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含解析)
展开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
A. 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B. 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 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D. 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西周早期文献中,求“福”常与“祭礼”相结合,即“事神致福”。西周中期,求“福”途径增加了继承和模仿“祖先之威仪”,后期又增加了善待百姓、“以德求福”的内容。求“福”途径的变化( )
A. 反映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成熟B. 说明西周时期抛弃了鬼神信仰
C. 体现稳定宗法分封秩序的探索D. 反映我国商业文明的发展需求
春秋时期的货币铸造地点,主要集中在晋国和东周王畿所在之地;战国中期以后,货币铸造的范围向东延伸到滨海的齐国境内,向南到达江淮间的荆楚,向北到达燕赵长城以南。这表明( )
A. 区域经济发展较快B. 全国市场初步形成
C. 民族交融进程加速D. 各国货币单一流通
如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重要政治人物主张或举措简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思想领域的融合趋向凸显B. 国家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
C. 治民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D. 社会阶层流动性渐趋增强
《史记》记载:大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这表明当时秦朝( )
A. 郡县制受到挑战B. 分封制有一定社会基础
C. 存在着统治危机D. 不施仁德是灭亡的主因
荀子曾亲历秦国并记载说,秦国百姓质朴,“甚畏有司”,“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奸邪)”,士大夫“不比周,不朋党”,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荀子的记述表明当时的秦国( )
A. 倡导以仁义礼制治天下B. 吸收了道家治国思想
C. 重视运用法律治理国家D. 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汉武帝时期,中朝官员的品级,通常比较低下。《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提拔严助为中大夫,“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由此可知,汉武帝在政治上( )
A. 以小御大,以内御外B. 集体决策,集思广益
C. 加强监督,防止腐败D. 内重外轻,加强皇权
下图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一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东汉( )
A. 家庭手工业的进步B. 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
C. 商品经济发展繁荣D. 浪漫主义的绘画潮流
《汉书》载:“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采蒲陶(葡萄)、目宿(苜蓿)种归。”《大唐西域记》记述:公元1世纪时,桃在印度被命名为“至那果”,意即“中国果”。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中华文化优秀B. 汉初国力强盛C. 民族关系融洽D. 丝绸之路开通
均田制下奴婢、耕牛的受田情况。与以往相比,唐代政府的这一做法( )
A. 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B. 保护了自耕农的利益
C. 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D. 稳定了农村社会秩序
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经济示意图。这一时期为( )
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故重武轻文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人还以卫青、霍去病为榜样,认为他们虽然不读书,却能成为公辅,故“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这反映出当时( )
A. 门阀政治影响社会阶层流动B. 唯才是举成为社会共识
C. 佛道两家发展为时代主旋律D. 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
《宋史》等官方资料显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都低的出奇,最高的是天圣元年(1023年),每户平均人口数是2.57;最低的是元丰三年(1080年)只有1.42。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 )
A. 人口出生率偏低B. 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 主要统计赋役人口D. 对户籍管理的松弛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督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据此可知( )
A.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 行政效率得以提高
C. 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 地方割据彻底解决
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划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这一举措( )
A. 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B. 增强了对国家政治认同感
C. 推动了经济文化格局的演变D. 调动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如表所示是金世宗的部分改革措施。由此可知,金世宗主张( )
A. 整顿吏治,稳定秩序B. 改革官制,选贤任能
C. 重用亲信,强化统治D. 推行汉化,发展教育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
——摘编自刘焕曾、张文喜《新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只有到董仲舒完成儒学改造,使儒学从思想领域走向政治领域以后,儒学才更加具备自上而下地向全国广泛传播的条件与可能。也就是说,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而正是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大一统”的民族观才渐渐深入人心,成为各族人民共同信奉的政治理念。
——摘编自李克建《西汉儒学改造对中华传统民族观的影响》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的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北方边疆和中原内地
材料一: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
注1:图中虚线为中原内地与北方边疆的地理人文分界。
注2:箭头中标注的“少数民族”不是泛指所有的少数民族,而是特指具体时期的具体民族,即“某某王朝时期的某某民族”。
材料二:契丹、女真等民族建立的王朝,跟汉唐时期一些游牧民族建立的部落联盟制国家有了非常大的不同。一方面,他们并不是像之前倏忽兴废那样的一种体制,而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了,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都可以和中原王朝相提并论;另一方面,他们不像十六国北朝、五代沙陀三王朝那样长期居处汉地,最终完全放弃草原故土,也有别于匈奴、突厥、漠北回鹘等草原游牧汗国。辽、金、蒙古把大片汉地纳入统辖之下,同时又始终将位于内陆亚洲的“祖宗根本之地”视为各自领土结构的重要部分以及族属、文化认同的珍贵资源。
——摘编自邓小南《忧患与繁荣:北族政权的兴衰》
(1) 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就模式一和模式二,各举出历史上的两个实例说明。
(2)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评析模式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部分
--摘编自梅介人《中国状元及其地理分布》材料二阅读如表有关科举制的相关内容
(1) 据材料一指出历代状元数量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
(2) 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发展演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进步性。
如表为历史文献对先秦至两汉不同时期儒生区域分布状况的记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表
根据材料指出从先秦到两汉儒生区域分布变化呈现的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由材料“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可知男性的陪葬品和农业有关,女性的陪葬品和手工业有关,体现了劳动分工日益明确,A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阶级分化,排除B项;
性别分工形成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
材料无法体现集体劳作,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由材料“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可知男性的陪葬品和农业有关,女性的陪葬品和手工业有关,体现了劳动分工日益明确。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求“福”常与“祭礼”相结合,是宗法的体现,增加了继承和模仿“祖先之威仪”以及增加了善待百姓,是为了加强统治,是维护秩序的体现,因此材料主旨反映出稳定宗法分封秩序的探索,C项正确;成熟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太绝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农业文明的需求,排除D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
3.【答案】A
【解析】由材料“货币铸造的范围向东延伸到滨海的齐国境内,向南到达江淮间的荆楚,向北到达燕赵长城以南”可知,货币的铸造和使用范围扩大了,而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说明的是区域经济发展较快,A项正确;
春秋时期,由于诸侯国的分裂,全国市场尚未形成,排除B项;
民族交融问题由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
各国货币单一流通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考生可结合材料图片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4.【答案】D
【解析】依据表格“作封洫、铸刑书、择能吏、立谤政”、“尽地力、食有功、禄有劳、赏有能”、“罢无能、废无庸,捐不急之官”、“行县制、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这些诸侯国政治人物的主张和举措打击了贵族政治,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出现和发展,使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故D项正确;
表格信息无法体现思想领域的融合趋向凸显,故A项错误;
表格反映的是一些诸侯国的改革主张,无法反映国家统一已是大势所趋,故B项错误;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通过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新兴地主阶级逐渐掌握了政权,治民权和土地所有权逐渐融合,而不是分离,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中的主张或举措,结合所学从打击贵族政治和促进官僚政治出现角度分析。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及其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5.【答案】C
【解析】材料“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体现的是楚国旧势力反秦思想浓厚,说明的是秦朝存在着统治危机,C项正确;
郡县制受到挑战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
材料与分封制有一定社会基础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
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秦亡汉立,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本题主要通过秦亡汉立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6.【答案】C
【解析】根据“甚畏有司”“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奸邪)”“不比周,不朋党”“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可知,体现了商鞅变法后秦国百姓、百吏、士大夫、朝廷的状态,表明商鞅变法重视运用法律治理国家,强化了对百姓、百吏、士大夫的控制,故C正确;
商鞅运用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以仁义礼制治天下,也不是以道家治国思想治国,故AB错误;
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甚畏有司”“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奸邪)”“不比周,不朋党”“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7.【答案】A
【解析】汉武帝时期,严助为代表的、品级较低的皇帝亲信出任中朝官员,“与(丞相等)大臣辩论”“大臣数诎”,中朝制衡外朝,体现的是以小御大,以内御外,A项正确;
集体决策,集思广益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
加强监督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
内重外轻指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中央集权,与汉武帝利用中朝加强皇权不符,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汉朝的统治,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汉朝的统治,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及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男子跪地执斧……妇人,背负小儿……佩刀而立,呈监督状”可知,该画像石描绘的场景与东汉时期带有强制性劳动的田庄手工业的情景相符,可用于研究地主庄园经济的生产模式,B项正确;有人“佩刀”监工表明画像石反映的不是家庭手工业,排除A项;该画像石反映的手工业的状况,与商业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该画像石直接描绘了生产场景,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根据题干对画像石生产场景的介绍和所学庄园经济的知识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汉代时,西域的农作物传入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域的农作物传入中国,与“中华文化优秀”无关,排除A项;汉初国力衰弱,而非强盛,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西域的农作物传入中国,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外文化交流,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汉代开通丝绸之路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外文化交流,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0.【答案】A
【解析】A.依据题干中的表格可以看出从北魏一直到唐朝,取消了对奴婢与耕牛的受田,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统治者意识到封建私有经济的发展,所以取消了受田,这样就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B.封建政府推行的制度保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北魏到唐,国家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在减弱,而不是强化,排除;
D.北魏以来均田制的推行就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应重点掌握关于均田制的相关内容。
本题将北魏、北齐、隋、唐四个朝代受田情况放在一起考查,综合性较强,学生需要认真解读表格信息和牢记均田制的目的、内容和影响进行解答。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粮食产区分布、桑蚕生产的分布可知经济重心主要是在北方,说明这时期经济重心尚未南移,根据材料中扬州和益州(成都)的地位来看,唐朝时期这两个地区被称为“扬一益二”,经济地位突出,因此可以判断出这一时期为唐朝,B项正确;
汉朝的经济重心在关中地区,排除A项;
此时的经济重心是在北方,并未南移,因此可以判断出宋朝和明朝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唐朝的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中粮食产区、桑蚕生产的分布范围及所学唐朝的经济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唐朝的经济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的存在,他们垄断了官位,使低阶层的民众看不到上升的希望,因此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A项正确;“成为社会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佛道两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不是时代主旋律,排除C项;材料中的“以卫青、霍去病为榜样”体现的是“读书无用论”,并不能说明爱国情怀得到激发,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虽然不读书,却能成为公辅”。
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3.【答案】C
【解析】材料“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都低的出奇”说明宋代政府统计的户口数不是每家的实际人口数,由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都是以户口为调查对象,而掌握户口数的主要目的是征收赋役,而宋代赋税征收一直只统计男口,再加上普遍存在的户口隐匿和人户逃亡,所以才出现题干中的现象,C项正确。材料中的政府统计数据不是实际人口数,无法反映人口出生率偏低的事实,排除A项;B项与题干无关,排除;宋代户籍管理不松弛,松弛是在清朝,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都低的出奇”及所学宋代户籍制度的变化及作用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C
【解析】材料“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督地方等多项措施”是中央从财权和政治两方面限制地方的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正确,排除A;
B与材料无关,排除;
D表述错误,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生可结合材料“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督地方等多项措施”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15.【答案】B
【解析】元朝统治者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有利于改变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的局面,增强了对国家政治认同感,B项正确;
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
这一举措与经济文化格局无关,排除C项;
元朝是中央集权制国家,没有调动地方政府的自主性,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需要考生掌握行省制度的含义及影响。
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A
【解析】材料“以廉平诫谕中外官吏”“分诣诸路猛安谋克,劝农及廉问”“若涉赃贿,必痛绳之”“然涉于赃罪,虽朕子弟亦不能恕”体现了金世宗对吏治的整顿,这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故选A项;
选贤任能、重用亲信、推行文化、发展教育等在材料中均无体现,故排除BCD三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金世宗改革措施的把握。
本题考查金世宗改革,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17.【答案】【小题1】必然性: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为了巩固统治,各国进行变法运动。
【小题2】影响: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汉武帝独尊儒术的举措使得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有利于维护“大一统”的民族观。
【解析】(1)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唯物史观,结合战国时期变法的背景分析。
(2)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汉武帝在思想和政治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及其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原因、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及其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8.【答案】【小题1】模式一:匈奴与秦、汉王朝并立;突厥与唐王朝并立;模式二:北魏政权;前秦政权;五代沙陀族建立的后唐、后晋和后汉政权。
【小题2】示例:辽、金、元和清政权由少数民族建立,其统治区域兼有内地和边疆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发展程度较高,与中原王朝差距不大。
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后,逐渐扩展到中原内地,为巩固统治,这些政权吸收中原文化,学习中原政治制度;同时又保有其原有的生存和活动的北方草原地区,保留其本民族的文化制度因素,对于中原内地和边疆地区采取不同的制度和政策。辽推行南北面官制和四时捺钵制,金沿袭唐宋制度的同时保留猛安谋克制度。
这一模式推动了统治阶级处理不同民族事务的制度探索,促进了我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融,加速了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和边疆地区的开发,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多民族政权的并立。第一问结合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的关系分析;第二问结合“而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了,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都可以和中原王朝相提并论”等信息总结。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19.【答案】【小题1】趋势:由唐朝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到宋代以后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由发达地区向边远地区扩展。
【小题2】特点:分科设目,方式多样;注重社会教化;逐渐放松对工商业者的限制;组织规范,选拔公正。
进步性: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提高官员素质;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第一问可根据状元数量及分布地区的变化进行分析,第二问可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其特点和进步性。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试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发展,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有利于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
20.【答案】(1)规律:从山东地区逐渐向外扩展,全国其他地区的占比逐渐增多。
(2)成因:
①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各诸侯国联系加强;秦汉国家统一;两汉疆域辽阔,为儒学传播创造条件。
②儒家思想最早产生于齐鲁地区,逐渐得到重视;汉代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③古代教育不断发展,统治者推广儒学教育,促进儒学传播。
【解析】(1)规律:根据材料“其中齐鲁人四十五人,约占58.44%”“其中,齐鲁人二十八人,约占71.79%”“齐鲁人占45.60%”“齐鲁人约占36.36%”可得出,山东地区比重下降,从山东地区逐渐向外扩展;根据材料“著名的儒学学者中,有远至蜀、淮南、九江、江东,甚至苍悟的”“河南、河内、南阳学者约占7.95%,会稽、九江、豫章学者约占6.82%,巴蜀学者约占10.23%”可得出,全国其他地区的占比逐渐增多。
(2)成因:根据材料时间“先秦至两汉”及所学知识可知,①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各诸侯国联系加强;秦汉国家统一;两汉疆域辽阔,为儒学传播创造条件;②儒家思想最早产生于齐鲁地区,逐渐得到重视;汉代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逐渐成为主流思想;③古代教育不断发展,统治者推广儒学教育,促进儒学传播。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第(1)问,根据材料数据先提取信息再抽象概括;第(2)问,结合材料时间信息及所学知识,从秦汉时代背景、汉代治国措施等角度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侧重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政治人物
辅佐的诸侯国
主张或举措
子产
郑国
作封洫、铸刑书、择能吏、立谤政
李悝
魏国
尽地力、食有功、禄有劳、赏有能
吴起
楚国
封君子孙“三世面收爵禄”,罢无能、废无庸,捐不急之官
商鞅
秦国
行县制、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
奴婢
耕牛
北魏
人数不限,受田数与农民同
一头受田30亩,限4牛
北齐
限300-60人,受田数与农民同
一头受田60亩,限4牛
隋代
限300-60人,受田数与农民同
一头受田60亩,限4牛
唐代
不受田
不受田
1
“以廉平诫谕中外户吏”
2
“诏户部侍郎魏子平等九人,分诣诸路猛安谋克,劝农及廉问”
3
“亲军鱼不识宰,亦令依例出职位,若涉赃贿,必痛绳之”
4
“朕于女直(真)人未尝不知优恤。然涉于赃罪,虽朕子弟亦不能恕”
地区╲人数╲朝代
唐代
五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总计
河北
15
2
3
5
2
3
30
河南
13
20
1
2
1
37
陕西
11
1
1
2
1
16
山西
6
1
2
2
11
山东
4
3
9
2
4
22
江苏
6
9
14
46
75
江西
2
9
1
18
3
23
广西
2
1
2
4
9
湖北
1
2
2
3
8
湖南
1
1
1
2
5
安徽
1
1
5
1
6
9
23
福建
2
19
11
3
35
广东
1
1
3
3
8
浙江
24
1
19
20
64
上海
1
3
3
7
吉林
1
1
内蒙古
2
3
3
贵州
2
2
总计
62
11
108
16
87
106
379
项目
内容摘编
考试科目
隋代贡举科目大概有秀才、进士、俊士、明经四科。唐太宗之后,又有很大发展。唐武则天前后,增加了五经、三经及学究一经,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应举人资格
唐代曾规定,“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或曾为官司科罚…不得申送入”;宋代曾“犯刑责,不孝不悌、为害乡里”等不得应举。
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考试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并不糊名,应考者姓名对主司是公开的;宋代采取封弥制,亦称糊名法,是将试卷上的举人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以防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徇私作弊。
文献
记载内容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共列录先秦时期儒生七十七人,其中齐鲁人四十五人,约占58.44%;卫宋陈楚吴人十二人,约占15.58%;秦人二人,约占2.60%;籍贯不明者十八人,约占23.38%。
《史记•儒林外传》
共列录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三十九人,其中,齐鲁人二十八人,约占71.79%;燕人、杨人、温人、广川人、雒阳人共计七人,约占17.95%;籍贯不明者四人,约占10.26%。
《汉书•儒林传》
综合西汉一代著名儒生的区域分布,齐鲁人占45.60%,其他地区约占46.11%,籍贯不明者约占8.29%。著名的儒学学者中,有远至蜀、淮南、九江、江东,甚至苍悟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三辅(京畿地区)名儒约占总数的5.18%,三河(畿辅之地)名儒约占总数的5.70%。
《后汉书•儒林列传》
东汉著名的儒学学者,齐鲁人约占36.36%,其他地区约占63.64%。其中,关中学者约占6.82%,河南、河内、南阳学者约占7.95%,会稽、九江、豫章学者约占6.82%,巴蜀学者约占10.23%。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开放性试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原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原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12月线上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12月线上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