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优质课教学设计第1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优质课教学设计第2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优质课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会写“水泥、放晴、明朗”等14个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
    4.感悟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和赞美。
    重点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会写“金水泥、放晴、明朗”等14个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
    难点
    感悟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和赞美。
    1.识字写字教学
    生字教学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目标之一,三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从低年级学段过渡到中年级学段,生字教学不能只是反复强调,也要重视识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本课的会认字,可以组成词语“水洼、脚印、凌乱、增加、棕色、靴子”,在进行认读时,可以借助多种方法进行理解。比如,“水洼、脚印、靴子”可分别借助图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棕色”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教室内找颜色的方法理解词语,“增加”可以用情景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本课要写的字,包含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3种结构,需要归类指导,提高效率。“晶”这个字比较特殊,需要单独指导,可以借助字源识字理解这个字的意思,掌握这个字的书写方法。甲骨文=(日,代表发光的天体)+(日,代表发光的天体)+(日,代表发光的天体),表示众日同天、闪烁发光,即天穹夜幕中群星闪烁。这样的识字方法有趣味性,学生喜欢学,在识字过程中还对中国传统文字有了一定的了解。
    2.阅读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
    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句和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2)读写结合。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如课文中描写叶子的短语“金黄金黄的叶子、金色的小巴掌、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这些短语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多积累这样的短语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很有帮助,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美好的句子抄下来。
    3.学习修辞手法
    作者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多读,多练说,为以后写句子、写文章做好积累和铺垫。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水泥道”的意思和题目的意思。
    (2)搜集有关梧桐树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3)对作者张秋生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4)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和会写字,学习会认字要学会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和用生字组词,对会写字的学习要能对生字进行归类,可以自己总结易错字的易错地方和同学交流,如“则”这个字的左部分“贝”,学生很容易把“贝”的最后一笔写成一捺,强调最后一笔是一点。结合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5)再读课文,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通顺,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会写“水泥、放晴、明朗”等14个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初步学习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的路是什么样的?请你描述一下。(课件出示几张光秃秃的水泥道的图片)
    (出示几张梧桐树叶。)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一片片叶子像什么吗?
    2.师:是呀,在作家张秋生的眼里,这梧桐树叶就像金色的手掌,那么铺满这种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张秋生,出生于上海,天津静海人,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曾就读于上海第四师范学校。主要作品有《“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等。
    5.助学资料。
    梧桐树:别名青桐、桐麻,也属落叶大乔木,高达15米;树干挺直,树皮呈绿色且平滑。原产中国,南北各省都有种植。(课件出示几张搜集的梧桐树的图片)
    6.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问题:
    (1)金色巴掌是什么意思?
    (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什么样的呢?
    设计意图:
    用学生熟悉的场景问题导入新课,由描述自己熟悉的水泥道到引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样能引起学生讨论话题的兴趣,自然引出这篇课文。由课题引发学生的疑问“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去。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同桌合作,汇报交流。
    分类写字。
    (1)分类出示本课生字:
    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结构,说一说你们小组合作后共同发现了什么?
    (3)指导书写。
    左窄右宽:铺、泥、院、排、规、棕。
    左右同宽:印、乱、列。
    左宽右窄:则。
    (4)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晶”“紧”和左右结构的字“规”“则”,学生练写。
    晶:上下结构,注意上部的“日”要写扁一些。
    紧:上部稍宽,捺舒展,下部笔画要紧凑。
    规:左部最后一笔是一点。
    则:左部最后一笔也是点,不要写错。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把句子抄下来。
    6.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和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用多种方法,如图片理解词语、生活情景理解词语等掌握了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
    在自主认读、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组成及书写生字的注意事项,特别是“晶”应重点强调写法。培养学生自主写字的能力,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升。
    三、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指名读一读,说一说。
    课件出示:
    本文描写了秋天铺满梧桐树叶的水泥道,每一片树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手掌,给水泥道增添了诗意,增添了美。
    通过预习阅读,初步学习课文内容,教给学生概括课文大意的方法,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
    2.感悟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和赞美。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水洼 脚印 凌乱
    雨靴 增添 棕色
    1.学生开火车认读。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说一下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水泥道很美丽。
    生2:这是一条富有诗意的道路,谁看到谁都会喜欢的。
    设计意图:
    复习词语,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同时设计启发性问题“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既回顾了旧知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①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第1自然段,找出描写季节和天气的词语读一读。
    ②找一找哪个词语说明秋雨下的时间很长。
    (2)小组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生1:“秋风”“秋雨”交代了季节和天气。
    生2:从“一夜”这个词语体会到秋雨下的时间长。
    2.小组交流,学习第2~9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和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写一写。
    ②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谈谈自己发现的美丽。
    ③还有哪些词语能体现水泥道的美丽?
    ④文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的修辞体现了什么?
    (2)可以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①课件出示: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出示晴朗天气的图片)
    “明朗”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
    生1:我知道明朗的意思,就是光线充足,明亮。
    生2:用查字典的方法很方便啊,字典就是我们无声的老师。还能用换近义词的方法明白明朗的意思。明朗—晴朗。
    师:从“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这几个词语和短语中谈谈自己发现的美丽。
    生1:从这几个词语的描述中我能知道水洼清澈,都能把蓝天映到水洼里了。这么可爱美丽的水洼,镶嵌在水泥道上,也让水泥道更美了。(课件出示课文情景:水泥道上有着亮晶晶的水洼映着蓝天的图片)
    师:你还能找出体现水泥道美丽的词语吗?
    课件出示:
    闪闪发光的地毯 闪着雨珠的叶子 金黄金黄的叶子 金色的小巴掌 凌乱
    指名读一读。
    ②读词语想象画面。
    生1:这是一条多么美丽的水泥道啊,“金黄金黄”展现了梧桐树叶颜色美,“闪着雨珠的叶子”让我们感受到梧桐树叶的勃勃生机。
    生2:“金色的小巴掌”体现了梧桐叶的姿态美,而“凌乱”体现了梧桐树叶排列的不规则美。
    生3: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一条美丽的、亮晶晶的水泥道,让我忍不住也想去课文中走一走这条路。
    生4:看到“凌乱”这个词语,让我想起我早晨起得晚时忙着去上学,被子也顾不上叠,屋里乱七八糟的样子,那就是“凌乱”吧。
    ③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谈谈你的体会。
    课件出示: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④指导朗读:朗读时,语调要优美,用欣赏的语气,语速可略慢。
    师:说一说这些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把“水泥道”比喻成“彩色的地毯”和“印着图案的地毯”,多么富有诗意的比喻,让我忍不住爱上这条道路。
    生2:把“梧桐树叶”比喻成了“小巴掌”,多可爱的比喻,我都想去摸摸这个小巴掌了。
    生3:“棕红色的小雨靴”被比喻成“棕红色的小鸟”,真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我也能感觉这个孩子的可爱和快乐。
    ⑤抄写自己喜欢的比喻句。
    ⑥你也尝试着写一写比喻句吧。
    课件出示:
    美妙的小雪花呀,像一只只空灵飘逸的玉蝴蝶,扇动着薄翼,降临人间。
    那小草的颜色丰富多彩,一片一片连起来,赛过巧手编织的地毯,活生生,自然而又和谐。
    ⑦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指名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我”会走得很慢?
    生:因为这条路太美了,“我”舍不得走太快。但还是怕迟到,所以赶着去上学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爱学习、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3.指导学习第10~11自然段。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重复“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1)教师指名读第10~11自然段。
    (2)首尾呼应,再次强调这是秋日美景。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课文、图文结合等方法,感受水泥道的美丽,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同时,也关注文章首尾呼应写法的好处,初步引导学生感受结构之美。
    三、运用方法,仿写练习。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么美丽的发现啊!你在上学的路上或者其他地方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景色呢?试着写一写吧,不需要写太长,几句话就行。
    2.学生仿写。例文展示:
    我出去散步的时候,天开始放晴了。路面多了很多昨夜大风吹下来的树叶,再加上被水粘住了,那一片片树叶落下来形成的一个个美丽的图形,真像昨夜有名画家来门前涂涂画画。从家门口一直到小路的尽头……(课件出示例文描述的情境图)
    3.小组交流。
    4.教师评价。
    师小结:同学们,只要认真观察,善于用比喻句,你也能写出生动、有趣、可爱的文章。
    设计意图:
    设计仿写小练笔,引导学生运用本课的语言方式,善于用比喻句把句子写生动,学以致用。同时,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师小结:本文描写了秋日铺满金色梧桐落叶的水泥道,表达了作者对水泥道美景的钟爱,抒发了作者对秋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秋生写的一篇写景叙事散文,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雨后铺满落叶的水泥道,通过对眼前所见所闻所感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成功之处:
    教学中,部分学生对于自己雨后漫步小路的经历记忆犹新,对于课文描写的场景很感兴趣,并能从中唤起对秋天美景的共鸣。不足之处:
    对于文章表现的意境,部分学生因缺少相应的实际经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建议:
    建议在课文后面附上一首相关题材的优美小诗作为资料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件上选择符合课文情景的图,图文结合一下应该比较好。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相信你可以读得更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日积月累,八有关的数字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