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语文年级/册二年级(下)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第六单元 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目标1.诵读和理解古诗,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2.领悟对离别之情的表达技巧,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重点 诵读和理解古诗,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展开想象,将诗句转化为想象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难点分析点这首诗中,要领悟对离别之情的表达技巧,还要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方法 1.通过诵读和想象画面,感悟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2.通过感悟诗人情感,理解诗人以景相送友人的独特表达方式。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赏大自然(西湖)的美景。2.揭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教学过程知识讲解(难点突破)知题意引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诗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送友人的?知诗人了解诗人杨万里的背景知识。3.读古诗⑴ 跟着录音诵读古诗。⑵ 圈出重点字,读准字音。(学生自读古诗)慈:平舌音 竟、映:后鼻音⑶ 明确古诗一共4句话,每句七个字,属于七言绝句。4.悟情感⑴ 品读1-2句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找出诗句中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的感受,并读出作者对西湖六月风光美景的赞美)⑵ 品读3-4句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找出诗句中描写的景物和颜色;想象画面:无穷碧的莲叶和别样红的荷花,边读边想象这美丽的画面。) ⑶ 升华情感:在诵读古诗,把诗送给友人。5.小结全文:说一说诗中的主旨-主题概括。6.总结古诗学习的五大步骤 知题意-知诗人-读古诗-悟情感-明主旨7.课后作业:⑴ 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⑵ 推荐阅读《诚斋集》。8.欣赏古诗音乐,放松身心,感受自然美和艺术美。课堂练习(难点巩固)1.品读1-2句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找出诗句中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的感受,并通过课件图片展示,明白诗句的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诗人对西湖六月风光美景的赞美。)2. 品读3-4句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找出诗句中描写的景物和颜色;想象画面:无穷碧的莲叶和别样红的荷花,边读边想象这美丽的画面。)3.升华情感:在诵读古诗,把诗送给友人,再读古诗。反思1.首先是创设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欣赏图片,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然后让是学生带着节奏小棒朗读课文、感知诗词的内容,并想象西湖六月风光的画面感悟诗人的情感。3.升华情感,诵读古诗送友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学习的方法。4.古诗音乐欣赏,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图片 巧猜古诗,认读生字 妙解诗题,美读古诗 感知画面,背诵古诗 浅悟诗情,绘声绘色 拓展诗句,抓住特点 学写生字,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515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515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诗人,读诗句,抓字眼,明诗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