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286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286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286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2861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2861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2861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2861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2861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教课ppt课件
展开罗马的凯撒大帝(中国西汉时期)曾穿着丝绸长袍去看戏,引起全场的钦羡,观众都在观赏这件华美的长袍。经考证,当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来自中国长安。
陕西出土两枚罗马金币和一枚波斯银币
“西北丝绸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著作《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一词来称呼历史上这条促成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路线。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②中国的丝绸广受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欢迎。
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联合乌孙东返伊犁河谷,遏制匈奴
直接的外交目的并未实现
材料: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欲联络西域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应募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西域,顺利到达乌孙后,又分遣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其他诸国。公元前115年,张骞返回长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使节往来日益频繁。张骞出使西域前后十九年之久,行程数万里,途中历尽艰辛,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从此以后,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整理
试着从多角度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政治:经济:外交:文化:
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促进物种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开发和经济发展。
促进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
“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历史象征。
西汉:兴起,此后一度衰落隋唐:再度兴盛起来唐中期至两宋: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元朝:再度兴起明清:日益衰落
丝绸之路在唐朝中期以后在东西方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的原因?
请根据教材描述说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重要商路。
隋唐时期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
漠北草原(南西伯利亚)
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咸海、里海以北→欧洲或小亚细亚
也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之路
促进了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东西方的海上交通线,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它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东南沿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波斯湾、地中海
西汉:隋唐:宋元:明初:明中后期:
开辟通往印度洋的海路,以陆路为主
海路日益活跃,海陆并举
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频繁,以海路为主
海禁、闭关锁国,逐渐落寞
材料: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据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整编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的原因。
①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运载力的限制;②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③经济重心南移;④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⑤政府重视对外贸易,设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⑥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东南沿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
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材料一:中原地区的丰盛物产资源源源不断地传播到西域、中亚、波斯、阿拉伯和地中海欧洲区域……丝绸、瓷器、茶叶等输入西方……草原民族的畜皮毛、毛织品,西亚的珊瑚、翡翠、珠宝、琉璃器等传入中国。
材料二:在思想和文学方面,佛教的传入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思潮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印度寓言、童话,对中国古代志怪、传奇文类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唐代高僧守温仿古代印度梵语体系,制定汉语三十个字母,为汉语音韵学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西方物质和技术东传中国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2—53页内容,梳理古代商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表现,并完成表格内容。
①( )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
②( )传到中国。
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③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④( )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材料一:仅隔一两代,这些胡人的子孙就开始以诗书为业,倾心科第,甚至以礼教自居了,其文化取向和心理认同已完全等同于中原汉人,其间的变化不可谓不大。——李鸿宾《论唐代宫廷内外的胡人侍卫》
材料二:昔者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城贵戚,皆竞为之。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1、历史悠久,时间长,范围广。2、具有阶段性:
①前期以陆路为主,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②前期主动对外开放,后期自明清起,逐渐走向自我封闭,实行有限度的对外贸易——朝贡贸易。
5、交流方式:和平交流(贸易、宗教)
以物质、技术与文化交流为主。
1、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交流的重要条件。2、包容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3、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4、加强了中外物质技术和精神文化的交流,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河西走廊,汗血马,阿拉伯,史料研读,论从史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图文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要点,目录索引,培养•史学思维,丝绸之路,关中平原,航海技术,郑和下西洋,缫丝技术,冶铁技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坐标,单元概览·明要求,目标展示•定方向,基础必备•探新知,丝绸之路,大月氏,海路联系,漠北草原,关中平原,东南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