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第5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第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第7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第8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诗句分析,天边云霞图,水中映月图,山水图,思乡之情,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2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赏析语言,感情背诵。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唐代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著作有《李太白全集》《将进酒》《行路难》《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
    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渡荆门送别 【唐】李 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唐】李 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再读古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我乘舟远渡荆门外,前往那古老的楚国游览.
    高山随着平坦的原野出现而渐渐消失,迢迢江水,仿佛流入广阔的平原.
    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空中云霞如同绮丽的海市蜃楼.
    我更喜爱这故乡的江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乘船远行.
    读诗先看题,从诗题上可以看出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以 为主,交代了
    思考1:这是作者第一次出游写的诗,这首诗写了什么?作者是怎么样写景的?
    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两句描写作者舟过荆门进入楚地看到的壮阔景色.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度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去.
    诗人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犹如一副长轴山水图,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随”与“入”化静为动,突出了画面的动态变化,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思考: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中,“随”“入”二字炼得好,请简要分析。
    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这一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图画?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思考3: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句诗加以描绘。
    明月映入水中,如同天上飞下的明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化多姿。
    颔联以移动的视觉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颈联以静观的视觉来描摹江上的美景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作者这么细腻地写江上美景,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思考4: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故乡的依依不舍,思念故乡之情
    1、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最狂傲不羁的句子: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最无奈的诗句: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5、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7、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最催人泪下诗句: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在唐诗中10大最经典诗句:

    相关课件

    语文人教部编版渡荆门送别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渡荆门送别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文内容ppt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渡荆门送别,荆门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