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月综合练习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91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学月综合练习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91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学月综合练习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291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学月综合练习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学月综合练习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共13页。
七年级(上) 第一学月作业(本次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名著《朝花夕拾》。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liàng) 应和(hè) 贮蓄(zhù) 繁花嫩叶(nèn)B.澄清(chéng) 狭窄(zhái) 棱镜(léng) 咄咄逼人(duō)C.粗犷(kuǎng) 黄晕(yùn) 发髻(jì) 淅淅沥沥(xī)D.窠巣(kē) 静谧(mì) 草垛(duò) 呼朋引伴(yǐ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朗润 嘹亮 静谧 清风流水 B.抖擞 骄媚 吝啬 披蓑戴笠C.莅临 澄清 沉寂 淅淅沥沥 D.婕毛 宽敞 铃铛 瓢泼大雨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贾玲导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受到一致好评,观众们都争先恐后地到电影院去观看。B.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锦江边的垂柳花枝招展,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远方的客人。C.渔船装载北斗卫星接收机后,既能准确定位,还能收发信息,这让渔民喜出望外。D.也许你是有理的,但如此咄咄逼人,有失厚道。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中,14岁的中国小将全红婵三次跳出满分动作,夺得金牌。B.在山西馆,仿真微缩古建筑通过组装微缩建筑部件,让观众感受中国传统榫卯结构。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D.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试,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5.在“颂春诗朗诵”活动中,策划组征集到以下诗句,准备写在活动的现场渲染气氛。请在下面备选项中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项推荐给策划组,并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写出推荐理由。(4分)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②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答: 6. 因为人类无止境地破坏自然,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已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为了让人类重新拥有美丽的春天,请你拟写一则环保公益广告。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②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③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郁离子·僰人舞猴》【注释】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②佁然:静止貌。③褫(chǐ):剥去,脱下。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君与家君期日中 期:约定B.下车引之 引:拉,牵拉C.思所以败之 思:思考,想D.乃袖茅栗以往 袖:袖子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B.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C.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D.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甲、乙两文中元方、巴童凭借聪明机智,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共同点是态度强硬。B.甲文中,元方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也能体现出元方的“方正”。C.乙文由猴子联想到军队,在“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是“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民”。D.乙文告诉我们以财务引诱人效力,无异于鼓励人抢劫,见了财务就争先恐后的抢夺,就与猴子为了食物互相抢夺无异。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分)(2)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2题。丹阳①送韦参军②[唐]严 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注释】①丹阳:地名,在今江苏。②韦参军:名不详。参军,古代官名。1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首句“丹阳郭里”交代了送行地点,“行舟”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B.第二句“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也抒写人的离愁别绪。C.第三句“江南”“江北”写出江水无情的阻隔,将别后的离愁具体形象化。D.这首诗描写诗人给韦参军送行时的情景,表现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12.请分析诗中的“寒鸦飞尽水悠悠”包含了哪些感情?(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6分)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遥怜故乡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2) ,山岛竦峙。(《观沧海》曹操)(3)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李白)(4)我寄愁心与明月,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5)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次北固山下》吟咏乡愁,“ ? ,”表现了思乡之切。三、现代文阅读(共34分)(一)课文阅读(每小题共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春朱自清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1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自然段的“红”富有动感,照应了“太阳的脸”的特点,非常生动;三个“起来了”,读起来有一种连贯的气势。B.第③至⑦自然段分别描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共五幅春天的图景。C.第⑤自然段文字从触觉、嗅觉、听觉和视觉四个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D.第⑥自然段“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句直接描写出春雨的滋润,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15.下列对本文关键词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中的“酝酿”一词原意是造酒,文中形容春天的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越来越醇。这一句从嗅觉的角度表现了春风的馨香与醉人。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变幻多姿的特点。C.“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妙处是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雨细密迷蒙的情状。D.“密密地斜织着”的“斜”字,不仅在写春雨,而且写春风;“织”字是紧承上句“像花针”的比喻而来,准确地表现了春雨的动态。16.下列对本文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以优美的语言,描写春回大地的景象,表现春天里自然万物勃发的生命力,表达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B.结尾三段以人为喻,人是本体,春天是喻体,一方面写出了三种人各自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通过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来表现春天的动态进程。C.本文除了写景,还有抒情,并蕴含哲理。景、情、理三者有机统一。其中“情”可以细分为欣喜之情、热爱之情、向往之情。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是一个倒装句,“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现在置于其后,显出错落,颇有趣味,也凸显出小草的质地和色泽。(二)综合性学习(10分)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九年级(1)班决定围绕节日开展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一端午节”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7.下列有关端午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寒食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B.相传楚人因不舍屈原离世,便划船追赶拯救,后来演变成了赛龙舟的习俗。 C.为了驱毒辟邪,人们常在端午节这天将艾草挂在门口,或将桃符挂在门上。 D.端午节人们通常要玩龙灯吃粽子,到了唐宋,粽子成了端午节必备食品。18.根据下面的提示,将对应的中国传统节日名称填在横线上。(3分)19.请从下面两幅图画中任选一幅,简述其内容。(70字以内)(4分)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春风过处王畔政 ①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虽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山川丘陵、江河湖海、田野森林、城市村庄,她都用温柔的手抚摸过。春风过处,万物葳蕤,生机勃勃。②北方四季泾渭分明,季节的风吹向大地,让人感受到时令的变迁、植物的荣枯。每当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 ③春风是一寸一寸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 ④燕子每到春天便会跟随春风按时返回村庄,寻找它曾经的家园。它们打扫干净亲手营造的巢房,白天在野外觅食,傍晚在村街上游戏。春风中,家雀在墙头嬉闹,鹁鸪鸟在屋脊上追逐,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灰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上安营扎寨,远远望去,一个个喜鹊的家在春风中摇曳。 ⑤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紫叶李花团锦簇,红玉兰含苞待放,连翘灿烂,碧桃俏丽,紫荆花争艳……村庄的册页里,赤橙黄绿青蓝紫,一股脑儿展示。 ⑥流水潺潺,小河是系在村庄胸前的绸带,更是大地的血脉。这里是鹅鸭的天堂,它们在河中觅食、嬉戏,还在河面上唱着“鹅鹅鹅”“嘎嘎嘎”的歌。河边垂柳依依,那鹅黄色的芽苞,将河水映绿染黄。 ⑦柳笛一声天下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折柳、做柳哨,然后吹着柳笛喇叭比赛。笛声嘹亮,或细腻婉转,或粗犷高亢,春天就这样被吹得绿意盎然。 ⑧草长莺飞三月天,正是纸鸢翩飞的好时候。找一片空旷的场院,逐渐放开牵线,“蝴蝶”“蜈蚣”迎风展翅,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天上的风筝飞着,地上的大人和孩子们站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着十里春风、万里春光。 ⑨刚从坡里回家的邻家大伯,背上的蜡条筐里盛着刚割下的鲜嫩韭菜。走在大街上,只听他远远地喊着,头刀子韭菜——无公害的!上前一闻,泥土的气味弥漫开来,正好可做晚饭的菜肴。隔壁院子里两棵香椿的枝丫上,早已冒出红绒绒的芽头。女主人轻轻掰下几枝嫩芽,用刀切成碎末,再打上鸡蛋搅匀,热油烧锅,下锅翻炒,香椿芽炒鸡蛋的香味飘向四方。 ⑩一片云彩在村庄的上空盘旋,一会儿春雨便下起来,斜风细雨,不疾不徐。春雨贵如油,老天知道村庄的心事。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也不急于赶路避雨,直让那细雨淋头,从头到脚仿佛在享受甘霖。春风细雨,浇灌着干渴的大地,浇灌着村庄的根系。根系滋润,才会枝繁叶茂,蓬勃生长出一个丰盈的村庄。 ⑪傍晚的村庄安详静谧。春风向晚,袭来暖暖春意。远处西山落日,霞光万道,近处炊烟袅袅,白云悠悠。小街整洁一新,小院氤氲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晚饭后,乡邻们打开微信,聊会儿天,再看一看天南海北的信息。鸟归巢,鸡上宿,牛羊归圈。真是一派人间好景致。(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5月9日)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 ( )(3分)A.第①段开篇点题,写了春风过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B.第⑧段描写大人小孩在春风里放风筝的画面,意在表现人们对美好理想的追求。C.第⑪段通过对落日、炊烟、小街等景物的描写,突出了村庄安详静谧的氛围。D.本文从大自然写到人物再写到村庄,思路清晰,表现了春风给万物带来的变化。21.结合全文,简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22.结合语境,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4分)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23.结合全文,说说第⑩段中“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为什么“不急于赶路避雨”?(4分)四、名著阅读(共6分)24.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表达了对猫的憎恶,对隐鼠这样的弱小者的同情。B.《藤野先生》记录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C.《无常》中“无常”这个形象受到民众喜爱的原因是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D.《琐记》中的阿长是个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干坏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一个角色。25. “学者先要会疑。”名著阅读中也应多质疑。阅读《朝花夕拾》时,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你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4分)提出的问题: 提问的原因: 六、作文(60分)26. 生活的长河,流过岁月的原野,春阳和煦,夏风清凉,秋色绚丽,冬雨凄冷。每一个季节的景色都可以触动你的心灵,引发你的思考,激发你对生活的热爱。你注意到了吗?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季节,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10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李白来说,高悬峨眉的家乡月,是一缕芬芳;对于鲁迅来说,长妈妈买来的《山海经》,是一缕芬芳;对于冰心来说,风雨中护卫红莲的荷叶,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也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说真话,抒真情;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1-4 D C B A7-9 D B A 11.D 14-17 D B B B 20.B 24.D选④(1分),因为这句诗运用对偶的形式与动静结合的手法(1分)写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0.5分),另外诗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1分),更衬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0.5分)。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优美,主题相关即可)(1)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2) 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吗?【参考译文】 (乙)棘族人(善于)调教猴子,给它们穿上衣服教它们跳舞,(使它们)旋转得很圆、转动有角度(很有章法),配合音律节拍(默契)。四川的(一个)儿童看了很妒忌他们,为自己不如他们而羞耻,想着用什么方法破坏它们,就在袖子里放了茅栗子前往。宴席开张猴子们出来(表演),众人都站起来专心观看,左右的猴子舞蹈跳得都很合节拍。四川的儿童故意地挥袖丢出茅栗,将它们丢到地上。猴子(见了)扯掉衣服上前争抢,酒壶也撞倒了、桌案也掀翻了。焚族人(怎么)呵斥也不能制止,非常沮丧。郁离子说∶“当今用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去打仗的 ,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吗?”12.答:通过描绘点点寒鸦飞尽,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的情景(2分),寄寓着诗人心中的孤寂哀愁(1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①元宵节(上元节) ②七夕节(乞巧节) ③重阳节 一艘龙形的船上,一男子在船头击鼓,其他男子一边划船一边喊号子,这就是端午节赛龙舟的场面。21.结合全文,简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答:内容上 ∶“一寸一寸”“一点一点”数量词叠用(0.5分),动态地写出了春风吹过,春天慢慢到来的细腻过程(0.5分),表现了人们用心感受春天慢慢到来时的急切心情(1分),抒发了作者对轻柔春风的喜爱之情(1分)。结构上∶引出下文(0.5分),后文描写春风过处,万物的变化过程都是“一寸一寸”“一点—点”展开的(0.5分)。22.结合语境,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4分)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0.5分),赋予麦田人的情态(0.5分),“脱去”和“伸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麦田的颜色由灰白到深绿的过程(1分),展现了春风过处田野生机勃勃(1分),抒发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之情(1分)。23.结合全文,说说第⑩段中“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为什么“不急于赶路避雨”?(4分)答:春风柔和,春雨湿润,不舍离开(1分);沐浴在春雨里,人们像享受甘霖一样享受着雨的滋润,不忍离开(1分);春雨贵如油,表现了村民对春雨的喜爱而不愿离开(1分);村民们由春雨想象到了丰收的景象,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1分)。 25.提出的问题:鲁迅先生对儿时所受的教育究竟持什么态度呢?(2分)提问的原因:我发现,一方面小鲁迅颇不自由,他在特别想看五猖会时,被父亲勒令背书,很痛苦;另一方面他又蛮自由,可以在三味书屋趁老师不备偷跑进后园游乐,很开心。(2分) 【解析】(1)提出的问题与《朝花夕拾》中任何一篇内容相关即可;(2)提问的理由与提出的问题相关即可。26. 生活的长河,流过岁月的原野,春阳和煦,夏风清凉,秋色绚丽,冬雨凄冷。每一个季节的景色都可以触动你的心灵,引发你的思考,激发你对生活的热爱。你注意到了吗?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季节,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10分)【示例】初春,踏着新春喜悦的步伐重新回到校园。绿色?没错,真的是一抹嫩绿色的倩影。我蹲下身来,小心翼翼的拨开覆盖在上面的杂草,露出点点嫩芽。这么娇艳的绿色意出乎意料的破土而出。一阵寒风吹来,那抹嫩绿色的倩影在寒风中微微颤抖了几下。我贴近距离看着他,几颗露珠还在上面,反射着亮晶晶的光。寒风吹着,嫩绿的身躯稍稍一颤,露珠就顺着滑落下来。人生不也如这嫩芽吗 ?为了争夺那抹亮人的嫩绿 ,而拼命的挣脱那坚硬的泥层。(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意见。从内容、语言两个方面评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