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516 雷雨教学设计
展开学科 | 语文 | 年级/册 | 二年级下册 | 教材版本 | 统编版 | |
课题名称 | 第六单元 16 《雷雨》 | |||||
教学目标 | 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关键词句,了解雷雨前的景象,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字运用的妙处,并练习运用。 | |||||
重难点分析 | 重点分析 | 1.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的景象的,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2.能边读边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 ||||
难点分析 | 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雷雨是夏天很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细心的学生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以及下雨时的情景,但在表达上不够细致。 | |||||
教学方法 |
1.借助想象画面和朗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 2.借助多媒体课件,显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雷雨前自然景象的变化。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1.视频导入。 出示视频,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 |||||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作者描写的顺序是什么? 3.默读第1~3自然段,作者在雷雨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1)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件出示: 乌云 叶子 蝉 树枝 蜘蛛 闪电 雷声 4.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第1句话。 (2)理解“压”:瞧,图片中的乌云很多,云层又厚又低,就叫“压”。 5.感受“闷热”。 (1)你还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雷雨前的闷热? 课件出示: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2)理解“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出”。 6.学习第2自然段。 (1)雷雨前没有风,没有声音,好安静呀!忽然…… (2)忽然发生了什么?我们来读课文了解。 课件出示: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3)指名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理解“摆”:“摆”字写出了风很大。 (5)指名朗读: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①提问:你从哪里体会到蜘蛛心里的害怕? ②课件出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图片。 ③对比理解:把“垂”字换成“落”或“掉”字,行不行? ④根据图片及生活经验选字填空。 ⑤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垂”。 |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 7.学习第3自然段。 理解并积累“越来越……”。 (1)提问:闪电、雷声有什么变化? (2)词语积累:“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3)指导读好“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4)语言积累:你能用上“越来越……”说话吗? 课件出示: 天气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树叶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____。 | |||||
小结 | 8.雷雨前,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学写“雷”字,体会“压,感受雷雨后的清爽舒适,梳理全文,情感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课时目标,研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雷雨前”,学习“雷雨中”,学习“雷雨后”,迁移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