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1 圆的认识 北京版(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293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1 圆的认识 北京版(4)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293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1 圆的认识 北京版(4)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293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北京版六年级上册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展开北京2011课标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 | 《圆的认识》 | 课时 | 第1课时 | 执教者 |
|
解读课标 |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并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模圆 片,折圆片、画直径,画半径,量直径半径,写发现,说发现,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圆的一些特征。这样的组织教学,使整节课充满了“做数学”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 | ||||
解读学生 | 在之前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也直观地认识圆。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正式学习圆的有关知识,这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认识平面图形的单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从研究直线图形到研究曲线图形,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跨越。因为研究曲线图形的思想、方法与直线图形相比,是有变化和提升的。因此,通过对圆的研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圆的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通过学习,感受“化曲为直”“等积变形”“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 ||||
解读教材 | 教材分析 | 《圆的认识》是北京2011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先安排圆的认识,通过认识圆心,半径,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长度间的关系等,使学生认识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内在联系,也为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以及圆柱和圆锥奠定基础。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 | |||
过程与方法 | 经历游戏,观察,比较,探究等活动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方法发现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能力。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在学习过程中 感受圆的神奇,发现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圆的美丽,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
教学重点 | 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 ||||
教学难点 | 理解同圆或等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画规定的圆 | ||||
解读方法 | 教学方法 |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学生的自 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 |||
学习方法 | 学法: 从猜测→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分享交流→独立尝试→归纳小结。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
| ||||
教学手段 | 多媒体,( 圆片实物,圆规,三角板?)希沃授课助手 |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分30秒) |
1、游戏图导入
| 1、游戏图导入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老师想组织同学们玩抛圈游戏,想不想玩呀? 那猜猜看,觉得下面哪种队形更公平?
到底是哪种队形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对这个问题做出更正确的解释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探究圆的奥秘。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 观察屏幕游戏队形,思考,猜测 生1:我觉得是第一种 生2:我觉得是第二种 生3:我觉得是圆形 | 以游戏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
| 二、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8分-9分) | (一)回忆旧知,初步感知圆
1、欣赏学生收集的圆形物体
2、学生找圆
3、摸一摸圆片 |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随处可见,一起来欣赏同学们收集到的圆形物体。(幻灯播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你找到圆了吗? 师:好,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下面请大家拿出你桌面上的圆片,摸一摸,说说看,圆和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师:对,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 观察图片,找出圆形物体中的圆 生:钟面是圆形的。 生:扣子的面是圆形的 生:凳子的面是圆形的…
学生用手摸圆的边
生:长方形有角,其它图形的边是直直的线段。
生:圆的边是弯的。
| 感悟圆的用处,体会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已认识的平面图形引入圆,一是回忆旧知,为知识的迁移做准备,二是加深对圆的表象的认识,植入由直变曲的思想,为下一步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做铺垫。 |
| 二、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 (二)、动手操作 1、折一折圆片,认识圆心,直径 半径
2、通过判断,比较概括出半径和直径的定义
| 师范把圆片对折,打开,反复对折几次 师:下面请大家把手中的圆片,对折,再对折,打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引导学生发现折痕相交的 于一个点, 师:折痕相交的这个点就是圆 …,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出示圆心的概念,师板书:o圆心 师:那你知道这条折痕叫圆什么呢?师:对是圆的直径。引导学生观察直径,发现它的特征 师:那直径的这半条叫什么呢? 师:半径有什么特点?
师:下面我考考大家看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圆的半径和直径
幻灯出示,直径和半径的判断 引导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什么是直径和半径板书:直径d半径r |
生对折圆片,打开 生:有折痕,
生:折痕都相交于一点
生齐答:中心 生:圆心 生齐读:圆中心的这点叫做圆心, 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生:直径 生:穿过圆心 生:两端都在圆的边上
引导学生说出一端在圆心上,一端在圆的边上
学生看图,判断哪条是直径和半径,并说理由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什么叫半径和直径 齐读直径和半径的概念
|
通过学生折一折,然后观察发现圆心,直径,再借助幻灯动画对直径,半径做出判断,最后自己用语言概括出圆心半径直径的定义,使学生加深了对圆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
| 三、合作探究,发现半径和直径的特征 (13分钟)
|
1、小组合作,探究同一个圆里 半径和直径的特征
小组汇报研究的结果 | 师:半径和直径大家都分得清了, 那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特征呢?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去发现?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直径和半径都相等的?) 师:你测量了几条?师:你呢?师:数据就是最好的说明。师:板书:直径 半径 都相等)
(师:这不是才画了3条吗?怎么说有无数条呢?引导学生
师结合表格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圆的直径是4cm,半径是2cm,圆的直径是6cm,半径是3cm,圆的直径是8,半径是4cm,继续圆的直径是20,半径是 ( ),圆的 直径是40,半径是 ( ) ,圆的直径是100,圆的半径是 所以我们说d=2r r = d÷2 | 生:想 动手操作 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 幻灯内容 ①画 画出几条半径和直径 ②量 量出每条直径的长度 ③写 把自己发现, 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我发现每条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每条半径的长度也都相等?生:我用尺子测量了直径,每条都是4厘米。 生:3条,每条都是5厘米,生
生2:我发现在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讲出,圆的边上有无数个点,所以可以画无数条)
生3:我发现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1/2,直径是半径的2倍。
|
通过让学生自主操作,小组交流 的形式来突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学生体验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借鉴别人的思维方法,完善自己的认识。 |
| 四、用圆规画圆(6分钟) | 1、幻灯出示:用圆规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2、幻灯出示画半径是2厘米的圆的方法与步骤
3、师范画圆
4、学生上黑板画圆
| 师: 通过刚才的探究,同学们对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家想不想画一个圆?
师巡视, (收集 圆,拍照 投影) 师: 你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师:好的,先定点,再打开圆规的两脚,也就是定长,要捏住圆规头, 另一只脚旋转一周 一个美丽的圆就画好了,接着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 生:想
生独立用圆规画圆
生:我先……(定点,定长,选转一周)学生活动:学生用圆规画圆,并分享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 学生对圆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刻了,此时放手让学生先自由画圆 ,既体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又体现尊重学生个性。
让学生掌握画圆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反思自己刚刚画圆的过程 |
| 五、课堂总结(1分钟) | 1、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生:我知道在等圆或者同圆中,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并且每条直径和半径都相等。 生:我知道了圆心决定圆的大小,半径和直径决定圆的大小。 生:我知道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再次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后面的完成练习做好知识准备。 |
| 六、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0分) | 1、判断题 2、选择题 3、观察图求半径或直径 4、用圆的知识解释哪种队形使得游戏更公平?
5、欣赏用圆设计的美丽图案 | 师: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师同学们,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丽而神奇,看,这是老师用圆设计的美丽图案,大家一起来欣赏,大家想不想也来动手设计一下,好,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探究 | 思考,回答,讲理由
学生欣赏圆设计的图案 | 数学的学习必须伴随着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新知,让学生加深对圆的认识。
学生自己用所学知识解答开课是疑惑,让学生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
板书设计 |
圆的认识 (定位置) 圆心 o 同圆 或等圆 (定大小) 直径 d 无数条 半径 r 且相等 d=2r r=d÷2
| ||||
教学反思 |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高年级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学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圆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想体现以下几个知识点:1、是圆的各部分名称。2、同圆或等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3、用圆规画圆4、圆心和半径的作用。5、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从学生常见的跑圈游戏引出课题,接着从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初步感知圆,然后通过摸一摸圆感受圆与前面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并体会圆是平面上一种曲线图形。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在教学圆的特征时,我通过折圆片让学生认识圆心和直径,半径,接着借助幻灯播放,进一步观察直径和半径的特点,在同学们的各抒起见中加深了对直径和半径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放手给学生自己探究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学生在独立折圆片,画半径直径,量半径和直径,在观察,计算,思考中发现同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小组代表在小结汇报中分享探究的成果,互相体验成功的快乐。最后在学生都进一步认识圆的基础上来画圆,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自主画圆,再来谈画圆的步骤,接着播放用圆规画圆的过程,到老师在黑板师范画圆,在师范过程中点出画圆要注意的事项,引导学生发现圆心定圆的位置,半径定圆的大小。最后让学生在练习中又一次巩固了圆这节课的知识重点和难点。 但是,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教学的不足之处,在学生小组汇报时候过于着急,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发表自己的看法,上来说的小组也少了。在教学如何用圆规画圆时不够细致,总觉得用圆规画圆太容易了,但是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不会捏着圆规头旋转圆规 ,有的在画时转草稿纸,有的双手扶圆规脚,有的先画好半径才画圆。 不过,对于整节课的教学我还是很满意的,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愉快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挺好。
|
2020-2021学年1. 圆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圆的认识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疑激趣,探求新知,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 圆的认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圆的认识教案设计,共2页。
小学数学北京版六年级上册1. 圆的认识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六年级上册1. 圆的认识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动手操作,概括特征,实际应用,深化认知,作业布置,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