
    如果不是假期或者有特殊事情,我一般很少回家,母亲总是说:“你哥你姐就住在村里,我身体好好的不用挂念: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么远,跑来跑去浪费车费!”
    我理解母亲的本意:儿子好不容易在城里立足,她希望我小心翼翼走好每一步路,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要有半点闪失,因此,她不愿意耽搁儿子的时间,在母亲眼里,总是把孩子看得重于泰山,却把自己看得轻于鸿毛。
    但是,车过村庄,母子相距几百米却不能相见,对我来说终究是一个大大的遗憾。于是,我打破沉默:“妈,要不火车快到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的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会向你招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了。”
    这个突然的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为难,夜色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算怎么一回事?但是母亲很高兴,一口答应下来。
    我们都知道那个路口,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由单线变成复线后,铁路沿线早在十多年前就全线封闭了。
    小米田路口虽然还在,但已被栅栏隔断,现在只剩下几米宽的道口。火车通过那个道口需要多长时间呢?估计就是一闪而过吧,我与母亲相互能看见吗?
    火车一过沾益县城,我就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去道口等着。沾益县城离老家松林村不到二十公里,估计不到十分钟我就可以看见母亲。
    此时一明一暗,车里车外仿佛两个世界。我把脸贴在7号车门的玻璃上,努力寻找熟悉的山川轮廓。
    窗外模糊一片,夜色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不能看见熟悉的村庄。
    焦躁中,却看见远远的公路上有车流的灯光,黑夜中流光溢彩。
    正纳闷这是哪一条路呢,远远的路上放着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白色大字突然出现了。我心里一阵酸楚,“施家屯”已是隔壁村庄,火车刚在一分钟前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村庄与站在路口的母亲。
    我颓然地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还没等看见你,火车就已经到了施家屯了。”
    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了。”
    我为自己的粗心愧疚不已,说不出话来,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和空欢喜一场。
    我不甘心,对母亲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个小时就到家了,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
    电话里,母亲慌忙阻止,语气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如果这样做,都是因为她引起的。我没有办法,告诉母亲,那明晚还是在这个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个车厢的车门旁招手,我们一定可以看见对方。
    翌日返程,我早早地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漂移,伏在玻璃上我把眼睛使劲睁大,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任何景物。
    这时候,我又看见了“施家屯”这几个字。
    车内外温差大,窗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遮挡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我终于能看见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还看见了如萤火样的村庄里的昏黄灯光。
    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火车却又过了!
    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了。
    母亲在电话里说:我也看见你了。
    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做小米田的道口,不过只有三四米宽,而站在路口等我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
    (选自《意林》2020年第1期,有删改)
    (1)文章第四自然段“火车在夜色中呼啸。望着车窗外的阑珊灯火,我一路忐忑。”作者“忐忑”的是什么?请用文章中的原句回答。
    (2)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父亲过世后,母亲常说,时间过得慢,太阳总不落山,天黑后,天又总也不亮。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作用?
    (4)本文在选入《散文选刊》(2020年第2期)时,题目为《黑夜的火车》,《那一束光》和《黑夜的火车》这两个题目,你喜欢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分析】本文写“我”坐火车出差经过家乡,“夜色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首次经过时,没有看见已经错过了;返程时,“我”再次与母亲约好,母亲用手电筒的光照着火车,虽然一闪而过,“我”依然激动万分。文章以此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牵挂和深深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和家乡深深的思念。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忐忑”的意思是“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结合语境分析,答案应该在上文,阅读上文自然就找到了答案,“火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早就黑了,那么晚让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我”为天黑了,并且火车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却让母亲去路口等“我”的做法感到心神不定。
    (2)本题考查体会句子的含义。结合句中的关键词去分析,“常”是“经常”的意思,两个“总”是“一直”的意思,因为无人陪伴,母亲才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可以表现母亲一个人生活的孤独无奈。
    (3)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结合全文内容,揣摩最后一段,尽管“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母亲依然站在故乡的铁路口给“我”点亮一束光,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挂念和关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恩和思念。
    (4)本题考查对标题的赏析。此题具有开放性,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如喜欢《那一束光》,可从此题目含义丰富、点明主旨等角度阐述理由;如喜欢《黑夜中的火车》,可从此题目平实,交待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角度阐述理由。
    答案:
    (1)火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早就黑了,那么晚让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
    (2)母亲总嫌时间过得慢,一个“常”字和两个“总”字的否定句,体现了哀怨的语气,表现出母亲在丧偶后生活的无聊以及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
    (3)还没有一米六高的母亲,夜色中站在不过只有三四米宽路口等“我”,“尽管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母亲依然站在故乡的铁路口给“我”点亮一束光,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牵挂和深深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和家乡深深的思念。
    (4)示例一:我喜欢《那一束光》。“那一束光”的意蕴丰富,一是“那一束光”是手电筒的光,表明“我”在黑夜中看到了母亲的身影;二是母亲就是那一道光,照亮“我”人生的前进的路;三是母亲让“我”在黑夜中能够找寻到故乡,不让我迷失人生的方向;四是那道光是对“我”内心思念母亲及思乡的抚慰。含蓄地表达主旨:表现了“我”对母亲以及对家乡深深的思念,而《黑夜的火车》这个题目没有如此丰富的含义和作用。
    示例二:我喜欢《黑夜中的火车》。因为事件的发生都是在夜晚的火车上,《黑夜的火车》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突出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也蕴含着“我”与母亲一闪而过不能相见的悲伤之情。
    【点评】在记叙文中标题有如下作用:
    1、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2、点明文章中心思想;3、交代文章写作情感;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5、作为文章的线索。
    6.(19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芦苇花的精魂
    扶云

    ①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
    ②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真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秋菊还是带有些艳的颜色,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
    ③芦苇花内里,最深邃的那份情感,魂系着芦苇荡的仁心雄魄。细想下去,天地造芦苇,这苇却不尽是干瘪,虽然它腹中空洞,却诠释了“空也是富有”的极妙哲理。这也许有些难懂,“空”与“有”本是相反的两极,怎么能搞在一起?但及待芦苇抽出了芦苇之花,我才真正懂得芦苇的气质﹣﹣心那般空,爱是这般厚。
    ④芦苇的心间呀,盛着一片天,它怕这个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满质感的芦苇花。这花似人生的彻悟,在黄叶与绿叶中间绽放一种白发苍苍的弧度美。
    ⑤我心中不由一惊,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画面更让人感受到冬野之真味了……有什么植物能把毛茸茸的花,撑过一个又一个清冷的黄昏,与寒冬深情地去握手,你来说一说?请不要讲,潇潇冷雨打沧桑,呼呼寒风吹断肠。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
    ⑥我想起一个女性朋友,在遭遇身体误诊、丈夫背叛、失去女儿的苦难后,她的心没有灰暗甚至死去,却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一个又一个孤儿。她说,在爱中学会爱,自己很像一捧芦苇花。我听后,在泪眼模糊中,突然感到了芦苇花人性的甜美。
    ⑦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坚守,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得哭了。”当时,分身乏术的张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宇却没有半点害怕。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得哭了,心里怕失去她。所幸,妻子感染后已经康复。
    ⑧就像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一样,张定宇的双腿已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他对时间特别敏感,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冻”住。他曾说,自己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一定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⑨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一点地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着、写着,像慢镜头一样。每年三月烧芦苇做草木灰,触目即是的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
    ⑩有人说,秋天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射,那便是高峰闪现。内心质朴的人们,一直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不断透过指缝进入瞳孔,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地生长。
    (选自《意林》,有删改)

    (1)文章以芦苇花贯穿全文,为何在第②段写到菊花?请简要分析。
    (2)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
    (3)作者为什么要把张定宇比作“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请结合文本分析。
    (4)本文题为《芦苇花的精魂》,请简要概括芦苇花的“精魂”体现在哪些方面。
    (5)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空也是富有”的理解。
    【分析】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写了芦苇花具有的“精魂”:像母亲般朴素与柔细,永远让人感到亲切和慈祥;诠释了“空即富有”的哲理;表现出在爱中去爱人的人性甜美;展现出对生命的抗争精神。结合“我”的女性朋友、张定宇医生等人的事迹,文章借物抒情,讴歌了具有“芦苇花”精神那样坚韧品质、给人带来温暖的奉献精神的人。
    【解答】(1)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作用的分析。文章第②段写到菊花,是把“芦苇花”与“秋菊”作对比,其作用可结合本段文字中的“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分析,从情感的角度看,也表达了作者对芦苇花的喜爱。本题也可以从衬托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这类试题,要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语句“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的意思是:因为有“芦苇花”和“落日”的映衬点缀,使得整个芦苇荡给人带来温暖和美好,让人们感受到的不再是“冬天的清冷”。作答时抓住“清冷”“温暖”“美”三个词语分析。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本题要抓住芦苇花和张定宇之间的相似点进行分析作答。阅读文章第⑧⑨段可知,张定宇在生命的最后关心,与罕见的病魔进行抗争,与时间赛跑,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而芦苇花要在每年三月烧做草木灰,初春挺立的芦苇花所展现的是其对生命的最后抗争。从中可以看出:“芦苇花”“张定宇”都展现出了对生命的抗争和顽强品质。所以作者说“张定宇”就像初春的芦苇花一样。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本题可结合“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天地造芦苇,这苇却不尽是干瘪,虽然它腹中空洞,却诠释了‘空也是富有’的极妙哲理”“在爱中学会爱,自己很像一捧芦苇花……突然感到了芦苇花人性的甜美”“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一点一点地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着、写着,像慢镜头一样”等内容概括作答。
    (5)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针对题目中“空也是富有”的理解,结合文章中的“芦苇花的气质﹣﹣心那般空,爱是这般厚。芦苇的心间呀,盛着一片天,它怕这个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满质感的芦苇花”可概括出芦苇的爱是深厚的,其表现出的精神是富有的。由此,联想现实生活中的那些身份卑微,生活在困境中,却表现出来的是人间大爱的人来阐释作答即可。
    答案:
    (1)把芦苇花与秋菊作对比,突出芦苇花的朴素和柔细,点明了芦苇花带给作者亲切感觉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芦苇花的喜爱。
    (2)芦苇花和落日互相点缀,因此芦苇荡是温暖和美丽的,没有人们一般印象中冬天的清冷。
    (3)每年三月芦苇要烧做草木灰,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初春挺立的芦苇花展现的是生命的最后抗争;张定宇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与时间赛跑,就像初春的芦苇花一样;赞美了张定宇坚韧顽强的品质。
    (4)像母亲般朴素与柔细,永远让人感到亲切和慈祥;诠释了“空即富有”的哲理;表现出在爱中去爱人的人性甜美;展现出对生命的抗争精神。
    (5)芦苇的腹中是空洞的,却怕天太空寂,捧出自己的花来陪伴天,它的爱是深厚的,因此它的精神是富有的。正如社会中的一些人,虽然身份卑微、物质贫乏,或身处逆境,却拥有一颗大爱之心,精神无比富有。
    【点评】表现手法包括象征、对比、烘托、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抑扬结合、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首尾照应等。
    7.(16分)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救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干心,衡千虑,而后作;征于色发千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挑七,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苏泰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窃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①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围,不亦宜乎!”苏鑫闻之而做,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②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泰,皆少之。弗信。乃西至泰,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
    (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注】①什二:十分之二的盈利。②说:劝说,说服。③少:轻视,贬低。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夫
    饿:
     使……饥饿 
    ②衡于虑
    衡:
     同“横”,梗塞、不顺 
    ③出游数岁
    游:
     游历,游学 
    ④期年,以出揣摩
    期:
     周年或满一定的时期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两文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是  叙述 ;【乙】文是  描写 。
    (4)【乙】文苏秦的经历能否作为【甲】文论点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分析】译文:
    [甲]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乙]苏秦,东周洛阳人。他往东去到齐国从师,曾在鬼谷先生那儿研习学问。
    他出外游历了好几年,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他的哥哥、弟弟、嫂子、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里讥笑他,说:“周人的风俗,向来是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工商,以博取十分之二的利润为目的。如今你去掉了根本去搬弄口舌,穷途末路,不也应该吗?”苏秦听了这些话,心里感到惭愧而暗自伤心,就关门不出,把他的书都取出来,再次发愤阅读。他从这些书中找出一本周书《阴符》,伏案攻读。读了一年,他从书中找出了许多揣摩国君心意的诀窍,说道:“凭借这些知识,我可以去游说当代的国君了。”他打算去游说周显王,显王的近臣们平素就熟悉苏秦,都轻视他。不相信他。苏秦又向西到了秦国,游说惠王,没有被任用。又向东到了赵国,赵国丞相命阳君弗劝说他,苏秦离赵又游历到燕国,经过一年多才见到燕文侯。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
    ①句意:使他忍饥挨饿。饿:使……挨饿。
    ②句意:在思想上有阻碍。衡:同“横”,梗塞、不顺。
    ③句意:出外游历了好几年。游:游历,游学。
    ④句意:读了一年,他从书中找出了许多揣摩国君心意的诀窍。期:周年或满一定的时期。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语:所以,用来。动、忍,使动用法。曾,通“增”增加。句意:用这些方法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动,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②重点词语:入,在国内。拂,同“弼”,辅佐。恒,常常。句意: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3)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把握。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议论;乙文中”“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①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围,不亦宜乎”是语言描写。
    答案:
    (1)①使……饥饿;②同“横”,梗塞、不顺; ③游历,游学;④周年或满一定的时期。
    (2)①用这些方法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动,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②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这个国家就常常会灭亡。
    (3)叙述 描写。
    (4)能。乙文通过写苏秦出游失败后遭受家人冷遇,然后刻苦读书,最后取得成功的事例,证明了“生于忧患”这一观点,符合甲文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可以作为甲文的事实论据。
    【点评】素
    1、未染色的(又留蚊于素帐中)
    2、不加装饰的(可以调素琴)
    3、白色的(素喘绿潭)
    4、穿丧服(天下缟素)
    5、平时(吴广素爱人)
    三、写作(55分)
    8.(55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你在动手做事的经历中,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你学会了坚韧;遭受到误解和委屈时;你学会了宽容;经历了失落和离别后,你懂得了珍惜。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以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发表你的见解,抒发你的感受,文中要有一些景物描写。
    【提示和要求】
    (1)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主旨是“经历,让我学会XX”。审题可知,可记叙某一次的经历让你收获的具体内容,可以是某种感情,可以是某种感悟,可以是某种品质。显然,本题应该写成记叙文,且以第一人称叙事。文章立意的重点在于“收获”。“收获”既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意义的。就精神意义而言,“收获”可以是经事看人观物后,或“拨开迷雾”,或重新有更深的体悟,或拥有一种情感、一种理趣、一种方略、一种幸福等,或“痛定思痛”后咀嚼到一种教训、寻找到一种出路、获得一种顿悟……比如,“我”学会了“尊重”“宽容”“理解”“分享”“拒绝”等等。写作本文,应以某一次的经历为写作内容的重点,以自己从这次经历中得到的收获为表现的主旨,写出真情实感。这篇作文要求我们写明“经历”,写出“收获”,更重要的是,“收获”应由“经历”生发,“经历”与“收获”要自然对应,叙述描写与思想主旨要一脉相承。
    【解答】
    琴路

    侧耳倾听,你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放;你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你有“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的伤感。在成长之路上,是你告诉我不可能一帆风顺,也是你告诉我只要坚持不懈,前方一定会有鲜花灿烂盛放。钢琴,与你同行,真好!
    小时候,我向往精致华美的钢琴,它的声音仿佛微风吹动着树叶,展现出生命的活力。我迫不及待地央求父母请来一位钢琴老师,可之后的练习过程不那么顺利。长时间的练习让我的手臂酸软麻木,我却无法演奏一段完整的乐曲。钢琴这颗种子仿佛被深埋在土壤中,迟迟不肯生根发芽。放弃的念头像藤蔓一样缠绕在我心头,令我心烦意乱。
    在一次疲惫不堪的练习后,我头昏脑涨地走在大街上,突然,一抹嫩绿映入眼帘。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株从极狭窄的砖缝中新生的嫩芽。这里潮湿又狭小,可它坚韧顽强,就像我心中的钢琴种子,努力冲破阻碍,拼命生长。我很受触动:成长之路何尝不是如此?它不会风平浪静,而是充满坎坷和挑战。我抬起头,夜空已繁星闪烁,映照着整座城市,也照亮了我脚下的路。
    从此,我更加刻苦地练习。终于有一天,我镇定地坐在舞台上,琴声如翩翩起舞的蝴蝶,扇动着轻盈的翅膀,又好像悠远的天空中洒下灿烂的阳光……我的视线模糊起来,我似乎看到心中那颗钢琴种子终于破土而出、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那条街道旁,那株不知名的野花已悄然盛放。与你同行,你告诉我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战胜困境的鲜花悄然盛放。
    草长、蝉鸣、叶落、雪飘……我终于相信,每一条走过的路,都有它不得不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选择的方向。与你同行,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点评】学一艺、成一事往往伴随着艰难挫折。作者选取学习钢琴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将学钢琴路上的思考与成长,与无名野花的顽强生长以双线插叙的方式展开,巧妙自然,别具匠心。语言优美有诗意,耐人寻味。
    相关试卷

    安徽省长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长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六单元;名著导读,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52cm、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