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结构预览,素养感悟,精要梳理,“十三五”时期,“十四五”时期,政府和社会,1社会保险,知识扩展,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①地位②对象和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目: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第二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了解建立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3.明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和基本目标
1.政治认同:支持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2.科学精神:理解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功能、内容。3.法治意识:依法监管社会保障事业。4.公共参与:增强制度自信;支持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高责任担当意识
导读提纲1.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功能、主要内容?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3.比较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的异同点(提示:地位、对象、作用、特点等)。4.怎样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5.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基本目标分别是什么?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大概是最早的、以最简单的话语阐明“社会保障”一词含义的陈述了。它涵盖了对养老、失业、孤苦无依者的救助、医疗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方面,并且明确地指出了这一制度的核心精神——“天下为公”。
(1) 主体:(2)方式:(3) 主要责任的承担: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1. 社会保障的含义(是什么)
2. 国家依法建立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必要性(为什么)
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人的生、老、病、死、失业、伤残等风险集中到社会上会成为社会问题,可能因此发生动荡和冲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人们遇到风险、遭受困难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可以起到某种化解作用。
3. 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功能(为什么)
(1)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减震器)
(2)通过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平衡器)
(3)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发挥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助推器)
点睛:社会互助是家庭、社区、团体、企业、组织成员之间的民间互助行为,有别于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求助。社会互助形式多样,不仅包括经济形式的互助行为,还包括精神上的互助,是社会自发地对社会脆弱群体的关爱,体现全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4. 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①地位②对象和作用③种类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因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因素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劳动收入来源时,能够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特别提醒:社会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
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与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点睛:灾害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是最常见的社会救助形式。社会救助制度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是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点睛: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高层次。
具有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点睛:我国社会优抚的目标是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体现军人权益保障的特殊要求、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军人社会保障制度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目的,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出发点,也是不可更改的归宿。
(1) 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①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②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覆盖全民:就是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城乡统筹:就是要统筹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合理缩小社会保障领域的城乡差异。
德国被认为是现代西方福利制度的发源地。进入21世纪后,高福利制度成了拖累德国经济发展的包袱。伴随着21世纪初的世界经济衰退,德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养老金等社会福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一度高达1/3。由于失业者可在4年内领取相当于原工资63%的救济金,产生了大量不工作仅靠救济金生活的“懒汉”。被德国媒体称为“最厚脸皮失业者”的阿诺—迪贝尔曾公开回应:“我为什么要工作?”他失业后几十年无所事事,仅靠领取救济金维持日常生活开支。 2003年,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力排众议,推出“2010议程”一揽子结构性改革。对社会福利进行大幅削减,如下调就业与失业者的福利补贴,推迟退休年龄、减少政府法定退休金支付比例等。逐步减轻高福利负担后的德国,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率先复苏的欧洲国家,并成为推动欧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情景探究:欧洲高福利制度亟须深层次改革
(2)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量力为)
②原因: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社会保障即使建立起来也无法维持下去。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①要求: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更要量力而行
◆保障适度:就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保障待遇水平,合理引导群众的保障预期。◆可持续:就是要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好
(3)要做到权责清晰(责权利)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①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②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
◆权责清晰:就是要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个人、社会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和责任
现实生是否存在不想承担社保责任的现象?如何做到权责清晰?
社会保障中的权利和义务
(4)要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
◆兜底线,就是要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兜住民生保障底线,坚守社会稳定底线。◆织密网,就是要实现制度最广泛的覆盖,让人人都能享受基本社会保障。◆建机制,就是要持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法治化、制度化水平。
①基本要求: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
②基本目标: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减震器+平衡器+互助器
全覆盖量力为责权利基本目标
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与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
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在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1.有人遇到困难,掉下来了,要有一个安全网兜着他,要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这里的“安全网”喻指A.社会保障制度B.商业保险制度C.国家税收制度D.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
2.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此举旨在A.维护社会稳定 B.维护社会公平C.维护社会正义 D.维护社会利益
3.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4.在社会保障内容中,被称为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与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是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优抚D.社会福利
5.国家再次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属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 内容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C.社会优抚 D.社会福利
6. 德国《明镜》周刊的封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谁工作,谁就是傻瓜。”意指德国的失业补助等福利津贴与工资差别不大。德国的这种社会福利制度对我们的启示是A.西方国家的高福利制度是造成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因B.社会保障水平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C.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D.高福利制度能够调动广大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7.要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列有关其认识正确的是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的是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B.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应尽力而为,福利越高越好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权责明确,严格依法监管D.享受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
8.社会保险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这表明社会保险A.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摊,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B.能够提供福利津贴,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C.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保障低收入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D.旨在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授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减震器”P50,思维导图,社会保障必要性,社会保障功能减震器,社会保障构成,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小结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府和社会,社会保障,基本生活权利,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互助,共同筹集资金,物质帮助,基本医疗保险,历史最悠久,无偿帮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