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白石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本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
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共5题,共30分)
(10分)默写。
(1) 大雪三日, 。(张岱《湖心亭看雪》)
(2)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 ,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
(5)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表现贬谪归来后因物是人非和怀念故人而怅惘的诗句是: , 。
(6) 默写李商隐的《无题》的首联和颔联: , 。 , 。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这永远xiōng yǒng 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2) 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 在某一个jīn gē tiě mǎ之夜 ,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
(4)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zī zī bù juàn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文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磨的冰雕作品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D.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分)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健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中国航天开启空间站时代,空间站无疑会加快人类利用、探索、开发宇宙的步伐。
C.在不断的尝试和突破中,使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D.运动有三忌,一忌餐后立刻运动,二忌过度运动,三忌盲目运动。
(10分)综合探究。
材料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大大超出预期,在青少年中尤其如此。“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坐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这一用来调侃“手机控”的段子,如今却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腱鞘炎、视疲劳和视力衰退,都是过度使用手机造成的“手机病”;除了“手机脖”“爱疯手”“手机眼”,对手机的依赖还会让人患上“社交病”,如:惧怕面对面沟通;不敢面对现实;在手机聊天、游戏中获取廉价且暂时的快乐。同时,过度依赖手机导致不少年轻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从而没有时间学习,最终导致毁掉青春。
材料三:手机其实不是我们焦虑爆棚、毁掉青春的罪魁祸首,它只是为你的拖延症提供了一个暂时回避的理想出口。你不爱看书、不爱学习关手机什么事?毁掉你的是重度拖延与不自律。
材料四:有一群人,他们懂得将手机里的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将有用的信息在大脑里进行分类储存,并结合自己的想法思考,将碎片化的时间通过手机进行学习和娱乐。这类人往往拥有很强的自制力。
(1) 以上材料针对什么问题出现了哪两种不同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2) 你赞同上面的哪一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二、阅读题(共4题,共40分)
(8分)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i 教然后知困
ii 然后能自反也
iii 男有分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ii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嘉肴》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也不会知道它的好处。
B.《虽有嘉肴》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促进。
C.“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运用排比,气势十足,让人感到社会各个群体都能安居乐业。
D.《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核心是“天下为公”。
(7分)先夫人不许发藏
昔吾先君夫人①僦宅于眉②,为纱行。一日,二婢子熨帛,足陷于地。视之深数尺有大瓮覆以乌木板。先夫人急命以土塞之。瓮有物如人咳声,凡一年乃已,人以为此有宿藏物欲出也。夫人之侄之问者,闻之欲发焉。会吾迁居,之问遂僦此宅,掘丈馀,不见瓮所在。其后某官于岐下③。所居大柳下,雪方尺不积;雪睛,地坟起数寸。吾疑是古人藏丹药处,欲发之。亡妻崇德君曰④:“使吾先姑在,必不发也。”吾愧而止。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有改动)
【注释】①先君夫人:指苏轼的母亲程氏。②眉:指四川眉州。程氏为了支持丈夫苏洵游学读书,独立持家,曾在眉山城中租房子用来做纱觳行生意。③岐下:岐山之下,属于陕西风翔府。苏轼曾为风翔府判官。④崇德君:指苏轼的第一个妻子王弗。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足陷于地 不足为外人道也
B.凡一年乃已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C.闻之欲发焉 夜发清溪向三峡
D.会吾迁居 迁客骚人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视 之 深 数 尺 有 大 瓮 覆 以 乌 木 板。
(3)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结合本文谈谈苏轼母亲的品质及其对后辈的影响。
(10分)大师走了讲新故事的探索还应继续
蒋新军
①9 月 11 日,一代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因病离世,享年 84 岁。他的离去,勾起了一波回忆。有网友说:“对现在的 90 后、00 后来说,单田芳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对 60 后、70 后来说,单老就意味着成长的陪伴。”也有人言简意赅:“听到名字,就想起声音!”
②“这人脖子可太细了,比擀面杖粗点有限,一把能攥过来,风大都怕给他吹折了。可这脑袋大得非凡,像是擀面杖上顶个大倭瓜,晃晃悠悠的……”这是单田芳口中的人物角色房书安,生动鲜活。那时电视节目尚未流行打字幕,评书又是一种偏重听觉的艺术形式,电视观众和电台听众如不依赖文字和画面,光是听表演者的讲述,就足够收获一段好故事。“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的评书来自生活,源自民间,用鲜活的人物形象和鲜明的大众语言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③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曾说过,评书艺术是想象的艺术,通过演员的表演带动观众思考和想象,从而进入波澜壮阔的美学情景。评书的道具堪称简单至极,一人、一扇、一醒木、一方帕,无论千军万马,还是浩瀚苍穹,全靠一张嘴来演绎,可谓张口刀光剑影,拂袖侠骨铮铮。一部书中,有上千个人名,上千种兵器,要背熟就不容易,至于怎么登台、怎么抖包袱、怎么设置悬念,这都需要从小苦练。而打好童子功后,还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创新突破。单田芳曾说过:“我的先辈都是文盲,说书靠口传心授。到了我这一代,口传心授怎么行?你说到一个词句典故,要知道它的出处才行,必须讲出所以然,这就需要去历史里钻研。”
④单田芳出生于 1934 年,24 岁正式登台,在鞍山声名鹊起。第一次登台,因为太紧张,控制不了语速,两个小时说下来,浑身汗湿透了,迷迷糊糊就下了台。即使这样,他还是受到了观众的热捧。之后作品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单田芳的大脑就成了数据库,浑身上下仿佛满是按键,随便一按就是一段美女英雄的传奇。单田芳评书的影响,不仅为几代人留下了美好的艺术享受,更让评书在剧场形式、广播形式一度衰落后,再度通过电视与评书的结合繁荣起来。不仅如此,单田芳使评书的受众大大扩展,从大家刻板印象中“评书是老人听的”,延伸到很多年轻人。单田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天京血泪》,听众多达 6 亿人次,有人统计每 7 个中国人就有 1 个在听他的评书。
⑤一生只干一件事。说了一辈子评书的单田芳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在《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一书中这样写道:“我要告诉 80 后、90 后的读者们,心浮气躁,恨不得一夜成名,这是不可取的,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这样,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单田芳不仅为喜爱他的人留下了一个经典嗓音,也为人们贡献了数量庞大的经典作品,相信若干年后,我们仍能看到有人热衷于模仿单田芳。当人们想起他,除了激荡人心的故事,肯定还有余音绕梁的旋律:“行侠仗义抱打不平,两肋插刀笑傲人生,他的故事被人们竞相传颂……”
⑦应当看到,无须借助过多工具和载体就能随时表演的评书,迎合了国人爱听故事的习惯,在与互联网结合后依然具备着逆袭的可能。实际上,目前通过电台、网络或直接走进书场听书的听众大有人在,不少年轻评书演员、爱好者也乐此不疲。新中国成立后评书艺术在讲新故事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至今对这门艺术的发展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我们也期望,对单田芳的怀念,不止于模仿他的声音,更在于让评书这门传统艺术继续传承,“且听下回分解”。
(选自《光明日报》2018 年 09 月 14 日 02 版,有改动)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是怀念一代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更是希望评书这门传统艺术能继续传承下去。
B.评书艺术道具简单,需要通过演员的表演带动观众思考和想象。因此,评书艺术必须从小苦练基本功,还要不断突破和创新。
C.文章提到单田芳第一次登台的经历,是为了突出他扎实的童子功、后来的勤奋努力,以及一生只干一件事的踏实心态。
D.本文语言颇有文采,运用了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阐述了单田芳在评书艺术上的探索、造诣和影响。
(2) 下列不能证明第⑤段观点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
B.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与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曾国藩)
C.傻一点儿,肇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一写作我这一生。(池莉)
D.我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我一生只选定了一把椅子,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比尔•盖茨)
(3) 联系全文,谈谈年轻评书演员该怎样做才能“让评书这门传统艺术继续传承”?
(1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六小题。
一根善的拐杖
①14 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不小心摔断了右腿。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全家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呢。
②父亲是个待不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尽管只有十几元。原来,父亲在步行街那里,找了一份发广告单的活儿。想着父亲右腿上绑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我的心里,仿佛飞进去一只凶恶的马蜂,不停地扎着我。
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发广告单,他不允,狠狠地训斥了我:“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发广告单,你只管给我好好读书!”而我头一次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他。
④此时虽是上午九点多,但太阳已在尽情地释放她的热情,调皮的风儿也不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梧桐树也是无精打采的。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或太阳伞下。汗水在父亲的脸上肆意地流淌,可他两只胳膊还要架着拐杖,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没办法去擦。我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亲难受着。
⑤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地走过父亲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一瞬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我听见有人小声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个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真是叫人寒心。这大概就是一大帮人没有一个肯施以援手的原因吧。
⑥这是一群麻木的人。我从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分明写着冷漠。不,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万千枯藤上唯―鲜活的叶子,上面写着焦急。
⑦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一面镜子,映照了人的良心。
⑧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为老人掐人中穴。原来老人中暑了。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一再向父亲道谢,而父亲只是擦擦脸上的汗水,轻描淡写地笑笑。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像在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父亲赶忙递给老人一根拐杖,轻声说:“老人家,拄着点儿走吧,能稳当些。”
⑨“谢谢,那你怎么办?”“没啥,我这不是还有一根嘛,我只是断了―条腿,一根拐杖足够了。”父亲笑着说。
⑩人群出奇地安静。
⑪没了一根拐杖,我本以为父亲会摔倒,可他站在那里却像一棵参天大树。因为他的脚下有根,很深很深的根。
⑫人群并没有散去,开始有人伸出手来,一双,两双,十双……枯藤开始发出了新芽!
⑬我们太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各扫门前雪,整天一副麻木不仁的模样。灾难来临时的呆若木鸡,邪恶当道时的熟视无睹,都会令你的灵魂左右飘忽,摇摇欲坠。
⑭父亲让我懂得,每个人都需要一根善的拐杖,使自己的灵魂不至于在风雨飘摇的尘世摇摇晃晃。
(1) 结合选文具体内容,概括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写出两点即可)
(2) 选文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粗糙”和“光滑”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 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 选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5) 分析选文第⑩段“人群出奇地安静”的原因。
(6) 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选文标题中的“拐杖”一语双关,既指父亲递给老人的拐杖,也指人们善良品性的精神支柱。
B.选文第③段中“轻描淡写地笑笑”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意在表现父亲在救助老人之后轻松喜悦的心情。
C.选文第⑫段画线的句子与第⑥段“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一句相照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助人的行为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D.选文第⑬段以议论的表达方式,批判了当今社会部分人的冷漠。
三、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50分)请以“走过,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
一、基础(共5题,共30分)
1. 【答案】
(1) 湖中人鸟声俱绝
(2) 醉翁之意不在酒
(3) 千里共婵娟
(4) 正莺儿啼
(5)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 【答案】
(1) 汹涌
(2) 拮据
(3) 金戈铁马
(4) 孜孜不倦
3. 【答案】B
4. 【答案】D
5. 【答案】
(1) 材料针对手机的使用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手机的使用产生了很多手机病,毁掉了年轻人的青春;一种认为只要你自律,手机会成为你学习成长的利器。
(2) 我同意第二个观点。有害的不是手机,而是我们在使用手机时不能自律,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我们应该正确的面对这一问题,从自身出发努力克服对手机的错误依赖,把它变成我们生活的帮手。
二、阅读题(共4题,共40分)
6. 【答案】
(1) i 困惑
ii 反省
iii 职务
(2) i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ii 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3) A
7. 【答案】
(1) B
(2) 视之|深数尺|有大瓮|覆以乌木板。
(3) 程夫人命人用土将坛子里填实的举动,不仅为家人、婢仆等做出了榜样,还遗训于后代,使儿子、儿媳也自觉遵奉苏家的“规矩”,体现出一种“不动他人之物,不取身外之财”的良好家风。
8. 【答案】
(1) C
(2) B
(3) 所说的评书内容要来自生活,源自民间,用鲜活的人物形象和鲜明的大众语言赢得人们的喜爱。要从小苦练,打好童子功后,还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创新突破。不能心浮气躁,要耐得住寂寞,经受住长期的锻炼。
9. 【答案】
(1) ①善良(乐于助人、有担当),因为他扶起一位中暑的老人,并将一支拐杖给了老人。②吃苦耐劳(有责任感、勤劳),因为他在摔断了右腿需要休养时,还顶着烈日去发广告单挣钱养家。③爱孩子,因为他不让“我”帮他发广告单,督促“我”读书。
(2) “粗糙”是形容父亲的脸布满皱纹(饱经沧桑),“光滑”是指父亲关心他人的心灵十分美好(品质高尚)。
(3)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表现了父亲发广告单的不易,为后文老人中暑摔倒的情节作了铺垫。
(4) 对比(衬托)。将父亲的焦急与众人的冷漠形成对比(用众人的冷漠反衬出父亲的焦急),突出表现了(衬托出)父亲善良的品质,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佩(赞美)之情。
(5) ①为父亲拄着双拐还能去帮助老人的行为而震撼。②为自己的冷漠、麻木而感到羞愧。③对父亲善良的举动充满敬意。
(6) B
三、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10. 【答案】赞赏自己
我是一名极普通的中学生。没有美丽的外表,没有聪明的头脑,也没有优异的成绩。但是,我知道,我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我应该赞赏自己!
赞赏自己,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美丽的外表、聪明的头脑、优异的成绩,你要看到你自己的出色;
赞赏自己,不要总是夸赞别人而贬低自己,你要看到你自己的独特;
赞赏自己,你就是巍巍山峦中的一石,就是苍翠树木中的一株,你是世界上奇特的风景。
也许你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不要悲伤,不要忧愁,你要明白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坎坷的。只要你扬起自信的风帆,就能一路披荆斩棘,到达成功的彼岸。
扬起自信的风帆,让个性伴你,展露自己的独特之处。如今需要的不是自谦,而是自信。很久很久,这个“独”早已被忽视了,虚假的谦逊代替了个性的展露;模仿,装扮,整容……使人无法认清你的真面目。其实,你不必这样。真实、独特的你更能让人感到清新、惊艳。世界上大凡能被人们记住的景点,都是独特的:埃及金字塔、中国古长城、法国凯旋门……大凡能被人们记住的人物也都是独特的:阿Q的快乐、鲁滨孙的坚毅,王熙凤的笑里藏刀……
生于世界上,存于宇宙间,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你没必要去仰视别人,羡慕别人,你要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及风采。
你就是一道风景!
让个性伴你,其实你不比别人多,也不会比别人少,所以你大可不必徒然羡慕别人;你尽可在太阳下宣告:我就是一道风景。
你要赞赏自己!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图片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副本pdf、答题卡-文稿1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共4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